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弑少帝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6      字數:2304
  董卓的反應慢了一拍,曹操自知肯定會被懷疑,騎著剛剛得到的戰馬直出城外,一路快馬加鞭,向自己的老家陳留方向奔去。得知真相後董卓火冒三丈,自己對曹操比較信任,竟然換來如此結果,立刻發榜懸賞捉拿曹操。

  曹操一路逃亡,路上頗多坎坷,得陳宮相救,最終返回自己的老家陳留。

  回到陳留,曹操在其父曹嵩的支持下散盡家財,招募義兵,準備討伐董卓,其刺殺董卓的壯舉聞名天下,本地富豪衛茲主動出錢出糧資助曹操起兵。

  得到支持的曹操很快招了五千人馬,更是招的樂進、李典,自家族兄弟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猛將也是悉數應召,每日在陳留練兵,等待會盟之日。

  洛陽,董卓看著手中的情報怒視李儒和賈詡二人。

  “看看你們舉薦的都是什麽人,老夫好心封他們高官,如今可倒好,全部倒咬一口!”

  董卓手中的情報都是不顧朝廷州府命令,擅自招兵買馬,發出矯詔要殺他之人,其中至少有一半都是李儒和賈詡舉薦的。

  李儒和賈詡對望一眼,說道:“相國,我們也沒想到這些人竟然如此忘恩負義,不如先下手為強!”

  董卓隻是發個牢騷,對於李儒還是極為信任的。

  “如何先下手為強?”

  李儒也被這些所謂的名士給氣的不輕,這些家夥每天將忠義二字掛在嘴邊,行動起來就像喂不飽的狼,到頭來說翻臉就翻臉,心裏頓時發狠。

  “他們的矯詔裏不是有一條要重立弘農王嗎?那就殺了他,徹底斷了這些人的妄想!”

  李儒此話剛落,廳內包括董卓在內都被這大膽的想法給嚇住了,弘農王畢竟是上一任皇帝,竟然說殺就殺。

  董卓道:“文約,此法是不是太過激烈?”

  賈詡道:“是啊,貿然殺了弘農王恐怕會激起更多的人叛亂。”

  李儒不屑道:“都是一些居心不良之輩,正好可以一網打盡。”

  “這……”董卓有些猶豫,現在他的小生活非常不錯,說句實話真的不想開戰。

  李儒道:“相國,就算不殺弘農王難道就沒有人造反嗎?現在各地擁兵自重,造反是遲早事,剿滅他們宜早不宜晚。”

  “儒兄說的沒錯,義父手握雄兵二十萬,這些人翻手即滅,還有什麽可考慮的!”呂布大聲勸道。

  “好,反正弘農王留著也沒用,與其日夜防備,不如一勞永逸,文優,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董卓乃心狠手辣之輩,既然連太後都殺了也不在乎多一個。

  “諾!”

  一天後,皇宮內傳出消息,弘農王因不滿讓出帝位而喝毒酒自殺。

  消息一出,朝廷上下一片嘩然,皇宮內廷被董卓把持,弘農王無依無靠,連如廁都有人監視,這樣一個小孩子到哪裏去搞毒酒,根本不用猜,這是董卓下得手。此刻,在群臣眼裏董卓已經徹底成為無法無天的屠夫。

  關東群雄也很快接到弘農王被毒死的消息,一下子炸了窩。

  渤海郡,太守府內,袁紹召集麾下議事,現在他在渤海可謂如魚得水,憑借自身名望招到了很多有能力的手下。文有跟隨他逃出洛陽的陳琳,逢紀,郭圖,許攸,武有顏良,文醜,高覽,張頜,另有精兵三萬,而且得到了很多富豪的錢糧支援,實力不俗。

  “諸位,董卓害死少帝,殘暴無比,罪惡滔天,東郡太守喬瑁發來三公詔書,要聯合起兵,咱們是時候起兵出發了!”袁紹拿著詔書說道。

  “主公,此詔是矯召,不足以讓天下人信服,況且您的名望比喬瑁高,發起人理應是咱們才是!”說話之人三十餘歲,頭係絲巾,乃是逢紀。

  又一錦袍中年人說道:“主公,元圖所言極是,起兵之人極多,必須有頭才行,喬瑁連發矯召,恐怕就是所圖這個會盟的盟主!”此人身形稍顯臃腫,但說話極為名朗,乃郭圖是也。

  “大家都是義士,和分彼此?”

  這是,一身材瘦小,長著一對小眼的文士走了出來,他是許攸,是袁紹曹操早年的好友。

  “主公,你想的的太簡單了,這次興兵討伐董卓的都是關東之雄,您想象一下,與董卓戰後無論勝敗都是一種新的局麵,天子失鹿,群雄並起,誰的名望高,誰就占據主動,如果得到這個盟主,對主公日後的事業會有極大的幫助。”

  袁紹一點就通,他現在手握雄兵,想當然是更近一步。

  “三位,那我們要如何做?”

  逢紀道:“很簡單,寫一封檄文,昭告天下,號召有誌之士共同討伐董卓!”

  “好,就這樣辦!”袁紹兩眼放光,拍手道,“陳琳,你立刻起草一份檄文,我要傳告天下,興兵討賊!”

  陳琳計謀並不出眾,但筆杆子無人能出其右者,當即寫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討賊檄文,袁紹看後大喜,立刻命人抄錄,送往各地。

  就在袁紹因為自己將成為盟主而高興之時,逢紀說道:“主公,在起兵前還有一事要解決,州牧韓馥乃董卓親自任命,一直排人監視渤海,咱們在前出兵作戰,必須要尋得此人的支持!”

  袁紹頓時愣住,這才想起身邊還有一位董卓布置的棋子,如果自己進攻洛陽,韓馥偷襲渤海,那就麻煩了。

  “那該如何是好?”

  郭圖揖道:“主公,韓馥此人沒有主見,隻要和他擺明利害關係,相信他會支持咱們出兵的!”

  冀州鄴城,州牧府邸,一身金色錦袍的韓馥與眾手下議事。

  “諸位,東郡太守遍傳矯詔,今天又來了袁紹的檄文,想要討伐董相國,咱們地處中間,是支持洛陽還是支持袁紹!”

  “大人,此事還用考慮嗎?董卓欺君罔上,穢亂宮闈,其罪滔天,如今關東義士群起攻之,我等咱能支持董賊,否則會被天下人所不齒!”治中從事劉惠起身說道。

  韓馥眉頭緊皺,他是被董卓提拔,總覺的太過刺耳。

  這時,又一人說道:”州牧大人,國家為賊所乘,咱們興兵是為了大漢,不是為了某人,況且此次已經聯名的義軍有十幾部,其中咱們周圍就有四部,如果支持董賊恐怕他們會第一個對付您啊,想想那幽州的公孫瓚,還有“幼獅”之稱的劉辰,近在眼前的袁紹,如果真的兵臨冀州,我等如何抵擋?”說話的是騎都尉沮授。

  韓馥仔細一想的確如此,自己一旦公開支持董卓,恐怕會立刻成為眾矢之的。

  “好吧,咱們就表態支持袁紹等人,但還要看看情況,如果關東義士真的勢力大,再支持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