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一個世界——前篇:遺失的文明
作者:高銘      更新:2022-05-10 19:31      字數:4788
  還原一個世界

  ——前篇:遺失的文明

  這是個神人。

  他曾經是個普通的公務員,後來辭職了,辭職的原因比較特殊。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辭職就代表著要換新的工作,甭管是什麽性質的。辭職後自己經商,那算下海;辭職後去了別的單位或者公司,那算跳槽;辭職後什麽都不幹了整天玩,那是發了橫財。

  這位神人以上幾條都不沾,他辭職就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就這麽辭了,很愣的感覺。辭職後當然沒收入了,過了幾年他發現積蓄越來越少,於是自己想辦法。

  我不清楚一個人一沒資金二沒路子三不貸款的情況下怎麽創業,想來想去也就隻有違法亂紀了。但是如果他那麽做,就不算神人,那算犯罪分子。

  很顯然,他沒走犯罪那條路。不但遵紀守法,並且在一沒資金二沒路子三不貸款的情況下,過得很好。那他以什麽為生呢?他自己發行小冊子,靠這個為生。

  最開始,他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建立起了自己穩定的客戶群。

  每年,他的客戶們都會收到不少於五冊,每冊實際內容不低於五萬字的小冊子。所有內容都是有關史前文明的,內容不僅僅是摘抄或整合,還有分析和一些提示。而作為酬勞,他的那些客戶需要每年向他支付800塊錢人民幣的訂閱費。那些小冊子我看過一部分,很有意思。

  三年時間,他的訂閱客戶已經有240多人,而且還在擴大。

  我算了下,他差不多每個月收入一萬多,還不用上稅。

  所以我說:他是一個神人。

  但事情遠遠沒那麽簡單,終於有一天,這位神人爆發了,整天說著誰也聽不懂的語言,四處寫一些誰也看不懂的圖畫或者文字。也終於,被判定為精神病人。

  不過見到他那會兒,他已經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治療,好多了。

  他的樣子和我想象的不一樣。最初我以為他會是那種長得有點邪氣的人,或者帶點狂放不羈的氣質,但是我猜錯了。他看上去就是挺普通的一個中年人,微胖,表情嚴肅,習慣皺著眉想事情,語速也不快。整體看上去是很溫和,很普通,扔人堆裏立馬找不到的那類。反正你不會把他跟異類掛鉤,哪兒哪兒都不像。

  我:“你好。”

  他平靜地看著我:“你也好。”

  我:“最近好多了吧?”

  他笑了:“嗬嗬,好多了。”

  我:“嗯,那好。關於我的身份,您也知道並且同意了。那麽咱們現在開始嗎?”

  他微笑看著我:“不是已經開始了嗎?”

  我:“好,就從您為什麽研究史前文明開始吧。”

  他:“沒有什麽特殊的理由,隻是我對這些很感興趣罷了,算是愛好吧。你不也是嗎?從醫生那裏得到一些患者資料,然後找其中一些麵談還記錄,隻是興趣愛好。而且,你發現了嗎,興趣愛好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自動指引你的。我愛好這些,所以自己做這方麵的一些研究。”

  我:“可是您既不是學這些的,也沒從事這方麵的工作啊。”

  他:“嗯,是那樣。不過,我想說,沒學過就不可以自己研究曆史?不是專業就不能愛好考古?沒上過大學就不能寫詩出書?這些沒有必然聯係的,是不是?”

  我點頭:“嗯,沒錯,是這樣。”

  他:“說起來,最初感興趣,是因為大約十年前看報紙的時候,一篇文章吸引了我。報道說發現了某個史前遺跡。我就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就開始自己琢磨這些。當然了,那會兒還隻是琢磨,沒有收集資料或者打算深入探討。不過,某一天晚上,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我:“什麽?”

  他:“這麽說吧,如果你是一位宇航員,到達了別的星球,你發現了一片廢墟或者遺跡,那麽,你該通過什麽來認識並且初步判斷這曾經是什麽樣的文明呢?”

  我:“呃……不知道,我沒想過……通過什麽來初步判斷呢?”

  他得意地笑了:“通過建築遺跡殘存的雕刻文字和圖案。這是最最直觀的,是不是?”

  我:“原來是這樣……但是如果那些建築遺跡沒有銘文或者圖案怎麽辦?”

  他:“當然了,不見得所有的建築都會雕刻上文字和圖案,但是,一定會有的,再少也還是有。而且簡單分析一下,就能知道這的確是可行的,就說人類吧。大多數人類居住的建築不會被雕刻上文字、圖案,而是在那些具有紀念性或者標誌性的建築上才會這麽做。例如紀念碑啊、石碑啊,諸如此類。而這種類型的建築,目的就是紀念——要長期保存,所以也會比一般居住建築結實得多。假如在外星上發現了曾經的文明遺跡,那麽一定會有雕刻的文字和圖案被發現的,因為那殘存下來的建築,很可能不是一般的住宅,而是紀念標誌。舉個實際例子,就說瑪雅文化吧。也就是僅存這些紀念性質的標誌建築,讓最初的瑪雅文化研究者們一直都誤以為瑪雅人的文明核心是對時間的關注。瑪雅人是很注重時間,但是沒嚴重到那種程度,隻是那些紀念碑殘存下來,讓我們誤以為他們很注重時間罷了。如果說美國現在衰敗滅亡了,大多數建築都坍塌風化從而消失,就剩下“二戰”紀念碑。那麽後世的研究者們也許就會誤以為美國的文化核心是戰爭。”

  我發現這個人邏輯思維非常清晰。

  我:“有道理,也有意思。”

  他:“這樣你會通過那些雕刻,最直接地看到在這個曾經的文明下,有過什麽樣的生物,有過什麽樣的活動。很直觀吧?通過研究文字,你會得到更多內容。”

  我:“圖案那部分沒問題,但是研究一個陌生文明的文字……不是很容易的事吧?”

  他:“不容易,但是也未嚐不可,這也是我要說的重點了。”

  我:“OK,您說。”

  他:“接著用瑪雅舉例吧,你一定聽說過瑪雅文明。”

  我點頭。

  他:“南美的瑪雅文明在16世紀的時候,被西班牙殖民者毀於一旦,不僅如此,西班牙的那些教士們還認為瑪雅文那種奇怪的圖畫是野蠻的魔鬼的語言,把幾乎所有瑪雅文樹皮書都燒掉了。這還不算完,為了達到統治目的,瑪雅人的文字抄寫者們都被迫學習西班牙文,凡是使用瑪雅文字的人,都會被虐殺或者燒死。你能明白沒有了自己的文字意味著什麽嗎?這意味著曾經的瑪雅文化、文明將被遺忘,將從那個時代起被抹掉。”

  我:“您是說,瑪雅文化的失傳不是自然消亡的?是被人為抹殺的?”

  他:“對,是被16世紀以傳播福音為名的那些西班牙殖民者人為抹殺的。”

  我:“這部分還真不知道,我一直以為瑪雅文明是史前文明呢。而且我原來看過的一些資料都說瑪雅文化本身已經很衰敗了,當時的西班牙南美殖民戰爭隻是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不是那樣嗎?”

  他:“瑪雅文明是從某個史前文明傳承來的,這個過程中本身就已經失去了很多資料,但並不是自然毀滅的。想想看,那些資料是誰記載的?你看到的是歐洲文獻和資料吧?那種占領了別的國家,再聲稱對方是太腐朽不禁打才滅亡的強盜邏輯,你認為可信度有多少?”

  我:“呃……有道理。”

  他:“那些問題我們不談,接著說吧。認識瑪雅文的人,也就是那時候起,基本沒有了。瑪雅人的後裔們,失去了自己的曆史,文化的淵源被攔腰斬斷。一直到18世紀,藏在南美雨林中的那些瑪雅建築被重新發現,而篆刻在那些建築上的瑪雅文、瑪雅雕刻、壁畫,才重見天日。”

  我:“我知道您後麵想說的了:但是過去了200年,已經沒人能懂了。”

  他:“沒錯,就是這樣的。不過,畢竟還是能解開的。”

  我:“不好意思啊,這部分您得解釋下,我始終不明白怎麽就能讀懂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了,完全沒有頭緒嘛。”

  他:“沒有頭緒?話可不是這麽說的,還是有頭緒的。”

  我忍不住檢查了一下錄音筆是否在工作,因為我對這段曆史無比地好奇!

  他:“瑪雅文,是象形文字,這個不否認吧?”

  我:“對。”

  他:“我曾經自己研究過符號學,知道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就說文字吧,一種文明的文字其基礎符號如果不到40個,那麽這種文字後麵的語言一定是拚音語言,代表性的是拉丁語係;如果一個文明的文字具有100個左右的基礎符號,那麽這種文字就是音節語言,代表性的是梵文;如果一個文明的文字,基本符號高達幾千甚至上萬個,那一定是表意文字體係的,就是象形文基礎的,代表性的是漢字。雖然瑪雅文目前已知的基礎符號不到1000個,既不是字母的,也不完全是表意的。不過看也能看出來,具有表意文字特征,也就是象形文特征。那麽象形文最具代表性的字是哪些?”

  他把我說得雲山霧罩,這讓我反應了好一陣兒:“啊……那個……”

  他:“估計你沒想起來,象形文最具代表性的是中文數字啊:一橫代表1,兩橫代表2,是不是?”

  我緩過神來了:“哦,對。”

  他:“知道這個就好辦了,瑪雅文入手,也從數字好了。觀察那些碑刻銘文後,找到線索了。一個點代表1,兩個點代表2,以此類推,但是沒找到5個點,那就一定是有一個新的符號代表著數字5。最簡單的,又有代表性的,就是橫向排列的五個點融合了,成為了一個橫杠。瑪雅文中,一個橫杠,就代表著5。”

  我:“一個橫杠加上一個點,代表數字6?”

  他:“沒錯,就是這樣。”

  我:“有意思,真有意思!”

  他:“其實這就是符號學的部分內容,並不枯燥,可能是最後那個‘學’字,讓很多人望而生畏吧。我們接著說。知道了數字,接下來就可以研究數字前麵或者後麵的那個文字了。大多數情況下,那通常會代表日期。當然不否認雕刻上有表述其他內容的數字的可能,但是你別忘了,在紀念性質的建築上,總不能通篇記載這是100隻猴子,那是100個人吧?總得有日期對吧?拆分解讀了那個象形文的日期,也就是有了開始。慢慢來,總會解讀更多的基礎符號的,於是……”

  我:“您太神奇了,是您破解的瑪雅文?”

  他大笑:“當然不是我破解的,早就有人破解了很多。我隻是告訴你瑪雅文是怎麽破解的,並且自己分析給你而已。”

  我:“……原來是這樣……不過話說回來,您的分析很厲害。”

  他:“這些內容在我原來發出去的期刊裏早就寫過了。”

  我:“那些冊子我並沒看全,隻看了一部分。”

  他:“無所謂的。先把這些放在一邊不說,瑪雅文明還有完全不同於我們的。”

  我:“好,您繼續。”

  他:“從文字上,基本可以推斷這個社會文明的核心文化。”

  我:“啊……您指文字內容?”

  他:“不,文字結構。”

  我:“文字結構?什麽意思?”

  他:“拚音文和音階文的文化,大多注重的是自然或者人文。所以他們的文字組成特性很簡單,是線性的。比方說,‘you’這個詞,從左到右排列,排列上沒有上下之說,也就是一維的,是不是?”

  我:“是這樣。”

  他:“而使用表意文字,就是象形文特征的語係,文化核心則側重自然以及曆史傳承。這個剛才我說過了,代表性的是中文。在文字結構上不再是線性的了,而是二維的。例如我的姓:郭,有上下,有左右。”

  我仔細想了下:“沒錯,二維結構文字。”

  他:“瑪雅文呢?更複雜。瑪雅文是三維結構的,不但有上下左右,還有遠近。也就是說,在基礎文字符號上,有重疊的特性。而讀法上的順序是‘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近後遠’。雖然瑪雅文是象形文字,但是每個我們看起來是一張小圖的方塊,其實是一個短句。”

  我:“欸?真有意思,那麽瑪雅文化的特性是以什麽為核心的?”

  他:“藝術,瑪雅文化的核心是藝術。他們的文字已經和圖畫融合了,甚至有些文字直接放大作為配圖使用。”

  我:“的確是,真的太有意思了。不過,瑪雅人學寫字的時候一定很累。”

  他:“不會的,你小時候學漢字就是順其自然學下來了,但是白人會覺得漢字很恐怖,太難。身處於那種文化中,就不會覺得有什麽特別的難度。瑪雅文也一樣,沒想象得那麽難。我也就是從明白那些開始,徹底對此著迷了。因為我很清楚,了解那些文字才僅僅是個開始。後來一邊收集資料,一邊分析對比,我發現了好多問題。那是一個真正遺失的文明,還有很多未知沒有答案,同時還有很多很多的疑點,充滿了矛盾的疑點。我也就是那時候明白了,我知道的才是一扇門而已,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找回那個遺失的文明。”

  我覺得很有意思,一個非專業人士隻是因為興趣就去研究這些——還屬於比較冷門的內容,並且知道這麽多,最後有了自己的一套想法和認識,這非常了不起。研究這些,很少有人願意做,但是卻讓無數人感到神秘莫測,充滿向往。為什麽呢?我不想用浮誇世風來辯解,我隻想說:太多人在乎功利,而不願意靜下心來做一些無涉利益而真正有意義的事了。

  然而,精神病人能,這不能不說是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