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袁紹謀冀州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7      字數:2136
  渤海郡,青州軍前鋒已經抵達邊界,袁紹和麾下緊急商議對策。

  “諸位,青州黃巾勢大,多達數十萬眾,不日就會兵臨渤海,我軍該如何部署?”

  文醜當先抱拳,“主公,區區賊兵不過是烏合之眾罷了,屬下願領一萬精兵,前往破之!”

  顏良也不願落後,“末將也願提精兵一萬,與賊決戰!”

  “二位莫急,逢某有話要說。”逢紀說道,“主公,黃巾賊複起,人數眾多,來勢洶洶,光憑渤海一郡之兵,恐怕不足以抵擋,就算能夠擋住,也會兩敗俱傷,對主公未來發展極為不利,我的意見是求援!”

  “求援?向州部嗎,韓馥那老匹夫現在正在對付鞠義,會出兵才怪?”郭圖在旁邊譏諷道。

  審配也跟著道:“不光是鞠義,還有黑山賊張燕,這人已經讓韓馥疲於應對,而且他還對主公極為忌憚,不可能出兵相助!”

  逢紀瞟了二人一眼,輕笑道:“二位著什麽急,誰說我們要向韓馥求援的?”

  袁紹奇道:“元圖,如果不是韓馥那是何人?”

  “幽州公孫瓚!”

  眾人一愣,怎麽也沒想到會是此人。

  “咱們這是冀州之事,他隻會看笑話,怎肯出兵!”郭圖嗤笑道。

  袁紹也是非常疑惑,“公孫瓚雖然曾奉我為盟主,可是現在聯盟已經解散,已經各走各路,向他求救會答應嗎?”

  逢紀自信道:“主公,空口去求援公孫瓚肯定不會答應,但許以好處呢,例如冀州的幾個郡縣?”

  “大膽逢紀,你是主公的謀士,怎麽能將冀州分給外人呢,簡直是信口雌黃!”審配怒斥道。

  “元圖,你這樣做就有些過分了!”袁紹也不滿道,冀州是他內定之物,怎肯讓給他人。

  “主公,請聽屬下細言。”逢紀站起身,拜道,“聽聞幼獅劉辰憑借小小的玄菟吞得遼東,樂浪二郡,更是被舉為度遼將軍,實力大漲,而主公出身名門,名望絕不比劉辰差,更是昔日的聯軍盟主,如今卻屈居在這小小的渤海,仰人鼻息,難道主公就沒有其他想法嗎?”

  袁紹冷道:“怎會沒有,無奈那韓馥攔在我等之前,無法動彈啊!”

  “沒錯,韓馥雖然無能,但身邊卻有一些能人出謀劃策,更是占據大部冀州之地,實力要超過我等,而我們也在等機會,本來鞠義是個很好的契機,可是青州黃巾又來攪局,如果光靠渤海的力量,隻能做到防禦青州黃巾賊,想要謀奪冀州之地不知道要等到幾時?所以,屬下認為可借外力打破現在的僵局,公孫瓚也是有野心之輩,但和咱們一樣被人壓製,如果與之聯合,先擊退黃巾,再做出奪取冀州的一些舉動,韓馥膽小懦弱,必然方寸大亂,這時就是主公的機會!”

  袁紹恍然,原來逢紀的最終目的是謀奪冀州,這個眼光看得實在是太遠了。

  “可是公孫瓚呢,難道真的要讓給他一些郡縣?”

  “這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等主公得了整個冀州,實力大漲,難道還怕公孫瓚不成?”

  逢紀的計策有些讓人匪夷所思,袁紹一時間消化不了,腦海裏立刻浮現無數可能,無法下決定。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許攸起身道:“主公,逢紀此計大善,如果遠用得當,可一舉奪下冀州,但還需要多出一道保證。”

  袁紹和許攸關係要好,聽見這位老友肯定逢紀的策略,頓時心裏有底。

  “還需要什麽保證?”

  “主公可派人說降鞠義,到時候三方施壓,迫使韓馥讓出冀州,如若不同意,那就動手強取!”

  “好,就依此計而行!”袁紹早就想要吞並冀州,機會就在眼前,不能放過。

  “逢紀,由你帶我的信件去幽州,請出公孫瓚,許攸,你去說降鞠義,文醜,領兵一萬駐守高成,顏良,領兵一萬駐守饒安,蔣奇,領兵五千駐守重合,剩下一幹人等駐守南皮,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戰,緊守城池,待援軍抵達,再行反擊!”

  “諾!”

  五月中旬,從青州複起的黃巾軍跨過冀州邊界,進攻渤海郡,袁紹將郡內百姓全部遷移,緊閉各縣大門,嚴防死守,青州軍屢攻不克,最終決定主力進攻南皮。

  南皮身為袁紹的大本營城池堅厚,有兩萬精兵駐守,又有高幹,淳於瓊等良將,青州黃巾軍雖有三十萬眾,可惜大部分是活不下去的清貧百姓,麵黃肌瘦,連武器甲具都配發不全,如何與袁紹的精兵對抗,之能暫時將城池圍住。

  黃巾軍雜亂大營,中央大帳內,一員長有絡腮胡子,長相粗豪的壯漢端坐上首。此人是青州黃巾軍統帥張饒,自稱是張角的侄子,今年青州大旱,百姓沒有趕上春耕,而州郡豪強的賦稅絲毫未降,張饒見這是個機會,就用大賢良師的名頭號召百姓反抗,應者極多,足有三十萬人,這還不算家眷。

  如此龐大的隊看似壯觀,卻毫無用處,反而拖累的部隊前進速度,更對後勤是個災難。

  “大將軍,袁紹軍死不出戰,弟兄們又攻不下,營內糧草馬上告罄,不能再拖下去了,不如放棄渤海,向河間進發,或者分頭而進,已獲得一些糧草!”說話之人三十餘歲,有些瘦小,臉上還有一塊胎記,此人是張饒的副將李單。在他的對麵,是個身高八尺的大漢,赫然是管亥,這家夥回到青州老家,聚集一些黃巾殘餘呼嘯山林,在得知張饒起兵後立刻來投,張饒當然得知管亥大名,被認命為左將軍,成為左膀右臂。

  管亥作戰經驗豐富,立刻阻止道:“不可,我軍絕不能分兵,否則就會像三位將軍一樣被官軍各個擊破。不過李老弟有一點說的沒錯,既然渤海郡早有準備,百姓撤離,一時間無法搜集糧草,耗在這裏也不是辦法,不如渡河前往河間,然後盡量避免與官軍接觸,到達黑山,就再也無人能夠奈何我們了。”

  張饒沒什麽本事,完全靠的的是張角三兄弟的名頭,見兩位大將意見一致,變點頭同意。

  “好,傳令下去,立刻準備,明天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