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爭奪北海二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8      字數:2642
  “大人,幽州軍不多,我們如何應對?”宗寶的部下見太史慈隻有三千餘人,覺得有一戰的機會。

  宗寶看著軍容齊整的幽州軍,深吸一口氣,“劉辰麾下的幽州軍極為強悍,況且我們隻有五千人,還要留人防守城池,恐難以取勝,還是安心守城。”

  “可是死守也不是辦法,都昌那邊遭受冀州軍進攻,我們這邊又被幽州軍攻打,肯定沒有援兵,不如趁著幽州主力還未抵達,殺出去!”一部曲勸道。

  “住口,我們受太守大人重托,還未言戰就撤軍,哪有這個道理。”宗寶也是征戰沙場多年的戰將,雖然沒有什麽顯眼的戰績,但還是有責任心的。

  城下,太史慈打量著下密城,“沒想到宗寶竟然沒有逃跑,算得上是一條漢子。”

  “沒逃好啊,咱們可以將他們打包,多抓些俘虜,最好能將其勸降,也能多一份戰力,主公就不會因為並不足而發愁了!”說話乃是韓當,他被派來支援太史慈,除了他,還有降將單經,單經身為公孫瓚麾下大將,帶兵能力毋庸置疑,他曾和冀州軍死磕,正好排上用場。

  “二位,我們是否現在要造橋?”單經問道,他投降劉辰後統領一部分舊部,另一部分則是遼東送來的補充兵,現在的他已經見識了劉辰軍的裝備實力,隻能從心裏歎服,自己敗得不冤。

  太史慈點點頭,“造橋之事就交給單校尉了,請務必在傍晚之前鋪設完畢,那時候宗寶想跑都跑不了。”

  這次出戰太史慈是主將,韓當和單經為副,一切還需要他做主。

  “請放心,咱們造的是浮橋,保證入夜前完成。”

  就這樣,太史慈和韓當領軍監視宗寶,單經令人造浮橋。

  濰水並不寬闊,浮橋搭造的很快,距離傍晚前就建造完成,隨即,三千甲騎快速通過,宗寶這才發現自己犯了大錯,如果太史慈剛到時他還有撤退的機會,如今大隊騎兵增援,他們此時突圍隻有死路一條。

  緊接著,太史慈命令麾下安營紮寨,準備困死宗寶,就在此時,一隊斥候哨兵折回。

  “報告校尉大人,我們抓住了五個敵人的傳令兵,繳獲了一份命令!”

  “哦?快呈上來!”

  哨兵隊長立刻拿出一份白娟,太史慈、韓當、單經三人看了一眼,隨即大喜。

  “真是天助我們啊!”韓當大聲笑道,“子義,事不宜遲,立刻派出一支騎軍,搶在冀州軍前麵!”

  哨兵繳獲的正是孔融給宗寶的手令,上麵嚴明自己已經放棄都昌,準備逃往兗州。

  “韓大哥,就交給你三千騎兵,即刻出發,搶占都昌。”太史慈立刻命令道。

  韓當回道:“三千太多,怎麽也給你們留下一些騎兵,就兩千,我等你們的支援。”

  太史慈搖搖頭,“兩千還是太少,再加五百,多帶箭支,我會很快隨後就到!”

  “好,我們馬上出發!”韓當不再廢話,帶著兩千五百騎兵每人多帶兩壺羽箭和三天的幹糧,連夜向都昌進發。

  太史慈目送韓當離開,拿著白娟吩咐道:“來人,將那隊傳令兵帶上來。”

  入夜時分,宗寶胡亂吃了一些東西,然後檢查城防,白天渡河的除了幽州的騎兵,還至少有五千步軍,數量已經遠超他們想要突圍已經不可能。

  忽然,一人喊道:“大人,有幾個人向城門走來。”

  宗寶一楞,趕緊望去,果然,黑暗中有五個黑影向城門徒步走來。

  “不要放箭,我們是都昌的傳令兵是來送信的!”

  “都昌,送信?”宗寶一陣疑惑。

  “大人,我們在半路上被幽州軍抓住,他們讓我們將太守大人的手令送過來。”

  宗寶更加疑惑,他可不認為太史慈會這樣好心。

  “大人,可能是敵人的詭計,要不要將他們趕走,或者殺了!”

  宗寶想了一陣,“隻有五個人,應該沒有什麽威脅,讓人進來,問問究竟是怎麽回事,也許真的是太守大人送來的消息。”

  “諾,來人,開城門!”

  城門被打開,五個哨兵被帶了上來。

  “小子,如果你們是幽州的細作,我會將你們直接扔下去!”宗寶威脅道。

  傳令兵被嚇得打個哆嗦,趕緊拜道:“小的們的確來自都昌,有郡守大人的手令為證。”說完,遞過信物和白絹。

  宗寶接過兩樣東西,接著火把看了一陣,頓時倒吸冷氣。

  “大人,可是太守大人的手令?”周圍的部下小心的問道。

  “錯不了,是大人的手跡,還有這信物都是真的,可是這命令有些讓人……”

  幾個部下結果手令,仔細一看,都傻眼了。

  “這怎麽可能,太守大人他們竟然放棄了都昌,還要逃往兗州!”

  “這會不會是太史慈的詭計?”一人不願相信命令是真的。

  “命令假不了,西麵丟了四座城池,有三萬冀州軍,太守大人逃跑也在情理之中,隻是沒想到卻逃往兗州,去投奔曹操。

  宗寶道:“不是曹操,是天子。”

  “大人,還不是一樣,誰不知道曹操挾持了天子。”

  宗寶沒有說話,手下說的沒錯,投奔天子和投奔曹操沒有什麽區別。

  “大人,我們怎麽辦?”

  這個部下問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孔融都跑了,他們守在這裏已經沒有意義。宗寶也明白,但他有些不知該如何選擇。

  “你們容我好好想想,這路該怎麽走!”

  這時,五個傳令兵的小頭目說道:“校尉大人,幽州的太史慈讓我們傳話,說如果大人開城投降,保證官居原位,俸祿加倍!”

  宗寶並未感到意外,太史慈放人進來就是來勸降的。

  “還有,一部幽州騎軍已經離營前往都昌。”

  “我知道了,你們先下去吧!”

  五個哨兵被帶走,宗寶在城上徘徊,心裏有些亂。

  “大人,屬下有話要說!”一個部將拜道。

  “說吧!”

  “大人,擺在咱們麵前的有兩條路,一條就是立刻突圍,和太守大人會合,另外一條就是開城投降,加入幽州軍。第一條我們要衝破幽州軍的攔截,敵人至少有七八千人,都是最精銳的幽州悍卒,又有強將太史慈率領,我們就算能夠衝出去,恐怕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而且突破了這裏,路上還可能遇到冀州軍的攔截,這是一條血路啊,還有,去了兗州,兄弟們背井離鄉,寄人籬下,在這亂世,恐怕隻能埋骨他鄉。”

  這個軍官的話一下子說到了城牆上所有人的心坎裏,背井離鄉,妻離子散,誰願意離開?

  宗寶看了周圍的眾軍士一眼,良久,撫著城牆仰天長歎,“兄弟們,這個惡人我做了,傳令,打開城門,我去見太史慈!”

  宗寶麵對手下人的期盼,最終選擇了背叛孔融,選則了投降。

  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剛才部下已經表態,如果強行突圍去兗州,估計人心立刻散掉,甚至會發生嘩變,他隻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宗長史,久仰了!”

  幽州軍大營,太史慈親自迎接宗寶。

  宗寶當場下拜:“敗軍之將,特來乞降!”

  “宗長史,我要謝謝你,免去了大家一場兵禍,你放心,我家主公有言在先,不戰而降者保留一切官職和待遇,包括所有的北海兄弟們!”

  太史慈當場做出保證,保留宗寶的官職和北海兵的編製,並且一切按照幽州軍的待遇提供糧餉。這樣的保證立刻打消了北海軍的顧慮,幽州軍平添一股戰力。

  隨即太史慈留下兩千幽州兵和兩千北海兵駐守,保護後勤糧道,然後向都昌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