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迎接蔡邕二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7      字數:2321
  蔡邕見過貂蟬後來到將軍府正廳,剛一走進,他就覺得有些驚異,因為廳內裝飾和當下有極大的不同,沒有會客用的案幾坐塌,多出了一些他從未見過的奇怪家具。

  “這是……”

  劉辰趕緊解釋道:“這些是桌椅,本人身材比較高大,跪坐不方便,所以打造了這些新式用具,用久了反而覺得很不錯,所以就替代了老式的坐塌和案幾。”

  蔡邕,不是雖然是大漢名士,但他非常開明,並沒有感覺的這些東西和東西禮法有衝出,反而有些新奇。

  “這些是來自北胡嗎?”

  “劉辰答道:“形狀上確實有些相像,不過有經過許多改進,早已不是什麽胡床和胡凳了。””

  蔡邕點點,眼前這些高腳家具造型美觀大氣,那些胡人絕對造不出來。

  “嶽丈,請上座!”

  蔡邕做到了最左側上首的太師椅上,這種有靠背的坐姿讓人感覺非常舒服,自己的腿完全被解放出來,再也不用擔心直坐時腰疼了。

  “好東西啊,比跪坐舒服多了。”

  後世代的桌椅等複合人體力學,它根本不用推廣,甫一出現,先是風靡遼東的官員之家和官屬,然後是酒肆,現在已經開始走進普通百姓之家。

  “的確如此,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風靡整個大漢。”

  蔡邕笑道:“好的東西的確需要推廣。”

  這時,侍者端上茶杯斟茶,看著眼前的精美絕倫的瓷器眼皮一跳,眼前的東西比送給他以及售賣的還要好上一個檔次,不住咋舌。

  劉辰蔡邕喝過茶,這才正式道:“嶽丈大人,如今朝廷蒙難,受他人擺弄,天下有傾覆之危,各地諸侯擁兵一方,已經到了亂世,遼東還算比較安定,日後您就安心住在這裏,文姬陪伴身邊,安心寫史書,頤養天年,這天下事就交給我們這一代處理吧!”

  李傕掌控的朝廷又開始四處封官許願,征召天下之名士,比如,本來一直不應詔的朱儁,竟然去了長安,劉辰生怕蔡邕腦袋一熱,也回長安,下一次他就不敢保證可以再救人。

  蔡邕苦笑道:“子啟放心,我這把老骨頭已經經不起折騰了,現在我就想安安心心的將自己的漢史寫完,此生無憾了!”

  本來真心報國,卻險些丟了性命,最後還背上汙名,幸虧王允身亡,否則到死了也洗脫不了,此刻對從政已經意興闌珊。

  劉辰安慰道:“嶽丈大人也不用為此事傷身,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算是朝代更替,也是上天注定,我們凡人阻止不了,隻能盡最大的努力自保,至於其他隻能順其自然。”

  蔡邕眼前一亮,驚歎道:“人道子啟乃當世之奇,所言果然不同凡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說的太好了,自夏商周,春秋,戰國,秦,先漢,再到如今,皆是如此,不過,咱們皆是漢臣,都希望大漢續命,我是老了,而你正當壯年,如果可能,盡量的維護大漢。”

  蔡邕隻是將心中的期望說出,並沒有用命令和請求的語氣,因為當他看到遼東軍的軍服和旗號,和路上遇到的諸侯軍隊都已經和漢製有了不同,這也說明眼前這位女婿的心思。

  劉辰道:“這個請嶽丈大人放心,隻要大漢存在一日,劉辰就不會有他想。”

  蔡邕點點頭,開始和劉辰交談遼東治理,以及周邊地區的外患,得知強大的高句麗王國已經四分五裂,隻剩下最後一口氣時,對劉辰極為歎服。

  “子啟之功,乃利千秋,我的漢史一定要將這些功績寫入。”

  當下各路諸侯無不相互廝殺,爭奪地盤,隻有劉辰與外族作戰,而且擴地數百裏。

  “可惜朝廷被奸人掌控,要不然可封萬戶侯。”蔡邕不住歎氣,劉辰是他的女婿,當然爵位越高越好。

  劉辰豁達道:“我曾經的誌向就是驅除外族,保家衛國,如今國將不國,雖有殺賊之心,卻鞭長莫及,既然衛國做不到,就隻能保家了。”

  蔡邕道:“亂世之中能夠保家就已經非常難得了,我一路走來,經過豫,冀,幽三州之地,百姓無不艱難困苦,朝不保夕,隻有遼東,卻極為安穩,百姓樂業,蔡邕代大漢謝過。”

  “此乃本職所在,何謝之有,嶽丈折煞小婿了。”

  “子啟仁義,老夫自認才氣出眾,卻一事無成,反而背了汙名,況且還有救小女一命,當的起老夫一拜。”

  劉辰趕緊扶起蔡邕,“嶽丈大人,咱們以後就是一家人了,切莫再如此客套,此刻文姬肯定與您有很多話要說,我送您過去,等到了晚宴之時咱們再談。”

  蔡邕點點頭,和愛女數年未見,想念的很,隨劉辰來到蔡文姬所住的閣樓。

  蔡文姬早就等候,攙扶著蔡邕來到小閣之內。剛進屋,頓時一股墨香之氣撲鼻而來,蔡邕好奇的打量周圍。就見屋內中間擺放一長方紅木桌,上麵放置筆木紙硯,鏤空雕花的窗格撒進細碎的陽光,屋內擺放著二十盆奇花異草,爭奇鬥豔,在牆壁上,掛著一些字畫,娟秀端正,一看就是出自自己的女兒之手。

  蔡邕可是當世才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立刻被方桌上精美的墨硯,鎮紙所吸引,見硯裏還有墨,而鎮下有玄紙,立刻來了興致,晚起袖子,拿起毛筆,當即寫了“天地正氣”四個大字。

  寫完後,蔡邕立刻發現這字和以前的不一樣,色澤烏潤,層次分明,更有一股說不出的香氣,沁人肺腑,讓人精神一震。

  “這,這是什麽墨?”蔡邕何等眼光,立刻知道所用的墨與眾不同。

  蔡文姬在旁邊答道:“這是夫君譴人製作的新墨,裏麵加了油和膠,還有一些香料藥材。”

  “原來如此,賢婿果然當世鬼神之才,竟然能做出如此絕品的墨,為父不得不服啊!”

  新墨由於中原大戰,商路通行困難,一直沒有走出幽州,長安也沒有售賣,蔡邕沒有見過,立刻驚奇無比,拿著一塊方墨仔細大量。

  “這東西製作一定很難吧?”

  蔡文姬看著父親小心的模樣有些好笑。

  “聽夫君說這種油煙墨製作確實有些繁瑣,但普通的可以量產,比如遼東的官屬就用,精品就需要特製了,我這裏還有很多,如果父親要用,可隨時取用。”

  蔡邕大喜,如此好墨哪會不愛,當場就要了十方,而且還討要了兩副硯台。

  就在蔡邕如獲至寶之時,忽然發現桌上有一奇怪東西,上麵赫然寫著論語二字,下意識的拿在手中,打開一看,原來這是紙做成的書,越翻越激動,更是不可思議。

  “天啊,這是怎麽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