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宛城之戰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9      字數:2822
  當晚,曹府宴會過後劉備暫時被安排在驛館之內,具體的安排還需要麵聖後在做決定。

  次日,劉備盛裝焚香一番,來到皇宮之外,有人將其領到大殿之上。

  劉備掃了一眼百官隨即看向龍榻之上的劉協,立刻下拜。

  “幽州劉備見過陛下!”

  劉協經過這些天的療養已經恢複了健康的膚色,人也精神起來,一身貴氣逼人。

  “快快請起,讓朕好好看看!”

  劉協被人控製擺布多年,身邊別說親人,就連個可信任的人都沒

  有幾個,他聽說劉備乃皇室宗親,頓時倍感親切。

  “劉備,聽說你乃中山靖王之後,可有證據?”大殿上,一官員大聲質問道。

  劉備看了一眼發生之人,淡然道:“有族譜為證!”

  劉協問道:“可帶上身上?”

  “回陛下,族譜就在備的心中!”

  劉協大喜,立刻吩咐道,“來人,將宮內的族冊招來,兩相對照。”

  曹操有些意外,他對劉備的身份一直是半信半疑,今天特意命人試探一下,沒想到劉備竟然記下了族譜。

  沒過多久,兩個太監抬著一擔陳舊的書簡走進大殿。

  “劉備,你默誦族譜,如果和皇宮記載的名字相同,陣將你的名字加進去!”劉協有些期盼的說道。

  曹操沒有反對,劉備如果真的是宗親是應該加入皇冊。

  劉備一一將祖先的名字說出,幾個太監連忙翻著書冊,期間荀彧親自監督,劉備顯然記憶力極強,幾乎沒有停頓的一口氣將兩百多了名字報出。

  大殿內群臣鴉雀無聲,他們都被劉備給鎮住了,誰沒事背自己的族譜啊,而且是從頭到尾,一字不漏。

  “可有差錯?”劉協有點激動。

  荀彧看向曹操,此刻對劉備極為佩服,同時也更為忌憚,這是一個真正的的有“心”人,簡直就是未雨綢繆。

  “回陛下,並無差錯!”

  “好,論輩分我應該稱呼你一聲皇叔!”

  劉協這句話將眾臣給驚道的不輕,如果真的要論輩分劉備的確是劉協的皇叔,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因為劉備的祖先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漢武帝的異母兄,這可是前漢的王爺,與光武這一支相隔太遠,和劉協更隔著兩三百年,這一聲皇叔叫的勉強至極。不過皇帝可是金口玉言,這一聲皇叔是做實了。

  曹操眼皮一跳,看著還有些稚嫩的劉協暗自揣摩,如果是少年無心之言也就罷了,然若是有心之舉他可要好好推敲一番了。

  劉備卻被嚇得不輕,“他剛投靠曹操,這皇叔之名至少不比曹操的司空差,這不是喧賓奪主嗎。”

  “陛下,備隻是一介草民,當不起皇叔之名,還請收回。”

  劉協道:“為何,皇叔留著皇家血脈,如今呢也算認祖歸宗,有何當不起,日後你可要多到皇宮來,陪朕說說話!”

  劉備心裏咯噔一下,趕緊看向曹操,生怕他起疑心。

  曹操何等心機,麵色如常,“劉備名列皇冊,可喜可賀,如今遠道而來,正好可討論安排一下官職。”

  劉協看著麵無表情的曹操,心中解氣,他這樣做就是為了惡心曹操,無他,曹操雖然給他建造宮殿,每天錦衣玉食,可是和以前一樣,沒有任何權利沒有自由,前兩天這些家夥剛剛把他的婚事給定了,皇後的人選就是曹操的女兒,可憐他隻知道名字,連麵都為加過,他現在已經十六歲,心性成熟,而且正處於人生中的叛逆期,對曹操恨極,不過他也不敢得罪的太深,畢竟不願過以前的苦日子。

  “一切憑曹司空做主!”

  曹操見劉協還算識趣,壓下心中的不快,看著劉備,眼裏透著戲謔。

  “劉備曾任鎮東將軍,徐州牧,新的官職怎麽也不能比以前低了,可加為前將軍,豫州牧,陛下以為如何?”

  劉協聽曹操封劉備這樣大的官職哪裏會反對,“那就下旨吧!”

  “謝陛下隆恩,謝曹司空舉薦。”

  眾大臣神情各異,有的欣喜,有的嫉妒,這劉備從一介布衣直升為二品將軍,還有一個皇叔的名頭,簡直就是平步青雲。不過劉備本來就曾是這個職位,也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劉備有苦自知,曹操將他一下子放到高位之上,就是讓他人嫉妒和不服,而且那個豫州牧的名頭,更讓人尷尬,豫州可是袁術的地盤,空有頭銜罷了。

  就在曹操宣布劉備的認命後,就見一人站出,高聲道:“陛下,司空大人護駕有功,又建造如此恢宏的宮殿,細心供養陛下和群臣,又將愛女許配,功在社稷,司空一職已經不合適,可為當朝丞相!”

  此官員話落,又有一大批人起身下拜。

  “我等願推舉司空大人出任丞相……”

  劉協對於曹操加官之事早有準備,但還是被這一幕給驚住了,因為眼前之事在董卓之時就上演,那時他雖然小,卻記憶深刻。

  “陛下,丞相一職被廢已久,還需要從長計議。”說話的是孔融,丞相一職僅次於相國,高於三公,這是曹操為了避開和董卓相同的官職而設,不過是換了一個名稱而已。

  “哼,連區區張楊等人都可以封為大司馬,曹公之功百倍於他,丞相一職都有些不相配,還有何可計議的?你看絕大多數人都支持這個意見,孔融你又與何人計議,休要再妄言!”一人站出來訓斥道。

  孔融被斥的麵紅耳赤,人家說的很有道理,隻有你一人站出來反對,怎麽個計議法,純屬搗亂。他看向楊彪等人,這些大員全部低頭順目,不發一言,頓時傻眼。

  “還請陛下定奪!”

  劉協身體一顫,冷汗直冒,自己還是太年輕了,自以為給人家找了麻煩沒想到轉手就給了一個響亮的耳光,相國,丞相有何區別?看著拜服滿地的百官,還有目光輕視自己的曹操,他能奈何?

  “朕準奏,加曹司空為丞相,總領百官,軍務,另外,丞相乃朕的國丈,特賜劍履上朝,宮內自由出入。”

  曹操沒想啊想到劉協如此上道,還多加了劍履上殿,宮內自由出入,這待遇和當年的董卓一模一樣。

  “謝陛下隆恩,臣定為大漢竭盡所能,平定天下!”

  百官麵如死灰,這一刻,又出現新的權臣。

  三天後,劉備被排到南武陽與樂進一起駐守,防備呂布和袁術的進攻。

  宛城郡守府內,賈詡和一位三十歲左右的青年對坐,青年長眉大眼,儀表不俗,正是張秀。

  張秀一直跟隨其叔張濟征戰,張濟在劫掠城池時被流矢命中,其部下就由他繼承統領。賈詡則看出李傕郭汜已經不成氣候,所以暫時投靠了張繡,並獻計奪了宛城。

  宛城乃是南郡治所,讓張秀繳獲了大量的物資,實力變大,索性就不走了,盤踞在宛城一代。

  “軍師,曹操領兵四萬來攻,我們要如何阻擋?”張秀已探知曹操親率大軍來攻,自己麾下隻有一萬餘人,沒有信心阻擋。

  賈詡道:“當日將軍占領宛城時我就曾說過,這裏是四戰之地,尤其是距離許昌太近,不是袁術來攻就是曹操殺到,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軍和袁軍相鬥傷了元氣,曹軍勢大,兵多將廣,縱使我等錢糧器械充足,恐也難以阻擋。”

  張繡對賈詡之能敬服萬分,既然認為不可阻擋那就是守不住。

  “難道我們還要繼續逃亡,不知這次又逃向哪裏?”

  賈詡道:“還有另外一條路,投降曹操,曹操現在挾持天子,就像當年的太師一樣,不過他周圍全是強敵,正是用人之際,將軍領兵相投,必會得到重用。”

  “你是要我做一個投降將軍,日後如何見人?”

  賈詡歎道:“西涼軍早已名存實亡,將軍身邊文臣有多少?武將有多少?兵有多少?地盤有多少?這些您都沒有,如何與這天下諸侯爭鋒,還是認清現實吧,曹操有成就大業的機會,您安心做個開國將軍,有何不可?”

  張繡被賈詡給問倒了,爭霸的本錢一樣都不足,信心受到暴擊。

  “好吧,就聽軍師之言,投降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