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堂激辯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5      字數:2139
  兩天後,董卓正全力攻打金城,在他看來,隻要自己再加把勁,就能拿下這座城池。

  “將軍,不好了,後方郭汜傳來急報,榆中丟了!”李肅闖進大帳急道。

  這個消息就像一道天雷,將董卓擊得頭昏腦漲,好久才反應過來,一把抓住李肅的衣襟。

  “胡說,你胡說,後方怎會出現大股賊兵,況且郭汜有三千人,怎麽也能守幾天吧,後方就是散關,難道他不會求援!”

  李肅憋紅著臉,嘶聲道:“將軍大人,郭汜是為了救援糧隊,導致榆中空虛……”

  “飯桶,全是飯桶!”董卓鬱憤欲狂,好不容易尋到一個加官進爵的好機會,這下子又是一場空。

  “嶽父大人,接下來我們要如何做?”牛輔小心的問道。

  “這還用我說嗎,後路、糧道被斷,難道待在這裏等死啊,一個個全是無腦之輩,真是氣煞我也!”

  董卓抽出戰劍,對著帳內桌椅就是一陣猛砍,牛輔等人哪敢停留,退出帳外,收拾東西回美陽。

  金城,看著退卻的董卓大軍,韓遂知道梁興得手了,終於可以鬆一口氣,連日大戰城內守軍損失不少,尤其是剛剛經曆事變的士兵,還好沒有出現意外。

  董卓從金城撤退可謂輕車熟路,上次進攻失敗也是這樣撤離,接連失利兩次,這讓高傲的他有些接受不了,回到美陽怒急攻心,生了一場大病。

  董卓進攻失利的消息傳到洛陽,漢靈帝並沒有責難,因為張溫的大軍在也沒有擊破金城,隻是可惜罷。

  德陽殿內,大臣們齊聚一堂,再次商量叛軍之事。

  漢靈帝和以前相比臉色更加蒼白,身體瘦了一勸,沒辦法,就是鐵人也經不住他那樣的胡鬧,還好,他沒有將叛軍之事忘記,想想也是,為了剿滅叛軍他花了上億錢,怎能忘卻。

  “各位愛卿,叛軍發生內亂我們都無法將其剿滅,可還有其他方法?實在沒有就和黑山賊張燕一樣封他個官職,省得繼續與朕作對!”

  黑山賊張燕,在被劉辰擊敗後痛定思痛,改變戰術,終於勢成,劫掠冀州北部地區,朝廷屢次派兵鎮壓都被其逃到太行山中,就連朱儁親自坐鎮都不行。不過朱儁也給黑山軍造成很大損失和壓力,最終,張燕表示願意有條件的接受招安。漢靈帝被其攪得不勝其煩,給了一和中郎將的職位,還別說,得到冊封的張燕不在劫掠郡縣,就率領自己的黑山軍在太行山周圍開墾農田,反正不用交稅,吸引了很多流民。

  司空張溫說道:“此法不妥,涼州叛軍不同於黑山賊兵,一旦陛下妥協,其他邊郡很容易模仿,如此這般天下豈不大亂,另外,賊兵隻占據兩郡之地,如果封官許願肯定會這讓州裏其他郡府的正直官員不滿,恐生事端!”

  袁槐也出列說道:“此次叛軍之所以內訌乃是董卓所用計謀,蓋勳也寫信勸韓遂重新做人,無奈此人拒絕的非常徹底,還殺了信使,鐵了心反叛到底,所以此人決不能招安。”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總要想個辦法吧!”漢靈帝煩躁道。

  這時,司徒崔烈站起身,鄭重道:“陛下,臣考慮良久,與其這樣耗著拖累朝廷,不如放棄,反正涼州也不是什麽要緊之地!”

  “什麽……”

  此話一出,大殿內傳來一片錯愕之聲。

  漢靈帝也是被崔烈的言語嚇了一跳,然而細想之下也對,朝廷三番幾次,輪流換將都無法平叛,反而損失卻越來越大,他的確有些心動,不過這可是自大漢開國以來第一次要放棄領土,他也不敢輕易做主。

  “陛下,崔烈妄言,有辱國體,請立刻治罪,!”一人起身大喝。

  眾臣望去,就見說話之人身材魁梧,一臉正氣,正是議郎傅燮。

  原來傅燮被封為內地都尉後一直無所事事,完全是混日子,後來就辭去官職,不過很快又被征召為議郎,參與朝廷議事。

  “傅燮,你才是妄言,本司徒隻是陳述事實,你一個小輩,怎敢無禮!”崔烈被一個小小的議郎嗬斥,頓時麵子掛不住,反斥出聲。

  “沒錯,傅燮侮辱當朝大臣,按律廷杖逐出!”尚書郎楊讚彈劾道。

  大臣們有的立刻反對,還有的支持,很是紛亂。

  漢靈帝看著這種場麵就頭疼,怒喝道:“都不要吵,先聽聽傅燮的理由。”

  大殿瞬間安靜下來。

  “謝陛下!”傅燮拜道,“諸位大臣,想必都知道涼州是如何得來的,當年高祖平定隴右,世宗(漢武帝)為得涼州,舉國之力與匈奴開戰,死傷無數熱血男兒,這才設四郡,至此斷了匈奴人的雙臂,為後世奠定基業。此地還聯通西域,乃國家番衛,天下要衝,一旦失去,可不光是一州之地,還有整個西域,如果匈奴人趁機南下,重奪河西之地,等於多了一雙手臂,將是大漢的災難。如今涼州大亂,天下震動,陛下也為此憂心,司徒崔烈,乃朝廷重臣,不思為陛下解憂,反而鼓動拋棄千裏疆土,簡直就是犯罪,況且涼州還有數十萬漢民,如果這些人加入叛軍,將是極為龐大的力量,三輔之地如何防守,這麽簡單的道理司徒大人難道不懂嗎?臣不才,願意奔赴涼州,為陛下和大漢分憂!”

  傅燮的話鏗鏘有力,崔烈麵紅耳赤,無法辯駁。

  漢靈帝不住點頭,他的確忘了西域還有涼州其他郡裏的漢民,如果知道被大漢拋棄,必然心冷加入叛軍,現在兩郡之兵就已經讓朝廷乏力,更別說整整一州之軍了。

  “傅燮分析的很有道理,朕記得武祖曾花大力氣平定涼州,即使先帝在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有放棄西北,我身為當世之帝,也沒有理由放棄,既然如此,仍是練兵,準備與叛軍開戰,另外,傅燮中心可嘉,就升為漢陽太守,以拒叛軍!”

  漢陽郡緊鄰金城郡,也是叛軍的下一個目標,其太守之位已經空缺多時,因為沒人敢接替。

  傅燮是何人,正直忠勇,連想都沒想,立刻拜道:“謝陛下,傅燮一定竭盡所能,遏製叛軍,直到皇師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