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蔡邕哭董卓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7      字數:2610
  未央宮大戰隨著董卓的身亡而告終,宮外的董卓軍得知主子被殺,而且整個長安都被呂布把持,不想死的他們紛紛放下兵器投降。

  禍亂大漢的賊臣殞命,朝廷上下一片歡騰,一些大臣喜極而泣,他們終於熬出頭了,不光如此,就連長安的百姓也是如此,一個個奔走相告,歡呼慶祝。

  “奉先,我們成功了,我們解救了大漢!”王允扶著呂布的手臂熱淚盈眶,數年的忍辱負重,終於收獲成果。

  呂布手刃董卓,功勞最大,想到日後這長安是他的地盤,就喜上眉梢。

  “司徒大人,同喜!”

  “二位,這裏還有一人,不知要如何處置?”李肅走了上來,手裏提著一人,正是李儒。

  呂布看著被嚇得手腳發軟的李儒冷冷道:“此人陰毒狠辣,董卓一半的罪惡都出自他之手,推出宮外,在鬧市中砍了!”

  李儒神色灰敗,董卓死了他知道一切全完了,任命的閉上眼睛。

  王允看著被拖走的李儒說道:“奉先,事情還未了結,董氏一族大部分人躲在郿塢,另外,李傕、郭汜、樊稠、牛輔、張濟等將皆領兵在外,這都是大患。”

  呂布冷笑道:“司徒大人放心,董卓一死,這些人不過是土雞瓦狗之輩,布舉手滅之。”

  王允知道呂布狂傲,也不反駁,眼下還有事情要做。“董賊已死,還需稟告天子,安撫眾臣,穩定長安,再謀其他。”

  誅殺董卓全靠了王允的計謀,此刻他自然的成了眾臣之首,立刻拜見劉協。

  劉協隻是配合王允之計裝病而已,此刻得知董卓被殺,高興無比,他自幼聰慧,知道自己還不能理政,一切交給了王允做主,王允瞬間成為了新的權臣。

  當晚,皇帝劉協開始用膳,王允和呂布代表皇帝大宴群臣,通宵達旦。

  深夜,長安一處廣場上,一隊軍士圍著一處篝火,發著牢騷。

  “真是倒了血黴,這大晚上的竟然守著一個死人,晦氣!”

  “哈哈哈,也不算是倒黴,這可是差點當上天子的董老賊。”

  原來這對軍士守得竟然是董卓的屍首,呂布將其殺死後決定將其暴屍於市井,任由百姓唾罵,為了防止有人將其分屍,所以派人看護。

  “什麽狗屁太師,任你生前何等的風光,還不是和死豬一樣,連普通人都不如!”

  “哈哈哈,這家夥要真是一頭豬那就好了,咱們還能沾沾光,現在這個樣子,太惡心了,今天還好,明天開始估計周圍就無法站人了。”

  這時一個軍士站起身,來到董卓的肥軀前,拿出一把牛角尖刀,劃開外麵的錦衣。

  “老六,你做什麽?”一人趕緊阻止。

  “什長,沒事,我就在想古人所說的點天燈是不是真的,這董卓正好合適,放心,不會胡來的。”

  名叫老六的軍士的提議立刻引起其他人的興趣,有人甚至去找燈撚,那位什長笑罵幾句也加入其中,董卓罪惡滔天,殺人無數,他們這樣做也是替天行道。

  可憐董卓權傾一時,死後竟被人點了天燈,天道輪回,報應不爽。

  次日,百姓們開始了新的一天,百姓們也知道董卓被殺,暴屍街道,有人前來觀看,唾罵,甚至仍石頭,有些激動的要上前動手,都被軍士攔了下來。

  就在這時,一輛馬車停了下來,一老者走下車,跪在董卓身前,大聲哭號,所有人都是一驚,普天之下人人要誅殺董卓,對他的死無不拍手稱快,竟然還有人膽敢來哭喪,簡直是大逆不道。

  “來人,給我拿下他!”

  眾軍士立刻上前,將老者綁縛,上報。

  王允很快接到消息,他立刻趕來,看看究竟是什麽人如此大膽,竟為董卓哭喪。

  很快,事數輛馬車來到董卓暴屍之地,除了王允,還有新任的太傅馬日磾等一眾官員。

  馬日磾是東漢名臣馬融後人,才氣不輸於蔡邕,和盧植也是好友,天下名士。

  “竟然是蔡大家!”

  眾官員認出為董卓哭喪之人,赫然是蔡邕。

  馬日磾和蔡邕是好友,趕緊上前,“伯喈兄,你酒喝多了,怎麽會再此哭訴,趕緊隨我離開!”

  為董卓哭訴,這可是大逆不道的行為,馬日磾反應很快,想用醉酒糊弄過去。

  哪知蔡邕並不領情,反而大聲道:“太師他對我有知遇之恩,如今暴屍街頭,我怎能不管,人死如燈滅,為何要做出如此人神共憤之事?”

  好嘛,這下子可捅了馬蜂窩。蔡邕雖然被董卓強行征辟,但卻對他極為重用,處處禮遇,蔡邕是性情中人,有恩報恩,不過此事哭訴的確不是時候。

  “蔡邕,那你的意思是董賊不該殺了?”王允眯著眼睛寒聲道。

  蔡邕答道:”董太師雖然大逆不道,卻能提用群士,滿朝文武有許多被閹黨迫害卻在長安任要職,包括在做的各位,比如王司徒你!“

  王允勃然大怒:“混賬,老夫乃忍辱偷生,無時無刻不想誅殺董賊解救天子,也是這樣做的,而你,一個大膽狂徒,竟然公然為董賊鳴不平,你對得起被欺壓的聖上、被濫殺的同僚,還有慘死的百姓嗎,虧你還飽讀聖賢之書,竟然如此齷齪,與賊共舞,不忠不義,來人,給我押入大牢,等本司徒稟明聖上,斬首示眾。“

  眾官員大吃一驚,蔡邕乃天下名士,竟然說斬殺就斬殺,頓時心裏發寒,這王允竟然也是如此濫殺。

  “司徒大人,蔡大家乃天下名士,士人之翹楚,雖然有過,卻隻是酒後狂言,還請饒過他這一次。”馬日磾趕緊勸道。

  王允冷哼一聲:“正因為他乃天下名士,更不能同情董賊,否則,其他人效仿,成何體統,先押下去再說。眾人莫要再勸,否則視為同黨!”

  這句話很有殺傷力,眾人不敢再勸。

  蔡邕也傻眼了,沒想到自己不過是有感而發,竟然惹來大禍,可是他有文人的風骨,可不想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向王允低頭,最終被押入天牢。

  蔡邕被帶到了冰冷汙濁的天牢之內,終於後悔,並不是他怕死,而是他正在編寫漢史,一旦成功,將是流芳百世可比史記的典籍,現在是待罪之身,不可能在由他執筆了,悔恨無比,當天就托人找到馬日磾,謝了一封謝罪書,希望得到赦免。

  馬日磾拿著蔡邕的謝罪書來找王允,希望看在自己的麵子上放人。”

  “翁叔啊,蔡邕為董卓哭喪之事已經傳遍長安城,百姓的反應很大,就是朝中的大臣們也上書皇上要求懲處,老夫的確為難啊!”

  馬日磾道:“司徒大人,蔡邕已經意識到了錯誤,願領墨刑甚至刖刑,以續寫漢史。”

  “哼,怎麽,他想學司馬遷寫謗書!”

  馬日磾眉頭一皺,暗道這王允語氣越來狂傲,司馬遷那是何人,一部史記流傳千古,竟然被形容成謗書,這口氣也太大了。

  “司徒此言差矣,昔日漢武帝讓司馬遷寫史記,還讓其流傳,可見其心胸之開闊,如今蔡邕也是如此,大人何不效仿。

  王允眼睛一瞪,馬日磾的意思就是說他心胸狹窄,當即冷然道:“可惜老夫無法達到武帝的心胸,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此人大逆不道,理應殺之而驚醒世人,凡是與董卓為伍以及同情之人皆該殺!”

  馬日磾暗自搖頭,這王允看來也被權利腐蝕,變得目空一切了,可他沒有辦法,軍政全部被其把持,和那董卓時一樣,無法勸諫,最終隻能無奈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