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徐嗣琛來信
作者:沈令色      更新:2022-05-10 17:44      字數:2065
  周氏這才解釋道:“曲家上一輩並沒有兒子,隻有一位姑娘,外頭人便稱呼她做大小姐。這姑娘倒是十分有商才,擔負著偌大一個曲家,還把生意做得十分紅火。是以曲家老太爺並未在宗族中認領嗣子,隻是為大小姐招贅了個姑爺。大小姐後來生了個兒子,便是如今曲家的當家曲少爺。隻是這些年來,曲家大小姐的名頭在外頭十分響亮,旁人這許多年都未改過這稱呼。”說到這裏,周氏想了想,又道:“實則,如今該喚一聲夫人了。”

  天下竟還有這般厲害的女子。

  三姐妹聽著,隻覺得心中十分震撼。裴姈滿心的震驚,裴嫤心裏歎服,而裴婉則一臉的向往。

  題外話說了幾句,門房處管事便捧著一疊兒禮單子送了過來。

  周氏接了禮單子,便教導起三姐妹來。

  “……若是親戚,節禮都厚重一些。這是金陵本家送來的節禮,單子就六張,多是些土產,也有綾羅和玉器。禮單子到手後,必得自個兒親自謄抄一份。土產分到各房,鮮貨也要派到各個灶間。綾羅與玉器報備後,便入庫。”

  瞧著三姐妹十分認真,周氏便十分滿意,指了指手頭上的這一遝禮單子,“這會兒你們便替我謄抄這禮單吧。綾羅、玉器等物事謄到庫房賬冊上,其餘的便拿了箋抄了放到前頭的匣子裏。記得要注上是哪家的,又是哪年哪日送到的。”

  於是三姐妹一人便分了一份,兀自開始謄抄。

  裴姈與裴婉自小沒做過這事兒,且筆也用的少,自是謄抄的慢了些。裴嫤卻在母親張氏那裏瞧過謄抄賬冊,也幫著做過一些,且她自來愛寫寫畫畫的,謄抄起來比那兩人加在一起還快一些。

  不過一會兒功夫,一遝禮單子便見了底。

  周氏見她謄抄完了,便把她叫了出來,又領著她進了自個兒的屋子。

  “大嫂子還有事兒?”裴嫤跟著周氏出來,問道。

  周氏笑盈盈的自博古架子上取下一個盒子,遞了過去。

  裴嫤有些狐疑,卻還是接了過來,“這是什麽?”

  “今歲我娘家節禮昨日送了過來,裏麵帶了這個盒子。是琛哥兒送來的。”周氏一邊說著,歎了口氣,“若不是我娘家嬸子提起來,我還真不曉得,琛哥兒這一年多來,竟沒有隻言片語的送給你。琛哥兒小時候常在外祖家住著,我嬸子十分喜歡他,待他與親兒子也沒什麽兩樣。這回,他送了東西過來,便交給我嬸子。嬸子又放在節禮裏一道兒送了過來。”

  那黃楊木的盒子不過巴掌大,放在手裏也沒有多少分量。

  裴嫤正心裏納罕,冷不防聽到周氏說了這樣一番話。

  竟是徐嗣琛送來的。

  不過片刻,便覺得這盒子有些沉手,裴嫤盯著那黃銅做的搭扣,忍住了想打開的衝動。她不在乎裏麵有什麽物件,隻想知道徐嗣琛會對她說些什麽。在信誓旦旦之後,經曆了一年多的毫無音訊……裴嫤分外想知道,他會說些什麽。

  周氏見裴嫤麵上陰晴不定,知道她心裏定是有些介懷。自個兒也是在心裏嘀咕,覺著自家表弟可真是個木頭,這般機會竟不緊緊攥著。若是那些愛鑽營的,可不得時時刻刻的送東西來?且他還這般喜歡裴嫤。

  可心裏這樣腹誹,還得替他說好話,周氏頓了頓道:“七妹妹,你也別多想。我是瞧著琛哥兒長大的,他自小傲氣卻又心重。若不是這一歲有重孝在身,不能科考,對這門親事自然是當仁不讓,想方設法的也得爭上一爭。可誰想著我姑母竟去的這般突然,還趕在這樣的年份上。若非明年加開恩科,琛哥兒又得等上三年。

  對上咱們的府第,他本就身家不顯,若隻是個舉子,他自個兒恐怕都沒臉……且你也到了歲數。大嫂子自個兒猜測著,他這一年沒有隻言片語,恐怕便是叫你自個兒做主的意思。”

  “叫我自個兒做主?”裴嫤輕聲的重複了一遍。

  周氏聽見了,卻沒應聲,隻點了點頭。

  “我又如何做得了主呢?”裴嫤抬眼看向周氏,心中的委屈有些按捺不住,“他哪怕給我一句半句話,我也能定下心來,便不似這般惶惑,心中猜測他到底是個什麽意思。便是我能做主,若是他臨了反了悔,豈不又是一樁笑話?!”

  周氏如今也知道沈家的事兒,見裴嫤這樣說道,也歎了口氣,“琛哥兒年歲輕,又是男孩兒,自是不曉得女孩兒的心事。且他又沒有個可說話的人,隻憑自個兒心思,總有疏漏的地方。七妹妹,你便饒了他這一回吧!幸而明年加了恩科,他年前便會到燕京城,大嫂子帶著你去見見他可好?!”

  裴嫤方才隻覺得滿心的委屈心酸,這會兒聽得周氏最後一句話,臉上便飛起了紅暈。心頭那點子酸澀也算是見見消弭。

  這一日,裴嫤揣著這個小盒子,一直有些心猿意馬。

  周氏一邊給她們講著如何給各家還禮,一邊瞧著裴嫤的模樣心裏發笑。

  直到晚間想起這事兒來,還忍不住發笑。

  管事成姑姑瞧見了,隨口問了一句:“大奶奶今兒可是高興?”

  成姑姑是周氏嫁進裴家時帶著的陪嫁嬤嬤,自小便有情分,許多事兒都不瞞她。於是便將今日徐嗣琛給裴嫤送東西的事兒說給了成姑姑聽。

  成姑姑是武衛將軍府積年的老人了,自也是看著徐嗣琛長大的,聽得周氏絮絮說了那兩人的事兒,便歎了口氣道:“原先三姑奶奶便是個苦命的,如今琛少爺總算能熬出來了。”

  周氏不妨成姑姑這般感慨,也歎道:“這般艱難,若是能遂了心願,應是會珍惜吧。”一邊說著,心裏竟升起些羨慕來。

  徐嗣琛與裴嫤這兩人,也算是因緣際會的認識了,兩人都對另一方心生好感,且門第上總算相差不多,且徐嗣琛的大才總能補上家世上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