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廢立新君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6      字數:2200
  劉辰沒想到如此簡單就招攬了田豐,當真是喜出望外。

  其實他小看了自己的名聲,武能安邦,文才也被士人稱道,田豐也賦閑在家很久了,早就想出仕,隻是以前拒絕了官家的征辟,無人再請他罷了。況且田豐知道閹黨被除,也沒了顧慮。

  田豐少喪雙親,隻有妻室一人,一個家仆和一個書童而已,準備帶上家眷一起北上。

  如此劉辰那會不同意,當即給十萬錢的安家費。

  這一日,劉辰在路上紮下營寨,在帳內與田豐相談,將洛陽之事告知。

  “哎,沒想到豐久不任職,連朝廷出了此等大事都不知道。”

  “董卓入主洛陽,估計不久就會廢立新君,不知先生如何看待?”

  田豐道:“董卓此人非善良之輩,必會禍亂大漢,按照我的推斷他想攜天子以令群臣。”

  劉辰暗道田豐不愧是三國一流謀士,一下子就看準董卓為人以及目的。

  “可惜現在許多名士都對其抱有幻想,認為他有伊尹、霍光之誌。”

  “哼,什麽名士,都是追逐名利之輩,屈服董卓這種狼子賊心之人,這是完全棄大漢安危於不顧!”

  田豐脾氣剛正,果然名不虛傳,對於當下名士絲毫沒有情麵。

  “新君無論是皇子協還是皇子辯終是年少,也許有強力之人坐鎮並不是一件壞事。”

  田豐搖頭道:“大人,您的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大漢經曆黃巾、涼州、幽州還有白波之亂後根基已經不穩,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力減弱,各地方也是擁兵自重,而董卓入洛陽之前位不過前將軍,名望不高,難以服眾,而廢立新君就是大亂之源,必然有人趁機起兵討之,有的出於忠義,有的別有用心,總之,日後必當群雄並起,戰火連綿!”

  劉辰暗讚一聲,田豐果然眼光深遠,大漢未來走勢就是如此。

  “先生所言極是,辰如何自處?”

  田豐看了劉辰一眼,意味深長的說道:“大人,您說實話,是想匡扶漢室還是要定鼎一方?”

  這話問得夠直接,劉辰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

  “辰還是那句話,亂世之中隻想生存下去,不想被他人吞噬!”

  話雖然是答非所問,但田豐卻已經聽出自己想要的。

  “大人有此誌,也未嚐不可,豐自當鼎力相助!”

  “那就有勞先生了!”

  就在劉辰返回玄菟之際,董卓又加袁紹為渤海太守,盧植也因為滿朝之臣的沉默而感到失望,告老回鄉,他的離開為董卓掃清最後了障礙。

  八月底,蔡邕從南方趕回洛陽,被任命為祭酒,因為其才很受董卓看中,又任侍禦史,蔡邕也被董卓的任命感動,公開支持廢帝立新君。

  九月初一,皇宮崇德大殿,百官齊聚,董卓帶甲上朝,大殿周圍布滿手持利刃的軍士,這些人全是董卓親信,由呂布統領。

  整座大殿昏沉,氣氛異常凝重。

  少帝劉辯坐在龍榻之上,眼裏盡是恐懼之色,身體不住顫抖。小小年紀就經曆如此大起大落,哪能承受得住。

  身旁的袁槐麵無表情,手裏拿著詔書。

  “吉時已到,大殿開始!”李儒主持儀式,高聲喊道。

  宮樂響起,董卓在大殿門口牽著皇子劉協的手,走進殿內,呂布手持方天戟在後跟隨。

  戰甲鐵葉的摩擦的聲音格外刺耳。

  來到龍榻邊,袁槐扶起已經被嚇得腿軟的劉辯,旁邊的侍者為其脫下龍袍,冠冕。

  “少帝劉辯,威儀不足,無法承受大漢社稷,經百官商議,稟告上蒼,共罷免之,由皇子協繼任大位!”

  隨著李儒話落,董卓道:“請天子上位!”

  皇子劉協小心的看著自己的哥哥劉辯,在不知所措中坐在龍榻之上,有人為其穿上龍袍,戴冠冕,堂堂兩位大漢皇子,此刻如同木偶一般被人擺弄,可談可悲!

  終於,交接完成,皇子協繼位大統。

  “百官跪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丁宮拿起一份詔書,接著宣布道:“新皇登位,為顯威儀恩澤,特大赦天下,封皇子辯為弘農王,太後何氏,擅自幹政,擾亂朝綱,失賢失德,罷黜之,打入冷宮!”

  就在這時,一人起身,大聲怒斥道:“董賊,妄立新君,罪該萬死,本官與你同歸於盡!”

  眾人驚望,就見尚書丁管揮舞著手中的象板砸向董卓,他的位置很近,幾乎衝到跟前。

  “找死!”

  董卓身後的呂布大喝一聲,手中方天戟橫掃,丁管一屆文官,哪能阻擋,吐血飛落台階之下。

  然而丁管強忍痛楚,大罵連連。

  “好個賊膽,來人,拖出去斬了,另外,夷三族!”

  眾臣大驚,這董卓竟然不通過皇帝直接下大命令,可是誰也不敢有異議。

  人群中的曹操,憤怒的看著這一幕,雙拳緊握,此刻也想上前殺了董卓,但他知道,隻會徒勞無功,隻能忍住。

  很快,一個軍士走了進來,手中提著丁管的人頭,鮮血染紅了大殿。

  “哈哈哈,還有誰來,看老夫懼否?”董卓瞪著一對牛眼,在眾臣身上不住搜尋。

  眾臣被董卓的殘暴被嚇得臉色蒼白,低著頭不敢與其對視。

  “哼,沒有最好,今天乃吉日,老夫不介意意再添幾條人命!”

  李儒不想氣氛太僵,趕緊開口道:“大典結束,百官拜退,有事再議,退朝!”

  董卓也不再追究,名人將退位的弘農王送到冷宮,與何氏待在一起,何氏一瞬間仿佛蒼老的二十歲,自己從天上跌落地下,毫無仰仗之人,終日以淚洗麵。

  然而,天下人遠低估了董卓的殘暴,三天後,董卓毒殺何氏,這下新帝劉協和弘農王劉辯徹底成了孤家寡人。

  至此董卓大權獨攬,他先聽從李儒建議,籠絡士人集團,認命韓馥,劉岱,孔由,張谘,孔融的名士出任地方主官,就連不服從董卓的鮑信,吳匡,等人也被認命官職,以示和解。此法的確穩住了士人集團,朝堂之上在沒有人公然反對。

  接下來董卓自加為太尉,又加相國,可穿履戴劍上殿,見帝不拜。

  隨著權勢愈高,無人反對,董卓本性漸漸暴露,開始肆無忌憚起來,夜宿龍榻,寢宮女,趁何太後下葬之時偷開靈帝墓,盡取財物,縱容麾下劫擄洛陽州縣,可謂壞事做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