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疏通河道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5      字數:2141
  兩天後,劉辰押著山賊俘虜回到襄平,很快引起轟動,鐵山山賊在遼東比較有名,官軍數次進剿都不成功,算是一股悍匪,沒想到被劉辰率領三百人給擊敗,還抓了賊首,都對這新任的校尉大人敬畏有加。

  劉辰破賊,遼東郡裏上下也跟著沾光,楊終設宴慶祝。

  席間,楊終端起酒盞說道。“各位,校尉大人剛到就除掉了咱遼東的一股悍匪,而且是三百人破千餘賊兵,不愧是我幽州名將,來,大家敬校尉大人一盞酒!”

  公孫昭隨和道:“沒錯,多虧了校尉大人,否則說不定賊兵就會劫掠襄平,另外,陽都尉,賊兵出現在咱們身邊都不知道有些不應該啊!”

  陽儀暗罵一句,這公孫昭實在是太多事了,本來好好的慶功宴,非要找茬。

  “校尉大人,此事是下官失察,還請責罰!”

  劉辰笑道:“山賊都長著雙腳,他們想到哪裏誰也攔不住,不過經過審問賊首是因為有人透露了本人的行蹤,並且還說我手裏有很多財物才起了歹心的,這就讓人很不理解,我劉某剛剛抵達遼東,沒有得罪過任何人,讓人著實疑惑。”

  “此事竟然是別人挑撥的?”楊純楞道。

  公孫昭怒斥一聲:“好個賊子,竟然暗算校尉大人,此事一定要徹查!”

  劉辰擺擺手,“這隻是猜測罷了,公孫縣令千萬不要勞師動眾,而且本官明天就會離開。”

  “大人,您真的不駐防遼東?”

  “我在昔日的鮮卑領地建立兩座堡壘,正在進行開發,身處敵境很容易遭到進攻,必須回去防衛,至於遼東守備,仍是靠各位了,尤其是陽都尉。”

  陽儀聽到劉辰不再追究山賊之事,心裏鬆了一口氣,其中貓膩他當然清楚。

  “大人放心,陽儀一定好好護衛遼東!”

  楊純和公孫昭有些失望,不過好在有了靠山,至少不會再過分忌憚陽儀等人。

  深夜,公孫家大宅,陽儀和公孫度再次聚首。這次公孫度身邊還多了兩位二十餘歲的青年,容貌相近,他們就是公孫度的長子公孫康和次子公孫恭,此刻事情不憤,一副要揍人的樣子。

  “主公,那劉辰果然厲害,一千鐵山賊全軍覆沒,自身竟然沒有一人戰死,其麾下軍士強悍的讓人恐懼,而且他好像已經是咱們泄露的他的行蹤!”陽儀將宴會上發生的事匯報給公孫家。

  公孫度沒有驚訝,語氣平淡道:“叔顯不要慌,其實我的做法就是敲山震虎,現在他也應該明白遼東不是誰都能插足的地方。”

  “可是會不會引起劉辰的敵對?”

  公孫度笑道:“放心,朝中我有些門路,硬碰硬我們不見得吃虧,而且他已經收了好處,至少短期內與他會相安無事。”

  這時公孫康說道:“父親大人,那劉辰也就罷了,隻是這公孫昭和楊終做得太絕了,竟然將我和二弟降為屯長,而且被派到西安平馬訾水駐防,此事決不能作罷。”

  “是啊,想我們堂堂遼東第一大族,竟然被發配到邊疆做屯長,肯定會被笑掉大牙的!”公孫恭憤怒道。

  西安平城是遼東最靠東北的邊縣,和高顯一樣,緊鄰邊界,馬訾水就是鴨綠江,兩位世家公子哥被發配道如此地方當然不願意了。

  公孫度和剛才一樣,情緒沒有絲毫波動,“你們啊,還是沉不住氣,遠離襄平有什麽不好,正可以避開楊終和公孫昭的視線,那裏的縣尉已經被為父收買,可以隱秘的發展家族勢力,雖然有些艱苦,卻是對你們亦是次曆練,莫要再做女兒之態!”

  公孫康兄弟對公孫度很是懼怕,心裏雖然一千個不願意,還是不得不從,接受新的任命。

  讓兩個兒子親赴邊界駐守,公孫度的隱忍可見一斑。

  一天後,劉辰帶著調撥以及招募的一千的遼東兵返回玄菟,並不是他不想要遼東或者懼怕公孫度,隻是不想將時間和精力空耗,還是回玄菟好好經營自己的地盤要緊。至於公孫度,養肥了再殺也不遲。

  回到玄菟,劉辰立刻著手從高句麗到玄菟的遼河航道的開通,發動俘虜們修築堤壩、碼頭,疏通改良河道。又從軍中挑選五百會水的軍士和三百俘虜,分別屯駐牛莊,遼口,又買了十艘中型帆船和三十艘漁船,他們每天的任務就是出海打魚,同時向四周的村民收購水產,最後將這些水產運送到高句麗。

  這項規劃可謂一舉三得,一是可以滿足士兵所需的營養,二是開通了遼河一線的航道,令沿線百姓受益,因為劉辰不光購買水產,還有其他百姓富裕的物資,如蔬菜、糧食等等,一旦商品開始流通,沿河一帶必定會發展起來。第三點就是發展水軍,或者說海軍,讓營口的軍士熟悉大海,操控船隻,這些人將是日後海軍的骨幹。

  一切都按部就班的發展,劉辰就這樣安靜的等待大漢局勢的發展。

  這一年是中平三年,西涼戰事還在繼續,漢靈帝為了勉勵前線,將張溫提為司空,董卓為鄉侯。二人也知道漢靈帝的意思,加大了進攻力度,然而叛軍吸收了大量窮苦漢民,勢力不降反漲,官軍一直無功,無法攻入金城郡。

  八月,漢靈帝將張溫召回,隻留下董卓與叛軍相拒。

  這一日,董卓和李儒在一起小酌,討論當前的局勢。

  “沒想到在這裏已經打了近兩年,時間過得真快啊!”董卓又年長了兩歲,內心頗為感慨。

  李儒給董卓舀了一盞酒,說道:“嶽父大人,這樣不好嗎,雖然一直耗在這裏,但我們的地位愈加穩固,朝廷也不得不仰仗!”

  董卓幹了一口酒,搖搖頭,“話雖如此,但咱們始終無功,那張溫恐怕要被責難,皇帝對我恐怕早已有微詞,終是有些不安。”

  李儒輕笑一聲,“嶽父大人多慮了,此次與叛軍交戰朝廷先後出動了皇甫嵩、張溫等名將,還有劉辰孫堅之猛將,皆是無功,相信朝廷上下已經看出叛軍短時間內是無法拿下,而卻不得不拒守,您是不二的人選拔,所也不用著急,機會也許很快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