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硯台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7      字數:2182
  初平二年九月,這場吸引了全大漢目光的冀州大戰以張燕、於毒的撤退宣告結束,袁紹也徹底在冀州站穩腳跟,名利雙收,威震天下,其聲望已經超過了擁有更大地盤的袁術,影響力向四周輻射。於此同時,河北“四庭柱”之名也名揚天下。相對應的黑山軍擴張之勢被遏製,還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其中張燕損失兩萬精銳,於毒損失三萬人。冀州北方張燕被四庭柱齊心進攻,活動範圍越來越小,被迫退回太行山之中。於毒的前進基地被占領,也隻能躲在老虎寨一帶山區活動。

  不過袁紹雖然收得了名望,卻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麾下精銳損失兩萬餘人,留在鄴城的家當被一掃而空,當然,冀州豐厚,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恢複過來。

  這場戰鬥中有一人作為一方諸侯強勢崛起,他就是曹操,曹操到了朝歌城,繳獲大量的物資和戰俘,這對並不富裕的他可以說是雪中送炭,算上張邈的一萬五千人部隊,自己的一萬餘人,加起來足有三萬人,麾下有七八名忠心耿耿的猛將,還有一位一流謀士輔佐,羽翼漸豐,據有兩郡之地,有了定鼎一方的能力,對兗州開始虎視眈眈,隻要劉岱露出破綻,估計他會毫不猶豫的下手。

  十月,幽州,這次冀州大戰沒有影響到這裏,劉虞治理一方的本事非常不錯,這裏的百姓安穩,外族也沒有侵擾,極為平靜。

  遼東,劉辰的地盤更加平穩,而且在田豐、崔均、李嚴、魏儀等人的輔佐治理之下更上一層樓,即使經過戰亂的樂浪郡也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屋。金秋豐收,劉辰又減免了一成租稅,不說這裏的百姓有多富裕,至少可以吃飽肚子,而且今年將睡得特別安穩,強橫的高句麗,還有想分一杯羹的扶餘,都已經元氣大傷,不用擔心受到襲擾。

  襄平,已經成為劉辰控製三郡的中心,這裏戰略位置昔日的公孫大宅,此刻已經被改建成將軍府,院牆用青磚加厚加高,顯得更加莊嚴厚重,彰顯將軍之威。院內亭台樓閣,雕梁畫棟,花園池塘,用白石、黃石、青石、湖石做成的四季假山,別具一格。

  正廳內,劉辰和田豐正在下棋,屋內和家具裝飾已經和大漢時下有很大的區別,家具全是高足,四壁張掛玄紙長畫,有的是劉辰所畫,有的是出自蔡文姬之手,梁上懸掛四角宮燈,櫥櫃裏擺滿紙製書籍,充滿了書卷之氣。二人旁邊還有碳火煮著一壺茶,茶香四溢,頗為怡然輕鬆。

  “冀州戰事結束,局勢變得越來越明了!”劉辰身穿一身黑色便服,用沉穩的聲音說道。

  田豐走了一步棋,說道:“諸雄征伐,能者勝出,劣者淘汰,冀州之戰袁紹的地位已經無人可撼動,公孫瓚染指冀,青二州,曹操割據兗州三郡,這三人將是未來北方之雄!”

  遼東地處北塞,中原局勢根本無法影響到這裏,劉辰和田豐就像是就是局外人,分析著眼前的局勢。

  劉辰暗自點頭,田豐眼光極準,一眼看出北方將是三雄爭鋒。

  “元皓,這三雄你看好哪一位?”

  田豐不假思索道:“袁紹!此人出身名門,麾下謀臣武將眾多,加上冀州殷實豐厚,如果不出意外,可定鼎北方。公孫瓚雖然銳猛,但為人驕狂,不恤百姓,可以說是個將才,卻不是主才,至於曹操,此人堅忍有才略,有雄主之才,可惜兗州乃四戰之地,除非有極高的運氣,方能有一番作為。”

  劉辰知道未來的發展,公孫瓚窮兵黷武,不事民生,敗給袁紹,袁紹雄踞四州之地,曹操在兗州卻是四麵征戰,一直沒有太大發展,不過轉折點就是奉迎天子,這才扭轉乾坤。

  “當然,這是在我們沒有入局的發展之勢!”田豐接著說道。

  劉辰微微一笑,他可不想向曆史上的公孫度一樣,隻想做一個遼東王。

  “入局還尚早,趁他們還未分出勝負之時徹底掃除遼東的隱患。”

  田豐歎道:“主公真的要冬天出兵?”

  “沒錯,高句麗人凶蠻好戰,好侵略,現在正是元氣大傷之時,機會難得,冬天雖然苦寒,但做足準備,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將軍士的損失降到最低,明年中原局勢定會有大的變動,說不定要提前入局,擺在我們眼前的有諸雄之兵,還有烏丸兵、鮮卑兵、匈奴等,那時候就沒有精力對付高句麗人了,現在已經十月,我決定在最冷的時候出兵,你和崔均一定要將物資準備完全!”

  田豐道:“請主公放心,屬我等定會準備充足!”

  兩人又談了一陣,田豐準備告辭,就在這時,劉辰拿出兩件東西擺到桌上。

  “這是……”

  “這是石硯和新墨,我知道你好書畫,這兩樣東西比平時用的要好上不少。”

  漢代雖然使用筆墨,但還不是非常考究,普通文士用的是瓦硯或者陶硯、鐵硯等,富貴人家用玉硯。墨也比較簡單,多用鬆木燒灰,用手捏製而成,可以稱為鬆煙,製作簡單,成品就是一個黑煤球,和水調製即可書寫,但色澤灰淡,著色差,幹透後有時用手就能抹掉。劉辰前世學過古代書畫的一些之時,墨、硯在唐宋時期發展最盛,成就也最高,閑暇之餘他巧匠按照古法製作,隨未達到傳說的級別,但也比當下好上太多了。

  在後世有四大硯台之說,分別是洮硯、端硯、歙硯、澄泥硯,不過劉辰知道這四種硯石在當下不容易找到,所以就就近取材,選取了遼東當地產的鬆花石,在請巧匠雕磨,製作了一批。

  鬆花石硯質地堅而細膩,色彩豐富,紋理清晰,溫潤如玉,研墨後夏不枯,冬不凍,被文人雅士極為推崇,曾是禦硯的首選。

  眼前這方硯呈淺綠色,刻有菊紋,古樸雅致。

  “這是玉硯?”

  玉硯的確是真品,但它容易摔碰,更多的還是作為裝飾之用。

  “是石頭做得可以隨便摔打!”說完,劉辰在桌子上敲打了幾下。

  田豐趕緊搶過,愛惜的撫看,他是文士,對於文房四寶當然喜愛,眼前的硯台淡綠而無暇,入手如玉,做工精美,如果用來研墨絕對是一番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