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陳登的選擇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9      字數:2097
  “天啊,玉璽呢?都給我去找!”

  壽春皇宮內,袁胤對著護衛和宮女太監們大吼,急的要殺人,袁術死後,袁胤接手了袁術的軍隊,其實現在袁術麾下就剩下五千人馬,糧食隻夠十幾天,完全是一副爛攤子,其中最值錢的玉璽是他必得之物,就算自己不用,獻給別人絕對是大功一件,自己的未來也就有出路了,可是如今卻找不到了,讓他急怒非常。

  “報,稟報將軍,有人看到徐璆守靈時抱著一個盒子出了皇宮,向北去了!”

  “什麽?”袁胤大吃一驚,立刻明白徐璆是偷了玉璽送許都去了,“這個天殺的,來人隨我追!”

  徐璆曾任荊州刺史,很有名望,後被袁術控製,想要利用他的名聲占領荊州。徐璆見袁術稱帝後一直想要逃跑,正好被派來守靈,買通了幾個護衛和侍者,一同盜出玉璽,投漢獻帝去了。而且他們盜走玉璽的是晚上,整整隔了一夜,等袁胤追出之時他們已經跑出壽春的勢力範圍。

  曹軍的勢力已經很近,萬分不甘的袁胤隻能撤回,壽春他也不敢待了,帶著袁術的家眷和麾下投靠廬江的劉勳去了。

  不過廬江正和孫策交戰,沒過多久就被攻破,劉勳敗亡,袁術家眷被孫策所得,孫策在周瑜的建議下娶了袁術的女兒,以拉攏袁術舊部。至此,孫策用玉璽交換了數千兵馬打下了吳郡、會稽、丹陽、豫章、廬陵、廬江六郡,終於成為江東霸主。

  曹操得到了整個豫州還有汝南一帶,收編袁術軍四萬餘人,實力迅速膨脹,目光立刻轉向東麵的徐州。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命令劉備領軍一萬為先鋒,自己親率六萬大軍押後,徐州之戰爆發。

  郯城,徐州上下聚在一起,商量對策。

  “曹操這個老賊得到了豫州還不滿足,竟然這麽快攻打徐州,這次定要一雪前恥!”呂布握緊雙拳,語氣強硬,可是眼觀閃爍,並沒有多少信心,沒辦法,他雖然自領徐州牧,但名望不足,徐州本地世族對他若即若離,就連軍士都征召困難,幸虧在淮北一帶抄掠一番,家底豐厚不少,否則連一句硬氣的話也說不出來。

  陳宮也因為袁術提前退場導致自己的各種計劃全部泡湯心生沮喪,這次曹操傾力來攻,讓他同樣信心不足。

  “溫侯,我軍滿打滿算隻有五萬人馬,而且張遼傳來消息,劉辰軍活動頻繁,有探哨經常越界,情況恐怕不妙!”

  聽到劉辰二字,呂布頓感頭疼,一個曹操就已經要他全力應對,現在又來了一個更狠的,能不發愁嗎。

  “公台,你說該怎麽辦?”

  陳宮歎道:“哎,外無盟友,隻能兵來將擋,可令張遼臧霸緊守要地,溫侯可親自迎敵,曹操的第一目標可能是彭城,我們就防衛彭城一線,曹操接連征戰,糧草儲備有限,隻要能耗光其糧草,我們就暫時安全了。”

  “好吧,也隻好如此了!”

  夜深人靜,郯城陳府之內,陳登父子秉燭夜談。

  “父親,呂布和陳宮率軍出戰,阻擋曹操,這一次曹軍更為勢大,徐州恐難以保全,我們徐家應該早作打算才是”陳登跪坐在陳珪說道。

  陳珪歎道:“哎,徐州自陶公後戰亂頻繁,民不聊生,這一次不知又要多少家門前掛靈了,隻希望這亂世早些結束,天下太平!”

  “父親說的是,可是呂布不是人主,早晚敗亡,曹操必會占領徐州,我陳家決不能給呂布陪葬。”

  陳珪撫著胡須,看著自己的兒子,“看來你已經有了想法,說來聽聽。”

  “曹操手握天子,如今有囊括豫州之地,其勢已成,是未來的一位雄主,我陳家本可以投入其麾下,可是此人手段殘忍,曾屠殺徐州百姓,在心裏我極為抵觸,如果有其他出路實不想從之。”陳登都靠曹操本是最佳選擇,無奈曹操數次攻打徐州,還做出屠城之舉,徐州本地豪族士家都有抵觸心裏,陳登也不例外。

  陳珪點點頭,“你說的沒錯,曹操此人心性凶狠,現在動輒殺人,翻手夷族,如今控製天子,所作所為和當年的董卓並無分別,此人得了天下,福禍難料。但無論怎樣他已經得勢,我本想投靠,聽你的話語應該是有了其他想法,不知是何人選?”

  陳登道:“果然什麽都瞞不了父親,我想學那糜竺!”

  “糜竺?可是劉備已經投入曹操麾下,能有何發展?”陳珪奇道。

  “玄德公此人仁德,而且其胸懷大誌,如果不是出了呂布這個小人,當可有一番作為,我相信未來肯定會有變數,糜竺正是看到此點,冒險押注。不過我說的不是他,而是……”說完,陳登指了指北方。

  陳登一愣,“袁紹?不對,難道你說的是劉辰?”

  “正是他,劉將軍仁義名滿天下,在天下大亂之時我做過一些推斷,比如外族無人壓製,必會犯我大漢邊界,而且會越來越強大,他的所作所為打破了我的擔憂,夷滅北荒三國,蕩平烏丸,重創鮮卑,其功在千秋,更難得是收納流民善待百姓,根據我的調查其境內除了屯田之民外稅賦低的難以想象,在如今的亂世,簡直就是救世之舉,而且我聽說其兵鋒已經抵達東莞前線,很有可能趁著呂布與曹操開戰攻入徐州,所以我想去投靠此人!”

  陳珪深吸幾口氣,良久長歎道:“老了,真是老了,已經跟不上你的想法。”

  陳登道:“父親是不同意了?”

  陳珪搖搖頭:“仁德二字誰都會說,但做起來的能有幾人,劉辰卻能憑此安定一方,深得民心,足見其能,我陳家世代為官,以護佑一方為念,如果投入此人麾下,倒也無妨。”

  陳登大喜:“謝父親大人支持,我馬上去準備!”

  “舉家北遷,一定要小心,不可走漏風聲。”

  “請父親大人放心,登已經做好了萬全之策,況且守城的是曹豹,和我有舊,容易瞞天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