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作者:晴空之下      更新:2022-05-10 18:17      字數:3268
  最後的最後, 鐵匠坊眾人用墨宗史上第一塊精鋼錠,打了一把錘子送給他們的矩

  子。

  收到錘子作為禮物的矩子:……誒,不是, 什麽意思?

  這玩意不是你們鐵匠坊祖傳的定情信物麽?!

  寧鋸子覺得他很有必要調整一下鐵匠坊的產品線,他費這麽大力氣搞灌鋼,可不是讓他們造錘子的!

  “也不是造錘子。”

  木東來抓了抓亂蓬蓬的頭發, 熬夜的兩隻眼睛通紅, 顯然還沒從成功的激動中回過過神來。

  “這是我們鐵匠坊的傳統!每次有新的方子成功, 鐵匠坊主就要做一把鐵錘交給矩子作為念想。”

  念想?

  寧非摸了摸下巴, 實在不明白這有什麽好念想的, 難不成嶽萬峰是覺得自己會子孫萬代, 一代一代傳下去將來開個冶金博物館當文物麽?

  嗬嗬, 不排除這種可能啊。

  “那你們準備造什麽?”

  聽到這個問題, 木東來馬上挺胸。

  “矩子讓我們造什麽我們就造什麽!大家夥都等著矩子的吩咐, 隨時都能上工!”

  莫說是隨時, 鐵匠坊眾人是巴不得馬上就開爐燒火。這種從未有過的鍛造之法已經徹底征服了所有人, 高爐、鐵水、灌淋滲鐵, 一切都是新鮮的,恨不能自己親自上手操作一番才過癮。

  可沒有矩子的命令,鐵匠坊是不能輕易開工的。之前是有先代矩子的遺命, 常山在入山之前,曾要求鐵匠坊全力仿製龍泉劍坊的百煉鋼, 後來他因事故去世,這條命令這也被執行了下來,眾人都希望仿製百煉鋼能給宗門帶來收益。

  但是現在, 他們不需要百煉鋼了, 再也不需要仿製別人, 寧矩子教授給他們的辦法更加強大!

  昨天出鋼的時候木東來有測試過,這種鐵料很神奇,因淬火料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屬性。若是用鹽水淬火後質地堅硬可比生鐵,若是用豬油淬火,則會鋼體柔韌不易折斷。

  堅硬者可製兵器,鋒利無匹,柔韌者可做鎧甲,刀砍不穿。

  一種鐵料,竟然能剛柔並濟,任憑匠人發揮,與之前他們鍛造出的任何一種都全然不同,即便是聞名天下的龍泉劍坊也不敢說能造出這樣的寶貝!

  得出這樣的結論,當時留在工坊中的眾人都心潮澎湃,恨不能衝出去大吼幾聲以抒發心中的暢快。

  原來這就是鋼!這才是鋼!這才是隻有他們墨宗能造出來的鋼!

  隻恨沒錢沒關係,不然搞把龍泉劍坊的寶刀拚一下,看看到底誰才是天下第一的鐵匠坊!?

  想到這裏,木東來實在是有些手癢,忍不住朝寧非拱了拱手。

  “矩子,我們接下來造什麽?”

  “先打一把兵器吧。”

  寧鋸子摸了摸肚子。

  他遠在天邊的暮野兄也不知道還記不記得九淩湖的約定,也是時候提醒他一下了。

  “就這個。”

  他從懷裏摸出來一卷樺樹皮,上麵畫著一件略奇怪的兵器。

  是一把刀,刀身細長狹直,小鐔,長柄,類似於時下的劍,卻是單刃,刀頭橫直無弧度,風格十分硬朗。

  “這是什麽?”

  木東來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這種似劍非劍,似刀非刀的物事,倒是有點像前朝用的環首刀。

  不過環首刀剛硬有餘,卻容易折斷。自從龍泉劍坊造出了百煉鋼,環首刀便越發向砍刀的方向發展,用厚度和寬度抵禦脆性,這樣窄刃的刀身已經很少見了。

  “是橫刀。”

  寧非把那張樺樹皮鋪在桌上,給眾鐵匠細細講解。

  “說起來,也算是環首刀的改良版,主要材料要用到我們剛剛製得的鋼。”

  少年細白的手指定格在刀身。

  “這裏的長度和環首刀差不多,以熟鐵為外皮,中間夾精鋼。刀柄要加長一些,讓使用者可以兩隻手握住。”

  “重要的部分在於刀體。刀體的精鋼要把含碳量控製在1%,這個硬度我們要一點點實驗,確定究竟澆多少生鐵才能在保證韌性的情況下,盡量接近硬度最大值。刃口要用到你們之前說的淬火工藝,鹽水和豬油結合起來,要保證破甲率,還要刀身不變形,不斷裂。”

  “除此以外,刀身的反複折疊鍛打也很重要,所以我之前強調要合理控製碳含量就是關鍵點,在1%能保證鋼料韌性,可以多次反複折疊鍛打,包鋼夾鋼及覆土燒刃等後續工藝才能實現。”

  “這樣造出來的刀,刀身有層疊燒刃後的波浪紋,可斬甲過三十紮,吹毛利刃,突刺劈砍無往不利。”

  寧鋸子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要求,眾鐵匠的眼神卻是越聽越明亮,一個個像是有火焰在燒,鬥誌噴薄欲出。

  沒人覺得這麽繁瑣的工藝麻煩,技術卻複雜,工藝越繁瑣,那便越有可能做出神兵寶刃!

  天下的鐵匠,誰不夢想著能打造出一把幹將莫邪青史留名?即便是前朝大匠師因為鑄造凶兵“藏罡”而殞命爐前,如今依舊有人將他奉為前輩大能,隻因“藏罡”一劍足以流傳千古。

  以前墨宗鐵匠坊是苦於不知道怎麽燒,現在矩子把方法都給他們遞到跟前了,不動手的豈不是傻子?!

  一聲令下,鐵匠坊全員都像是打了雞血,開始不眠不休地投入到火熱的工作之中。

  一個改造的高爐不夠分,連吵了兩天眾人都覺得浪費時間,索性想辦法各起爐灶,反正後山有礦料可以自己挖,一人一個爐子,誰都不妨礙誰。

  可即便這樣,高漲的工作熱情還是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

  比如人人都想親手鍛一把橫刀出來,每個人對配方和火候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別看鐵匠坊的人在寧非麵前不吭聲,私底下可是誰都不服氣誰。

  可拉風箱倒原料的活計總得有人幹,老哥一個可忙不完填料和放鐵水,不會□□術,就要找兩個人幫忙。

  前期因為配比的事,有好幾個師兄弟都紅了臉,最後還是寧非把人勸開,強行規定了一套工藝流程。

  他是擁有過私人實驗室的男人,研究員和工程師的矛盾他太明白了,工程師就煩一拍腦門就畫大餅,總覺得這些餅都是土裏摻屎,根本不合實際。

  現在鐵匠坊眾人也是一樣,都覺得對方說的那套行不通。所以幹脆就各玩各的,然後按照排班輪流打雜幫下手,正好還能給矩子實驗一波生鐵滲料的配比。

  別說,這樣一分配,研發的進度一下子快了許多,第一批鍛造好的橫刀紛紛出爐,擺放在一起氣勢磅礴,有種凜然的殺機。

  寧非恍然回到了某個曆史中繁華靡麗的年代。

  長安不夜,萬國來朝,靠得就是腰懸橫刀的鐵甲將士,創立了波瀾壯麗的王朝盛世。

  可在他的時代中,唐橫刀的技藝近乎失傳,隻能從曆史文字中,或是異國存物隱約窺見曾經的風采。

  他原本也隻是參照史書上零星的記載和考證,混合他個人的理解給墨宗匠人描述,沒想到的是,鐵匠坊眾人竟然真的造出了一模一樣的實物!

  暗中咽了咽口水,隱形唐刀粉的寧鋸子假裝一臉鎮定。

  此時他正站在鐵匠坊的外院中,麵前一排近乎同樣造型的橫刀,每把刀上都刻有工匠的姓名。

  不遠處放著幾具從獅子口前線偷運回來的鎧甲,據說還是挑著死相完整的胡人扒下來,今天被當成了試刀的靶子。

  大會開始前,寧鋸子知道自己該說點什麽烘托一下氣氛。

  隻是眼前這些刀光太晃眼,一向淡定的矩子也有點小激動,一時間腦子竟然卡住了。

  “咳咳。”

  冷場了半響,寧鋸子清了清嗓子,幹巴巴地憋出一句話。

  “是騾子是馬,都牽出來溜溜吧。”

  話糙理不糙,墨宗眾糙漢子對寧鋸子的話接受度良好,立時大聲應和,聲音大到整個塢堡都聽得清楚。

  今天的鐵匠坊外還圍著不少看熱鬧的。

  最近眾人造刀,城裏很其他組的人都聽說了,也開始議論紛紛。

  大家各自有看好的選手,其中呼聲最高的自然是鐵匠坊主木東來,他本人管理鐵匠坊多年,現在匠房中還有一半都是他的弟子,打鐵要看老師傅偏又輩分高,很多年紀大的都看好他。

  其次就是徐進。

  身為鐵匠坊的大師兄,徐大叔的技術和他的臭襪筒一樣出名,不出意外他會是木東來的接班者,鐵匠坊下一任的坊主,在中青年人群中很有擁躉。

  當然還有些大熱人物,都是鐵匠坊評價不錯的老師傅,年輕一輩到底還是資曆淺薄,就算有把子力氣也缺乏經驗,目前還屬於陪榜的狀態。

  就因為爭論誰才能造出墨宗最好的刀這件事,最近大家都跟打了雞血一樣,說到激動處不乏有人吵架翻臉,著實讓寧非見識了一把死忠粉的厲害。

  光吵架也沒結果,反正要試驗生鐵滲碳的配比,幹脆他就辦了個試刀會,統一標準所有人PK,刀上一分高下。

  此話一出,墨宗瞬間沸騰。

  大家最近的日子過得太清閑,總盼著有點什麽新鮮事看看熱鬧。聽說鐵匠坊要搞試刀會,這下可算是捅了馬蜂窩,徹底激發出眾人的八卦之情。

  從幾天前開始,在鐵匠坊附近圍觀的人忽然多了許多,還有好事的人密切關注各選手造刀進程,實時播報,轉彎抹角收集情報,然後散播的小道消息滿天飛,還有給選手拉票跟踩的騷套路,看得寧非也是服氣的。

  誰說古代人民不八卦,騙鬼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