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寇三輔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5      字數:2263
  二月,涼州百姓在忐忑中度過了新年,在這期間叛軍沒有向外擴張,官軍也沒有動作,兩方相安無事,但底下卻是暗流洶湧。韓遂和邊章加入叛軍後四處招兵,所招的漢兵全是對朝廷心有不滿的。官軍一邊有蓋勳主持,集合了兩郡之兵布置在阿陽,翼縣一帶,等待新的刺史和護羌校尉上任。

  中旬,新任刺史宋臬到任,立刻召集蓋勳商議破敵之策。

  宋臬是個五十餘歲的儒雅老者,說話有些慢條斯理。

  “元固,老夫自接到皇上任命開始就思考破賊之策,認為兵焚廝殺終究是下策,想要改變原來的策略,還請你參詳一下?”

  蓋勳也知宋臬大名,聽到有破敵良策頓時大喜,“請刺史大人賜教!”

  宋臬扶著胡須緩緩道:“我觀涼州之民好勇鬥狠,不知儒學,所行之事沒有禮數忠義,所以才經常叛亂,可命令全郡之民學習抄寫《孝經》,這樣他們就能明白道義二字,也就沒有人參加叛軍,羌人將會被孤立,支撐不了多久就會被剿滅。”

  “這……”蓋勳愣住了,這哪是什麽破敵之策,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不過宋臬畢竟是新任刺史,他沒有嚴厲反駁,“刺史大人,涼州之民多是普通之輩,恐怕連讀書認字都不會,如何抄寫孝經?”

  “這個不是問題,我們可以教給他們,如此整個涼州的教化必然提升,日後再也沒有反叛之事!”

  這種方法根本行不通,蓋勳立刻反對道:“刺史大人精通典籍,應該知道齊國崔抒弑君,魯國慶父篡位,此二國儒生極多,卻依然發生賊逆之事,這根本與孝經沒有任何關係。眼下涼州叛軍作亂根本原因還是災情導致,應該從這方麵入手,如果采用您的方法隻會增加人們的怨恨,更會讓他人恥笑,還請另尋他法!”

  宋臬笑道:“蓋長史,正是如此我等才要為天下先,不嚐試一下如何知道是否行得通,不過你放心,本刺史會先上書朝廷,如果朝廷同意再推行。”

  蓋勳還能說什麽,他對眼前刺史失望透頂,相信朝廷收到如此的建議也會瞠目結舌。

  “沒想到這宋臬空有其表,沒有一點能力,就隨他去吧!”

  蓋勳沒有繼續相勸,起身告辭,與新任的護羌校尉夏育一起商討破敵之策。

  如此,由於宋臬堅持“以德服人”不同意蓋勳和夏育的進攻計劃,導致叛軍獲得了更多的準備時間。

  三月初,朝廷的批文送達,果不其然,宋臬被訓斥一番然後免職,結束了這場“教化”鬧劇,由更有經驗的楊雍出任涼州刺史。

  楊雍頗有名聲,也比較務實,將左昌下獄,將所得錢財糧食分出一多半給與蓋勳和夏育作為軍資,招募義兵,訓練士卒,決定在春天發動攻勢。

  金城,已經屬於叛軍的治下,北宮伯玉為了安撫漢民同意了韓遂免除一般稅收的計劃,現在他們所控製的地區沒有絲毫的亂象,反而比以前更加平靜。

  城內府衙,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韓遂等人聚在一起,討論未來之策。

  “文約,可有州部的消息?”

  韓遂能力極強,無論軍事還是內政,目前已經成為北宮伯玉的左膀右臂,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問計韓遂。

  “細作已經打探清楚,目前的刺史乃是楊雍,校尉名叫夏育,這二人很有能力,再加上蓋勳,正在加緊訓兵,恐怕開春之後就會進攻我等!”

  “官軍有多少人馬?”

  “兩萬人左右!”

  “哈,我以為有多少人,伯玉,不如我們殺過去!”李文侯不屑道,要知道他們已有四萬餘人,是官軍的兩倍,而且他們的兵器甲具齊全,戰鬥力與官軍相差無幾。

  北宮伯玉沉默一陣,搖搖頭道:“官軍現在雖然人少,但強攻損失會很大,這些都是我們好不容易才聚起的士兵,對未來發展不利。”

  這時邊章在旁邊說道:“北宮將軍,我等控製四縣之地,已經到了極限,如果要發展就必須繼續擴張,否則空耗下去更為不利。”

  北宮伯玉點點頭,“邊兄說的沒錯,這些天我已經謀劃好,決定進攻右扶風!”

  眾人一愣,隨即目瞪口呆,這也太大膽了,要知道右扶風可是三輔地區,拱衛故都長安和皇陵,進攻這裏,就等於徹底向大漢宣戰了。

  “右扶風乃漢廷重地,我們這點兵力恐怕不足!”李文侯勸道。

  “各位放心,我北宮伯玉可不傻,去招惹哪裏的精銳漢軍,兵出右扶風隻是個幌子。”

  韓遂心思靈活,拍手道:“我明白伯玉的意思了,你這是想引誘夏育來攻!”

  北宮伯玉大笑道:“還是文約知我,這樣說吧,涼州是咱們的根本,首要敵人就是這裏的官軍,但蓋勳此人手段非常厲害,導致周圍郡縣全部團結在一起,如果死心守城我們的勝算不高,所以本人才想到這個方法,引他們出來,右扶風雖然是三輔之一,但駐軍不過兩萬,得知我等進攻必然據城而守,不敢出戰,而蓋勳和夏育肯定會趁機進攻咱們的背後,他們才是目標。”

  李文侯和邊章恍然,原來北宮伯玉早有計策。

  “哈哈哈,伯玉,你真是智計百出啊,你說吧,這一仗要怎麽打?”

  “簡單,隻要各位依計而行就可以了……”

  阿陽,官軍大營,夏育和蓋勳正在對新招募的義兵進行訓練,有蓋勳四處活動,各郡縣軍民被統合一處,隻等開春。

  這一天,蓋勳和夏育正商量破敵之策,探馬傳來飛報。

  “二位大人,細作傳來消息,北宮伯玉大舉出兵,進攻右扶風!”

  “什麽?”

  蓋勳和夏育大吃一驚,他們從未料到叛軍會改變方向。

  “消息可靠嗎?”

  探馬道:“二位大人放心,叛軍步騎加起來有三萬餘人,而且還打出‘清君側,誅宦黨’的名號,不出三天,就會抵達右扶風!”

  蓋勳眼睛一亮,歎道:“沒想到叛軍竟然以此為號,倒是出人意料。”

  夏育冷笑一聲,“不過是想博取同情罷了,蓋長史,叛軍東進,正是我等的機會,我決定即刻發兵!”

  蓋勳點點頭,道:“校尉大人說的沒錯,這的確是個機會,不知是收複城池還是進攻叛軍主力?”

  夏育想了一下,說道:“留在涼州的叛兵還有萬餘人,金城允吾都是堅城,強攻不易,不如也跟進,與右扶風聯係,前後夾攻,共破叛軍主力,在回頭收複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