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誅董卓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7      字數:2324
  王允定下計策,立刻進宮拜見劉協,此刻的劉協隻是一個十一歲的孩子,根本沒有主見,但他知道董卓殺害了自己的哥哥和祖母,這個仇不共戴天,早就刻在了幼小的心靈之中,立刻答應了王允的計策,同意禪讓之事。

  另一邊,呂布也在行動,在自己的家中,宴請李肅。

  李肅見呂布神情凝重,開口問道:“奉先,今日請我來可有什麽要緊之事?”

  正襟危坐說道:“確實有一件天大的事,隻是事關重大,關乎很多人的性命!”

  李肅暗忖,看呂布的神色這件事應該不小。

  “奉先但說無妨?”

  呂布道:“李兄,平日裏我對你怎麽樣?”

  李肅不暇思索,平日裏呂布對他非常照顧,而且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官職低而看不起。

  “奉先待我如兄弟一般!”

  “好,就衝這句話布敬李兄一杯,請!”

  兩人一口而幹,呂布親自給李肅倒滿酒。

  “布還有一句話要問,那董卓對你如何?”

  李肅吃了一驚,沒想到呂布竟然直呼董卓之名,心裏一緊,恐怕要發生的事與董卓有關。

  “你我是兄弟,周圍無人,李兄請說實話。”

  李肅自己幹了一杯酒,苦笑道:“太師對我如何奉先應該知道,我本是都尉,那時候在西涼軍中地位不大不小,自勸奉先加入我軍,這算是一件功勞,加騎都尉,如今太師高高在上,麾下有軍二十萬眾,其他與我平級之人皆拜將封侯,而我,依然是個小小的騎都,麾下兵馬不過五千,可笑我盡職盡責,卻寸步不前,哎,無可奈何啊!”

  呂布大聲道:“布也替李兄不值,你乃先漢名將李廣之後,勇武隻稍遜於本將,卻受排擠而得勢,如今有個機會擺在眼前,不知李兄敢不敢做!”

  “奉先但說無妨!”

  “很簡單,董賊殘暴不仁,上欺天子,下屠戮百信,罪惡滔天,人人得而誅之,和李兄說句掏心窩的話,我本不欲反他,可是老賊強擄我的愛妾,簡直就是禽獸,所以和司徒王允定下計策,要謀殺董賊。”

  李肅雖有準備,仍被驚得說不出話來。

  “那董卓擁兵二十萬,麾下皆是強兵悍將,如何要殺他?”

  呂布笑道:“李兄莫慌,聽完我們的計策你就會同意了。”

  “請說。”

  “過幾天天子會染病,所以想禪位於董卓,董卓必會前來,而我們布置好伏兵,一舉將其擒殺,永絕後患。”

  李肅吸了一口冷氣,為了殺董卓竟然連這樣的計策都用了出來,可謂背水一戰,一旦失敗,董卓必會登上大位,一切都完了。

  “這是否太過冒險?”

  呂布見李肅躊躇,當即拋出籌碼,“如果事成,李兄將出任虎賁中郎將,關內侯!”

  李肅終於變色,他現在隻是小小的騎都尉,虎賁中郎將是何等的要職,更有一個關內侯,他們李家對封侯有很高的執念,當即起身。

  “男子漢大丈夫,當殺賊為國效命,李肅加入。”

  呂布大喜,李肅雖然官職不高,但五千人也不失為一個強援,而且由此人去頒布詔書,董卓不會心疑。

  “太好了,有李兄相助,董賊插翅難逃,我們擊掌盟誓!”

  十天後,駐守皇宮的董璜忽然傳出消息:小皇帝劉協染病,吃不進東西。

  李儒立刻召集眾大臣商議對策。

  大殿上,眾臣神情緊張,好像在等待什麽,沒過多久,李儒、董璜、王允、太仆楊讚、太尉黃琬等來到大殿。

  王允現在深得董卓信任,被予為理政之事,和李儒相當。

  “諸位臣工,天子染了怪病,無法吃東西,眾太醫束手無策,讓咱們準備後事!”

  這一下子炸了鍋,天子死也就罷了,可是沒有後繼之人,這就是天大的麻煩。

  李儒緊皺雙眉,事情來的太快,讓他有些猝不及防,按照正常發展,天子病亡如果沒有繼承人則從宗親裏選出血緣最正統之人,可是現在漢室宗親全部被遣散在外,而且都是一方之強,他們打死也不能讓這樣的人進京。

  這時尚書仆射士孫瑞說道:“如果天子真的離我等而去,國不可一日無主,不及時宣布新皇,各地宗親很可能擅自稱帝,大漢必會四分五裂,國將不國。”

  “可是漢室宗親眾多,選誰好呢?”一人疑問道。

  “為什麽非要漢室宗親,太師他德高望重,手握雄兵,天下鎮服,我覺得可接任大統!”

  這句話就如同驚雷一般,大殿內瞬間冷場,包括李儒、董璜等人,對他們來說,幸福來的太快了。如果劉協真的病亡,董卓不可能立一宗親,而漢室宗親更不會派子孫來到長安這個牢籠,做董家的傀儡,所以說,隻能是董卓上位。

  王允在大殿上長歎一聲:“雖然有些大不敬,但有些事情還是要做,文優,咱們麵見聖上,請出禪位詔書。”

  李儒有些發蒙,這劇情發展的太快了,覺得有些不對勁,但一切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發生,又找不出破綻。

  “文優,還有何猶豫的,有了詔書,我馬上派人去請太師!”董璜興奮道,他能不高興嗎,因為這天下就要姓董了,他身為董家男丁,怎麽也能撈到一個王爺。

  李儒看向賈詡,希望能夠得到其他的意見。

  賈詡低頭沉思,顯然很慎重。“事情緊急,還是先拿到詔書再說!”

  小皇帝隨時可能咽氣,如果沒有詔書董卓就名不正言不順,無法繼承大位,有了詔書那就不同了。

  李儒不在他想,立刻隨董璜王允等人來到小皇帝的寢宮。

  龍榻之上,小皇帝已經瘦弱不堪,站不起來,說話也有氣無力,幾乎就是將死之人。

  “陛下,您的身體有恙,為了以防萬一,經過眾臣商量,想要確定未來的大統之位,而太師德高望重,是最理想的之人,可否寫禪讓的詔書?”王允小心的問道。

  劉協睜大眼睛,掃了眾臣一眼,用稚氣的聲音說道:“我明白了,朕恐怕命不久矣,既然諸位大臣們有了主意,那就隨你們去吧。”

  董璜大喜,趕緊對筆官說道:“快,寫禪讓詔書!”

  有了皇帝的首肯,再加上王允等人的領頭,還有董璜禁軍的威懾,無人出來反對。

  詔書寫完,李儒王允等人相繼查看,沒有問題。

  王允道:“至於陛下退位的封號還需要太師返回在做定奪,另外,可派騎都尉李肅拿著詔書立刻啟程前往郿塢,請太師回長安,繼承大位,我等建造告天祭壇!”

  李儒和董璜對望一樣,王允的安排並無不妥,也就答應下來。

  當天下午,李肅率領一千騎兵拿著禪讓詔書星夜前往郿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