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界橋之戰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7      字數:2149
  冀州,幽州軍大營,公孫瓚正看著手中的情報,眉頭緊鎖,神情有些不安。

  “主公,哪裏來的情報?”關靖問道。

  “青州!”

  “莫非田楷出事了?”

  公孫瓚搖搖頭,將書信遞給了關靖,心情沉重道:“比他出事還要嚴重!”

  關靖疑惑的接過書信,仔細看了一下,頓時吸了一口冷氣。

  “這劉辰竟然會出兵青州,讓人不可思議。”

  “是啊,誰會料到一個受困遼東的獅子竟然從海上出兵,直接越過幽州和冀州,此人用兵之奇,我不如也!”公孫瓚感歎道。

  關靖放下書信,覺得有些頭疼,“此人身經百戰,麾下精兵悍將,如果插足青州,真的是件麻煩事,尤其是眼下的亂局,更增變數。“

  “的確如此,眼下袁紹就已經夠難纏的了,又來了一個更不好惹的,頭疼啊!”

  關靖想了一陣說道:“主公,情報說劉辰隻占領東萊三縣,並未繼續擴張,與我們暫時沒有衝突,您可以命令田楷約束部隊,不得踏進東萊,還是專心對付袁紹,他才是我們眼前最大的敵人。”

  公孫瓚點點頭:“沒錯,我軍為了這一戰準備了整整一個冬天,決不能半途而廢,傳令嚴綱,趙範,明日就出發前往磐河,攻打袁紹,對了,還有那黑山來的杜長,也帶上他,總不能讓黑山軍看熱鬧。

  原來公孫瓚和張燕相互提防和不信任,最終導致鄴城之戰失敗,袁紹在冀州站穩腳跟,這次為了徹底擊敗袁紹二人再次聯合,為了避免出現上一次的情況相互遣使,其實就是觀察員,防止對方耍詐。

  公孫瓚部將單經率領主力駐紮在磐河,就等著公孫瓚一到,即可開戰。

  鄴城,三分急報用最快的速度送到袁紹手中,袁紹看完後眼皮亂跳,一下子坐不住了。

  第一份是來自常山張郃,張燕蟄伏數月後再出太行山,占領上曲陽、南行唐二縣,與張郃在靈壽展開大戰。第二份是鞠義,公孫瓚率領麾下精銳騎兵抵達磐河,估計馬上就會攻打界橋,請求援兵。第三份則是臧洪送來的,說劉辰出兵占領東萊三縣,請求指示。

  三份急報,一個比一個令人頭疼。

  “各位,急報你們已經看過了,有何對策?”

  沮授先道:“主公,我軍為了這一戰也準備多時,按部就班即可,可派一員大將北上支援張郃,已拒張燕,此人雖然兵多,但威脅最小,威脅最大的還是在公孫瓚這邊,鞠義此人不足以信任,必須主公親往,另外,通知曹操,圍住於毒,防止其出兵,至於那劉辰的遼東軍……咱們隻能放一放!”

  “主公,屬下認為這劉辰威脅比公孫瓚還要大,此刻他立足未穩,應該命令臧洪派兵攻打,決不能讓其站穩腳跟,否則青州危矣!”郭圖說道。

  逢紀在旁邊道:“公則此言差矣,眼下局勢對我冀州不利,不可再添強敵,一但劉辰與公孫瓚聯合,危險的將是我們啊!”

  “所以我讓臧洪出兵,此人乃青州刺史,又沒有公開投奔主公,相信那劉辰也沒有借口。”

  審配也道:“公則所言極是,如果任那劉辰攻略青州,等我們騰出手時,恐已成勢,還請主公給臧洪下令!”

  沮授見意見又分成兩派,自己這邊有逢紀支援,就不在言語,免得得罪人。

  謀士們意見相左,最終還需要袁紹做主。

  袁紹揉揉眉心,張燕和公孫瓚就讓他好些日子無法安睡,這又來了一位更加難惹的人。

  “我同意監軍的意見,那劉辰還遠在青州,暫時和我們沒有衝突,如果真的讓臧洪出兵,就等於勢成水火,到那時遼東軍全部南下,我真的沒有把握擊敗他,那可是一頭獅子啊。”

  逢紀點頭道:“主公所言極是,現在眼前有兩隻猛虎,再惹一隻獅子,絕對是場災難,先派人監視遼東軍的動向,然後全力與公孫瓚決戰。”

  袁紹看了眼前的眾將和謀士,鄭重道:“這一戰關係我冀州軍的命運,諸公一定要全力應對,傳令下去,明天大軍出發!”

  “諾!”

  界橋,戰雲密布,兩支大軍正在對峙,一是公孫瓚的幽州大營,二是冀州軍大營。

  冀州大營依托界橋紮下營壘,軍中軍大帳內,為首一人,年近四旬,體格高大,滿頭濃密的黑發高高地結成一個朝天髻,銅冠束發,紅潤的臉膛上嵌著一對精光四射的眸子,仿佛可洞穿人們人心,容貌威嚴而竣猛,甫始一見,便給人一種深沉的感覺,此人就是攪動冀州風雲的鞠義。

  “大哥,公孫瓚全軍出動,我軍人少,不易阻擋?”說話之人三十餘歲,體格雄壯,和鞠義麵容相像,此人名叫鞠忠,鞠義的弟弟。

  這時,鞠義右首一員將領說道:“不是我們抵擋不住,而是死戰之下必然損失慘重,必會被袁紹吞並,得不償失。”此人名叫李勝,鞠義麾下大將。

  鞠義叛亂韓馥,就能看出此人不是甘居人下之輩,但其為人名聲不是很好,沒有得到冀州本地士人集團的支持,無法發展,隻能困守一地,最後不得不投靠袁紹,等待時機,然而袁紹越坐越強,其勢不是當年的韓馥可比,他就更沒有機會了,眼下不得不接受調遣,與公孫瓚的幽州軍對峙。

  “公孫瓚為人狂傲,對付他倒是不難,隻是那袁紹,恐背後做鬼,要防備的是他才是。”

  鞠忠道:“大哥,要不我們投靠公孫瓚算了,說不定能占領冀州地盤,哪怕一郡之地也好!”

  鞠義瞪了自己的兄弟一眼,“做事要多動動腦子,那公孫瓚勇則勇矣,但不是主才,況且他心胸還不如袁紹,幽州也不如冀州,況且咱們已經兩次投奔他人,再改換門庭,定叫人嗤笑,名聲臭了日後如何招兵買馬,鼎足一方?”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怎麽辦?”

  鞠義陷入沉思,眼前大戰無法避免,他要做的是盡最大的努力保全自己,然而不戰是不可能的,袁紹定會在旁監視。忽然,他靈光一閃,來了注意。

  “鞠忠、李勝,我有一法,可令袁紹軍全力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