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世界
作者:高銘      更新:2022-05-10 19:31      字數:3756
  她:“這也是我不久前才想通的。你知道為什麽有些時候,麵對一些很明顯的事物卻難以分析,不敢下定義嗎?其實是思維影響了人的判斷,所處思維狀態導致了人看不清本質,幹擾人判斷的能力。”

  我:“但是這跟你所做的有什麽直接聯係嗎?”

  這個患者身邊的很多人形容她被“附體”了。男友為此棄她而去,家人覺得她不可救藥,朋友都開始遠離她……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幾年前她開始模仿別人。

  最初她身邊的人還覺得好玩,後來覺得很可怕,因為她幾乎模仿得惟妙惟肖,除了生理特征外,眼神、動作、語氣、習慣、行為、舉止,沒有一點不像的。借用她前男友的描述:“那一陣兒她總是模仿老年人,不是做給別人看,是時刻都在模仿,我甚至覺得是跟爸生活在一起。而且,最可怕的是,她看我的眼神……那不是她。我覺得她被附體了。我自以為膽子不小,但分手都是我趁她不在家,然後逃跑似的搬出去了。搬出去後才打電話告訴她的,我覺得她接電話的聲音,是個老頭……”

  但我所感興趣的不是靈異內容,而是另一個問題:那些所謂“附她體”的,都是活人。

  她:“有直接關係,我剛才說了,人怎麽可能沒有思維?”

  我再次強調:“你看,是這樣,我並沒有接觸你很久,也不是很了解情況。當然了,我從別人那裏知道一些,但親身接觸,到目前為止,一個多小時。所以……”

  她:“所以,你希望我說明白點?”

  我:“對,這也對你有好處。”

  她笑了:“對我?什麽好處?”

  我:“如果你都不讓我把事情弄明白了,你後麵會麵對一係列的測評和檢查,耽誤時間不說,對心理上……”

  她:“我明白了,我也知道你要說什麽了……是個問題。不過,我盡可能從開始給你講,如果你還不明白,我也沒辦法,但是我會盡力。”

  我:“好,謝謝你。”

  她是那種言辭很犀利的女人。

  她:“嗯……從哪兒開始呢?這樣吧,我剛才的話你先放一邊不想,我問你件事:你想沒想過你看到的世界也許本身不是這個樣子的?”

  她的話讓我一驚,這個問題是長久以來一直困擾我的。

  她:“說個簡單的吧。你知道人類眼球的結構是球形的,對吧,球形晶體。根據透鏡原理,景物投射給視網膜的是上下顛倒的圖像,但是大腦自行處理了這個問題,左腦控製右手,右腦控製左手。這樣問題就解決了,但本質上,我們眼中的世界是顛倒的。”

  我:“嗯,是這樣。”

  她:“我是從這裏出發想了很多,這是最初。下麵我要跟你說的,需要你盡可能地展開自己的想象。”

  我:“……好吧,我盡力而為。”

  她:“咱們再進一步,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思想的,所以在我們看待事物的時候,其實是加了自己的主觀意識。也就是說,你認為的鮮豔,在我看來並不見得是鮮豔;你看到的紅,我也許會覺得偏黃;你嚐到的甜,在我嚐過後會覺得發酸;你認為的很遠,我很可能覺得不是特遠;你認為那很藝術,我卻覺得很通俗。這樣說明白嗎?”

  我:“你的意思是說:經曆、造詣、學識、見識、知識,這些因素影響了我們看待事物的本質?”

  她:“你想事情太繞了,看本質。你說的那些經曆啊,知識啊,都算是客觀的吧?這些客觀影響了你,組成了你的思想,所以最終又成了你的主觀。當你知道得越來越多,你就和別人越來越不一樣。實際上,每個人都是越來越和別人不一樣。”

  我:“是這樣嗎?”

  她:“是這樣,我們每個人看到的世界,偏差會越來越大,但是會有所謂的集體價值觀在均衡著我們的主觀。”

  我:“嗯……”

  她:“後來我想到這個就開始好奇,別人眼中的世界,是什麽樣子的呢?”

  我:“我懂了,這就是你開始模仿別人的最初原因,對吧?”

  她:“沒錯,我開始想了很多辦法,最後決定還是用這個最笨的辦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換個角度看。不過,這個換角度,要複雜得多。因為要換角度看的不是一件事,而是整個世界!最開始我先是慢慢觀察別人的細節,然後記住那些細節的特征,再然後開始試著模仿別人,體會對方為什麽這麽做,說白了就是變成你模仿的那個人。模仿的時間久了,會了解被模仿者的心態,進一步,就學會用對方的眼睛去看事物了,如果掌握得好,甚至可以知道對方在想什麽。”

  我:“有點像演員……不過,知道對方想什麽這個有點玄了。”

  她:“一點兒都不,我知道很多朋友不怎麽理我是覺得我可怕,所謂附體隻是借口,其實更多的是我知道他們想些什麽,所以他們覺得很可怕。不過那會兒我已經接近更高級別的模仿了。”

  我:“是模仿得更像了?”

  她:“不,是心靈模仿。不動聲色地就知道對方的想法。因為模仿別人久了,對細節特征抓得很準,所以揣摩到對方的心態純粹是下意識的,不用行為模仿就可以看透。你認為這是巫術或者魔法嗎?”

  我:“這麽說過來,不覺得。”

  她:“就是啊,花幾年的時間一直這麽做過來會覺得很簡單,無非就是對細節的注意、把握、體會,對眼神的領悟,對動作的目的性都熟悉,習慣後不覺得多神奇。不過,做到心靈模仿,我覺得有天賦成分。也就是說,如果你天生觀察細致,並且很敏銳的話,會更快。”

  我:“這樣會很累啊。”

  她:“不,這樣很有趣,你開始用別人的眼光看的時候,你會看得更本質,你也就會更接近這個世界的本質所在。”

  我:“但那隻是用別人的眼光去看而已,你不是說要看到真正的世界嗎?”

  她笑了:“沒錯,但是我說了,這是一個很笨的方法,實際是繞了個大圈,可我想不出更好的,我不打算走宗教信仰那條路。”

  我:“你說你可以知道別人想什麽,你知道我在想什麽嗎?”

  她:“不知道,因為要跟你說清這件事,所以我一直在自己的思維中。不過……”她頓了一下:“不過我知道你對這個世界的本質很困惑。”

  我愣了。

  她:“神奇嗎?隻是我剛才注意到了你眼神輕微的變化而已。那個問題,困擾你很久了吧?”

  我點了下頭後突然意識到:我和她的位置好像顛倒過來了:“你很厲害……”

  她微笑:“沒那麽嚴重,我們再說回來吧。”

  我:“OK,但是你既然已經掌握了某種程度的心靈模仿,為什麽還要進行行為模仿呢?”

  她:“你知道我什麽時候被稱作‘附體’的嗎?”

  我:“這個他們沒說。”

  她:“在我開始模仿上了年紀的人那陣子。”

  我:“模仿上了年紀的人有什麽不一樣嗎?”

  她:“民間傳說中總是提到某種動物修煉多少年成了精對吧?事實上,我認為不用修煉,活夠年頭直接成精了,是因為閱曆。你發現沒,活得越久,閱曆越多,人的思維就越深、越遠。”

  我:“是嗎?”

  她:“想想看,一個動物,在野外那種弱肉強食的殘酷自然環境下,活個幾百年,不成精才怪!什麽沒見過?什麽沒遇到過?什麽不知道?沒準真的就有,隻是人類已經無法看到了,因為它們活得太久,經驗太豐富了,過去說的什麽山魈啊、山神啊、河神啊,沒準就是那些活得很久的野生動物。人要是能活個七八百年,肯定也是老妖精!我這麽說不是宣揚封建迷信怪力亂神啊,我隻是強調下閱曆和經曆的重要性。”

  我:“所以你刻意模仿老人的行為舉止?”

  她:“嗯,是這樣……你有煙嗎?”

  我找出煙遞給她。

  她點上煙深吸了一口:“不好意思,我不輕易抽煙的。”

  事實上我很高興她麵對我能放鬆下來。

  她:“我在模仿那些老人的時候,發現逐步接近我想知道的那些本質了。”

  我:“你的意思……”

  她:“世界,到底是怎麽樣的。”

  我:“我懂你的意思了。你選擇這種兜圈子的方法,目的其實不是為了揣摩別人或者單純地用別人的眼光看世界,而是為了不帶任何主觀意識地去看這個世界,對吧。”

  她笑了。

  我沒笑,等著她說下去。

  她:“大多數老人很讓我失望,因為他們閱曆夠了,經曆也許不夠,思維上還是沒有我需要的那種超脫的態度。因為大多數上了年紀的人,遇到什麽事情還是會有很強烈的情緒,但是身體又不允許有很強烈的反應,所以有時候他們的脾氣就會很怪,我媽就是這樣。不信你把身上所有關節都用繃帶包上繃緊,這樣過一周試試,你也會很鬱悶的。可我要的不是這些,我需要的是脫離塵世的狀態去看世界,我不知道該怎麽做了。”

  我:“你是說,你陷入僵局了嗎?”

  她咬了下嘴唇:“沒錯,但是,沒多久,我發現我又進了一步,因為就在我以為這幾年白費工夫的時候,我突然懂了。”

  我:“你得到超脫的狀態了?”

  她:“比這個還強大。”

  我:“難道說,用完全不帶思維和主觀意識的眼光去看,還看不到真正的世界?”

  她:“對啊,那不是真正的世界。”

  我:“那究竟什麽是?”

  她掐了煙笑了:“如果你帶著自我意識去看,根據我前麵說的,你看到的其實是你自己,對吧?你想過沒有,真正要做的,不是什麽都放棄了,不是無任何態度去看,那不是超脫,那是淡漠,就是俗話說的:沒人味了,那種狀態根本看不到,頂多目中無人而已,差得遠了。”

  我:“可是你說了半天,到底怎麽才能看到呢?”

  她得意地笑了:“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我認真地聽著,傻了似的看著她,但大腦是沸騰的狀態。

  最後她又開了句著名的玩笑:“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是你瘋了。”

  那天走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暈暈乎乎的,看什麽都好像是那樣,又好像不是那樣。因為她說得太奇異了,都是聞所未聞的。我必須承認她的觀點和邏輯極為完善,而且把我徹底顛覆了。我想,也許有一天,她會看到那個真正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