第二十一章紅糖薑茶
作者:魚翅      更新:2022-05-10 19:52      字數:3946
  日子臨近十二月,天氣便慢慢轉涼,下過一場雨後便是入冬了。

  裏正心裏疼極了祁佑這孩子,已來回送了好幾趟物件,村長也派了小輩時不時過來張望,似乎也都已認定了祁佑在柳家住下的事實。

  春歸翻出了厚實的衣物,把知平知敏兩個小的裹得嚴嚴實實。屋外正下著入冬的雨,打在身上刺骨般的冷。

  春歸靠在門邊上往村裏張望,家家戶戶院門裏都長了一片,多是白菜蘿卜,遠遠看過去生活氣息已十分濃厚。她盤算著她的院子裏也差不多了。冬天給知行他們烤個番薯,再煮一碗甜甜的紅薯糖水驅寒。敏敏喜歡喝湯,那蘿卜便跟骨頭一道燉成湯,若是吃不完便做成醃蘿卜。說起骨頭,她得找個時間去趟集市了,這回得買上些五花肉,那日到底沒給知平吃上燒肉。

  既然要去集市,手裏攢的幾張扇麵圖得給齊掌櫃送過去了。因是祁佑傷了腿,又出了程天保那喪心病狂的汙糟事兒,她便遲遲沒能交這畫稿,也不知齊掌櫃是否等急了。

  她胡亂地思忖著,正想進門,突然從山腳那邊下來一個人,手裏還抱著一個跟知平差不多大的孩子,正冒雨小跑過來。

  春歸心下疑惑,這麽大的雨想是跑多快都不成了。

  等人跑近了些,她才看清楚,這不是佃了他家田的李爺爺跟他的孫子嗎!

  春歸一急,連忙朝兩人喊道:“李爺爺!快進來躲躲!”李老爺子家在村尾,這麽跑過去隻能越淋越嚴重,這一老一小身體那吃得消啊!

  她說著便四下掃過,掃到一把傘後立刻撐開,朝兩人趕了過去。

  李老爺子全身打得濕透,眼睛睜得艱難,全憑著心頭那點對路況的熟悉趕著路,懷裏的小孫子也凍得瑟瑟發抖,手裏緊緊攥著一個小籃子頂在頭上,聽到春歸叫聲後,李老爺子連忙加快了步子。

  等春歸接到那一大一小後,自己也淋了半濕。等看到老爺子懷裏顫栗的小孩兒,春歸心裏一急,直接單手抱過李老爹手裏的小孩兒,又把傘塞給了他,大喊道:“李爺爺,我抱著孩子先過去,你打著傘過來!”

  祁佑在裏間溫書,聽到動靜後即刻放下書走了出來,一眼便看到躲在春歸懷裏發抖的李家小孩兒。

  李老爹大名李正榮,年輕時候靠一身力氣掙下了一點家底,娶了媳婦兒生了兒子,可惜兒子病死了,兒媳受不住扔下三個孩子改嫁,自此李老爹兩夫妻便接過了養孫子的重任。前兩個孫子身子骨健壯,也漸漸地大了,唯獨這第三個孫子。

  這孩子排行第三,叫李誌遠,生下來帶著病,比旁的孩子要弱上許多,雖然比知敏小兩歲,可看著卻與知平差不多大。李家二老和誌遠上麵的兩個哥哥一門心思地為著這個孩子,打小連平時吃的都是精米糊。大旱時沒了糧食,為著這孩子還賣了地換糧。

  知平歪著頭看著眼前的小哥哥,可李家小孩兒臉色蒼白,微張著嘴唇,神色警惕,想來膽子也小。春歸也沒敢放下他,等李老爺子打著傘進了門,那孩子才緩緩看向他爺爺。

  春歸摸了摸小孩兒的腦袋,幸好沒什麽熱度,她指揮著幾個孩子:“敏敏去爹娘房裏拿一件爹以前穿的衣服讓李爺爺換上,知平去箱子裏拿你兩件你穿的衣裳,知行再去套一件衣服,拿好傘去李大夫那兒叫人。”

  春歸抱著孩子來回走,邊哄便道:“這麽大的雨,雖然沒發熱,也得讓大夫好好看看才是。”

  這頭知敏和知平去找了衣服,知行剛走到門口卻又停下了,他突然道:“嫂子!我差點忘了,李大夫陪她媳婦兒回鎮上的娘家了!要明日才回來呢!”

  春歸連忙看向祁佑。

  祁佑點了點頭:“我剛也要開口,昨日李大夫提前留了藥膏給我。”

  春歸麵色急了,這一老一小正是虛弱的年紀,此時雖然不發熱,可也得預防著呀!

  這麽想著,懷裏的李家小三忙不迭地打了個噴嚏,小臉紅紅的,呆呆地看著她。

  春歸摸了摸他的額頭,已有些燙了,她來回走的步子突然一頓,對了!家裏還有生薑,上回蔡氏給的紅糖她還收著!

  “祁佑........”剛要把孩子遞給祁佑,她看了看他的腿又趕緊把孩子抱給了知行:“我去廚房煮點薑茶,你抱著。”

  “李爺爺,你趕緊換身衣服,先在我們家待會兒,這雨太大,你帶著誌遠不方便,我去煮點薑茶你們驅驅寒,等雨小了再走啊!”

  老爺子擦了擦臉上的水,連連點頭:“哎哎,李爺爺知道的!”

  春歸囑咐過後便進了廚房,剛要坐下生火,卻見祁佑也掀了簾子朝裏走了過來。

  “春姐,你去準備東西,我來生火,這樣快些。”

  春歸連忙起身:“行,火大點,你看著點你的腿,別磕著了!”

  蔡氏給的紅糖有一大包,這個天氣傷寒入體最容易不過,家裏又都是孩子,春歸索性舀了兩大勺水,放了一半紅糖進鍋,又切了一整塊生薑,切得碎碎的。熬上這麽一大鍋,待會兒一人都喝一碗才行。

  外頭李老爺子和李誌遠已經換好了衣服,小孩兒縮在爺爺懷裏不吭聲,李老爹歎了口氣,看著如今活蹦亂跳的知平,又看看自家小孫子,眼裏滿是羨慕。

  春歸那丫頭會帶孩子,一個個孩子,大的聰慧,小的機靈。

  沒過一會兒,春歸一手拿了一疊碗,一手掀開布簾,祁佑端了一整鍋的紅糖薑茶從裏頭出來。迎麵一股濃濃的薑味兒便湧了出來,把幾個小孩兒刺激得夠嗆。

  李老爹到底年紀大,經的事兒多,一聞就聞出了是生薑。

  淋了這麽久的雨,老人家也凍得厲害,聲音也有些發抖道:“丫頭啊,你還備著薑啊?”

  春歸將手裏幾隻碗一個個擺開,頭一隻放在李老爹跟前,拿起勺子舀滿:“李爺爺,趕緊喝了,紅糖加薑,驅寒最好不過。”

  又將另外幾隻碗舀滿了,她再端起其中一碗,拿小木勺一口一口喂李老爹懷裏那孩子。

  李誌遠又瘦又小,一雙眼睛凹得圓溜溜,就跟頭一回見知平時一個樣兒,春歸心疼得不行。

  小孩兒雖認生,但也感覺得出善意,春歸一喂便張嘴乖乖喝了。

  就這麽喂了大半碗。

  春歸又摸了摸他的額頭,才開口問道:“李爺爺,你們倆今兒怎麽上了山?”

  李老爹摸了摸小孫子的額頭,歎了口氣:“今兒是我那兒子的忌辰,我便想去山上瞧瞧,一早誌遠也說了要去,我想著那就帶著去吧,看天色快下雨了就趕著下來了,沒想到這雨來得急,走到一半就落了。”

  這場雨來得及,兩人急匆匆地下山,到底也沒躲過去。

  他將空碗往桌上一放,春歸又給他舀了一大勺,勸道:“李爺爺,你淋了這麽久的雨,得多喝點。”

  李老爹見狀便想推辭:“春歸啊,這薑是藥鋪買的吧,這不便宜,紅糖也費錢,我喝一碗盡夠了。”

  春歸搖搖頭笑道:“爺爺,這紅糖是蔡姐姐送的,您也知曉蔡姐姐娘家是做什麽的,至於這薑,如今是入冬的時節,我備著一來為著炒菜燉湯時去腥,二來便是驅寒,我們家知平敏敏年紀也小,底子得養著。”

  李老爹推不過春歸,又喝了滿滿一大碗。春歸繼續喂著小孩兒,回頭看了看自家的幾個孩子,也都乖乖喝著。喂完了孩子,剛放下碗,眼前便出現了一碗薑湯。

  春歸抬眼一看,祁佑一手端著,眼神示意著:“春姐也淋濕了大半,趕緊喝了。”

  春歸一愣,垂頭看了看身側,果然半邊衣服都濕了,她接過薑湯道:“沒事兒,沒濕透,裏麵還是幹的。”

  祁佑目光卻不太讚同:“春姐喝完也去換件衣服。”

  春歸品出他語氣裏的堅持,也沒再反駁:“行,我喝完就換。”

  她邊喝邊細想,心頭覺出一絲暖意。

  過了約莫兩刻鍾的樣子,這雨還是沒見小,誌遠身上的熱度倒是褪了下去,李老爹提著的心算是放下去了。

  春歸索性把小桌子搬到了正堂,知平和知敏圍著桌子練字背書,知行跟祁佑被趕去溫書。知平玩心重,眼神老是往誌遠那兒瞟,春歸也不拘著他,見誌遠眼裏也露出一絲羨慕,她便也給他分了一小張紙,一隻炭筆,讓他一道畫。

  自己則是跟李老爹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李老爹最不放心的便是小孫子的身子骨,說的最多也是誌遠。

  “因著他身子弱,我一直不願意將人放出去跟別的孩子玩,他兩個哥哥歲數又大了,以致到了這個歲數,誌遠身邊一個玩伴都沒有。”李老爹歎著氣,看著知平時不時地摸摸小孫子的臉,小孫子雖然膽怯,卻異常興奮,兩人處得倒是好。

  春歸看著兩個孩子一道畫著畫,心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她試探道:“李爺爺,你要是放心,不如就將誌遠放我家來吧。”

  李老爹麵上一愣:“丫頭,你這.........”

  春歸繼續道:“您看我家知平也沒什麽玩伴,就一個敏敏還嫌這弟弟玩心重呢,反正年後你們便要春種,李奶奶到時做飯送飯也是忙不過來,不如就將孩子放我這兒吧。”

  李老爹心裏是一百個願意,可人家既解了他們家無地可種的困難,如今又要幫他照顧他家小孫子,李老爹頗有些不好意思,愣是張不開這個口。

  春歸怎會看不出來,她看了一眼正玩得起勁的幾個孩子,小聲道:“不瞞您說,我有意讓知平明年也跟著他兩個哥哥上私塾,這般歲數也該開蒙了,不知李爺爺是怎麽想的?”

  李老爹頓了頓才想明白她話裏的兩個哥哥一個是知行一個是祁佑,他暗自想著,春歸這是把祁佑當成自家人了。

  前月那起子事兒村子裏早已傳遍,他也不再提起徒惹這些孩子傷心。

  他一咬牙,說道:“我也說句實在的,丫頭,咱們家旱期賣了地,除了糊口的糧食外還有些許銀子。我前兩個孫子有一身力氣,就想著補貼家裏,這科舉的路早就斷了。”他搖搖頭:“可我這小孫子,身子弱,膽子小,除了念書我也實在想不出能走其他路子了,這念書的錢,我和你李奶奶都替他攢著呢!”

  這是把家底都給春歸透了。

  說到這兒春歸也懂了,李家二老早想著讓孫子念書謀出路,可惜一來身子弱,二來沒有玩伴怕受人欺負,便這樣拖到了整八歲。

  春歸思量了一番:“李爺爺,我是真心的,誌遠這歲數再不跨出門走走,再過些時日,這性子便定了,走科舉更是艱難。我也是真心想為知平尋幾個年紀相仿的玩伴一道看書認字,蔡姐姐家的小寶也時常來家裏一道玩呢。”

  李老爹直直點頭,他是知道蔡氏家的小寶也在這兒認字的,才半年功夫讀完了千字文。

  春歸繼續道:“知平和小寶都是您看大的,我們知平雖有些調皮,但也是個好孩子,小寶更是乖巧懂事,再加上你們家誌遠心細溫和,這三人若有緣分一道長大,以後不知會有何種造化。”

  李老爹被說得心中感慨,春歸話裏話外都是將攤子往自個兒身上攬,可確實是他們家麻煩了她。

  他抹一把眼睛,長歎一聲:“丫頭,李爺爺一家真不知道該怎麽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