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西涼事起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5      字數:2470
  “咳咳咳……”史渙捂著喉嚨,眼淚都被嗆出,“這是酒嗎,太辣人了,就像火燒一般!”

  周圍親兵本想嚐嚐,不過被史渙的反應給嚇住了,沒人敢喝。

  就在這時,另外四個木甑也相繼出酒,劉辰來不及解釋,一一品嚐,這五種大曲比例釀出的酒口味各不相同,有苦有澀有淡,不過都是酒,說明釀造方法沒錯。

  “不要著急,這酒的純度太高,當然辣了!”說完,喝了一大口,噴向柴火,就聽呼的一聲,火苗飛竄,嚇得眾人驚呼不已。

  “拿水來!”

  親兵會意,拿來早就備好的清水,這水有的取自井水,有的取自泉水,還有的取自溪水,各不相同。

  劉辰用銅勺舀了一勺口感最好的,倒入一青瓷盆中,然後小心的加入井水,沒加一點就嚐一下,最終加到四勺時停了下來,因為這味道直接勾起了前世的味覺。

  “就是它了,都過來嚐嚐,這才是真正的好酒!”

  旁邊的吳老眼神閃爍,同時有些激動,他好像明白了什麽,拿起一把木勺,淺嚐一口,頓時覺得入口冰涼,隨即熱流上湧,整個身體都暖洋洋,之後再也收不住,大口喝了起來。最終,臉色通紅道:“好酒,好酒,簡直就是仙釀……”

  史渙大奇,也舀了一口,這次沒有剛才那麽烈,入口微辛,先涼後熱,回味無窮,此刻終於明白劉辰為什麽說這才是好酒了,這味道他從未嚐過,卻讓人欲罷不能。

  “真是神了!”

  接著,其他親兵也都品嚐,一個個露出驚歎和滿足。

  “撲通!”

  就見吳老跪在地上,對著劉辰叩拜,“小老兒釀酒幾十年,終於見識到什麽是酒神了,如果猜的不錯,這就是傳說中的仙神瓊釀,大人之才,請受老兒一拜!”

  劉辰趕緊將吳老扶起,笑道:“哪有那麽誇張,隻是將舊的製法改良罷了,現在隻是初步完成,這幾種酒還要一一調味,還要吳老費心!”

  “小老兒當仁不讓,哪怕醉死在這裏!”

  “哈哈哈,這勾兌酒水最關鍵的就是水了,不同的水會有不同的口味,史渙,立刻派人去整個玄菟探訪名泉,好井,咱們要調出最好的來!”

  “諾!”

  這個時代的男兒基本都是好酒之人,如今的酒堪稱神釀,哪能不盡心竭力。

  “好了,接下來就是出酒,越多越好……”

  接下來二十天,劉辰和吳老二人將全部心思投在調酒之上,最終確定了一泉一井作為勾兌專用水,名字也確定下來,口感柔和的叫漢泉,口感辛辣的為洪梁,不過最終劉辰將兩種酒全部封存掩埋地下,包括不斷出產的原漿,很簡單,自己勢力還不穩固,不想出風頭。

  釀酒問題解決後劉辰再次撲在軍隊的訓練和建設之上,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

  黃巾之亂被平定,搖搖欲墜的東漢終於喘口氣,然而,在一個王朝的末年,注定多災多難。

  涼州,也稱為西涼,意為“地處西方,苦寒涼也”,上古時代並不屬於華夏之地,直到漢武帝時期,漢匈大戰,名將衛青、霍去病擊敗匈奴,將整個河西走廊納入版圖,設涼州。

  涼州地勢平坦遼闊,是河西最大的衝積平原,自古就是控製三大高原和西域的中心之地,乃天下要衝,國家藩衛。這裏因為地處漢族和外族的邊界,民風彪悍,又產良馬,有“涼州大馬,橫行天下”之稱。尤其是東漢時期,涼州豪族並起,開國六大家族有五家起於涼州,故有天下雄兵出涼州之說。

  十一月底,涼州北地郡、安定郡、金城郡、隴西郡、抱罕、西關等地突降大雪,寒冷異常,牲畜凍死無數,百姓以及歸附胡人損失慘重。

  漢陽郡冀城,涼州刺史左昌府邸,府中大廳內正歌舞笙簫,最上首坐著一黑須眼小的中年人,斜靠躺椅,悠閑的看著舞女的表演,兩旁還有美婢服侍,一口酒,一口肉,好不享受。

  忽然,一身穿厚袍之人走了進來,羨慕的看著舞女,輕輕的來到左昌身邊,“大人,周圍郡縣雪災嚴重,牲畜凍死,有不少百姓流離失所,各縣還有幾支義從胡部落請糧,不知要如何處理。”

  左昌眯著眼睛,瞟了來人一眼,“聒噪,這大雪天那有空處理這些雜事,通知各郡縣,說刺史部也遭受雪災,無力支援,自行處理,至於那些胡人,死了到也清淨,免得還要提防!”

  “可是會不會發生意外?”

  “他們敢,咱們有駐軍數萬,膽叛亂者直接殺了。”

  歸附的羌胡在漢人眼裏就是低等民,尤其官府和豪強,可以任意欺淩奴役。

  “下官明白了,立刻去回複!”

  刺史府外,一高一矮兩個身穿羊皮裘的漢子正在焦急等待,二人皆深目,麵容不同中原。

  吱的一聲,朱紅大門打開,二人趕緊迎了上去。

  “任主簿,刺史大人可同意發糧?”

  “二位,真是抱歉,這大雪連綿,受災之地很多,已經無糧可發!”

  “任主簿,我們二人部落眼看就要有滅頂之災,哪怕一點也行,至少可以回去和族人交代!”矮個漢子央求道。

  任姓主簿名陶,就聽他搖頭道:“二位的狀況我也非常同情,可是在下人微言輕,著實愛莫能助,你們還是去其他地方碰碰運氣吧!”

  “這……”

  矮個漢子還要說話,就聽旁邊的高個漢子阻止道:“文侯,不要求了,就是死在這裏也不會有結果,走吧!”

  被稱為文侯的漢子聽著府內的舞樂聲既憤怒又是無奈,最終哀歎一聲,翻身上馬,轉身離開。

  看著二人離去的背影,任陶搖著頭,看著天空的雪花,連連歎氣:“這年頭,多事之秋,希望不要出什麽亂子。

  金城郡邊界,破羌人領地,白茫茫草原之上矗立這數千帳篷,大雪已經足有半米,畜棚不知倒塌多少,凍死的牛羊更多,所有人都躲在帳篷裏,祈禱上蒼。

  中央一座白色的大帳裏,傳來憤怒的咆哮聲:“可惡的左昌,可惡的漢人,這是不給我們活路啊!”

  說話之人正是在左昌府外那個高個漢子,另一人也在,隻見帳內坐著一圈身穿胡服之人,一個個神情悲憤。

  “族長,你說怎麽辦,再這樣下去族人不是被凍死就是餓死!”

  “還能怎麽辦,反了他,咱們為漢廷賣命,卻遭受如此對待,簡直就是欺人太甚!”

  “可是漢廷邊軍很多,咱們滿打滿算隻有兩千五百人,如何敵得過?”

  “戰死總好過餓死,大不了投靠匈奴人……”

  這個部落是義胡從之一,義胡從就是歸附漢朝的遊牧民族,他們在朝廷提供的土地上生活,每年需要交稅,如果遇到戰事還必須出兵支援。

  “哎,天神不佑,為何要如此為難我北宮伯玉的族民!”

  北宮伯玉,就是這支羌胡的首領,和他一起的名叫李文侯,是臨羌首領。

  “伯玉大哥,還有各位頭領,咱們兩部已經沒有退路,漢廷不仁,將我等拋棄如物,不如起兵討伐,殺出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