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支援陳倉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5      字數:2423
  聽到曹操之言袁紹嚇了一跳,“孟德休要胡言亂語,這朝廷好好的,怎麽會出事?”

  劉辰知道眼前二人都是不容閹黨之人,也不在遮遮掩掩,直接講話挑明。

  “孟德推算的不錯,皇上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這就是大變之源!”

  “砰!”

  袁紹的酒盞掉在地上,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看著劉辰,又看向曹操。

  “二位,你們可不要嚇我!”

  曹操有些意外的看著劉辰,“沒想到子啟也是這樣想的!”

  劉辰給自己到了一盞酒,那在手中,晃了幾下說道:“現在朝廷內憂外患,陛下卻用出如此激烈的手段打壓大將軍,顯然有些不同尋常,另外皇上的身體狀況你們也看到了,說深了那是大不敬,還有就是聽說陛下喜歡的是皇子劉協……”

  袁紹此時也醒悟過來,“原來如此,難怪陛下竟在涼州前線未穩之時削大將軍的軍權,可是咱們要支持大將軍豈不是和陛下作對,這是不是太過冒險?”

  劉辰看著袁紹,此人果然和曆史上形容的一樣,想要幹大事確惜身,沒有魄力。

  “可是如果陛下成功拿下大將軍,閹黨必會趁勢而起,要知道皇子劉協還很年幼,而董太後已到天命之年,到時夠將無人製約閹黨,大漢將更加混亂!”

  “本初,子啟說的沒錯,事情已經非常明了,要麽支持大將軍,要麽向閹黨屈膝,想想那蹇碩,一旦沒了製約,有我等的好日子嗎?”

  袁紹想起今日之敗立刻咬牙切齒。

  “好,我們就支持大將軍,鏟除閹黨!”

  劉辰笑道:“好,我們三人就在此盟誓,不鏟除閹黨決不罷休!”

  三人就在大帳中盟誓,劉辰卻是暗笑,沒想到自己會有機會和未來的兩個梟雄合作。

  一天後,三人派人暗中聯係何進,隨時保持消息互通。

  又過了一個月,天氣到了寒冬,又到了貓冬的日子,不過這大漢注定不會平靜了。

  “陛下,西北傳來新的戰報!”禁衛呈上一份急報。

  漢靈帝正在暖室內歇息,計算這個月收了多少賣官錢,聽到是關於涼州的急信,心中一凜。

  “張讓,念!”

  張讓接過信件,打開後看了一眼,頓時大吃一驚,差點將信仍在地上。

  “什麽內容,快說!”

  張讓不敢隱瞞,說道:“陛下,陳倉被圍,請求援兵!”

  “咳咳咳……”漢靈帝一口氣差點背過去,“混賬,皇甫嵩和董卓加起來有四萬人,為什麽會讓叛軍包圍陳倉,難道不會救援嗎?”

  “回陛下,皇甫嵩大軍正和叛軍在散關對峙,信上說抽不出兵力。”

  漢靈帝頓時頭疼無比,這涼州之事糾纏了他近四年,沒想到越剿越壯大,居然還威脅到大漢軍事重地陳倉。

  陳倉,大漢有名之地,當年漢高祖劉邦就是從此出漢中,與項羽爭奪天下,“所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說的就是這裏。

  陳倉位於秦嶺山地,關中平原以及黃土高原的過度地帶,這裏有一條陳倉道可以跨越秦嶺,直達漢中平原,漢中平原是有名的“魚米之鄉”,土地肥沃,百姓富足,錢糧無數,更是益州門戶,如果叛軍奪得漢中,再進攻兵馬不強的益州,獲得那裏的錢糧,大漢就真的危險了。

  “援兵,我們哪裏還有援兵?”漢靈帝著急的問道。

  這時趙忠答道:“陛下莫急,咱們不是有剛剛成立的西園軍嗎?更有左軍校尉那樣的猛士,何不派他去支援!”

  漢靈帝猛然醒悟,自己怎麽講身邊這支強軍給忘了?其實他不是忘了,而是不想,因為西園軍等同於禁軍,尤其是自己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不過眼下還是以戰事為主,至少在自己交接前將西北戰事穩住。

  “傳令左軍校尉劉辰,典軍校尉曹操,帶齊糧草,兩天之內出發救援陳倉!”

  漢靈帝也算是很有心了,皇甫嵩,董卓,劉辰,曹操四人,這可是當年剿滅黃巾軍的組合,他這是期盼四人再次合作,像剿滅黃巾一樣擊敗涼州叛軍。

  西園軍大營,接到命令的劉辰和曹操立刻忙碌準備起來,他現在相當不滿,本想要歇息一個冬天,好好陪陪貂蟬,這下可好,真是天生勞命啊。

  兩天後,劉辰曹操二人領兵一萬,向陳倉進發,留下來惶惶不安的袁紹,沒辦法,如果皇帝在這個時候出事,他就是獨軍,怎能不擔心?

  路上,曹操劉辰二人並頭而行。

  “子啟,大漢怎麽會如此多災多難,白波等黃巾複起,西涼兵盛,朝廷內部出現隱憂,這些趕在一起,真是讓人頭痛無比,一個處理不好,恐怕會有大麻煩。”

  劉辰長歎一聲,吐著白氣道:“現在國事艱難,希望陛下能夠多堅持一陣,否則還不知道要出多少亂子!”

  曹操也明白劉辰的意思,如果漢靈帝走的太快,大漢權利失衡,甚至會為新君之位而發生動亂,到時候真是危險了!

  “子啟,那為何我們不加速,迅速擊敗陳倉之敵?”

  劉辰搓著雙手,看著同樣被被凍得嘻哈吐著白氣的軍士馬匹。

  “天氣寒冷,如果強行軍士卒必有怨氣,還是正常行軍吧,況且西北有皇甫將軍坐鎮,我們不用著急!”

  曹操知道劉辰行軍打仗很有一套,他說沒問題就一定沒有問題,不在著急。

  散關,官軍大營,中軍大帳之內,董卓正為了陳倉之事和皇甫嵩爭執。

  “左將軍,陳倉被圍已經月餘,我們為什麽要按兵不動,如果陳倉城破,你我二人皆難逃罪責!”

  董卓有些急了,他和皇甫嵩的職責就是抗住西涼叛軍的進攻,防止其東進,可如今叛軍鑽了空子,繞路進攻陳倉,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皇甫嵩心有成竹,不焦不躁,慢條斯理的說道:“前將軍,此事我早有預料,所以做了準備,那裏有六千守軍,糧草充足,加之城牆堅厚,此刻又不是用兵之時,叛軍不可能快速攻下!”

  “末將也明白,可是皇帝和那些大臣不明白,他們一定會嚴加催促,何苦被其責備,甚至因此再丟官!”

  董卓卻時急了,居然拿皇甫嵩的舊事。

  皇甫嵩被說到痛處,眉頭一皺,冷道:“為將者要考慮的乃是如何去打敗敵人,取得勝利,而不是其他權謀之事,眼下叛軍兵盛,求戰心切,我們兵少,不是速戰之時,你領兵多年,難道這一點都看不清楚嗎?我意已決,各軍死守,誰敢擅自出戰,軍法從事!”

  “你……”董卓怒極,卻也沒辦法,誰叫他受皇甫嵩節製。

  就在二人僵持不下之時,帳外傳來急報:“報皇甫將軍,洛陽來信!”

  “進來!”

  一小校快步走進,將信件遞給了皇甫嵩。

  旁邊的董卓有些幸災樂禍,“皇甫將軍,是不是朝廷催兵了?”

  皇甫嵩拿著信,忽然大笑,“前將軍,你這可猜錯了,朝廷讓我們穩住賊兵,因為援軍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