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東萊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7      字數:2415
  對於出兵青州崔均有些擔憂,“主公,元皓,青州之地也與遼東相隔大海,萬一被攻打豈不是無法支援?”

  田豐自信道:“元平,你這個你放心,短時間內東萊不會遭到攻打,按照我的推斷公孫瓚一定會和袁紹爭奪冀州,至於臧洪,此人比較保守,不會輕易進攻他人。況且主公名震天下,在沒有絕對的把握之下,無人敢攻打咱遼東軍。”

  崔均想想也是,自家主公的名頭可不是蓋的,想要和幼獅開戰還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本事。

  田豐接著道:“還有一點,就是我們不要擴張太快,隻需在東萊郡活動即可,一是觀察中原局勢,二也是避免和其他諸侯發生衝突,等待時機成熟。”

  劉辰腦子不住轉動,本來的計劃是想等待公孫瓚和袁紹分出勝負後再行動謀奪幽州,而眼下田豐的意見卻是提前入局,讓他陷入沉思,思考利弊。

  按照正常的走向自己要憑借幽州之力抗衡袁紹,然後再二人決戰後謀奪冀州,這屬於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打發,不過這將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因為對手乃當世梟雄,就算他熟知曆史脈絡,也不能一口吞下。

  想著想著劉辰一拍大腿,眼放精光:“既然提前入局可以得到好處,那就不用考慮太多,大不了撤回來!”

  田豐問道:“主公同意了?”

  劉辰點點頭,“我馬上派閻行去接替太史慈。”

  東萊郡,青州濱海之郡,領十二縣,人口五十餘萬,不過當下青州大亂,東萊也不能幸免。

  黃縣,東萊郡治所,一座濱海城市,因境內黃水而得名。

  黑夜,由於天氣變暖,海鳥回遷,海灣之內,不時可以看到滑翔的影子,鳥鳴混著浪花拍岸之聲,形成獨特的音樂。

  倏然,深海中出現三十艘船隻,憑借風帆向沙灘駛來,這種船正是遼東的沙船,不懼擱淺,快速衝岸,隨即跳下數百道黑影。

  為首一人身材挺拔,麵容英偉,正是太史慈,奉劉辰之命要趁著青州大亂之際前來謀取一塊根據地,而他是黃縣之人,當然選擇了自己最熟悉的地方。

  “太史都尉,我隻能送到這裏了,下一批會在三天之後!”一艘沙船之上,裴元紹探出身子壓低聲音喊道。

  裴元紹身為海軍副將,現在已經是如魚得水,徹底喜歡上了海上的生活。

  太史慈揮揮手,“知道了裴兄弟,一路小心!”

  “彼此彼此!”

  話落,沙船調整風帆,在風力的作用下開始緩緩移動,回到海中,直至消失。

  太史慈看著眼前熟悉的海灣,神情透著興奮,沒想到自己還能回來。

  “大人,弟兄們都準備好了,不知我們要去哪裏?”

  太史慈向遠處望去,指著遠處一座高山對麾下說道:“先去那座山隱藏起來,我想辦法聯係一下城內的朋友,再做打算!”

  “諾!”

  清晨,太史慈喬裝打扮,來到城內,此時城內氣氛緊張,衛兵盤查嚴格,不過他身上沒帶武器,自然放行。

  太史慈來到一衙門口,對門口衛兵說道:“二位官爺,請問成顯在嗎?”

  兩個衛兵詫異的看著太史慈,一人問道:“你是何人,為何來找門下督大人?”

  門下督全稱是門下督盜賊,主抓盜賊和城內治安,類似於後世的警察。

  太史慈一愣,隨即笑道:“勞煩通報一聲,就說有故人來訪!”

  衛兵見太史慈氣度不凡,又聲稱是自家長官的故人,不敢為難,立刻去通報。

  很快,院內走出一黑袍武冠的健壯青年,黑臉堂,眼睛很亮,見到太史慈發出一聲驚呼。

  “子義大哥,怎麽是你?”

  太史慈笑道:“成顯兄弟,行啊,幾年不見,有官威了!”

  成顯先是一禮,不好意思道:“全賴子義大哥調教的好,這才有命活到現在,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裏麵談。”

  太史慈點點頭,隨成顯來到衙門內。

  門外的兩個衛兵麵麵相覷。

  “原來他就是太史慈啊!”

  “聽說此人箭術如神,而且非常講義氣,曾為了郡裏背了官司,被迫逃亡,很多人都記得他好呢!”

  “不知道此人回來做什麽,難道不怕吃官司?”

  “你傻啊,現在朝廷不是朝廷,州部不是州部,想想光州牧就有兩位,誰還會在乎這些,又不多給一文錢,管這閑事簡直就是吃飽了撐得。”

  另一衛兵不住點頭,他們現在每月的薪水都發不全,哪裏會做這種多餘之事。

  其實太史慈的通緝早就撤了,隻是古代消息閉塞,普通小兵無法得知即時的訊息。

  一座小屋內,成顯和太史慈對坐相談。

  “子義大哥,大娘還好吧,不知道適不適應遼東的生活!”成顯是太史慈的鄰居,曾受其指點,兩家經常來往,非常熟悉。

  “家母很好,遼東也不錯,並不是苦寒的不適合人居住,反而別有一番趣味。”

  成顯道:“那就好,我生怕大娘受不了那邊的寒冷,如此就讓人放心了。”

  太史慈頗為感動,沒想到自己都離開了成顯還惦記著。

  “你這邊怎麽樣?”

  成顯歎道:“別提了,前兩年還行,但現在天下大亂,流民、盜賊四起,每天都忙的和死狗一般,而且俸祿卻一直領不全,這不,所有兄弟都不願出去了,就守在這裏!”

  太史慈輕歎一聲,天下州郡就屬青州最亂,自己的家鄉也不能幸免。

  “周圍形勢如何,可有黃巾出沒?”

  成顯答道:“當然了,黃巾軍已經打下了曲城縣,用不了幾天就會抵達咱們這裏。”

  太史慈微微一驚,“難怪城門盤查的那麽嚴。”

  “哎,嚴有什麽用,關鍵是兵少啊!”

  “兵少?這裏是郡治所在,應該有主力防守才是。”

  成顯苦笑道:“大哥有所不知,這以前還好說,當兵的至少有朝廷給的糧餉,如今青州連個做主的人都沒有,現在的蔡太守名望不足,無法召集太多的鄉勇,而且他還躲在了他處,如今城裏隻有兩千人,估計黃巾一到,人也就逃了。”

  太史慈震驚道:“怎會如此,不是說公孫瓚接連打敗黃巾賊,臧洪也是能手,不可能連城池都守不住吧?”

  “哎,情況就是如此,那公孫瓚打到樂安郡就停了下來,黃巾賊是被打敗了,但卻被趕到了咱們東萊郡,臧洪主守平原、濟南南部郡縣,東萊卻成了無人管轄的地帶,如果不是幾個大戶撐著,早就散了!”

  太史慈不住搖頭,自己一直在遼東征戰,沒想到青州局勢亂到如此地步,不過心裏卻暗喜,這黃縣當真是無主之縣,他的計劃也可以順利實施。

  “對了大哥,你不是跟隨幽州幼獅劉辰嗎,怎麽又回來了?”談了許久,成顯這才問起太史慈的目的。

  太史慈雙眼綻光,“你是我兄弟,就實話實說,我是奉度遼將軍之命來黃縣,聚集鄉勇,抵擋黃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