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回玄菟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5      字數:2329
  夜裏,董卓正在大帳內呼呼而睡,鼾聲如雷,帳外有兩萬精銳,還有三千匈奴騎兵,即使金城羌人全力來攻也難動他分豪,是以安心大睡。

  夢中,自己登上皇宮大殿,呼風喚雨,百官跪拜,好不分光。

  忽然,營內傳來喊殺之聲,隨即是當當的警報聲。

  董卓常年從伍,瞬間驚醒過來,還未開口詢問,就見牛輔跑了進來。

  “嶽丈大人,不好了,匈奴人叛變,打開了大營,正在與我等交戰,還有,還有羌人殺過來了!”

  “乎莫車這個混蛋,竟然敢騙我!”

  董卓肥胖的身軀猛地躍起,立刻明白自己中了陷阱。

  “快,傳令華雄斷後,截住羌人和匈奴人,命令李傕、郭汜立刻護送中軍撤離!”

  “諾!”

  董卓反應極快,指揮能力不錯,不愧是百戰之將。

  大營外,北宮伯玉和李文侯指揮叛軍進攻,到處是喊殺之聲。

  “這董卓不愧是涼州名將,被我們偷襲居然還能反擊,的確不凡!”李文侯驚歎道。

  北宮伯玉道:“董卓麾下盡是西涼悍族,猛將眾多,尤其是那華雄,我軍無人可當。”

  李文侯深以為然,他們羌人都是勇士,但缺乏以一當百的猛將。

  董卓軍有了華雄斷後,主力迅速撤離,北宮伯玉也沒有死命追殺,隻是遠遠的監視,一開始董卓不知所以,直到第二天中午,探馬回報,韓遂率領叛軍擋在身前。

  “這怎麽可能,韓遂不是在榆中嗎,那裏有周慎的三萬人,怎可能會出現在我的麵前,還有袁滂,怎會讓叛軍過來!”

  張溫的計劃不錯,六路大軍相互掩護,然而他沒預料到周慎的無能,將大好形勢全部葬送,更是讓董卓成為一支孤軍。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最終董卓不得已退守湟水邊的一處高山。

  “快,將馬車圍成一圈,工匠,快去伐木造寨……”

  牛輔等將指揮部下設置防線,準備抵擋叛軍的進攻。

  北宮伯玉也沒有進攻,己方在美陽一戰損失不小,在他看來董卓軍就是被困住的猛獸,沒必要與其死磕,隻要將其困住,等糧草耗光即可。

  傍晚,董卓軍勉強將營寨修築完成,暫時是安全了。

  大帳內,董卓聽著手下的報告欲哭無淚,士卒損失並不多,不到三千人,不過糧草卻損失一半,隻能堅持二十天左右。

  “將軍,根據我們抓的俘虜交代,周慎在榆中戰敗,已經撤回右扶風,其他幾路也被張溫召回,在咱們周圍已經沒有任何官軍了!”李傕沮喪道。

  董卓目瞪口呆,隨即破口大罵:“這該死的周慎,還有張溫老匹夫,你們這是將我往火坑裏推啊!”

  此刻他終於明白,自己完全成了一支孤軍。

  “嶽丈大人,北宮伯玉遣人送來口信,希望我們投降,保證會給您一個將軍的頭銜!”牛輔悶聲道。

  “放屁,我董卓何許人也,怎會與叛軍為伍,你們所有人也不許有此念頭,否則別怪老夫心狠手辣!”

  董卓現在的地位不低,如果加入叛軍,自己這些年所有的努力都會付之東流,現在朝廷雖然衰落,依然龐大,不是現在的叛軍能夠對付的。

  “我等不敢!”

  “不敢最好,你們回去加強防守,尤其是晚上,各部輪流職守!”

  “諾!”

  眾人散去,董卓一陣懊惱:“悔不聽文優之言,貿然長驅而入,才有今日之難!”

  原來李儒並不同意進攻金城,但董卓沒有聽勸,才導致今日之敗。

  五天後,沒有任何官軍接應,董卓也徹底死心,決定選擇時機突圍。

  第十天,巡營的董卓發現有士卒用繩網捕魚,看著並不寬闊的河流靈光一現,立刻發動

  全營士卒燒水澆地,化開凍土,修築堤壩。

  叛軍從遠處觀察,還以為董卓軍在截水捕魚,以充糧食,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反而堅定了董卓糧草不濟,繼續圍困的決心。

  如此,又過了十天,北宮伯玉發現捕魚的官軍越來越少,頓時覺得事情不對勁,立刻發動進攻,可惜為時已晚,董卓軍竟然趟過泥坑悄然過河,大營隻剩下空殼。

  “好狡猾的董卓!”

  北宮伯玉也不得不驚歎董卓的頭腦,竟然在他的眼皮底下溜了。

  “傳令各軍,給我追擊董卓!”

  叛軍也想渡河追擊,這樣的速度要快不少,然而董卓早就又準備,命令埋伏的士兵破壞堤壩,河水洶湧而下,將叛軍阻隔,北宮伯玉等人隻能望河興歎。

  十二月,董卓率軍逃回右扶風,宣告張溫的策劃的這次反攻徹底失敗。

  張溫也不是善良之輩,立刻上書朝廷,將這一戰的罪責全部推到周慎身上,周慎百口莫辯,最終被剝奪蕩寇將軍之位,而張溫董卓卻被封侯,尤其是董卓,還被加為破虜將軍。

  隨著反攻失敗,天氣又極為寒冷,張溫不在進攻,而是聯係涼州各郡太守官軍,等待開春一起反攻。

  美陽一戰,朝廷大軍阻止了叛軍在三輔地區的蔓延,但也因為反攻失敗而給了叛軍調整的機會,為以後進攻埋下隱患。

  北宮伯玉在右扶風戰敗,很快吸取教訓,專心經營金城、西平二郡,繼續練習其他郡的外族,以及對朝廷不滿的漢人,擴充實力不提。

  涼州各郡得知叛軍退回和張溫的消息,不但沒有高興,反而更加恐懼,朝廷近十萬大軍都沒奈何叛軍,自己身邊兵馬不過一萬,怎能不怕。

  一月,玄菟太守耿臨的急報送達朝廷,北地鮮卑活動頻繁,屢屢過境寇邊,請求調劉辰回歸。

  相比羌人,漢靈帝最怕的還是北地鮮卑人,根本沒有廢話,立刻下令劉辰回幽州,還撥給玄菟郡一批兵甲弓弩,沒辦法,西涼叛軍未滅,幽州再出現大亂,想想就覺得頭痛。

  其實這都是劉辰一手安排的,西涼叛軍非一時就能消滅的,自己在這裏可有無,完全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所以十二月初就派人回玄菟,讓魏儀上書耿臨說高顯一帶出現大股鮮卑兵,反正自己的遊騎經常與鮮卑交手,也不算謊報,隻是數量有些誇大而已。耿臨不疑有他,立刻向朝廷救急。

  劉辰接到調令,立刻和張溫、孫堅等人告辭,帶領自己的幽州兵馬,折回幽州。出征之時是三千人,由於沒有參加大戰,唯一一次也是皇甫嵩給的兵力,剩下的時間就是打打醬油,幽州兵隻損失不到百人,另外,他在並州一帶還招募了五百勇卒,這些都是衝著錢來到,一路跟隨回到幽州,人反而多了。不過讓他不滿的是沒有多少繳獲,當然,董卓那三百良馬屬於意外之才,好在收了閻行,涼州之行也不算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