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一個世界——後篇:未知的文明
作者:高銘      更新:2022-05-10 19:31      字數:3521
  還原一個世界

  ——後篇:未知的文明

  當時我曾經問過患者,為什麽要針對瑪雅文明進行研究,據說不是還有很多的文明嗎?他告訴我:即便有其他的文明,若沒有文字沒有語言他也是無從入手研究的。純粹的空想或者抓住一點似是而非的蛛絲馬跡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研究那些雖然充滿疑點,但是並非不可解的事物才是最明智的,也容易讓推理和分析有據可依,這樣也最有價值和說服力。

  他說得沒錯,從邏輯上看的確是這樣。作為一個正常人,我再次感到慚愧。雖然很無奈,但這是事實。

  他:“後來,當我自己沉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確實積累了很多資料,掌握了一些規律。所以,我才有可能更深入地去研究,甚至可以去試著還原那個被遺失的文明。”

  我:“呃……說還原……有點遠吧……”

  他:“不,很現實。就說我前麵提到過的文字特性以及文化核心內容吧。瑪雅人的文字特性是組合式的表意文字符號結構,這是建立在一個以藝術為核心的文化基礎上的。根據這個,是不是就可以通過對瑪雅文化的現有分析來推測更多?我想一定是可以的。”

  我仔細想了一下:“僅僅靠文字……能分析出什麽來?”

  他歎了口氣:“如果隻沉浸在文字和符號裏麵,肯定是越走越偏,這也就是我當初發瘋的原因。文字不是死的,是活的,是現實的符號或者思想的符號,所以不應該徹底掉進文字本身裏。否則就像我們寫東西一樣,如果隻注意文字修飾而忽略現實,那麽文字就變得沒有意義,空洞且乏味。”

  我:“這是大道理我能明白,但是實際應用怎麽做?”

  他:“還是就瑪雅遺跡來說吧。假如找到一片遺跡,經過對遺跡仔細的挖掘和測量後,能得到一個建築群大致上的尺寸,是不是?例如高度啊、寬度啊、距離啊、分布效果啊,得到了這些也就能對人口有初步的判斷。假如整理出來後,發現是一個5萬平方米的廣場,那麽就可以判斷:圍繞這個核心地帶生活的居民應該不低於8萬人——這還是相當保守的數字。簡單推理一下就可以下這個定義。為什麽呢?這種城市廣場,按照大型聚會人均占地1平方米來算,如果整個城市都不到5萬人,那何必修這麽大?完全沒有實用價值。實際上真正的集會,每個人占地到不了1平方米,所以我說,周邊居住人口是8萬人已經是很保守的數字了。有了這個基礎數字,可以再擴大還原的範圍。這些人需要吃喝吧?需要下水道來作為城市排汙係統吧?需要娛樂吧?需要醫院吧?設想一下生活周邊,你會發現這些城市係統是需要人維護的,那麽8萬人口變成10萬人口不是天方夜譚吧?明白嗎?這樣,再回過頭用我們破解的文字重新審視我們的推測——他們注重藝術,他們有特殊的曆法,諸如此類。最後,基本上就可以得到一個比較精確的原貌了。”

  我:“厲害!”

  他:“這些還不夠,這還僅僅是還原一個場景罷了,我們需要更多。這要靠合理的分析和推斷了。比方說瑪雅人熱衷於獻祭,在他們的文字和圖畫中提及多次。實際上,瑪雅人用囚犯獻祭——現在看來,我們會覺得很殘忍。不過,瑪雅人更多的獻祭其實是貴族行為,一般老百姓還不讓你獻。因為瑪雅文化中有些性質的獻祭太重要了。殺個囚犯獻祭給新國王加冕還好,要是獻祭給他們的神明,必須有高貴的血統。這些不是我信口胡來的,有依據。比如說瑪雅文化中很多碑刻銘文都記載了貴族割開自己的舌頭,或者刺穿自己的手臂,然後串上繩子,把血流引到專用的獻祭盤子裏,再用紙蘸那些血並且燒掉。那種行為大多是為了向祖先或者神明祈求某種暗示。這個,就是純貴族的,一般老百姓和奴隸根本沒資格。根據這點推斷,很可能對於神明的獻祭,是貴族之中出人選,更有可能是自願的,因為那被看作一種榮譽。所以說,我們看來殘忍的行為,在不同的文化和文明之下並不是什麽恐怖的事情。例如,北歐文化中對於死去的男人還會有自願陪葬的女人,還不見得是配偶。對那些女人來說,陪葬既不可怕也不痛苦,是榮耀。”

  我的腦子已經發蒙了,不是因為他說的內容,而是他的分析和超強的邏輯性。一切都清晰幹淨,頭頭是道,不但有依據,有按部就班的推理,甚至還有確鑿的例子,比專家還專家。這麽說吧,我聽傻了。

  那些無數人向往的神秘文明,還有貌似難以琢磨的未知場景,就一點一點被這麽勾畫出來了。而且最要命的是:在我看來這些推理和邏輯,不但紮實,而且幾乎完美。

  我:“嗯……那個……我記得說瑪雅雕刻裏有很多未解之謎,那些您研究過嗎?”

  他:“嗯,還專門研究過。”

  我忍不住眼前一亮:“那是真的嗎?”

  他:“我手邊也沒圖,‘瑪雅火箭’那張你知道嗎?”

  我:“瑪雅火箭?就是那個仰臥在火箭裏麵的?我看到過,還是在一本雜誌上。”

  他:“就是那張。我發行的雜誌有一期是專門寫了那幅雕刻的分析。後來幾個讀者還跟我說起過,我們一致認為那不是火箭,也不代表什麽飛船一類的。”

  他把我的好奇心勾起來了:“那究竟是什麽?”

  他:“想了解那到底是什麽,就不能斷章取義地看,就得先知道為什麽那麽雕刻,而雕刻的又是誰。”

  我:“這個都能查出來嗎?”

  他微笑:“能。那幅雕刻,是在一個石棺蓋子上的,有了這個,就很好推測了。不會一個石棺裏麵裝的是A的屍體,但是在石棺蓋子上雕刻B的形象吧?”

  我:“那也可能雕刻的是某位神明啊。”

  他:“很好,你已經開始質疑了。不過,石棺周圍還有文字的。文字上說石棺內的人死後,靈魂在墓室中脫離,升天了。而石棺蓋子上雕刻的就是升天。在我們看來是火箭底座的那部分,其實就是石棺和墓室,而周圍飛騰的花邊,細看就知道,隻是裝飾性的東西罷了,例如流蘇或者布幔,那表示隆重。再說這個人的身份吧,墓室的說明文字寫得很清楚,這個傳說中的‘瑪雅火箭’操縱者是護盾王。不是綽號,而是名字。想必這個王曾經有一麵很大的護盾吧。(筆者按:這位護盾王名字的發音是:巴加爾。)原來這是護盾王的墓室,石棺裏麵是他的屍體。石棺蓋子上雕刻的是他的靈魂準備從墓室中升天了。而上麵那些被我們稱為‘操縱杆’的東西,有他的武器,還有他的瑪雅文銘文、家族徽記。而被很多人認為是火箭前端的那部分,細看並非是什麽先進玩意兒,那是一根柱子。在柱子上懸掛著一些祭祀標誌,柱子的最頂端有樹葉和羽毛裝飾。浮雕很精美,甚至能看到錯落的部分,絕非什麽火箭的剖麵圖。最好笑的是,被很多人看成是望遠鏡的那個小突起,其實是護盾王的鼻飾。這點從出土的護盾王遺骸上就能確鑿地得到證實。具體還有很多,如果你能找到那期,你看一下就明白了,不是什麽奇怪的火箭,隻是一個祝願升天的祈福罷了。”

  “能跟您接觸,真是太長知識了,還外帶破除謠言。”我是由衷地讚歎。

  他搖了搖頭:“沒什麽了不起的,你認真研究分析的話,也能得到真實的答案。”

  我:“也許吧。不過,按照您的說法,瑪雅文明那些未知的問題都不算是什麽奇怪的事情了?”

  他很堅定:“不,還是有。雖然那幅浮雕本身沒什麽,但不代表真的就沒什麽,很多東西依舊是不能解釋。我必須實事求是地告訴你,有很多超常的現象。前麵提到的不用輪子啊,沒有鐵質兵器啊,都屬於沒辦法解釋的。並且還有大量的雕刻品,圖案也都直指飛行器,不是似是而非的那種,是確確實實的飛行器。有儀表盤,有噴射口,有操縱杆,但是,沒有輪子。而且絕對不像浮雕那樣含蓄,也沒有過多的裝飾和囉唆東西,幹淨利落得一眼就能斷定:飛行器。那些資料我看過不少,有解釋為獨木舟的。我覺得對於這點,還是必須要尊重事實,獨木舟尾部有噴射口?還是很像現代渦輪增壓的那種噴射口?麵對這些,至少我個人還是老老實實地承認:這一切沒那麽簡單。”

  我:“太神奇了!”

  他:“對於那些你認為神奇的部分,我最初並沒有去研究很多。不是我不感興趣,我也很感興趣。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先紮紮實實的,態度認真地去還原那個曾經的文明,還原那個未知的世界。至少先得把已知的、能確定的這部分做足。因為那些火箭或者飛行器,搞動力推進的人都沒明白,我們能弄明白?除了驚訝讚歎還怎麽辦?能做什麽?什麽都做不了,那就先不管那些吧。先把我們能理解的部分盡可能細化展示出來,再考慮那些我們不知道的和神奇的,反正那些已經神奇了。”

  我:“非常有道理。您是我目前認識的所有人當中,邏輯分析和推理判斷能力最強的一位了。”

  他在笑。

  我:“不過,您這些年一個人埋頭做這些,也很累吧?”

  他:“我並不是一個人埋頭在搞這些,我的很多讀者也定期聚會,分享各自的分析和意見,這樣才能完善。雖然能力有限,時間有限,資料也有限,但是至少都在很認真地做。不是所有的訂閱客戶都在看熱鬧,這點,才是我最高興的。”

  大概有那麽一段時間吧,有空我就去找這位患者。在這個過程裏,我也知道了很多,學會了很多。不僅僅是關於瑪雅文明和其他未知文明的,還有更多讓我受益匪淺的東西。

  如果說我今天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做點什麽,那完全拜這位精神病人所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