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6 章
作者:晴空之下      更新:2022-05-10 18:18      字數:3650
  瓊枝說的正是寧非在計劃籌建的兵工廠, 專門製造岸炮及炮彈。

  涉及到機密軍情,裏麵的匠人自然不會外招,全部出自邊軍設下的匠房。

  但原材料的開采和加工, 卻算不得什麽需要保密的事, 一半的熟手足以勝任。

  就像寧非之前和暮野兄說過的, 不能把什麽事情就交給邊軍,邊軍又要守城又要屯田又要抗擊胡人, 哪來那麽多的精力。

  適當釋放一些不太要緊的給民間, 帶動周邊產業和配套發展,才是工業能夠恒久維持的正路。

  寧非現在發愁的是煉鋼。

  牛背山的鐵礦純度一般,鍛造冷兵器不成問題, 但若是要鑄造炮身, 那邊有先天性的不足了。

  現代火炮身管材料都采用合金鋼。由於炮管在火炮射擊時承受的抄瞬間壓力極大,產生的溫度極高,隻有高強度的添加碳鎳鉻鉑等微量元素的合金鋼才能滿足要求。

  雖然現代工藝標準可以適當降低,但硫、磷等對火炮強度和韌性有害的元素還是要去除, 畢竟炮身造不好,那可是要炸膛的。

  這事寧非想了一晚上,第二天起了個大早跑去工業區,把他那兩個得意小助手叫出來商量煉鋼的事。

  不過劉通不懂冶金,在炮身鑄造上幫不到什麽忙, 於是第一次造炮身的任務便落在柳鐵和他師兄徐進的身上。

  “要造這樣一個鋼製圓筒, 尺寸我都標注在圖紙上了, 你們先按照目前的煉鋼法弄一個出來我看看。”

  “有個重點你們注意一下,處理鐵水的時候要多添加石灰石脫除雜質, 不然會影響成品的韌性。之後把鋼絲緊密纏繞到炮管上, 越細密越好, 盡量不要留空隙。”

  寧非將自己熬夜繪製的成果交給二人,又把能想到的問題都叮囑了一番,心裏還是覺得不托底。本來他還想叫天匠人納達一起造炮,不過納達現在還在學習業朝官話,和鐵匠坊眾弟子也不熟,貿然加入團隊可能會導致磨合問題。

  他其實也不確定以目前的煉鋼法能不能造出合適的炮身鋼,畢竟從冷兵器一躍跨到熱武器,這一步邁不好很可能就要扯了蛋。本時代除了他寧非之外,沒人對岸1炮這種東西有一個具象化的概念,沒有儀器輔助檢測,那便隻能讓事實說話,一發一發的炮彈打出去,自然就知道炮身的質量如何了。

  但,打1炮1彈可不是小事,一個不小心,牛背山天火雷事件就又要重演。

  寧鋸子的忐忑沒人知道。在提心吊膽了五天之後,墨宗史上第一門大1炮終於麵世。

  造炮三人組都對成果很滿意。他們熬了幾天才造出的這個厚圓筒,光纏鋼絲就纏了一天半,所有的尺寸都是嚴格按照矩子的要求執行,都沒有一星半點的差池。

  本以為會得到矩子的誇獎,誰料前來驗收的青年一臉嚴肅,眉宇間沒露出半點輕鬆。

  隻點了點頭,寧矩子便又說起了炮1彈的事。

  炮1彈用鋼要求強度高、硬度高,爆炸版載荷作用下要有一定破片率。但炮1彈又是消耗品,成本要盡量壓製,重點在做工,對工匠的手藝要求很嚴格。

  炮彈內目前隻能裝填黑1火1藥,更安全穩定且威力更大的三1硝基1甲苯,因為暫時無法實現從煉焦爐中提取粗苯而擱淺,但發射火1藥用的硝化1甘油,寧矩子倒是已經提前準備好了。

  趁著工藝小組忙著造炮1彈的時候,寧鋸子仔細考察了一下他們造出來的炮1筒。

  不得不說,手藝人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即便沒有現代各種大型設備輔助,柳鐵和徐進還是想方設法還原了他的設計圖紙,至少從外形上看,這已經是一門成型的炮1筒了。

  岸1炮的設計寧非以紅夷大炮為原型。紅夷1炮的炮1管長,管壁厚,從炮1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1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

  炮1身重心兩側鑄造有炮1耳,火1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1藥用量改變射程。隻要算準了拋物線,就能實現彈道的較高精度。寧非試製的這款炮長在兩米半左右,口徑80-100毫米,比正常的紅夷大1炮要短小一些,但是在炮1身加裝了自緊技術防止炸1膛,預計射程在六七裏左右,采用架退式前裝滑1膛。

  不過這種設計也有弊端,就是每發射一次,都會嚴重偏離射1擊1戰位,需要輔助炮1手複位再裝填,重新設定方向角和仰角。不過比起前裝火1炮,紅夷大1炮知道熟練操作還是能夠快速形成戰力的,現在就看工藝能不能實現設計意圖了。

  一天之後,炮1彈出爐,寧矩子帶著團隊,拉著大1炮,找了一處空曠的荒地做實驗。

  單靠他一人自然是不可能完成發射的,所以他又找了幾個幫忙的,鐵粉十二郎便混在其中。

  寧非本來是不想帶他的,畢竟試炮有風險,他之前一直在擔心炸膛事故,十二郎跟著實在危險。

  可架不住小孩軟磨硬泡,用老爹賭咒用大哥發誓,說自己一定會好好呆在一旁不搗亂,寧非便也隨他去了。

  他有心讓封家人做個見證,畢竟這岸炮將來的材料要封家的留山礦出,不能不給合作夥伴看看研究成果。而且這次實驗的安全區設在很遠的地方,隻要不跑出來就沒什麽危險。他也和十二郎都講好了,隻能在安全區遠遠的看,不管發生了什麽都不能湊過來,並找了兩個弟子做監督。

  “把這個塞進耳朵,一會兒聲音會很大。”

  臨開始之前,寧非開始給安全區三人分發棉花耳塞,再一次強調安全紀律,表情十分凝重。

  十二郎有點怕。

  他從來沒見過這樣嚴肅的小非哥。

  有那麽一瞬間,他甚至覺得站在自己麵前的是家裏的大凶獸,忍不住瑟縮了一下,乖巧地點頭。

  “好的小非哥,我一定聽話,絕對不亂跑。”

  聽他這樣說,寧矩子滿意地點了點頭,從懷裏摸了一件物件遞給他。

  “聽話的孩子有獎勵,這個先借你玩一天。”

  十二郎接過來一看,瞬間喜上眉梢,忙不迭地點頭。

  “好嘞好嘞!”

  寧非遞過來的是個小巧的望遠鏡,比之前他在大哥那裏看到的要小了許多,但功能卻是一模一樣!

  一定是小非哥擔心他看不清楚,特地把自己千裏目借給他,小非哥真是個大好人!

  目送心愛的小非哥走向試驗場,十二郎蹲在安全區的一塊土坡上四下張望。

  試驗場位於九淩湖東側的一處荒地,遠離農田和工坊,聽說今天矩子要做實驗,九淩城一早就通知全員不要靠近試驗區附近,違者後果自負。

  有了天火雷的血淚教訓,墨宗弟子自然不會越界。重點是那些後入城的工人和學員,織布坊和學房今日全員集合,在矩子試炮期間,不允許任何人離坊行動。

  一時之間,氣氛有些緊張,某些剛進城不久的年輕女工十分害怕。

  “沒事的。”

  秋婆婆拍了拍一位年輕女工的胳膊。

  “咱們城裏的稀罕玩意不少,那都是這樣一點點琢磨著造出來的。”

  “既然宗門說讓大家避一避,那聽話就絕對沒事的,相信嬸子。”

  “我不怕的。”

  那年輕抬起頭,正是老軍屯的孫女瓊枝。

  “秋婆婆,我知道墨宗都是好人,不可能會坑害我。天下也隻有九淩城能給我這樣的鄉下姑娘一條新路,出來做工養活自己,我現在心裏可踏實了。”

  瓊枝一臉認真地說道。

  “我現在就怕有人害了墨宗,害了九淩城。再過幾天就輪到我休沐,要是真出了事,那我也不回去了,我和那些壞人拚了!”

  聽她這樣說,秋婆婆被逗笑了,伸手點了一下少女額頭。

  “別瞎說!寧矩子厲害著呢,不會讓宗門出事。”

  “就算真有那麽一天,那也輪不到你們這些小娘子上,城裏還有好些丁壯呢。”

  “該你休沐你就回去,休息好了回來上工,把那些羊毛用好了比什麽都強。”

  正說著,秋婆婆就聽到耳邊一聲巨響。

  呯——!

  這聲音是從城外傳來的,格外響亮,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城裏的人有些慌,本能地想壓迫四散奔逃,找個安全的地方躲避。

  好在如今人都集中在幾個作坊裏,過了最初的驚嚇之後,負責維持秩序的弟子們很快就穩定下眾人的情緒,以最快速度控製住局勢。

  “沒事,沒事!”

  哈斯勒氣喘籲籲從外麵跑進來,一邊搖著手臂還一邊大喊。

  “是矩子在研究雷火,沒事的。”

  哦,原來矩子又去造雷火了啊。

  聽到這個消息的墨宗弟子紛紛鬆了口氣。

  是雷火就對了,那玩意就是聲音大,難怪會震得地麵顫抖。

  新入城的學員和女工們不明白,有人找相熟的墨宗弟子打聽情況,雖然聽不明白對方說的到底是啥,不過知道是墨宗矩子的手筆,驚愕之餘,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嚇,真厲害,竟然連雷火都能造出來,這墨宗的矩子難不成是個小神仙?

  隻是城裏的眾人隻聽到了聲音,沒看到現場,遠沒有親眼目睹岸炮發射來得有衝擊性。

  封小弟兩腿發抖,癱坐在高坡上一動不動,渾身軟綿綿的沒有一丁點力氣。

  在他手邊,心心愛愛的千裏目滾落在一旁,隻有半臂距離卻如同咫尺天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把手伸過去。

  他全身的重量都在手臂上,他怕自己稍微動一動,這勉強維持的平衡就挺不住了。

  剛才……剛才的那個……是……是什麽玩意?

  封小弟驚魂未定,腦海匯總還不停地回放著通過千裏目看到的神奇一幕。

  他小非哥走下高坡,翻身上馬,去到那片曠野上放置的奇怪圓筒旁。他到了之後,之前還圍在一起的幾個墨宗匠人驀地散開,隻剩小非哥還站在原地整理著什麽。

  後來小非哥也走了,但他並沒有走很遠,回身直接拉動了繩子。

  接下來……

  封小弟咽了咽口水,再度懷疑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

  他看到,那個大圓桶忽然噴出一顆大鐵球,那巨大的力道把桶都震退了好幾步!

  然後那個鐵球,眼看著它撞上了一堵小山,“呯”的一聲巨響,岩石都被炸得粉碎!

  碎了……石頭真的碎了……碎的黃土漫天,巨大的聲響直接把他震坐在地。

  封小弟咽了口口水。

  要不是他被嚇得四肢無力,他很想馬上衝過去問問小非哥。

  這……這是什麽神仙兵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