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作者:晴空之下      更新:2022-05-10 18:17      字數:3742
  獅子口一役之後, 封家將雍西關的地盤牢牢推到祡嶺西線。

  期間,戍邊的兵士又接連打退了兩三波胡人的反撲,在獅子口和祡嶺一線迅速修築工事, 似乎已經在漠南草原站穩了腳跟。

  消息傳到京城,朝野震動。

  倒不是出兵獅子口是什麽了不得的成就,獅子口一線雖然重要, 但也隻是在戰略位置上有價值, 獅子口本身城破草高, 四下荒涼, 世家大族沒人看得上眼。

  朝中各方更介意的, 還是封家的自作主張。

  如今爭位正酣, 西河王、東山王和壽平郡王三家鬥得不亦樂乎, 高門世家各有站隊, 手握北線軍權的封家卻始終沒有表態。

  三王各自派人和封家有接觸, 封大都護誰來都應承, 嘴上說得好聽, 實際行動一點沒有, 擺明是要坐山觀虎鬥。

  這也倒罷了,畢竟朝中很多老牌世家高門,比如南郡陸家, 也一直都是這個態度。未來誰做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手中有權有錢有人馬, 地位不會因為皇室更迭而發生變化。

  但封家這次的情況又是不一樣。雖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但也不和朝中打個招呼就私自出兵, 未免有些不敬朝廷的意思了。

  封家想幹什麽?劃地為王麽?

  一時之間, 申斥的折子如雪片般飛出京城, 直撲雍西關定安城大都護府。

  罵人的都是些禦史言官,義憤填膺義正辭嚴,就差指著鼻子說封大都護要造反。

  封大都護臉糙皮厚,倒是不怎麽在乎。沒看三王和朝中有點分量的世家都不吭聲麽?這群瘋狗平時也愛亂咬一通,真搭理他們就上了圈套了。

  但也不能任由王八朝他噴髒水。

  大都護砸吧了一下嘴巴,讓兒子以他的名義給兵部上了一份奏折,言說在前年年初的時候就曾經向先帝上奏,為了防止胡人忽然南下衝擊,雍西關想要收複淪陷多年的獅子口一線,並因此申請過一筆軍需糧草。

  當時先帝準了折子,但糧草和軍需卻一直沒發,沒錢沒糧的雍西關不敢擅動,這事就一直沒了下文。

  結果三個月前,雍西關忽然收到了京城送出的一批糧草。

  經核對,係戶部侍郎石紹忠核準補發的去年欠響。雖然這筆拖欠的軍餉差了大半年的分量,而且還有以次充好的嫌疑,但封家還是牢記先帝的聖命,頂著大風雪冒險出兵,前線將士浴血奮戰,拚著性命不要,終於搶回了淪陷十七年的獅子口城!

  現在前線還在苦寒的天氣中忍饑挨餓,懇請朝廷再下禦寒的衣物和糧草,並給因戰殉國的將士補發撫恤。

  一篇奏折寫得真摯熱忱,既有對先帝的緬懷,又有無錢無糧的無奈,更著重闡述了雍西關前線目前的困境,以及胡騎扣關一觸即發的危險。讀之令人胸有悲鏘,聽之更覺潸然欲淚,簡直就是一片忠心感天動地,誰再罵誰就是沒良心。

  此折一出,朝中言官瞬時啞火。

  有好事的去兵部翻了奏折,還真就找到了雍西關給隆成帝上奏的軍情,內容和封家在折中說的一般無二!

  說起來,人家早就跟朝廷報備出兵計劃了啊,先帝還禦筆朱批,結果兵部和戶部拖著不給軍餉,這是才一直拖到現在。

  朝中把事情早忘在腦後了,人家雍西關的將士還記得,一收到拖欠的軍餉就馬上頂風冒雪出征塞外,現在還沒得吃沒得穿在大風雪裏凍著呢!

  鍋已經甩到戶部的頭上,就這還要罵雍西關,那言官也不用幹了。

  於是這事不了了之。朝中諸方勢力表麵上對封家在塞外的動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實際心中也都有了警惕。

  別的不說,這個封疆大吏還是不能得罪的,畢竟手握兵權。

  眼看朝中局勢混亂,三家藩王誰都不服誰,說不得還要大戰一場才能分出個高低貴賤。

  當然,這也是最壞的打算,以目前的局勢來看未必會發展到那個程度。可結交個有兵權的總是沒壞處,即便封家不入世家係譜,但人家時代戍邊於國盡忠,理應得到尊敬。

  忽然之間,封家成了香餑餑。有幾個朝中高門竟然開始向封家遞出橄欖枝,想送族中出色的子弟來見識一下塞外的風光。

  隻是這些“出色的子弟”有男有女,還都是青春年少的年紀,究竟怎麽個見識法,還真不好明說。

  不過這些事,和寧非是關係不大的。

  他現在一門心思,想要催債。

  封家目前推到了祡嶺西線,並且已經開始修築工事,鞏固城防。

  根據前線土炕組傳來的消息,黑甲軍並未完全止步祡嶺西線,一部還在繼續東進,逐步清掃零散的胡騎,這些情況目前隻有身在前線的才能知曉,並未對外公開。

  封家要把地盤推進到什麽地方誰也不知道,但他寧非之前和暮野兄有個九淩湖之約,不知道身在前線的暮野兄還記不記得。

  嗬嗬,不記得也要提醒他記得一下。

  如今依然入冬,第一場雪過後,墨宗外出務工的人員除了火炕組之外,已經全數回到塢堡內。

  火炕抗住了考驗,大家搬進了新的房子,糧倉中存儲著大量土豆,吃喝不愁。

  更有棉花已經可以收獲了。

  穀地的棉花在老年組的精心照料下獲得了豐收,都是優質的長絨棉,黴桃、爛桃幾乎沒有。

  在雪落之前,秋婆婆已經組織大家一波搶收,豐收的棉鈴全部入倉,然後按照計劃分配到每個人,大家都需要完成一部分脫棉籽的任務。

  如今有明亮幹淨的水泥房,有暖呼呼的火炕,巧手的漢子做了中意的家什,心細的婆娘養了些野花做裝飾,雪落的時候大家一起窩在溫暖的炕頭上脫棉籽,感覺生活從沒如此的有奔頭。

  諸事了結,人人臉上都滿是輕鬆,但也有人躊躇滿誌。

  說的就是這次冬建中出了大力氣的鐵匠坊。

  因為之前木東來和柳鐵的事,鐵匠坊全員雖然很受打擊,但也並沒因此懈怠了工作,反而越發用心。

  三座火窯中的火焰從未停歇,無數原料被送進去粉碎煆燒,成料被拉出來第一時間送往工地,大家都對冬建竭盡了全力。

  寧非說話算話,在簡短總結並肯定了鐵匠坊的工作後,宣布木東來師徒可以回歸,鐵匠坊接下來的任務是試製新的煉鋼法。

  柳鐵當場就給矩子跪了,滿是傷痕的手捂著臉,哭得像個孩子。

  他本想再跟矩子認個錯,好好懺悔一下自己這段時間的心路曆程。

  然而現實情況是,他的師父師兄師弟們,根本不願意聽他浪費時間叨叨,沒啥誠意的安慰了幾句,就把他拖到一旁自閉了。

  柳鐵:……

  寧非一直冷眼瞧著,見眾人安靜下來,便輕咳一聲。

  “那我們就先從冶鐵開始說吧。”

  他取出一個小木板,用炭條在上麵畫了一個煉鐵爐示意圖。

  “在此之前,我又查閱過墨宗的藏書閣,發現鐵匠坊的冶煉記錄是有空白的。”

  “具體什麽情況不用我說,大家在鐵匠坊應該都清楚,那我們現在先拋開那段時間不談,先說有記錄的鐵爐情況。”

  “你們最初的冶鐵爐,鼓風的位置放在爐底,沒有專門的出渣口,所以熄火以後會爐底堆積鐵和其他雜質的混合,就是這種帶孔眼的,我暫時叫它海綿鐵。”

  “這是生鐵,即含碳量超過2.14%,不能叫做鋼,熔點很低,隻是鑄鐵而已。”

  “但我們要的鋼,含碳量必須控製在2%以內。我請大家注意的是,含碳量決定了你的鋼是不是好鋼。含多碳,硬度增大,可鍛造性和韌性下降,但這個指標不是絕對的。最好控製在1%以下,這樣煉出來的鋼性能才會優良,超過了1%硬度和韌性都會下降。”

  說到這裏,寧非頓了頓,看著滿房間茫然的目光,輕歎了一口氣。

  他就知道,從元素開始講是根本不現實的,隻能暫時使用填鴨式教學,死記硬背。

  “我說的炭,就是這玩意。”

  他舉了舉手中的炭條。

  “炭條的主要組成就是炭,但也不是全部,裏麵還含有一部分雜質。”

  “就像你們打鐵,燒出來的爐渣有很多其他的東西,大致就是同樣的道理。”

  “冶煉出來的海綿鐵,理論上是生鐵、熟鐵和雜質的混合物,所以需要你們燒熱後敲打,以去除雜質。首先掉的是生鐵和雜質,因為這兩種質地比較脆,容易被打碎。剩下的熟鐵則必須要用高溫不斷鍛打,才能將裏麵雜質擠出來,這就是你們所說的百煉鋼。”

  見眾人連連點頭,眼中都露出讚同的神色,寧矩子忽然笑了笑,話鋒一轉。

  “但我之前也說了,海綿鐵是生鐵熟鐵和雜質的混合,也許有微量的鋼,但含量非常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大家反複鍛打的,隻是熟鐵而已,並不是鋼,至少不是我現在說的鋼,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我們鐵匠坊出品的百煉鋼和龍泉劍坊的有差別。”

  “龍泉劍坊的百煉鋼用料來自炒鋼法出品的高碳鋼。薛家是外行充內行,先後順序都沒搞明白。”

  少年矩子頓了頓,看著下麵一臉肅然的眾人。

  “我請大家先記住一個標準,我們現在冶煉的鐵也好鋼也好,本質都是鐵碳合金。含碳量超過2%的鐵,叫生鐵,斷麵發白,通常又叫白口鐵,這種生鐵性能堅硬而脆。含碳量低於0.05%的鐵,叫熟鐵,斷口為灰色,通常又叫灰口鐵;介於兩者之間的是鋼。”

  “想要鋼,那就要在含碳量上下功夫。炒鋼法的原理就是這樣,生鐵加熱後加入鐵礦粉,同時不斷攪拌,消耗掉鐵水中的炭,使生鐵中的碳含量降低,直接獲得鋼。”

  “但這種方法去渣比較麻煩,時間長產量低,需要大量人力,也不容易保證品質,我們不用。”

  寧鋸子敲了敲小木板,用炭條在上麵畫了一個煉鋼爐草圖,並且著重畫了個粗粗的三角標誌。

  “重點啊,我們現在開始講灌鋼!”

  ※※※※※※※※※※※※※※※※※※※※

  感謝在2020-03-01 16:35:43~2020-03-03 08:23:0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曲水流觴、25641610 2個;塞拉、囡囡公主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朝朝暮暮 50瓶;Joker 30瓶;塞拉 20瓶;薰衣草 19瓶;苗筱筱、硒燕、微笑的雲、喵喵喵魚呢 10瓶;半臉盲症、阿阿阿阿夜 8瓶;喵奴鑒定完畢 3瓶;昕寧、晴天 2瓶;墨陽、周予雨、惜夢心語、風滿樓、25641610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