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作者:晴空之下      更新:2022-05-10 18:17      字數:4244
  這次跟寧非一起去九淩湖的, 很多人都是木工班的精英。

  鐵匠坊已經開始研究製式兵器的造法,全員開爐不說,匠房內的味道也開始逐漸感人, 寧矩子覺得不好打擾,就放他們沉浸在煉焦冶鐵的美妙世界。

  土木組前段時間跟隨大軍建設邊境哨卡,最後一批人馬剛剛回到堡中, 正在休養生息, 於是木工班就成了主力。

  寧非帶人的初衷, 隻是為了記錄和測量九淩湖的水文和地形, 沒想到竟然意外收獲了一群機械工程師預備, 十分心滿意足。

  他確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便回堡安排眾人研究水輪機的原理和傳動裝置, 準備等來年開春係統通電, 再給倒黴蛋智能一個驚喜。

  隻是這邊水輪機還沒個結果, 壓棉機和紡織機卻新鮮出爐了!

  這可是個大大的意外, 讓寧鋸子完全沒想到, 等看到秋婆婆和萍花抱著一卷棉布走進前廳的時候, 寧鋸子手中的土豆餅都嚇掉了。

  “這……這是……”

  “這是棉布,我和萍花試了好多次,終於成功織出了這麽一卷子!”

  秋婆婆笑得滿麵紅光, 眼角的紋路都清淡了不少,像是年輕了十歲。

  寧非接過布看了又看, 經緯線不算特別密實,根數不多但觸手柔軟,已經有了棉布的樣子。

  他原以為紡織機的成功可能還需要一段時日, 畢竟棉花對於墨宗來說是個新鮮事物, 摸清它的屬性和質地需要時間, 跟別說還要根據棉花的特性設計適合的紡織工具了!

  “怎麽會這樣快?!”

  寧鋸子難得失態。

  明明他去九淩湖之前,秋婆婆和木工班還因為大彈弓還是小彈弓的事爭論,這才過了幾天,布都織出來了?!

  尤其這個改裝小組,還是寧鋸子抽走木工班精英後臨時攢起來的。因為要去九淩湖勘察水利,寧非把原本配合秋婆婆的幾名能匠都帶走了,剩下的隻有幾名入門不久的學徒,年資最老的是一個叫劉通的青年,二十出頭的年紀,日常少語寡言,在木工班十分沒有存在感,

  可劉通雖不愛說話,卻是個做研究的好苗子。不但善思善想善發問,還經常揪住問題盤根究底,大有不搞明白不罷休的勁頭。

  於是,一個有著多年紡織經驗的老太太,帶著墨宗第一劁豬匠,以及初出茅廬卻有著一腔熱情的研究狂人,這樣的三人組合竟然擦撞出火花,產生了超乎尋常的爆炸反應。

  僅僅一周不到,墨宗有史以來第一匹棉布就紡織成功。秋婆婆還給染了顏色,送到矩子麵前。

  寧鋸子:厲害了。

  “多虧了劉通,”秋婆婆拍了拍青年的胳膊。

  “這可是個好小夥子呀!聽我們這兩個女人絮絮叨叨,有耐心不說,不明白的還會細細找我們核對。熬了好幾個晚上,終於把我們想要的都給做出來了!”

  秋婆婆笑著點頭。

  “嗯,我這麽一看呀,跟我要的一點都不差。”

  寧非轉頭,正看到劉通靦腆的笑笑,略有些局促地搓手。

  “應該的。”

  “我這個人笨,不像別的師兄弟一點就透。”

  青年第一次在矩子麵前說話,心情十分緊張。原本就不算能言善辯的口舌,這次竟然有了結巴的趨勢。

  “第……第一次獨立幹活,心裏……也挺沒底的。我……我勤跑著點,總比做不對了返工強。”

  “哎喲,這就對嘍!”

  秋婆婆大笑。

  “你這樣啊,可比那些老頑固老古董要招人喜歡的多!”

  她又轉頭看向寧非,言辭十分懇切。

  “矩子我跟你說,這台紡織機能織出布來,那得是多虧了劉通和萍花兩人。”

  “我這個老婆子年紀大,不中用,隻能給他們一些提點。織機能成形,那是兩人一點一點的琢磨,一點點的摳出來的,可是不容易!”

  “哦,”寧非挑眉:“這裏麵還有萍花姐姐的功勞?”

  “當然!”

  秋婆婆一拍巴掌。

  “萍花可是出了大力的!”

  “萍花這丫頭真是心靈手巧,別看平時悶不吭聲,腦子可靈活著呢!”

  秋婆婆把平花拉到跟前。

  “我老了,這想法就跟不上,總鑽到以前的舊路子也出不來。可是萍花不一樣,她以前織過布,也會用織機,一上手就能發現問題。把紡絲麻的三錠踏車改成棉車,可同時紡製三根棉紗,上次軋棉花的碾子也是她想到的,可惜身為女兒身,不然定能有一份成就的!”

  說到這裏,秋婆婆還露出了一絲惋惜。

  寧非卻被她這番話說得震驚無比。

  三錠腳踏紡車?!

  在他的世界裏,這東西可是宋末元初,由著名的紡織家黃道婆發明的!比墨宗目前所處的技術時間線還要靠後千年啊!

  當然,這裏麵有係統獎勵棉花的功勞。可拋開這個因素,眼前這對年輕男女能迅速造出三錠腳踏紡車,那已經可以說是奇跡了!

  寧鋸子忽然覺得有點惶恐。

  他現在十分懷疑,讓萍花姐去劁豬是不是個錯誤!

  萍花姐現在專注劁豬養豬,一心想著靠消滅豬群煩惱給自己賺錢賺房,沉迷手工不能自拔!也許,可能,大概率……他耽誤了一個女性技術人才?

  這麽亂搞,會不會被係統扣分罰款……

  “不。”

  惶恐的矩子勉強笑了一下,很有求生欲地亡羊補牢。

  “女兒身沒什麽,女兒身一樣做了紡織機出來,這可是第一匹棉布啊!”

  “棉的用途非常廣,不但能禦寒,還能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紡織品,它的出現必然是要改變時代的!”

  “秋婆婆,萍花姐還有劉通,你們做出來的織機很厲害,若是將來能實現規模化生產,開設一個專門的織布坊,那可是名垂青史的功勞!”

  “真的?”

  聽他這樣說,三人的眼睛都亮了。

  “咱們要開設織布坊,用織布機織布,然後都賣出去?!”

  一直不說話的萍花忽然問道。

  “當然。”

  寧鋸子點頭。

  未來九淩湖的規劃也有水利織布坊,隻是那時候他還沒想到棉花織布機已經誕生。

  但這就是技術推動時代的結果,絲麻注定要被平價且保暖的棉布取代。

  少年的手指在棉布上輕撫了一下,

  “這布織的又勻稱又柔軟,換你們自己買布,你們會不會喜歡?”

  “那是自然!”

  秋婆婆一臉驕傲。

  “棉花是我見過的最適合紡紗織布的東西,絨長而且有韌性,織出來的布又軟又吸汗,做貼身中衣最適合了。”

  “若我們能把布織的更密實些,那還能做外袍。矩子你看……”

  秋婆婆說著,還打開了手中的一個小布卷。

  “這是我和萍花試著做的,改變經緯線能織出不一樣的紋路,我們還染了色。”

  “若是提前將棉紗染色,將不同的線摻在一起紡織,就能織出彩色的花紋!”

  “矩子您再等幾日,我們將這織機改一改,等織出彩色花紋布給你試試!”

  宗門沒有秘密,萍花劉通和秋婆婆造出紡織機的事,第二日便傳遍了整個塢堡。

  大家開始還以為聽錯了,因為劉通在木工班實在不起眼,平時也沒有人去關注過他。

  可經此一役,劉通儼然成了矩子麵前的紅人,時不時就要去矩子的小院報道,據說矩子還讓他研究用水推著織布機的圖紙。

  總之,劉通在宗門小火了一把,最發愁的人就成了張二柱,

  張二柱喜歡萍花,這事全墨宗的人都知道,可就算張二柱每天定時定點去幫養豬場幹活,也沒見萍花對他多露一個笑臉。

  這個臉上有胎記的少女,一直保持著不冷不熱的態度,並不因為張二柱的獻殷勤而有絲毫的鬆動。

  反倒是進了棉花小組以後,萍花和劉通迅速熟了起來。

  因為要改造織布機,經常能看到二人湊在一起研究,萍花也會在養豬的間歇拉開劉通送來織機試用,然後再將試用感受和改進意見反饋給劉通。有了共同話題,萍花的話也多了起來,一直沒什麽表情的小娘子,現在也會衝著劉通眉眼微彎了。

  張二柱看著著急。

  他以前從沒把劉通這個弱雞放在眼裏,畢竟劉通所在的木工班本身就不如他的土木組,劉通在木工班的地位也比不上他張二柱。

  論名號論能力論身板,哪一點他都是完勝!可偏偏他不會做紡織機,他做不出那麽精細複雜的東西,也聽不明白萍花掛在嘴邊上的梭子和飛輪到底是個啥?

  他曾經去問過木工班的師兄,對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隻說那些東西都是女人家用的,哪有老爺們去研究這玩意的!

  可是偏偏,就有個老爺們去研究了!

  劉通不但研究,還成功做了出來,並且因此獲得了獎勵!

  昨天矩子和三老商定,決定獎勵造出織布機的三人小組,每人一間單獨的房子!

  消息一出,整個宗門都開了鍋!

  單獨的房之啊!目前墨宗隻有矩子才住了單獨的房子!

  當然,獎勵的房子和矩子的套房不一樣,實際上就是有單獨房門的單間,和大家平時住的劏房差別不是特別明顯。

  可這是一種地位,一種殊榮!

  萍花一個小娘子才來墨宗多久?!這就給自己掙得一間房子了!可見矩子對他們做的這玩意有多看重!

  眾人心中紮舌,各自回作坊尋尋覓覓,都想找點自己擅長的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也做點新東西出來,得個房子,

  隻是這樣一來,張二柱的壓力就更大了。

  他沒有單方,還是跟師兄弟住一間劏房,若是想成家還要搬回老房子去住。

  可是現在,他看中的女人,人家自己就賺了一套房子,而跟他搶人的小弱雞也有房子,他感覺十分受傷,心情消沉,一蹶不振。

  不過沒人關心張二柱的心情,今天是能換房子的織布機第一次亮相,沒事的老少爺們都圍過來看熱鬧。

  除了他們,還有墨宗的嬸子和小娘子們。

  看著複雜的木質飛梭互相纏繞,潔白的棉花被紡成棉紗,織成棉線,最後又變成緊實的白布,女人都驚訝的睜大了眼。

  她們是比男人更懂紡織的,一看這布就知道這是好東西。

  輕軟,緊實,柔韌。

  一雙雙眼都盯著萍花的動作,心中暗自琢磨,恨不能自己能上去試一試。

  “婆婆,這就是棉布嗎?這布可真細乏啊!”

  一位年輕的姑娘說道。

  “可不,就是你們去籽的棉花織出來的。”

  秋婆婆笑著說道。

  “機器是萍花和劉通一起研究的。看到沒?手腳配合好了就能自己織,連熟悉了還能更快。”

  說到這裏,秋婆婆輕歎了一口氣。

  “唉,我老婆子年紀大了,手點眼神都跟不上。若是我年輕時候能有這樣一台機,我就能把孩子們拉扯大,小六也不用給別人家了。”

  她的話,讓在場的很多女人都低下了頭。

  適逢亂世,想養大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別說一個女人自己養孩子,總有顧不到的時候。

  若有一台這樣的織機,她們哪怕日夜不休,至少也能給家中掙回一份貼補,孩子們也能吃飽穿暖。

  想到這裏,一眾嬸子娘子的心中越發不是滋味。

  一位的年輕的寡婦扯了扯邱婆婆的衣袖。

  “那我們……將來我們將來能有這樣的織機嗎?”

  “能吧,”秋婆婆想了想,忍不住就把那日矩子所說又重複了一遍。

  “矩子說了,咱們將來也是要開織布坊的,大家種棉花,收棉花,紡織,幹了多少活給多少錢,每日定時上下工。”

  “那可是好啊!”大娘子笑了,

  “宗門的織布坊開了,我能介紹我娘家的妹子一起來做工嗎?”

  她頓了頓,聲音壓得有些低,顯然是記起了什麽不好的回憶。

  “我們娘親去的早,後娘容不下我們,我被嫁給個老頭換彩禮,離家的時候妹子也就磨盤高。”

  “她在家裏活得不容易,不如出來自己掙口飯吃!她手巧人又勤快,讓幹啥就幹啥,我能保證的!”

  “好,如有那麽一天,我替你家妹問問矩子,多半是有盼頭的。”

  秋婆婆對那個未來也很期待。

  就像她說的那樣,她們早晚要將這白色的棉布賣進關裏,讓大家都能用自己的雙手,給自己掙出一個安身立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