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息的心髒
作者:高銘      更新:2022-05-10 19:31      字數:3950
  永不停息的心髒

  我:“終於坐在您的麵前了。”

  他:“真不好意思,前幾次都是因為有各種各樣的事情沒辦法脫身,所以臨時改變時間的。”

  我:“我知道您很忙,沒關係……我們進入正題吧?”

  我打開錄音筆看著他。

  麵前這個50多歲的男人,是個生物學家。曾經在37歲到41歲之間因精神分裂導致了嚴重的幻視和幻聽。痊愈後他曾經對別人說過,雖然那幾年很痛苦,但很重要。就是這個說法,讓我很好奇,所以拐了好幾道彎找到這個人,並且終於坐在了他的麵前。

  他微笑地看著我:“你的好奇我能理解,讓我想想從哪兒開始說呢?就從發病前期說吧。”

  我:“好。”

  他:“我發病的原因跟當時的課題有關,那時候我正在分析有關分形幾何學和生物之間的各種關係。”

  我:“分形幾何學?那是數學嗎?”

  他:“是,不過好像高級數學對分形幾何多少有些排斥……原因我就不說了,如果你搞無線通信的話,對那個可能會比較了解。我隻說應用在生物學上的吧!”

  我:“好,太遠的不說。”

  他:“簡單地舉例,比如說隨便找一棵樹,仔細看一下某枝樹杈,你會發現那個分杈和整棵樹很像,有些分杈的比例和位置,甚至跟樹本身的比例和位置是一樣的。如果再測量分杈的分杈的分杈,你會發現還是那樣。假如你直接量葉梗和葉脈,還是整棵樹分杈的比例。也就是說,是固定的一種模式來劃分的。再說動物,人有五個手指,其實就是微縮了人軀幹分出的五個重要分支——雙臂、雙腿、頭;鳥類的爪子也是那樣,頭、雙腳、尾巴,而翅膀平時是收起來的,尾巴卻作為一個肢體末端的映射顯現了出來,因為收起的翅膀不如尾巴的平衡性重要。這個叫作自相像性。”

  我:“還真沒注意過……有點兒意思。”

  他:“你記不記得幾年前流傳著一個解剖外星人的錄像?我第一次看就知道那是假的。你注意了嗎?視頻裏麵那個被解剖的外星人是四個手指。這是錯的,因為片子裏的外星人和我們一樣,屬於肌體組織生物,也具備了四肢和頭,但是肢體末端映射卻少了一個。假設那是真的,那隻能解釋為被解剖的外星人恰好是個殘疾外星人了。所以,我看了一眼,就知道那是假的。”

  我:“嗯,回去我再認真看一遍,的確沒留意過這點。”

  他:“其實分形幾何到處都是,你隨便找一粒沙,在顯微鏡下仔細看,沙的凹凸其實就是微縮了山脈;還有雪花的邊緣,其實它是微縮了整個雪花的結晶結構。現在又證實了在原子內部的結構,和宇宙是一樣的。就是無論巨細,都是一種分形結構無窮盡地類似分割下去。”

  我想起了量子泡沫。

  他:“我那陣兒研究的就是這個了,當時很瘋狂,找來一切資料對照,什麽神經血管分支啊、骨骼結構啊、細胞結構啊、海螺的黃金分割啊,最後我快崩潰了,覺得那是一個不可打破的模式,但是不明白為什麽。於是……”

  我:“我猜,於是您就開始從宗教和哲學上找原因了,對吧?”

  他笑了:“沒錯,你說對了。當時我找遍了能找到的各種宗教資料,甚至那些很隱秘的教派。可我覺得還是沒得出一個所以然來,都是在似是而非的比喻啊、暗示啊,就是沒有一個說到點上……然後我就瘋了,精神分裂。因為那陣過於偏執了,腦子裏整天都是那個問題。我覺得冥冥之中有一種人類理解之外的力量在推動整個世界,或者說,造就了整個世界。人是高貴的,但是卻和花草樹木,動物昆蟲都在一個模式下,這一點,讓我對自己、對整個人類感到極度的沮喪。”

  我:“有沒有最後一根稻草?”

  他:“有的,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我找來一隻雞,仔細地量它的爪子,量它的翅膀,結果還是一樣的。但是當我累了站起來的時候,我發現另一個我還蹲在那裏量。”

  我:“啊?別人看得見嗎?”

  他:“別人怎麽可能看見呢?那是我的幻覺。從那以後,我經常看見有自己的分身在各種地方量各種各樣的東西。量完了會走過來,臉色凝重地問我:‘為什麽都是一樣的?’”

  我:“有點嚇人啊……”

  他:“那會兒不覺得可怕,隻是覺得快崩潰了。我就想,這是一個模式還是一個固定的模型呢?真的有上帝,有佛祖嗎?他們手裏的尺子就那麽一把?怎麽都是一樣的呢?”

  我:“嗯,徹底困惑了。”

  他:“不僅僅困惑,還因為我的專業工作就是生物學。從最開始,我始終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證據,證明人類是獨特的,人類是優秀的,人類是神聖的。但是從應用了分形幾何到生物學後,讓很多潛在的問題都巨大化了。例如我們的大腦的確進化了,但是模式還是沒變,腦幹、小腦、大腦。雖然體積不一樣,但是人腦神經的分形比例和一條魚的腦神經分形比例沒區別。為什麽這點上不進化呢?難道說最初就進化完美了?但是不可能啊。那個時候,我整天都看到無數個我,在人群,在街道,在各種地方認真地量著。我帶孩子去動物園,看到另一個我就在獅子籠裏麵量,我嚇得大聲喊危險……結果可想而知。”

  我:“嗯,可以想象。”

  他:“然後就是去醫院啊,檢查啊,吃藥吃得昏昏欲睡啊,還住院了不到一年。”

  我:“在醫院那會兒也能看到分身嗎?”

  他:“很多,到處都是,每天都有好多個自己來我跟前發問:‘為什麽都是一樣的?’不過就是這樣我還是出院了。”

  我:“欸?醫生怎麽……”

  他笑:“當然不是,這一點得感謝我愛人和孩子。他們心疼我,一定要把我接回來,孩子甚至睡在客廳,把他自己的房間讓給我。這點我到現在都很感動。”

  我:“嗯,這個很重要。”

  他:“是這樣。其實就算我精神分裂那陣,我也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我怕影響了他們,有時候覺得不對勁了,就算吃飯吃到一半,也立刻放下碗跑回自己房間去。關起門自己堵住耳朵蹲在地上,自己熬過去。等我出來的時候,我愛人和孩子就跟什麽都沒發生一樣,和我有說有笑的。我知道他們在幫我,所以平時自己也拚命克製著。我不喜歡吃藥,吃完藥腦子是昏昏沉沉的,但是還是按時吃藥,不想給他們帶來麻煩。”

  我:“您的毅力也很強。”

  他:“不是毅力,是我不能辜負他們。後來我還驚動國際友人了——我外國的同學聽說後特地來看我了。”

  我:“不是帶著《聖經》來的吧?”

  他:“哈哈,就是帶著《聖經》來的!他說如果我有宗教信仰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了……反正是想讓我皈依天主教。我知道他是好意,那時候都明白,但是我還是沒辦法接受那些。”

  我:“您有宗教信仰?”

  他:“沒有,我到現在也沒有。不過,他說的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我:“是什麽?”

  他:“那個老同學告訴我:有些現象,如果用已知的各種學科、各種知識都不能解釋的話,那麽對於剩下的那些解釋,不要看表麵是否很荒謬或者離奇,都要學會去尊重。因為那很可能就是真正的答案。但是求證過程一定要謹慎仔細,不可以天馬行空。”

  我:“這個說法很棒,很有道理。”

  他:“所以這句話我記住了。”

  我:“那時候您……病了多久了?”

  他:“那會兒我已經精神分裂兩年了。絕望的時候我覺得可能自己會一直這樣下去了。”

  我:“快到轉折點了吧?”

  他:“還沒到,不過後麵兩年就不說了,都是一個樣,直接說你期待的轉折點吧!”

  我笑了。

  他:“最後那一陣兒,差不多是發病的高峰期,都是讓人受不了的感覺。無數個我,穿過牆壁,穿過門,從窗外跑來對我說:‘為什麽會都一樣?’我堵住耳朵,縮在牆角,但是那些自己就跑到我的腦子裏對我喊那句話,當時覺得整個頭都在嗡嗡地響,經常考慮:自殺算了,一了百了。”

  我:“……太痛苦了。”

  他:“是這樣,直到那一天晚上。那天晚上又開始這種情況了,我蹲在牆角,那些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就在我痛不欲生的時候,突然一個炸雷似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來,喊了一句話:‘這個就是答案啊!’我總覺得那真的好像是誰喊出來的,因為當時震得我手腳發麻。”

  我注意到他的表情有些奇特。

  他:“我愣了好一陣兒,猛然,明白了。我終於明白了!然後忍不住大笑,愛人和孩子嚇壞了,趕緊衝進來,當時我激動得不行,走到他們跟前,抱著他們娘兒倆放聲痛哭,告訴他們:我找到了,我回來了。”

  我克製著自己的感情波動看著他。

  他:“那一瞬間,我的所有分身都消失了,所有的聲音也都沒有了,我知道我真的找到了。”

  我:“我很希望您能告訴我!”

  他平靜地看著我:“馬可以跑得很快,魚可以遊得很深,鳥可以飛得很高,這都是它們的特點,為什麽呢?馬跑得很快,但是馬不會四處去問自己為什麽跑得快;魚遊得深,但是魚不會四處找答案自己為什麽遊得深;鳥可以在天空翱翔,但是鳥不會去質疑為什麽自己可以飛得那麽高。我是人,我不會那麽快、那麽深、那麽高,但是我能夠去找,去追求那個為什麽。其實,這就是人類的不同啊,這就是人類的那顆心啊。”

  我:……

  他:“其實,我想通了很多很多。生和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貴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在自己還有生命的時候,在自己還存在的時候,帶著自己那顆人類的心,永不停息地追尋那個答案。有沒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滿期待。還記得潘多拉盒子裏的最後一件禮物嗎?”

  我:“希望。”

  他笑了:“沒錯,就是這個。就算會質疑,就算問為什麽,那又怎麽樣?不需要為此痛苦或者不安,因為人類就是這樣的,就是有一顆充滿好奇、期待、希望,永不停息的心髒。”

  我心裏的一個結,慢慢地鬆開了。

  那天臨走的時候,我問他:“痊愈之後您是什麽樣的感受呢?”

  他沒直接回答:“你有宗教信仰嗎?”

  我:“不好意思,我沒有……”

  他:“沒什麽不好意思的,我也沒有,不過,我想借用新約的一句話,就是你剛才問題的答案。在《約翰福音》第九章第二十五節的最後一句。”他狡黠地笑,並沒有直接告訴我。

  出了門我立刻發短信給一個對宗教頗有研究的朋友,讓她幫我查一下。過了一會兒她回了短信給我:

  《約翰福音》第九章第二十五節原文:He ans, "whereas I was blind, now I see."

  "whereas I was blind, now I see."

  “從前我是瞎的,如今我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