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1 章
作者:晴空之下      更新:2022-05-10 18:19      字數:7738
  十二郎護送傷兵回到九淩城的時候, 正好趕上城中的晚飯時間。

  從前線下來的傷兵許多都沒來過九淩城,但這個地方的名字還是如雷貫耳,全邊城就沒有人不知道的。

  這城沒有牆,邊界便是烏知河奔流不息的河水, 河邊建了許多高大的水泥房。

  聽來過的兵丁念叨, 這些水泥房都是九淩城裏的工坊。織布坊、精工坊、油坊、酒精坊、羊毛坊、皂坊、船塢……遠處能看到嫋嫋上升的煙氣, 那裏便是產出陌刀的所在。

  雖然沒有牆, 但也不會真有人認為這座城是不設防的。

  外人不知道, 但邊城的老人或是軍屯心裏都清楚,雍西關能發展到今天的光景,這座九淩城便是一切改變的動力源泉,用心髒做比都不為過。

  許多新鮮的事物都是從這裏傳出去的, 不單單是實物,還有理念。以前誰能想過去把自家丫頭、媳婦送去考工坊、上學堂, 如今九淩城一招工,誰家都是全員上陣,哪怕是做慣了家務的老婦, 隻要人家肯收, 也一樣離家出門務工。

  原因無他,是真的看得到實惠!

  往小了說能手裏有了銀錢腰板就硬氣, 能改善和貼補家中生計;往大了說可以造出更多的武器, 亂世中能找一塊過安生日子的地方不容易, 誰想搶了他們的活路,他們就敢與誰拚命。

  事實證明, 這個選擇是沒錯的。

  逃難到邊城的流民越來越多, 邊城的地盤也越來越大。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擔心城中容納不了這樣多的人口, 可有了化肥和農具, 有了水泥造房,來多少人都能給安排得妥妥當當,邊城各縣的產出也在穩步提升,邊城財政越發寬裕。

  這個時代,人就是財富,但財富也要好好經營才能增值。流民一路過來,也和本地土著分享了不少逃難的經曆。他們從中原富庶之地流浪到邊城,所見所聞卻與想象中的大不一樣。原本的魚米之鄉,天賜糧倉,因為戰亂和天災,如今已然減收絕收;然而本地世家豪強卻依舊不知收斂,不但不然佃戶休養生息,反而變本加厲的壓榨骨血。活不下去的佃戶賣兒賣女依舊不能討得一條生路,隻能棄田逃荒,加入流民大軍。

  田地無人看管,又遇上天災人禍,很快便雜草叢生,成了荒地。有心狠的世家一邊派府兵對佃戶嚴加看管,同時還打上了流民的主意,能做活的直接逼迫賣身種地,做不了農活便轉為輔兵,送去戰場頂替丁役。

  一番騷操作下來,流民們也看清了局勢,寧可遠赴關外繞路進邊城,也不想再靠近中原大城一步。

  這可是有去無回的死亡之城,不是在累死病死餓死在滿是荒草的田間,便是被送去前線做炮灰,哪有一丁點活路!

  左右都是死,不如去邊城碰碰運氣。封家的兵馬最近接連收複了忻州、定城,封家不怕胡人,就算邊城再窮再苦再艱難,隻要拚命,總歸是能活的。

  可真等到了邊城,流民們才恍然發覺,之前的自己真心是太過天真。

  窮?

  苦?

  生計艱難?

  這特麽說的是中原吧!

  就再普通不過的一個軍屯,你看人家婆娘做菜都不吝惜油汁,米粥插根筷子都不會倒伏,還有人家那些田地……他們種了一輩子地,哪曾見過這樣肥壯的秧苗?!

  難不成天下都在鬧旱,就邊關不受災嗎?

  等安頓下來幾日,流民們更深刻感受到邊城住民與他們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所思所想和中原大不一樣。

  這裏有個神奇的地方叫九淩城,隻要城裏傳出什麽動靜,全邊城的住民都深信不疑並積極相應,半點質疑的聲音都聽不到。

  “那啥……讓你們把家裏的丫頭送進城,你們不怕給人糟蹋了嗎?”

  有新落戶的流民小聲問她家隔壁的婆娘。她這幾日都見著對方在教訓閨女,催促她好好溫習準備,今次一定要考中城中的作坊。

  “啥?糟蹋?”

  隔壁那婆娘翻了個白眼。

  “啥叫糟蹋,管吃管喝做工賺錢,你管這叫糟蹋麽!?要不是今次招的是精工坊,有年歲限製的,我老婆子也想被糟蹋糟蹋!”

  流民被噎得說不出話,但又不甘心,於是訕訕地辯道。

  “那畢竟是未出嫁的小娘子啊……名節……”

  她話還沒說完,便被隔壁婆娘翻得飛起的白眼打斷了。

  “你們啊,既然投了咱們邊城,那就別老念叨著你們那什麽義理規矩的,和你們想的不一樣的事情多著呢,接受不了趁早回中原,你們那什麽學宮啥的不都跑去南郡避難了嘛,講義理往南邊走多好!”

  “我們邊城,大家都是想要齊心協力好好活的!隻要努力,每個人都有機會,不講來生不講命定,想吃好穿好你就去拚。我家大郎投了邊軍,現下在船手學堂念書,能識字能算數,不比一生下來就比人低一頭來得爽利!”

  聽她這樣說,流民不吭聲了。

  她不吭聲不單單是因為隔壁家的丫頭要進城做工,更因為竟然有人家願意把兒子主動送進軍伍,送去戰場!

  如今的亂世,從軍就等於送死,咋還有人這樣炫耀哩!?

  流民的疑惑要等時間去解答,但有些人卻馬上能夠發現變化。

  “城裏的工坊是不是多了一些?”

  騎在馬上的十二郎朝四周張望了一下,忽然轉頭問前來接應的三堂妹。

  繼十二郎之後,三堂妹也進了九淩城的學坊讀書。

  她爹娘原本對於讀書這事不置可否,畢竟武將出身的閨女隻要練好本事就不會吃虧,以封家現在的實力,三堂妹嫁去任何一家都不會受氣。

  讀書這事是三堂妹自己張羅的。

  自從知道了十二哥的秘密,她便經常出沒在九淩城,一來二去也和城中許多墨宗弟子混得熟稔。

  三堂妹是個小丫頭,性子又開朗活潑,沒到講究男女大防的年紀,大家做事也不用避著她,倒是見識了不少城中的稀奇玩意。

  一來二去,她就萌生了上學的念頭。

  剛好那段時間家中出了細作,三夫人身邊的老媽子暗中攛掇,誘騙二堂姐私會外男。

  封二小姐不傻,不但沒有上當,還將計就計配合家族將深埋多年的釘子一網打盡,順帶著絕了陸家的求親。但此事畢竟對女孩的名聲不好,封家有閨女的族人都有些精神緊張,生怕自家的丫頭也被外麵那些心懷不軌的小子盯上。

  三堂妹的爹娘便是其中的翹楚,兩口子商量了一下,覺得以自家閨女的腦子,說不定就被人家勾得一個來一個來的,根本比不了二丫頭心思縝密。為了避禍順帶著也存了讓丫頭長長心的想法,封堂叔和封堂嬸答應了閨女的要求,同意送她去九淩城學房讀書。

  九淩城,那不就是寧小先生的地盤嘛!大郎和寧小先生的事在封家都過了明路,墨宗又有許多小娘子在學房和作坊活躍,倒是個安全的地界。

  於是這樣,掄大錘的三堂妹便包袱款款,和她十二哥一起進了墨宗的學房。考慮到三堂妹年紀小,寧非便安排小姑娘從小一班讀起,學習最簡單的識字和數術,間或添加一些引導科學興趣的啟蒙課程,學習壓力並不算大。

  三堂妹也是個爭氣的娃,論數學天分可比她十二哥強悍太多,小一班的數學一點就透,乘除法幾乎沒什麽壓力就成功掌握。

  但三堂妹偏科,嚴重的偏科,學數學時候的聰明勁,一到了寫字讀書就全都散光,每一天都在和全文背誦做殊死搏鬥。

  開始的時候寧非還不覺得,等教習小一班的學官過來匯報,他才得知封家竟然出了一個數學奇才。

  可光會算數是不行的啊,三堂妹怎麽也是封家的女孩,總不能將來出去做個賬房先生,這事傳出去好說不好聽。

  他想了想,便借著這個由頭調整了教學計劃,允許有單科天分的生員選擇擅長的科目跳級學習,但基礎的通識課還是要按時通關,不通關就要反複留級,直到合格才能升班。

  這下三堂妹可樂壞了。

  她本就喜歡算數,這次有機會跟比她大幾歲十二哥一起上課,別提心裏有多神氣了。

  小女娃的勝負心爆棚,每日都在苦讀苦練,終於在年底數學考試中勇超十二哥,十分長臉。

  這一次反殺,讓封家族人也看到了女娃的潛能。封家擅長數學的人不多,唯二比較明白的封二叔和封六叔,目前一個掌握軍需,一個掌握武器采買,都忙得分身乏術。

  一聽說三丫頭有這算數的本事,封二叔和封六叔都大喜過望。軍需采買都是要緊事,不但要找能算明白賬目的人,人品還要可靠,三丫頭是自家看著長大的孩子,這兩點全都符合。

  於是,兩人都提出讓三堂妹來自己身邊幫忙,為了還明爭暗奪了一番。

  但三堂妹不樂意。

  她現在正徜徉在數學的海洋中不能自拔呢,那些打算盤便能解決的小問題有啥意思?小寧哥教的代數方程和幾何才是她的命!

  不過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三堂妹偶爾也會在九淩城和定安城之間的往來做些接應。就比如說這一次邊軍傷員到九淩城治療,便是由她負責接待,業務直接與十二哥對接。

  聽到十二哥問起城中的變化,三堂妹點了點頭。

  “是呀,城中新開了不少作坊哩,不單單是小寧哥主持建造的,還有咱們家、克雷他們家、城中一些小有資財的住戶也有湊錢,大的作坊造不出,小的還是沒問題的。”

  “他們主要做皂、罐頭、油、化肥和農具的生意,就在城西那一片坊市。再加上之前賣食物和燒酒的,可熱鬧了。”

  哦,這樣。

  十二郎點了點頭。

  “那小非哥同意嗎?”

  他聽三堂妹說到了皂坊和油坊,這些都是小非哥首先造出來的,城裏的這些住民開作坊,不是在和小非哥搶生意麽?

  聽他這樣問,三堂妹炸了眨眼。

  “就是小寧哥教他們的方子,而且還賣了不少機器給他們。”

  “小寧哥說了,他不可能把所有賺錢的活計都攥在手上,錢是賺不完的,大家賺這個市場才能流通起來。”

  “隻挑幾樣主要的抓住就好了,比如鹽鐵,以後造紙都可以放開。”

  十二郎聽得若有所思,良久,他才又出聲。

  “那小非哥現在在城裏嗎?大哥有封信要我轉交。”

  卻見三堂妹搖了搖頭。

  “小寧哥月初就去白鷺口了,開春他們在那邊造了一個船塢,說是要造出海的大船。”

  一聽她這樣說,十二郎的眼睛瞬間亮得嚇人,興奮地直搓手。

  “造船?!可是要造能打炮的大船?!我我我我我……”

  總算他還記得自己軍務在身,瞬間又像是漏了氣的皮球一樣委頓下來,悶悶把後半句話又憋了回去。

  他也想去白鷺口呀!去看大海和能打炮的大船!

  可是接下來,老大可能要揮師東進,切割掉胡騎退回閶洲、衡壽兩地的退路,他要忙的事情還多著哩!

  啊啊啊啊啊!好難受!

  便正如十二郎所料,寧非的確是在研究大船的事。

  春天河開之後,墨宗便派了三支工程隊,分別由柳鐵(鐵匠坊)、楊黑子(礦隊)、湯仁龍(土木組)領頭,劉通做隨隊技術輔助,一路浩浩蕩蕩,精英盡出,前往白鷺口準備新船塢的施工。

  設計圖紙是寧非從係統商城兌換的,價格經濟實惠,節省了他不少時間和精力,讓他可以更專注地研究蒸汽機。

  是的,蒸汽機,寧鋸子的初心和白月光,為了實現自己能在這個時代坐火車的夢想,寧鋸子從一無所有的□□絲學術組織一路打怪升級,曆經材料、工藝、技術等等難關,終於在進入小冰河期之後的這個春天,摸到了蒸汽機的邊緣。

  目前的情況是,低碳鋼已經可以量產,有了牛背山和海外物礦圖,部分鍛造合金需要的金屬可以獲得,而坩堝煉鋼及簡易車床,已經讓相對標準化的生產模式初步實現。

  他新組建的技術團隊,柳鐵和劉通因為可以獨當一麵而另有任務,此次的助力是天匠人納達、圖紙小能手魚忻,已經莫名其妙加入的三水老道。

  寧非:……

  現在他已經不會去懷疑暮野兄是不是有意在他的研究團隊安插眼線了,因為根本沒有必要,蒸汽機的圖紙就放在他的書房裏,暮野兄有鑰匙,隨時都能查看。

  這個老道……他純粹就是個研究狂魔,對萬事萬物都有不可抑製的好奇心,連蒸汽是個啥都沒搞明白,就屁顛屁顛地賴上了實驗室。

  不過不懂是不懂,但老道的天分卻是異常高。不愧是常年觀星看雲的天文研究員,老道很快就搞懂了能量轉化和做功的道理,在納達、魚忻還一臉懵逼的時候,老道已經能夠舉一反三的聊勢能和動能之間的轉化了。

  “啊,不就是你們搞的那個水磨嘛!把水用壩困住,讓流水變得湍急,衝刷水磨的力道也就又大又快,這次是換蒸汽了嗎?!”

  老道摸了摸胡子,一邊走一邊和寧鋸子嘀咕。

  “但這天地之氣無形,可不如流水那樣好歸置,咱們還得想想辦法。”

  辦法,寧鋸子自然是想好的。

  他在白鷺口的臨時實驗室裏放了兩個手辦,都是拜托木工班的弟子用木料造的,一個是完整的蒸汽機設計模型,另外一個則是橫切剖麵,用來展示蒸汽機的內部結構。

  模型由兩部分組成,鍋爐和和汽缸,都是按照常規比例縮小,一旦確定設計沒有缺陷,馬上就能投入生產製造。

  造汽缸不算難,畢竟之前在天鐵坑的時候,天匠人納達在寧非的指導下鍛造過熱氣球的燃燒器,其中的某些設計與蒸汽機頗有些異曲同工的意思。

  再加上目前墨宗鐵匠坊的鍛造實力大大增強,材料和工藝暫時都可以用人力彌補,真正的難度還是在鍋爐這邊。

  鍋爐鍋爐,顧名思義,便是要分成“鍋”和“爐”兩部分。“鍋”是容納水和蒸汽的受壓部件,可以對水進行加熱、汽化和汽水分離。“爐”則是進行燃燒的場所,基礎構造需要爐膛和放熱煙道。鍋與爐進行著熱量轉換,本質就是一種能量的轉換設備。

  因為技術條件的製約,寧非最後選定,還是鍋爐發展的入門版——常壓鍋爐。

  高壓鍋爐不是不好,但對於爐體鍛造要求極高,一個不小心就要發生鍋爐爆炸,寧鋸子被六代目常山搞出的實驗事故嚇怕了,寧可犧牲一些轉化效率也不要出生命問題。

  但說是入門版,也到不用真從史上第一個鍋爐開始發展,在技術條件許可的情況,寧非還是做了盡可能的改進。

  比如他摒棄了瓦特版的初級蒸汽機,采用了立式火管鍋爐,並在鍋爐底部放置了燃煤投送口,用以節省鍋爐手填煤的體力。

  冷凝器和行星齒輪自然必不可少,這可是瓦特先生整套蒸汽機的核心配置。蒸汽和蒸汽閥組成的裝置導入上方的垂直汽缸內,推動活塞做往複運動,實現真正的機械化運行。

  這樣的設計,寧非自己覺得是沒有問題的,他現在唯一擔心的是,就是常壓鍋爐輸出不夠,根本帶不起他的小火車。

  “總之,先做出來試試看吧!”

  寧鋸子摸了摸鼻子,喃喃地說道。

  放大到正常比例的蒸汽機製造,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便是汽缸的熔鑄。

  墨宗的鐵匠坊現在已經可以熔鑄線膛炮,采用沙模一體澆築的炮身經過東萊城攻防兩次大戰,似乎已經經受住考驗,成為相對成熟的技術。

  但寧非知道,這還是遠遠不夠的。

  線膛炮采用□□,口徑目前做的都不算大,雖然成功率很高是沒錯啦,可換成熔鑄汽缸,這個尺寸隻能叫做玩具模型。寧鋸子原本就在擔心汽缸輸出功率不足,結果現在受到口徑和尺寸的限製,簡直是一開頭就陷入絕境。

  “不然我們先造一個小的看看……”

  三水道人繞著寧非的模型轉了三圈。

  “以老道看,這個大小,要真能有你講的那樣神奇,完全可以替代九淩城現在用的水力紡紗機。”

  這話倒是沒錯,紡紗機原本就做得輕便,小型蒸汽機帶動是沒問題的。

  問題在於寧非並不想要造蒸汽織布機。九淩城的女性解放運動剛剛興起,他借引的由頭便是勞動力匱乏,原本被束縛在家中的女性需要走出來加入社會生產。

  一旦技術改進生產力,現有為女性創造的工作崗位便會被更高效率的蒸汽機所取代,到時候失去工作的女人多半還是要回歸家務中,這樣一來,他之前的努力就算是白費了。

  在女性教育和工作意識成為社會普遍共識前,寧非並不想要推動機械成為人力的替代品,他現在需要這些勞動密集型的工作崗位。

  不過這些話,自然是不能對老道說的。

  縱然老道乃是方外之人,無兒無女,但卻不代表他沒有立場。

  如果老道知道他有意控製技術革新的速度,隻為逼迫社會接受女性走出家門,這個驚世駭俗的念頭多半會把人嚇走。

  見他沉默不語,老道還以為他心生氣餒,連忙安慰道。

  “事要一步步幹嘛,誰還能一口就吃個胖子!”

  “你看老道我,從七八歲開始看雲觀星,三十年過去也就悟了囫圇,你年紀輕輕已經能想出這樣精密的玩意,已經非常了不起啦!”

  “你覺得不夠大,大不了咱們就造大些唄!先造出來一個再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造出來才知真假優劣!”

  他這樣說,寧非倒也打起了精神。

  他這個人,從來都不是會輕易放棄的性子,若是這樣也做不了科研,誰搞個項目還沒有走錯路的時候?!

  於是,蒸汽機小分隊開始轟轟烈烈幹了起來。

  便像老道說得那樣,一體成型的汽缸太小,那便鑄造大直徑汽缸後打磨。不過這樣一來,活塞與汽缸之間的密封便成了大問題,活塞與內膛的偏差寧非無法容忍。

  精加工的差距需要時間彌補,想一口吃個胖子是不可能的。

  這個領悟,身為加工者的天匠人納達最是體會深刻,他幾乎嚐試了腦中可以想到的所有工藝,包括寧非和老道的奇思異想,但依舊無法解決遊隙過大的問題。

  “不行,就塞點東西堵上吧!”

  納達蹲坐在地上,摸了一把頭上的熱汗。

  春寒料峭,幾人蹲在臨時搭建的鐵爐旁,隻個把時辰便汗浸滿身,但卻沒人願意離開。

  “塞東西……”

  老道又開始揪胡子。

  “這裏麵燒的可是滾水,皮子進去就給煮得軟爛,防不住啊!”

  三人正發愁,忽見魚忻領著一個兵丁走進院子。

  “矩子,九淩湖那邊傳來密信,是從封大公子那邊送來的。”

  “哦?”

  聽他這樣說,寧非立刻起身。

  他最近和封愷各忙各的,隻知道他帶著線膛炮去馳援西河王,據說效果很不錯。

  寧非以為是捷報,等打開了信件的火封,隻看了一眼便皺起了眉頭。

  封愷在信上說了好幾件事,除了首先一行的報平安之外,還簡單通報了近期中原局勢的發展。

  黑甲軍成功守住了東萊城,全殲胡人八萬大軍。盤踞在舊京的左穀蠡王似乎放棄奪回東萊城的打算,他殺了正明帝司馬良並追隨他的幾個世家,薛氏一族也因為不明原因被滅門。做完了這一切之後,左穀蠡王也罕達開始穩固舊京的城防,分出一部分兵馬繼續南下,先是取道牛灣攻破虞、解兩族塢堡,而後揮師南下,將南召納入勢力範圍。

  至此,胡人距離延壽郡王的地盤隻隔了一座白龍山,延壽郡王危矣。

  而在東部,光統帝司馬燁悍然出兵閶洲、衡壽一線。寧非記得封愷原本是準備拿下東萊城後,以東萊城為據點向閶洲推進。現在司馬燁忽然暴起發難,封家反而不好繼續霸占地盤。

  畢竟,閶洲和衡壽已經落入胡人之手,司馬燁代表業朝皇族,他收複失地理所應當,名正言順。

  因為計劃被打亂,暮野兄還在信中表達了一番憤懣,難得見他這樣中二的少年氣,寧鋸子忍不住笑眯了眼。

  他這邊看得歡樂,遠在千裏之外的鼎豐城中卻是一片愁雲慘霧。

  司馬燁要收複閶洲、衡壽兩城,城中各大世家均需備戰,這讓原本就飽受壓榨的高門大姓越發不好過日子。

  一輪又一輪的繳糧交布,抽丁服役,多厚的家底都有消耗完的一日,如今司馬燁的心腹圖元安揮師西進,這可是個軍伍出身的孤臣,發起狠來誰的麵子都不買的!

  眼看著日漸幹癟的家庫,眾世家都是憂心忡忡。

  司馬良已經死了,麵子上似乎是他們站隊成功,可這一路走來,高門大姓似乎也沒享得從龍之功的便宜,反而銀錢和實力都大大縮水。

  這要是看不出司馬燁有意在削弱世家,那這些世家主便白混了大半輩子。

  如今閶洲衡壽要打仗。

  打勝了,薛家留下來的礦和鐵坊便都歸了司馬燁,但軍需物資卻要他們出,還不知要賠進去多少家底,是比穩賠不賺的買賣。

  而這,還隻是個開始而已。如果胡騎殺掉了延壽郡王,那司馬燁變成了業朝唯一的繼承人,成為全天下的皇帝。

  到了那個時候,以司馬良的驕橫,尋個由頭將世家滅族都是理所當然,沒見這幾月已然有小世家被問罪了麽!

  這是試探!這是殺雞儆猴!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

  感謝在2020-07-11 08:40:52~2020-07-12 09:06:5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會喵喵叫的魚、八月桂花香、霸道總裁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翻滾的吱吱、35845589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少年不要太囂張 100瓶;不吃竹子的胖達 50瓶;jiiie、諳11 20瓶;不悔、八月桂花香、靜oppa、紫雲影、小布、似曾相識燕歸來 10瓶;安越白 5瓶;9292309 3瓶;紫蘭 2瓶;hey~y、貪吃小懶豬、腐衣衣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