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章 西涼叛軍分裂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5      字數:2372
  散關大營,皇甫嵩在營內大擺慶功宴,犒賞三軍。

  “來來來,我們都將酒倒滿,敬子啟和孟德一杯,他們剛到就助我等得此大捷,簡直就是福將!”

  皇甫嵩極為高興,自己和董卓與叛軍相拒,一直無法去得進展,還導致陳倉被圍,幸虧劉辰和曹操抵達,完成了這次突襲的計劃,擊敗並重創叛軍,經過統計,這次除卻王國投誠的一萬餘人人,共斬殺兩萬兩千叛軍,俘虜一萬三千人,十萬西涼叛軍被腰斬,遭到重創。

  不過官軍也有不小的損失,傷亡超過萬人,無力攻下榆中這座堡壘。

  劉辰道:“這我們可不敢當,完全是老將軍調度有方,這才大敗叛軍,我和孟德隻是聽從命令而已!”

  皇甫嵩搖頭笑道:“你小子就不要自謙了,我的期望隻是解陳倉之圍,沒想到你竟然說服王國,更是詐奪叛軍大營,讓韓遂等人進退失據,才得以如此大勝!”

  “沒錯,子啟用兵之奇,的確非常人所能,來,趕緊將酒喝了!”曹操笑道,他為人豁達,見到劉辰立功沒有絲毫嫉妒,反而為之高興。

  一旁的董卓臉色難看,心中極為不憤,暗道不是自己放出所有的騎兵,哪有劉辰立功。但也不得不對劉辰佩服,這一連串的計謀出人意料,就連他的首席智囊李儒都認為劉辰智勇兼備,是大漢少有用兵奇才。

  劉辰隻得飲下這杯酒,他心知這次就算沒有自己皇甫嵩也會擊敗叛軍,他隻不過是將勝利擴大和提前而已。

  榆中,韓遂和馬騰收攏殘兵,最終隻得兩萬餘人,幸虧李相如部還算完整,最終勉強湊足四萬,可謂元氣大傷。不過也有好的一麵,就是叛軍人數大減,糧食就能堅持很長一段時間了。

  城內,韓遂等三人相坐對飲,已解戰敗之痛。

  “沒想到王國竟然叛變,導致我等一敗塗地,日後有機會一定要將他挖心,已祭眾兄弟在天之靈!”馬騰灌了一碗酒,咬牙切齒道。

  李相如臉色有一絲不自然,如果他奮力支援,或者掩護王國撤退,恐怕也不會敗得如此之慘重,不過他可沒有絲毫愧疚,這一戰王國叛離,祖辛戰死,韓遂馬騰實力大損,而他損失不大,現在的實力至少和韓遂比肩,話語權必會大增。

  “可憐祖兄弟,死得也太冤枉了,如果有機會,李某一定會為他報仇!”

  韓遂喝了一口悶酒,說道:“王國辜負我等的信任,的確該死,可眼下軍士人心渙散,還需想個辦法,另外,涼州已沒有首領,仍需推選一人,否則生變。”

  人無頭不行,叛軍本就屬於聯軍,如果沒有強力人物統領必會陷入分裂的危險,甚至會發生內鬥。

  “還用推舉嗎,韓大哥名聲響徹涼州,還是由你出任首領一職!”

  這一戰馬騰得韓遂掩護才順利撤退,他乃重義之人,自當鼎力支持。

  韓遂搖搖頭,“韓某屢戰屢敗,恐怕軍士們不服,引起爭端,還是推選他人吧。”

  李相如一直防備著韓遂和馬騰,可不想眼前二人成為首領,眼珠轉了一下,說道:“我舉薦一人,也許合適!”

  “李太守請說!”

  李相如抿了一小口酒,道:“二位可知閻忠此人?”

  馬騰顯然不知道,看向韓遂。

  韓遂眼睛一亮,“可是曾在皇甫嵩身邊出任長史的那位?”

  “正是,此人乃我涼州名士,因為勸皇甫嵩反叛不成而逃回涼州,正在本郡之內!”

  韓遂拍手道:“好,此人正好合適,等局勢穩定後即可去請此人。”

  現在叛軍山頭林立,尤其是韓遂實力大損之後,估計各有異心,如果一個沒有利益糾纏的外人出任,可以起到中和作用。

  半個月後,李相如將閻忠請到,閻忠做夢也沒想到會被推舉為涼州叛軍的領袖,欣然答應,自稱車騎將軍,可是還沒幾天他就明白了自己隻是一個傀儡,氣憤之下想要離開,韓遂等人哪裏會答應剛上任的首領辭職離開,這不是打臉嗎,所以商量之下竟然將閻忠軟禁起來。閻忠鬱憤憤難當,自己好歹也是有身份之人,竟被如此對待,被氣得一病不起,最終不到一個月就撒手西去。

  閻忠身亡,叛軍群龍無首,由於意見不合,終於散夥,韓遂和馬騰同屬一郡,立即抱團取暖,結著異姓兄弟,以金城為中心,向四周擴張,叛軍陷入分裂之中。

  皇甫嵩得知叛軍分裂內鬥,立刻上書朝廷請求再支援一萬人,進攻涼州,無奈漢靈帝身體每況愈下,決定以穩為主,不想再打下去,不但沒有增兵,反而命令劉辰和曹操班師回朝,白白浪費了機會。

  二月,劉辰和曹操和皇甫嵩告辭返回洛陽,皇甫嵩不住感歎時運不濟,屢次錯失剿滅叛軍的機會。可是卻毫無辦法。

  劉辰和曹操離開,官軍大部分人都來送行,隻缺了董卓。

  董卓的封賞也到了,可是卻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可惡啊,怎會如此,叔穎在做什麽,竟然讓這種詔書通過,氣煞我也!”董卓正在營中鬱悶生氣。

  一旁的李儒捧著詔書,神情嚴肅,目光不住閃爍。

  原來漢靈帝不光下旨召回劉辰和曹操,也給董卓下了一道,將其封為並州牧。

  一州之牧,那是何等榮耀,不過聖旨裏還有一條,要求董卓將兵權交給皇甫嵩,這本來隻是正常的升遷調動,不過董卓是誰,野心極大,深知將槍杆子抓在手裏的重要。而且他在並州並沒有人脈,到了那裏誰會服他。

  “看來旻叔傳來的密信是真的,皇上恐怕真的要不行了,他這是要為新君拔除隱患!”

  董卓更加氣憤,瞪著眼睛怒道:“真是混蛋,本將軍為大漢征戰二十餘年,恪盡職守,毫無怨言,忠心可鑒,到頭來竟然還受猜忌,我不服,如果手中沒兵,去那並州就是囚籠,文優,你必須想個辦法,要不然咱們這個集團就散了!”

  李儒道:“嶽丈大人放心,此事我已經有了對策。”

  董卓大喜,“快說!”

  “拖!”

  董卓急道:“我也想拖,可是聖旨就在眼前,皇甫嵩不是傻子,他能給咱們這個機會嗎?”

  李儒道:“嶽丈大人,您可以上書朝廷,就說咱們麾下有很多義從胡兵,不願跟隨外人,強製交予恐生大變,以此為由領兵部分兵馬充實並州邊防,再加上旻叔遊說,應該不成問題。”

  “不行,咱們隻有兩萬人,少了如何震懾他人?”

  “我的嶽丈大人,到時候咱們謊報營內數量,想那皇甫嵩也不會細查,就算細查,加一兩千人他也不會說什麽,況且您還可以將心腹大將留下,算是後手!”

  董卓明白了,眼前頓時開朗,笑道:“文優你的腦袋轉的就是快,我馬上寫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