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幽州事變二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5      字數:2208
  張舉下定決心反叛,連夜啟程前往右北平。

  張純,曾任中山太守,境遇和張舉一樣,因事被罷免,其家族是右北平豪族,同樣對權勢有野心,被張舉勸說之下欣然同意,兩人決定同時發難。

  “張兄,此事光我們還不行,還需要一個重要人物!”

  張純疑惑道:“不知是誰?”

  “遼西烏丸大人,丘力居!”

  張純一驚,“是他,不過此人有把握嗎?”

  張舉道:“我和此人接觸過,乃是有野心之輩,隻是沒有機會而已,由你我一起勸說,必然會加入!”

  烏丸人,乃東胡分支,東胡被匈奴人擊敗後四散而離,一部分成為鮮卑人,一部分逃到烏丸山,故此而得名。公元五十年左右,烏丸人從塞外遷至大漢境內,受大漢管轄,如今主要居住在遼西、漁陽和昌黎一帶,為了避免這些外族成勢,大漢將其分成若幹個小部落,統一交給護烏丸校尉管轄,這樣就沒有形成部落聯盟,反而為大漢所用,百餘年來,雖有摩擦,但總體相安無事。

  遼西烏丸是其中最大一支,經過百餘年的發展,人口十萬餘眾,首領就是丘力居,被稱為烏丸大人。

  丘力居年近四十,身形高大魁梧,一雙深目銳利如鷹,高居熊皮座椅之上。再其左右兩側,則是剛剛到訪的張純張舉二人,中間擺放著一隻烤的的金黃的羊羔。

  “二位大人,竟然親身前來,乃我部的榮幸,來,咱們喝一碗!”

  少數民族喝酒沒有中原人那麽多講究和禮儀,就是大碗酒,大口肉,張純張舉見丘居力一口而幹,也隻能硬著頭皮喝下去。

  “哈哈哈,二位大人痛快,再來嚐嚐這上品的羊羔肉!”丘力居親自動手給二人割了兩塊最肥嫩的羊肉。

  “不錯,也就是在這裏才能吃到如此正宗的金羊羔!”張舉稱讚道。

  “那是當然,這可是貢品,也就是二位大人,如果換做其他人想吃還要看老夫的心情!”

  張純讚道:“還是烏丸大人夠朋友!”

  三人吃喝一陣,張純給張舉打個眼色,張舉會意,輕咳一聲。

  “丘大人,這次我們前來是有一樁大事找您商量!”

  “哦?張兄弟請說。”

  張舉喝了一口酒,“丘大人,你對當今朝廷如有何看法,或者說貴部現在生活的怎麽樣?”

  丘力居怔住了,不知道張舉這是什麽意思。

  張純接道:“請您實話實說,這關係著我們所說的大事!”

  丘力居雖然還是不明白,但見二人神情凝重,隻得作答。

  “對朝廷哪敢有什麽看法,隻是部族生活越發艱難,這不,前幾天又給我們增加了歲貢,還要調三千戰士去涼州,有苦難言啊!”

  “這就是了,丘大人,當今朝廷肆意盤剝,民怨沸騰,先有黃巾,後有涼州,各地起事不斷,大人乃當世英豪,何必受那昏君擺布!”

  咣當一聲,丘力居酒碗掉在地上,瞠目結舌。

  “二位這是何意?”

  “很簡單,我們要學那涼州,割據一方!”張舉眼裏透著狂熱。

  丘力居驚道:“這可是殺頭滅族的大罪,你們有把握嗎?”

  張舉自信道:“如果沒有把握就不敢來找丘大人了!”

  丘力居其實早就對朝廷有所不滿,隻是礙於自己的部落位於大漢境內,周圍還有精兵看守,沒有膽量反叛而已,眼前竟然有漢人想要聯合,心中那顆種子開始發芽。

  “反叛朝廷乃天大的事,關係我族的存亡,如果沒有可行的計劃,丘力居不敢相隨,今天二位的話也從未聽過。”

  張舉自信道:“放心,我們的計劃萬無一失……”

  兩天後,漁陽城張府,正舉行一場盛大的宴會,城內。不少官員都來參加,包括護羌校尉公綦稠,在他們看來,這隻是一場張舉為了巴結他們而舉行宴會,毫無戒心,興高采烈的吃喝,哪知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鴻門宴,張舉猝然發難,殺死公綦稠和他看不順眼的官員,然後威逼利誘其他人,在並在軍司馬趙匡的配合下控製了漁陽所有的軍隊。

  同一時間,張純也是采取鴻門宴的方式殺死右北平太守劉政,還有遼東太守楊終,楊終就比較倒黴了,他是回家探親,路過漁陽而被邀請,死的不明不白。

  張純張舉按照原來的計劃開倉放糧,接濟窮苦百姓,並趁機煽動,民心,此法果然奏效,立刻收獲了極高的名聲,對大漢失望透頂的人紛紛加入,幽州叛軍實力大漲。

  丘力居為了配合張純張舉,率領本部兵馬攻掠遼西,同時鼓動昌黎烏丸貪至王、峭王部叛亂,聲勢浩大,各郡人人自危。

  劉辰接到幽州大亂的消息已經到了昌黎郡境內,由於情報不足,不知叛軍的實力深淺,隻能停止前進,駐紮在房縣,派出斥候四處打探。

  軍帳內,劉辰陷入思考之中,前世記憶力這張純張舉叛亂在三國裏敘述並不多,隻知道劉虞入主幽州,最後平息這場叛亂,沒有什麽可參考的,完全沒有頭緒。

  “大人,叛軍橫亙在前,而我軍有調令在身,不知要如何做?”韓當出聲問道。

  劉辰想了一陣,答道:“幽州忽然出現叛軍,情況有變,相信朝廷也會重新部署,調令之事可以暫時放下,等候新的命令即可,眼下最重要是要探清叛軍的情況,以便采取應對之策,對了,派人給了後方傳信,讓徐榮高順統帥步軍駐紮邊界,一是作為後援,二是防止叛軍過界,另外,將斥候全部放出,一旦有叛軍消息,隨時準備戰鬥!”

  “諾!”

  薊中,一支官軍騎兵也同樣躊躇不前,暫時依城駐紮,正是等待和劉辰匯合的公孫瓚所部。

  “大哥,張純張舉叛亂,我們要如何應對,是否要繼續前進,還是等待東夷校尉前來會合?”一身穿玄鐵甲的青年問道,此人是公孫瓚從弟公孫越。

  公孫瓚聽到東夷校尉四字眼角一跳,同為幽州之人他當然熟悉,當年相見之時還隻是一司馬,屬於同階,可如今高居校尉,還是他的上司,讓自傲的他有些吃味,甚至是嫉妒,西涼之行本不是自願,如今幽州之亂正好有了借口。

  “叛軍出現在幽州,你我皆護州有責,涼州之事暫且放下,立刻打探叛軍實力方位,咱們就在這裏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