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攻打高句麗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7      字數:2223
  臘月初四,天空飄起雪花,大雪將高句麗國王都內城籠罩,不多時變銀裝素裹,城內百姓大多躲在屋內,很少有人出來走動。

  城內中心一座石頭砌成的大殿內,坐滿了身穿華服之人,這些人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年輕也有年老的。

  大殿周圍擺著六個燒的發紅的銅爐,散發著熱氣將寒氣擋在殿外。

  最上首,一人端坐在王座之上,正是登基不久的新王男勇,在他旁邊,坐著已經退位的伯固。

  “大王,今夏我們剛剛參加完你的登位大典,為何又召集我等!”一個年有六十左右的駝背老者不滿的說道。

  原來伯固撤退後召集高句麗五部首領宣布退位,並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當時其他四部多有不滿,不過伯固當了幾十年的大王,一些手段還是有的,用錢財和一位公主拉攏了絕奴部的族長,這才化解了一場危機。但他因為入侵樂浪郡遭到了慘敗,導致各部損失很大,各部已經產生極大的怨氣,說話的是消奴部族長達彌,消奴本是前代王族,對現任的所作所為當然不滿了。

  男勇道:“達彌老族長,再次召集諸位實屬無奈之舉,此事關係著我高句麗的命運,必須五部齊心,才能安然度過!”

  “大王,究竟出了什麽事,不會又要調兵吧!”一位皮膚黝黑、略呈肥胖的中年男子冷哼道,此人是順奴部族長焚句。

  男勇輕咳一聲,生情有些尷尬,這是伯固在旁邊接過話,“諸位大族長,事情是這樣,漢人在浿水城不斷增兵,根據咱們的勇士探查,數量已經超過了兩萬人,不出意外,他們很可能會在開春之際發動攻擊,而我們當麵的那都城隻有三千人,恐怕抵擋不住,一旦那都被破,漢人可長驅而入,我高句麗就危險了。”

  原來劉辰派張敞帶領三千軍士收回浿水,為了達到聲東擊西的目的他發動了一些百姓穿上軍服,混淆視聽,伯固收到消息後被嚇住了,趕緊調兵遣將,但他本部族的兵馬已經捉襟見肘,所以隻能向再次向其他四部求援。

  聽到此話,四部族長大吃一驚,一人騰地站起,此人是個身材頗為高大的年青人,雙眼狹長,透著一絲狠厲,此人是慎奴族長烏介。

  “糟了,我們慎奴部毗鄰玄菟,他們也能從西麵發動進攻,本族長還需要回去防守!”

  慎奴部毗鄰玄菟,如果劉辰願意,就可以沿著大梁河上溯,即可攻入。

  這時,一人站起身,此人身材不高,三十餘歲,是個禿子,腰纏連環扣帶,肩頭寬擴,方麵大耳,臉色黝黑,使他整個人看來像塊四方的石頭,但一對眼凶光閃爍,一看便知是凶殘狠毒之輩,此人就是絕奴部族長伐乙。

  “慎奴小子,是你的塔城重要還是王城重要,另外,漢人主力全部布置在東麵,哪裏會攻打你!”

  “伐乙,你的藏城在北部,離漢人還很遠,當然不急了,另外,說話放尊重些,你個禿頭!”

  “混蛋!”伐乙大怒,他最恨別人說他數落他是個禿子,當即發作,抽出腰間的短刀,作勢欲撲。

  “住手,你們有沒有將本王放在眼裏!”男勇大怒,此刻他已經明白,這個王位不好當,除了眼前的伐乙,其他三人都對他毫無敬畏之心,如果不是有老王伯固,恐怕自己真的控製不住他們,要換做以往,他可能想辦法將三人除去,但現在大敵當前,沒有這個膽量,萬一引起大亂就麻煩了。

  “諸位,都放下彼此的成見,漢人馬上就要大舉進攻,我們五族必須團結在一起,否則高句麗就真的完了,我們如何臉麵去見祖王?”

  達彌道:“哼!你們執意招惹漢人,這才為我高句麗招來災禍,如今卻要全族承擔,這是何道理?”

  “達彌,出兵樂浪乃是我的決定,況且已經引咎退位,此事已經過去了,眼下應該齊心保護我祖地才是!”伯固回道。

  達彌仍是不滿,“你說的輕鬆,為了你所謂的大業讓我消奴部賠上了三千勇士,如今還要出兵,幹脆將我部交給你好了!”

  伯固眼睛一瞪,此刻他退位但餘威尚在,“達彌,別以為我不敢!”

  “你可以試一下!”

  石殿內頓時氣氛緊張,順奴部族長焚句趕緊站起,橫在兩位老者之間。

  “二位長者,事情已經過去,如今大敵當前,還是想辦法解決眼前的危機才是。”順奴部族長焚句趕緊勸道。

  伯固深吸一口氣,歎道:“達彌老兄,你我針鋒相對幾十年了,老夫已經退下,實在沒必要將爭端再延續下去,禍及後代,至於各部的損失我桂婁部願意給予補償,此事稍後再議,這防禦漢人之事必須馬上進行!”

  大漢馬上兵臨城下,伯固不想內部出現大亂,隻能暫時隱忍低頭。

  達彌等人見狀也不再發難,畢竟他們在王都,這裏可是桂婁部的地盤。

  “大王,你和漢人交過手,不知漢人的戰力如何?”焚句開口問道。

  男勇神色難看,想到當日玄菟鐵甲騎兵凶猛的衝鋒,還有那無可阻擋的猛將,記憶猶新,眼神裏透出一絲恐懼。

  “漢軍的確厲害,不過我們也是大意之下才被擊敗,本來以為敵人隻有公孫度,沒想道那玄菟劉辰半路殺出,被打個措手不及,這才敗退。”

  他不想將實情講出,否則會打擊己方的士氣。

  伯固是個老狐狸,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也跟著說道:“各位放心,漢軍騎兵咱們沒辦法比,但我高句麗領地多山地,騎兵沒有用武之地,況且我們都是石頭城,比漢人的土城還要堅固,可憑險而守。”

  烏介冷笑道:“我記得當年玄菟郡太守隻出動數千人就將我們打敗求和,這劉辰更加勇猛,麾下士兵更強更多,真的能受住嗎?”

  伐乙怒斥道:“守不住也要守,總不能向漢人卑躬屈膝,俯首稱臣吧!”

  “其實向漢人稱臣也不失為一個辦法,反正我們又不是沒做過,每年隻需要送一些貢品,總好過血流成河的強!”烏介針鋒相對道。

  “你個懦夫!不配為我高句麗族人!”

  “哈哈哈,你這是侮辱數代先王,他們中有好幾位都向漢朝稱過臣!”

  “混賬,你……”伐乙被說的啞口無言,烏介說的沒錯,高句麗有好幾任都向大漢納過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