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之王燕回
作者:樁樁      更新:2022-05-10 18:25      字數:9198
  我父親是寧國的太尉,統領天下兵馬。然而他卻有一個遺憾,空自掌控著最強大的軍隊,他卻連一仗都沒打過。

  這怨不得他,天下五分,寧國最強,三百多年來慢慢成為五國中最富強的國家,其它四國都不敢挑起戰爭,所以近幾十年來天下太平無事,一場戰爭也沒有。能用上兵的地方比如山賊剪徑、強盜擾民,但,也不可能讓一國之太尉興師動眾領兵前去征討吧?那會笑掉天下人的大牙!當然,我時常看到各地捷報除掉一兩群賊子,父親居然也忍不住欣喜,實在讓我不得不為之歎息。

  所以父親很鬱悶,一直鬱悶。連安清王享不來清福分領了右翼軍請命去守西方的邊城,父親也毫不在意,似乎隨手把右翼軍當成了玩具扔給安清王道:“拿去玩吧!”

  無仗可打,兵卻是要練的。養兵千日,以圖用在一時。這個養當然不是吃飽喝足拿軍餉完事,父親對練兵甚為積極,一到兵營他老人家就煥發了神采。而我,從小就跟了他去兵營。

  我是嫡長女。父親有一妻五妾。母親生我時難產過世,以後任父親娶得再多,卻隻得我一個,他愛我如珠如寶,當成男兒養的心也是有的。

  常在兵營裏呆著,我竟喜歡上這樣的地方,也喜歡兵法陣法。父親細細教我,兵營裏的將領無事也愛說給我聽,加上我自幼聰慧博覽群書,就拿了各種看來聽來的陣法布置了玩。一日,我小試牛刀的陣法竟難住了將士,就似玩遊戲,設陣與破陣雙方都絞盡腦汁。父親嗬嗬大笑,這般練兵倒也有趣,此後就由得我去出謀劃鉑設陣調兵,大家都開心。

  終於我十二歲那年對父親道:“爹爹,我們要不要打打別的國家?老是自已人打來打去打著玩多沒意思?”

  父親被我勾起心事,眼裏也冒出,他也想痛痛快快真正的在戰場上殺敵過癮,畢竟當了幾十年太尉手下兵多將廣,沒打過仗總說不過去。更何況,士兵的熱血和忠誠都是在戰場上生出來的。

  這一年,我的姑姑已由貴妃擢升為寧國的皇後。王家在是寧國的世家大族,姑姑是皇後,族長就是我爹統領全國兵馬(給安清王的除外),權勢如日中天。打個比方,王家要是惱了,寧王就高興不起來了,因為馬上就會有各種奏折上報那個地方賊多了,那個地方稅收不了。瑣碎到今年宮中為宮妃製頭花用的絹是用鏡城產的還是用陳國采購的。煩得寧王焦頭爛額不說,忠於王上的顧相一幹人不論出什麽主意,與王家站在一邊的朝臣就會站出來插科打諢,雙在朝廷上引經據典爭論不休。當然,父親一般都少有吭聲。因為他知道,這些人把寧王吵暈了,回到後宮,姑姑還會倚在枕頭邊上再吹股涼風,王上的腦袋一痛,剛開始當個和事佬算了,久了就會明白還是讓王家高興點好,一好皆好,其樂融融。我從前以為父親對權勢的熱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無戰可打,無事可做。後來卻發現不是這麽回事兒。

  雖說父親的影響力,我對父親的影響力也夠強。但是,遇著想要興兵征討各國這樣的大事,還得先進宮和姑姑通通氣再說。於是,父親帶我進了宮。

  這是我第一次進宮。父親和姑姑談事,我則自個去逛禦花園。聽說這裏是先祖皇帝以鳥為圖設的花園。先皇以為九天之上有仙宮,鳥則是天神的信使,他建了的花園,希望天神在天上能瞧到寧國的這隻鳥,眷顧寧國。

  園子裏岔路眾多,無事之時,那貪玩的先祖皇帝就帶著年青的宮妃在這裏麵捉迷藏,倒合了我喜歡布陣的胃口。我進了禦花園便在岔路裏閑逛,尋思著上古傳下的迷陣圖。走了會兒,我聽到前麵有男子的話語聲。

  我隱在花從裏好奇地往外瞧,涼亭裏坐著兩位著皇子服飾的年青人,正在下棋。年長的一位朗眉星目,年幼的俊逸瀟灑。聽得年長的那位嗬嗬大笑:“四弟,你又輸了,怎生棋力不見長啊?”

  年幼的答:“大哥棋力非凡,子離自歎不如。”

  我想這就是名列風城五公子中我的遠房表哥太子劉鑒和四皇子劉緋了。

  等了會兒,他倆起身離開。我便慢慢走進了涼亭,兩人方才下的棋還沒有撤掉,我仔細瞧了瞧。

  很奇怪,照二人所坐位置看,四皇子不像是要輸的棋,卻偏生在快至中盤時落子有誤,從他的起勢看斷不是這樣。這個四皇子真有意思,讓太子棋麽?我笑了,很得意,他的錯子落得極為巧妙,太子沒瞧出來。我不禁想,這位隻大我三歲的四皇子心機很深呢。

  和父親出宮以後,父親更加鬱悶。原來寧王這次不管被姑姑嘮叨得多頭疼,就是不肯答應出兵。唉,他實在是位守成有餘,難成霸業的王!我也氣悶,便悄悄求了父親年年給我撥新兵,在黑山森林一處山穀裏開始訓練自已的隊伍。我很希望有一天能威風凜凜帶著我的兵戰無不克攻無不勝。

  我,王燕回,要實現父親沒有實現的願望,去征戰四國,統一天下。讓所有的男子都臣服於我,而不是僅是得到嘴上幾聲誇獎。

  及笈之後,上門求親者眾多,我一一回絕。不是能與我一般有雄心壯誌宅我不屑。然而到了十七歲那年。姑姑喚我入宮,她瞧了我半響道:“燕回,你嫁於太子可好?”

  我拒絕,我不喜歡王宮,進了王宮的妃子除非死都出不了王宮所在的山穀,而且,我對連四皇子讓棋都瞧不出來的太子實無好感。

  姑姑歎了口氣道:“鑒兒是我的兒子,將來的寧王,我王家的女兒怎能不當皇後?”

  皇後?統領後宮?哦,不,我要統領的是軍隊,不是一群妃子。

  父親生平第一次斥責我:“你這是置家族於不顧!若是太子娶了別的女人,就算他拭姑的兒子,終是會削弱我王家的力量!”

  我倔強的堅持。父親歎了口氣道:“如果你不做皇後,顧相安清王等人必在王上大行之後對付王氏一族,太子性情溫和,我王氏一族亡矣。為父籌謀多年,你做了皇後,有了權,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多好?寧王一世不肯出兵,你若生下皇子,以你的智慧,你掌握權勢加上為父相助,以後,等寧國成了我王家的天下,你想親自上陣也不是不行!”

  寧國的女子都沒有地位,更別說領兵打仗。也許,我做了太了妃,將來做了皇後,我能影響到太子表哥破這個例呢?我沒有想到我的兒子會如何,我這一生總不想無為而過。

  瞧著父親的煩惱模樣,我默許了他們的計劃。

  那年春天,護國公主大開桃花宴。幾方勢力相平衡的結果是讓太子在我、顧相之女、李相之女中選擇一人為妃。那兩位號稱風城雙絕,都琴藝超群,我不屑得很,這等小女兒的技藝是我從來不碰的。

  我有姑姑撐腰,並不著急,躲在紗帳內聽她二人比試琴藝。本以為兩人都是蘭心慧質一般閨秀而己,卻不料李相長女青蕾一曲《秋水》讓我頓起知已之感。心裏暗想,若是太子有眼力選了李青蕾還有讓我欣賞的地方。

  他沒叫我失望,當眾向李青蕾表達愛慕之意,我心裏放下一塊石頭。以後,我可以不愛他,但是能影響他就好。要知道,人若有了情,易優柔寡斷,是兵家大忌。

  在姑姑和我王家勢力的影響下,太子劉鑒立我為正妃,立李青蕾為良娣。然而,王上堅持把顧相千金許給了四皇子為正妃。我心裏咯噔一聲,寧王這般苦心為四皇子找個老臣當靠山,均衡勢力,他心中的王位繼承人難道竟是劉緋?

  我嫁於太子的當天,李青蕾也被一乘轎子抬進了東宮。新房內太子木立在一旁瞧著我,眼中閃動著不甘與恨意,我心裏頓時很不舒服。

  我知道他愛上了李青蕾想立為正妃卻又無可奈何。我和李青蕾同一天嫁給他,要他按規矩今夜留在我寢殿他心裏肯定放不下李青蕾。我有我的驕傲,我才不要勉強一個不愛我的男人。於是我溫柔地賠罪道受了風寒,身體不適。

  太子適時地鬆了口氣,連敷衍兩句都沒有就急不可待地去了李良娣那裏。再對他無感情嫁人也帶著小兒女的嬌羞與期待,他竟這般待我?!心中頓時起了恨意。

  我“病”了七天,他隻差人來簡單問候了幾聲,且還是不得不問的模樣讓我大怒。幹脆病了又好,好了再病,徹底讓他放放心心高高興興與李青蕾去。

  在太子心目中,我是仗著王家勢力不得不立的太子妃,而那個胸有丘壑、氣度不凡的良娣才是他真心所愛,況且,她美貌勝我太多。能否得太子寵愛我不在意,但是我在意我的地位,我將來的權力不容李青蕾分享。的f7

  知已知彼已成了習宮情不自禁就會注意到這個琴聲連我也能打動的相府千金。然而,她再不撫《秋水》,琴技雖不凡,曲曲琴音也沒有了那種心所向往的天地。

  每每我沉思於她的琴聲中,她是害怕還是心虛呢,我的目光總能捕捉到李青蕾眼中的慌亂。這引起了我的極大的興趣。

  太子大婚後不久就是四皇子與顧相千金結縭。太子夜宴四皇弟,我借機試探李青蕾。沒想到竟引出了她的妹妹李青蘿。十三四歲的年紀,那曲《廣陵散》一起,我就想笑,她才是真正撫《秋水》之人。

  好一場夜宴好一場戲啊,太子起了疑心,李青蕾毅然斷了再撫琴的念頭,這個我很欣賞,不給任何人再試探的機會。還有四皇子,五年不見,他還是如當年涼亭讓棋一般還在太子麵前隱忍裝蒜。安清王府小王爺劉玨膽識過人。相府三姐妹內訌,禮部侍郎成思悅幹脆果斷……

  而我選擇輔佐的太子,竟似沒有一點判斷力,當那麽多官員家眷當庭發作。唉,換作是我,我會好言勸了,下來細細問明情況,若真是青蘿害她姐姐,悄悄通知了李相便是,犯不著這樣,這不是直斥李相無家教,好歹那是朝廷的右相啊。我暗自,對父親規劃的前景感到迷茫。

  那一晚,因為我一個小小的提議就看了這麽出戲,實在興奮,王宮裏呆著太無趣了。我提點太子以小王爺劉玨的表現以後說不定多個連襟了。太子馬上對青蕾體貼有加,這樣的男人,我居然嫁了這樣的男人!是夜,他竟跑來我寢宮,他以為他是誰?想寵愛於我報答的我提點?我囑宮人攔了他回去,他沒有半點生氣和懷疑。

  實在睡不著,我披衣起來,遠遠的聽見簫聲從玉璃宮傳來。是四皇子的簫。簫聲嗚咽,帶著萬千愁緒。聽說四皇子幼年喪母,他是前皇後嫡子,本來是尊貴無比,卻瞬間成了我姑姑最討厭的人,寧王不敢得罪王家,四皇子也就成了宮裏最受冷遇的人。

  他的簫聲泄露了心裏的愁緒,似乎隱忍著的一切都透過簫聲發泄出來。我不禁好奇,他在忍什麽?為什麽要忍?那簫裏的哀怨是這般明顯。我笑了,囑手下細細查四皇子的一切。

  這一查不打緊,單就治下嚴謹這一點就足夠我明白許多事情。我想他一定存了和太子爭天下的心。可惜他現在沒有實力。

  我故意出言試探太子:“今我寧國國富民安,太子以後登基最想做什麽?”

  劉鑒答我:“能與愛妃蕾兒相伴,國無禍事便事王之幸。”

  我隻能歎息,就算以後我成了皇後,他多半和寧王一樣,絕不會輕言征戰,更不會讓我,一國之母上戰場,心裏一下子鬱悶之極。

  一個不愛我的男人,一個我不欣賞的男人,坐上了皇後寶座又如何?所有的權勢都局限在六宮之中麽?父親說等有子嗣慢慢的把劉氏的江山變成王氏的江山,然而,那不是我想要的。想起隻能瞧著別人在宮外的世界自由自在,用我給予的權力逍遙,而我,不過事單地高坐在寶座上,心裏就像澆了瓢滾油,燙得我痛苦難受。

  劉緋大婚那天,我睡得很晚,宮侍引著我在月光下順著小徑散步。不知不覺走到了玉璃宮附近。我囑她們熄了燈籠獨坐在湖邊。

  月光下的碎玉泉在宮裏繞成小小的湖泊閃著光,安靜美麗。我突然瞧見一角紅衣從宮牆外飛身躍入,飄進了玉璃宮,不多時,那簫聲又起,淒涼感傷又帶著衝天豪情。

  新婚之夜劉緋出宮所為何事?他似很激動,簫聲泄露了他隱藏多年的心事,我卻聽出了他心中的殺戮之氣。我禁不住笑了,我選他,我賭他一定會接受。

  過了兩日,我故意找了個空似無意在他習慣走過的宮中小徑上遇到了他。他對我很禮貌。若不是我看穿了他,我也隻會當他是個尊敬兄嫂的好皇弟。我屏退左右的行為讓他有些吃驚,卻沉穩地站在那裏。

  我緩緩道:“四皇弟不怕這樣被人撞見會起誤會?”

  他臉上總室著淡而疏離的笑,沉聲答道:“傳聞娘娘謀略過人,此舉必有深意,子離恭聽!”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好。我單刀直入:“若我助四皇弟登基,他日可放我王氏一條生路?”

  他露出震驚和惶恐的表情,眼睛裏的鎮定卻瞞不過我的眼睛。我笑了笑:“我說,你聽。以你之武功二十丈之內有人你都會知道。”

  他沒吭聲,默默地看著我,那副裝出來的表情消失了。我故意背對於他,不去探究他的內心。“你在太子麵前隱藏了多年實力和野心,我能助你一一實現。讓你從手無兵權到重兵在握,還能給你幾年休養準備的時間。有我這麽好的內應,你登基就會更順利。”

  我知道他一定會心動,劉緋目前隻管了些禮部的瑣事,且手中無兵。太子其實是治國之才,而且有我王家做後盾。隻是寧王不喜太子,因為王家走得太快太急,已逼得寧王動了殺心。

  他那怕立親侄子安清王府的小王爺劉玨為王也斷不會讓依附王家勢力的太子登基。

  我接著說道:“我的條件很簡單,你不滅王氏一族,而我,你可以有兩個選擇,一可以成為你的皇貴妃。我不會和顧天琳搶,隻室個名罷了。二是隱我身份,等你征戰四國時,立我為軍師,我的夢想不是皇權而是一統天下。我自幼熟讀兵書,酷愛行軍布陣,若能指揮我寧國大軍實現霸業,燕回一生無悔。霸業成就的那一天,我便尋個清靜地方,教幾個徒弟就行了。”

  我說完微笑著回頭:“若是你願意,就看著我的眼睛,我們擊掌為誓。”這一刻我知道若是他答應,我以後就會有兩種命運,一是他兌現承諾,我實現心願,二是他登基時我死。但無論那一種,我王家都不會被滅族,也算我對得起父親和王氏一族了。

  父親要的是寧國,他安排我走的路不是不行,我終究不願讓自己一生陷入皇權爭鬥。縱是太子得了天下,我還得幫著他對付璃親王,這個賭,賭上了王氏的所有,也賭上了我的夢想,我瞧著子離眼中的霸氣和銳利,那種能與他並肩一統天下的快意,讓我義無反顧地找上了他。

  他麵沉如水,看不出端倪。我的條件對他百利而無一害,隻消他取得兵權,便知我說的是真是假。我們就這樣對視著,他緩緩伸出一隻手,我輕笑著拍下。觸到他寬厚溫曖的掌心,我的心跳了一跳。

  沒多久,李相幼女李青蘿被擄,寧王借機奪了王家的南軍軍權。太子一臉沮喪無計可施。我心裏越發肯定,將來安清王一家必是忠於寧王站在劉緋一邊。看清這一點,劉緋就有了與太子一拚的實力。我下定決心出了主意再推他一把。

  劉緋遠赴邊城的那天,我立於宮中高處遠遠瞧見那隊人馬越行越遠。人馬裏沒有車轎,他沒帶他的王妃去,我心中竟有了絲欣喜。我摸著手臂上守宮砂,我有的是辦法讓太子不能近身。更何況,計謀連出,他口中喚得親熱,眼裏滿是防備疏離。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我喜歡徘徊在玉璃宮外麵,人已經走了,在宮外有他的璃親王府。可是每次走在這裏,我似乎都還能聽到的簫聲。我一直是個頭腦冷靜的人。我不止一遍回想我與子離的盟約。也不止一次逼著自已去看清我的內心,那裏竟有了一絲對他的情意和仰慕。

  太子沒學到多少我拿姑的厲害手段。他外表俊朗,待人和氣有禮。若不是我的野心,子離的野心,寧王的防備,他絕對可以再做寧王第二,讓寧國再平安幾十年。

  隻要寧國不發兵,除非四國齊齊來犯,都勝算不大。似這次陳國犯我臨南城,結果就是陪銀幾十萬兩,歲貢來朝的下場。

  幾十年的平樂日子,一帆風順的成長經曆。太子就是溫室的花,而子離則是荊棘,小心藏著刺,在野地裏小心求生存,我當然欣賞後宅由得太子對我的倚仗越來越重,也由得他小心地掖著對李青蕾的寵愛,生怕我吃醋不高興。

  子離走後我大“病”一場。太醫告之三年不能行房。太子悲痛不已,我冷眼瞧著陪著他“傷心”。在他眼中,我也就是和子離一個類型的仙人掌,突然間開朵花與眾不同,要來摘還防備著周身的刺。

  三年過去,寧王駕崩,子離回朝奔喪。他長身玉立出現在玉象宮,連太子都感覺到了他像把既將脫鞘而出的的利劍,更何況是我。我欣賞地瞧著他由繭化蝶,暗自心儀。我竟盼著他能兌現承諾。

  連忠心耿耿的安清王子離都瞞得死緊,他城府更深了。於是,我又清醒地看了一場接一場的戲。先是劉玨急衝衝領兵回風城,再是安清王府裏堂兄弟差點為李青蘿打起來。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為了奪位露出的演技。可是我的眼睛我的心騙不了我。李青蘿那嬌美的麵容讓太子發呆,她那時的琴聲,她進宮時的表現。我心裏一顫,全然明白,子離簫聲裏的那抹愁,子離的一縷相思真是係在了她的身上。

  子離三年未回風城,涼了顧天琳三年。我躲不開一般女人的小心眼兒,暗自希望他多少是為了我。這時方才明白,子離全是因為李青蘿。

  所有人,所有人都不知道我的傷心我的失落。

  我這樣的希望是因為我愛上他了麽?想了無數次,我還是否定了。或許欣賞他,或許他是我想要的那種男人,或許因為這些我對他有了一絲情意。但是,我還是更多的想從他那裏得到軍權,想隨他一起出征,讓他采納我的計謀奪取天下。這樣的想法是普通女子難以理解的。可是對我而言,從小的誌願,那種急於征服天下的想法時常在我血液裏奔騰。

  他既然回來了,我就決定提醒一下子離。他和劉玨想引出我的北軍,我就讓他們見識一下我的厲害吧。本想披掛上陣親自會會他二人。想了想,我還是推出了太子,並未泄露一點情報與子離,讓他兄弟二人真刀真地打上一架。太子輸的可能性很大,他沒帶過兵,但是照我的布署,子離他們也不會討得了多少便宜去。畢竟我是王家的女兒,多少也應該給太子一個公平的機會。若是太子勝了,我就順從父親的安排讓王氏取代了劉氏去。

  大戰前一晚,姑姑要我留下來陪她。她緊張得要命。我笑著安慰她不妨事,在我看來,子離就算為王,也不會與後宮嬪妃有仇。姑姑喃喃道:“他會來殺我,那天他從邊城回來,我老遠就嗅到了玉象宮外的殺氣,他的悲聲同那時一樣。”

  我心裏大吃一驚,難道子離的母親陳皇後死有蹊蹺?天啦,我千算萬算怎麽漏掉了這個?我急聲逼問,姑姑冷笑道:“是我花了三年功夫下的慢性毒。本來我打算一個人把這個秘密帶進棺材的。”

  她這一語很輕很冷,卻似晴天霹靂震得我站立不穩。我還有什麽不能明白嗎?太子再是個賢王明君,多年王家勢力的坐大,殺妻之仇,寧王蔫能善罷幹休!子離吹著的能簫是他母後遺物,他在手,仇有多深?的ee

  我無力地走出玉鳳宮。獨自來到禦花園。夜裏這裏每條路都閃著柔和的熒光。看上去像盤絲錯結的一張網,我是粘在網上的蝴蝶。我恨姑姑,恨她為何不早告訴我她是殺子離母後的仇人!我再有驚世才華,他也斷不可能娶仇家之女。更何況要立我為皇貴妃,他要扛住朝臣與世人的壓力。再有通天的本事,他有劉玨顧天翔,要做他的軍師,他怕也不屑。

  子離,他隻是在利用我罷了,我是送上門的美食。我獨獨漏算了仇恨,隻能是第二個結局,死。

  我原可以再憑我王家的兵力再拚鬥上一場,然而又有什麽意義,勝了,我獨在王宮老死。坐在皇後寶座上陪一大群女人爭風吃醋不是我所喜歡做的事情。況且,寧國會國力大傷,爭霸天下就成了泡影。我選擇成全子離,就算我死了,他也會實現我的夢想。

  我連夜給子離送去一封信,隻有兩句話:“王氏可分崩離析,另送上北軍為你所用,換我族人性命!”

  我好奇,好奇他為何不愛溫婉可人的顧天琳,不愛能與他並肩的燕回,卻愛上了平南王的未婚妻。

  每個少女都有自已的夢想。我隻是多了一種:馳騁沙場。在我能接觸到的兵營將士以及風城五公子,隻有子離是最配我的。但他不愛,多麽可惜。

  父親在東城門外被安清王父子泄了士氣,灰溜溜潛進宮來。我告訴他大勢已去,再支持太子沒意思,我錳守王宮守不到天長地久,太子都已落在子離手中,我們隻能保住自已。

  父親聽到我說告老還鄉保住性命眼裏射出怒火:“燕回,是你把右翼軍交給劉緋,你倒底安了什麽心?”

  我跪在父親麵前流淚。他瞬間便明白了,整個人頹廢不已。我很心疼他,好不容易等到有場仗可打,終究還是沒打起來,好不容易培養的勢力瞬間土崩瓦解,他想要征戰天下的念頭,

  他想要取劉氏江山代之的願望全毀在我的一己之私裏。我用當年他說過的話告訴他:“你是王氏族長,你若執意魯莽便是置家族於不顧。”

  他歎了口氣道:“終究還是女人!”。

  我笑了:“爹爹,我王家人才輩出,總會有一天出個能帶兵打仗的大將軍!重振王氏!”他瞅著我,眼睛露出一絲活泛的亮色,已是無奈之下的唯一一線希望。我是在安慰他,用一個遙遠的夢想維係他後半生的希望。我心裏悲苦,我賭輸了,子離心機何其深,他絕不會讓王氏翻身。

  大戰那天,我把李青蘿弄進了宮。她還真是鎮定。我坐在她麵前看她。她的確漂亮,特別是那雙眼睛,在暗淡的光線下閃閃發亮。一張美麗的臉給襯得光彩奪目。我想重重地歎氣。男人喜歡美女是真的,因為我發現看美女真的很舒心,就舍不得從她臉上移開似的。

  她東扯西扯,要吃要喝我都滿足。聽到她說男人愛權勢愛金錢愛美人,但愛的是及不上他們的美人,我不完全讚同。也許大多數男人是這樣的。我王燕回想要的是能欣賞我能與我並肩的男人。子離不願,他就不是。的a2

  我聽她說故事,說女人做皇帝的故事,我很心動,要是這裏是她說的那個世界那個朝代可以讓女人成為一國之主該有多好!可惜這裏不是。這裏是男主天下。那怕一朝成了皇後,控製了王,也隻能躲在幕後。

  李青蘿真有說書人的天賦,她倒也不是空有美麗外表的女子。能有這樣的學識也很少見了。或許,子離與平南王也愛她這份與眾不同吧。

  我肯定是不甘心的。所有的一切都化為烏有。我的結局隻有死。我不會與太子一起被貶到某處院子圈禁受苦。

  但是,就算是死,我也會讓子離讓所有人記住我。我告訴李青蘿與子離結盟的秘密,相信她會藏在心裏。我順便還告訴他子離三年沒理顧天琳是因為我。要是說因為她,青蘿怕會心軟,這是何等深情!就憑此一點,李青蘿就不會接受子離。

  子離永遠得不到她!為了保險,我對李青蘿下了失魂玉引香。讓劉玨和子離頭痛去吧,最好還能打上一場。就算打不起來也不打緊,這毒來自早和王家取得聯係的夏王,我懷疑姑姑毒死陳皇後的毒也來自夏王那裏。太子就算敗了被貶了,夏王自會與他聯係。寧國,就等亂吧,唯有亂世才能可能出兵!

  我也不會殺青蕾,就讓她陪著太子在四方天裏過吧。與我無關的人我向來不關心。

  子離終於來了,我順從地跪伏於他的腳下。明知道他的利用,他的決定,我的心還是給了他最後一次機會。

  他說:“以你之聰慧,早就料到了吧?”

  算了,別演了,我站起身,整整衣衫。我真的不輸於他的。又有什麽辦法?父親,我能為你為王家做的也就這麽多了。若是不能心願得償,死又何妨?

  我引他進地宮。我當然不會殺他,我希望我的靈魂能看到他征戰四國的壯麗。我瞧了瞧被我吊了大半天的李青蘿,她是我引發死後一切陣勢的關健。

  再瞧了瞧子離,他還真的心疼。他說的話我不懷疑,他願意為李青蘿放棄王位甚至放棄生命,但我也知道,意願是一回事,行為又是另一回事。我忍不住笑出眼淚。

  突然我覺得傷心,我小看了情愛的力量。我想要是青蘿嫁了他,鬧著吵著出去打仗。想必子離也是肯的。

  他說他願意兌換承諾,這一瞬間我想哭,我還是小,還是有著少女的心性。原來被人愛著也是種幸福,不僅僅是實現夢想才能得到歡愉,我瞬間改變主意,我要殺了李青蘿,讓他瞧著她死在麵前。

  成思悅的出現在我意料之外,這個新科狀元,風城五公子之一。他竟知曉機關,武功極脯破了我的弩箭,輕易地宮救下了李青蘿。他,倒底是何人?我想問已力氣快耗盡。我倒在子離的懷裏,他的懷抱讓我的心變得虛弱不堪。

  殺不了李青蘿,所有的計劃照原樣會啟動。我使盡全身力氣再看了一眼這個能幫我實現雄心壯誌的寧國新王,這一刻,我才知道,原來我對他是這麽留戀。

  我的一生包括與子離結盟,我都不後悔。我能使的計都使過了。下一世,讓我投胎做個男人。要不然,就做個如李青蘿一般得到真情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