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青州黃巾投降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8      字數:2358
  孫堅陣亡,孫策遵從其遺囑,返回宛城,交還軍權。

  州牧府內,一身麻衣的孫策半跪在袁術前,孫堅的死讓他瞬間成長起來,換做以前,他是無論如何不會跪下的。

  “州牧大人,家父不幸死於賊手,辜負了您的期望,孫策在這裏告罪。”

  袁術看著眼前的少年,心思百轉,孫堅的死讓他覺得有些可惜,雖然一直地方,但不可否認孫堅是位將才,為自己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此刻他最關心的還是傳國玉璽,那可是他做夢都想要的東西。

  “伯符啊,爾父文台之死讓人悲痛,是我軍一大損失,如同斷了本州牧一條臂膀,讓人痛不欲生,但人畢竟以死,還請節哀,來人,賜孫小將軍錢百萬,為破虜將軍孫堅發喪!”

  孫策暗自咬牙咒罵,孫家軍為袁術征戰四方,死傷無數,最後就值這一百萬錢,不過此刻不同以往,他可不能和袁術鬧翻,裝出一副感激的樣子,叩拜道:“謝州牧大人!”

  “伯符,你日後有何打算?”

  孫策道:“回州牧大人,策想先為家父守孝,還未有其他打算。”

  袁術道:“百善孝為先,是應該如此,如有什麽困難,直接說出,本州牧一定會力所能及的提供幫助。”

  孫策再次謝過,以辦喪事為由告辭離開,他現在實在不想看袁術醜惡的嘴臉。

  袁術很想問孫策傳國玉璽在什麽地方,可是這種狀態下也知道有些不合適,隻能作罷。

  “紀靈,安排人手,嚴密監視孫家,一有異動,立刻回報,其麾下將士也是,沒有命令誰也不能離開營地!”

  “諾!”

  孫堅的死在袁術集團中並沒有引起波瀾,因為孫家軍一直是客軍,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消除了內在隱患。

  相比袁術集團的平靜,反應最大的就是劉表了,他立刻將黃祖召回,對偷襲失敗隻字未提,反而給了很多賞賜,孫堅之死,讓荊州少了一個大敵。

  荊州戰場,因為袁術停止擴張而平靜下來,曹操收回兵力,繼續清剿境內的黃巾。

  這次,他采用陳宮之際堅壁清野,將泰山郡周邊郡縣百姓全部撤走,留下精銳軍士守衛縣城,這種方法對於靠搶奪糧食為主的黃巾軍是個非常好的策略,黃巾軍坐吃山空,卻進退無路。

  泰山郡牟縣,黃巾軍大營,張墉和管亥討論去路問題。

  “大帥,我們轉戰數州千餘裏,從未怕過,眼前隻是遇到了小小的困難,怎麽就言敗了呢?”管亥瞪著張墉,怒吼道。

  張墉歎道:“管將軍,你看看現在的弟兄們,已經有三天沒吃過飽飯了,連連兵器都拿不穩,如何與官軍戰鬥,你說去徐州,可是陶謙布下重兵,咱們根本過不去,至於青州,現在是袁紹的地盤,更無法回去,如今曹操將數百裏內的百姓清空,無法獲得補給,如果不想辦法,咱們七十萬口都要活活餓死,你說我能怎麽辦?”

  其實張墉也不容易,拖家帶口盡七十萬人,哪個不需要吃飯,所繳獲的糧食在入如此數量的人口之下根本堅持不了多久。如今口糧即將斷絕,餓殍遍地,他能不發愁嗎?

  管亥道:“我也知道你的難處,但也絕不能向官軍投降啊!”

  原來曹操向張墉送來了招降書,隻要青州黃巾肯投降,將給予糧食還給土地耕種,最重要的是給了張墉一個中郎將的頭銜,還可以繼續率領麾下,這樣的條件讓張墉心動了,這才與管亥相商量。

  “大帥,你這是糊塗,官軍根本不拿我們當人看,當年的朱儁,皇甫嵩等人屠殺數萬黃巾兄弟,那曹操就曾是幫凶,你能保證他不反悔殺人?況且據官軍的俘虜交代,被咱們殺死的鮑信乃是曹操至交好友,怎麽可能會放過我們!”

  張墉楞在當場,還別說,經過管亥這樣一分析,還真有風險。

  “那咱們該怎麽辦?”

  管亥搖搖頭,“不知道,不過絕不能向官軍投降,大不了咱們分散,逃入山林,學那黑山軍,等日後有機會再聚到一起。”

  張墉此刻心裏有些亂,不知道該怎麽辦。

  “容我先考慮一下。”

  第二天,張墉雙眼通紅的坐在木塌,現在仍在糾結何去何從的問題,說實話,他還是更傾向於投降曹操,因為日後吃飯有保證,不用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軍士們也傾向於此,他們絕大部分都是農民出身,沒有什麽比土地更誘人的了。可是管亥的所說的也不是沒有可能,萬一剛剛放下兵器曹操就舉起屠刀,到時候連哭的地方都沒有了。

  “報,大帥不好了,宋遷將軍帥部向曹操投降,曹操大軍已經占領博縣。”

  博縣距離牟城不足六十裏,一天就能抵達,更可怕的是那宋遷手裏有一半的黃巾軍,本來是抵擋曹操的,這下可好,直接賠了一半兵力。

  “宋遷,你個叛徒……”

  張墉不住咒罵,宋遷投降帶走的可不光是一半人馬,還有整個黃巾軍的心也帶走了。

  這時,管亥也跑了進來,得知宋遷投降曹操也是大吃一驚。以前還能用兵力優勢抵擋官軍,現在恐怕做不到了。

  “大帥我們……”

  張墉擺擺手,打斷了管亥的話,“管將軍,如今人心渙散,抵抗隻是徒勞,既然能保存這數十萬上下,何苦送命。”

  “張帥,此事還需要慎重啊!”

  張墉歎道:“我已經決定了,至於管將軍,人各有誌,你想離開我並不阻攔。”

  “你……”管亥想要痛罵張墉,但終究沒有說出口,營內有數十萬家眷,一旦堅持開戰,能活著的恐怕不多,他也能夠理解。

  “既然張帥已經決定投降曹操,請恕管某無法跟隨,從今以後大家各走各路,告辭!”

  “管將軍,你是黃巾的希望,張某敬你是位豪傑,本人懦弱,請一路走好。”

  “事已至此,張帥保重!”

  管亥抱拳拜別,走出大帳,召集自己的麾下,同時號召想跟隨人的離開,不過人心有變,最終隻有不到四千人願意和他離開。

  “哎,曾經的百萬青州黃巾,竟然走到如此地步,黃天在上,大賢良師在上,我管亥該去哪裏?”

  管亥仰天長歎,卻無可奈何,剛要領軍離開,忽然追來大隊人馬,為首一人正是張墉。

  “管將軍留步!”

  “張帥,你什麽意思,要強留下我嗎?”管亥橫起滿是缺口的大刀警惕道。

  張墉趕緊解釋道:“管將軍誤會了,我是來送東西的。”

  說完一招手,身後軍士拉來千餘戰馬還有百餘輛馬車。

  “這裏有一千二百匹戰馬,一些糧食,還有錢財,張某隻能做到如此了。”

  管亥有些感動,卻不知說什麽好,最終隻能說句謝謝,領著這些物資離開黃巾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