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雷獅鐧
作者:劍翎      更新:2022-05-10 17:34      字數:2204
  主簿,上至三公,下至郡縣,都常設的一職位,乃長官親吏,掌管諸事。魏儀的地位在縣丞之下縣尉之上,掌管縣裏錢糧、司法,權勢很大,而在錢糧這一塊也包括縣裏的武庫。劉辰將遠赴邊哨,心裏不放心,利用職權調撥了很多軍械。包括鐵甲十副,皮甲五十副,新造環首刀二十把,良弓十張,擘張弩(手弩)二十副,大黃弩(蹶張弩)五副,羽箭千支,還有一批糧食,不美的就是沒有戰馬,玄菟郡邊防主力駐紮在高句麗,那裏到倒是有五百騎兵。

  接受這批武器後劉辰興奮的擺弄一番,尤其弩,漢代和秦朝一樣,軍隊裏裝備弩的數量比弓多,製作精良,是攻防利器。不過讓劉辰失望的是甲具了,鐵甲皮甲皆是就是傳說中的紮甲。鐵甲是最為簡單的“兩檔鎧”,由方形鐵片組成,用紅繩遍紮,沒有護肩,隻能保護胸前和後背,用皮帶搭在肩上,樣子不免有些難看,這種鎧甲穿戴輕便,本來是騎兵裝備,無奈此時朝廷積弱,開始偷工減料,逐漸成為了步兵的裝備,而且隻有精銳才能穿戴,另外還有一種玄鐵甲,這種鎧甲防護部位多,還有頭盔,隻有軍候以上的軍官或者朝廷的羽林軍精銳才能穿戴。皮甲和秦兵馬俑所穿樣式差不多,由一塊塊甲片綴合而成,隻能防砍割,防刺就不理想了。

  此外,劉辰等人也領到了自己的軍服,和普通士兵沒有區別,是深衣絳紅戎裝,樣式參考秦朝,隻是基調是紅色,頭戴高幘,沒有頭盔。魏良等人還身負紅章,章是漢代士兵的身份標誌,方形,中間交叉十字,上麵記載籍貫軍籍,這東西就是後世的軍人名牌,劉辰左肩披三角絳條,是軍官標識,這些讓他極為意外,沒想到古人竟有此先進的理念。得到了武器裝備,劉辰又命人在城內大量采購各種生活用品還有一批豬肉。

  兩天後,劉辰一行十九人帶著十二輛馬車來到城郊李家鐵鋪,取自己定製的兵器。

  “屯長大人,這就是您的一對四棱鐵鐧,請檢驗!”李成指著兵器架有些激動道。

  劉辰雙眼精芒閃爍,拿起鐵鐧,隻見鐵鐧通體烏黑,四棱,長四尺,徑寬一寸半,獅頭吞口,柄尾有環,鐧尖為四棱破甲錐,四麵皆刻有直雷紋,古樸的造型中透著霸氣。

  “好鐧!”

  劉辰稱讚一聲,雙手拿起,握柄非常舒適,重量正好,重心在後,顯得非常沉穩。

  “屯長,鐵鐧做了一些改動,按照眼前的尺寸镔鐵重量不足,所以小老兒在鐧中心加了紫銅,如此重量才達到四十五斤,不過請大人放心,紫銅不會影響鐧的強度,相反還能使鐵鐧中心增加韌度,可吸收撞擊力,握柄那是上好的花梨木包裹,可以吸汗,不會打滑!”

  劉辰連連點頭,再次驚歎李成的手藝,竟然如此變通。拿著鐵鐧來到鋪外空地,揮舞起來,沒有繁雜的招式,直來直去,大開大合,雙鐧帶起的勁風嗚嗚作響,最後抽在一拴馬樁上直徑十幾厘米粗的拴馬樁應聲而斷,周圍所有人都吸了一口冷氣,這要打在人身上,恐怕會直接折成兩段。

  “好好好!”

  劉辰連說三聲好字,內心激動萬分,如此神兵,足以橫行戰陣。

  李成也是非常激動,這對四棱鐵鐧是他一生中打造的最好的作品。

  “如此兵器必然震驚世人,請屯長賜名!”

  劉辰看著獅頭護手,還有古樸的雷紋,“就叫雷獅鐧吧。”

  “雷獅,好名字啊,此鐧必然會隨屯長名傳天下。”

  劉辰收起雷獅鐧,笑道:“謝謝李老吉言,日後定不會辱此鐧之名。”

  李成收起感歎,又拿起一把環首刀,“大人,這是您要的刀!”

  劉辰接過刀,和他預想的一樣,狹直刀身,通體雪亮,長柄,長刃,可單手亦可雙手。這是他為身後十八個親兵特意打造的。

  “魏良,以後這就是你們的佩刀!”

  “諾!”魏良等人欣喜的接過這特製的環首刀,激動異常,這可是镔鐵打造,比普通的鋼刀好上數倍。

  “兵器到手,所有人上馬,目標西關!”

  西關,名字既然帶“關”,就是一個要塞關口,位於鮮卑人入侵的必經之路上,坐落於丘陵小山之上,山下就是通道,通道很寬闊,北地兵少,加之玄菟周圍有不少入侵道路,所以沒必要築城,隻造了一土堡,作監視警戒之用。

  土堡內一座箭樓內,兩個坦凶的士兵百無聊賴的坐在裏麵,拿著一蒲扇不住搖晃。

  “隊頭,你說韓屯長怎麽突然調走了?”

  被稱為隊頭的士兵眼皮抬了一下,有氣無力道:“一點也不突然,誰願意呆在這要命地方,肯定是給縣尉大人送禮了唄!”

  士兵了然,“原來是這樣,希望咱們也能熬過這一年,明年兵役到期,就可以回家種地了。”

  隊頭歎了一聲,“是啊,祈禱老天保佑,過了今年,明年就可以打包回家離開這鬼地方。”

  漢代是全民兵役製,即每個男子成年後都需要服兵役,兵役有兩種,一種是加入中央軍,是皇城的守備部隊,一共有七萬人,分為南北兩軍,兵役期為一年,這種兵役待遇最好,裝備吃穿都由皇帝供應。另外一種是邊軍,兵役期為三天,沒錯,就是三天,每人隻需要服役三天即可。但這種兵役製度襲自秦朝,而且路費還要自己帶,極為不便,比如一個人從南方到北方戍邊三天,走路卻需要小半年,百姓的負擔極大,秦朝不知變通出了很多麻煩,當年陳勝吳廣起義就是遠路戍邊不能如期抵達而起義。到了漢代做了一些修改,比如因為路途遙遠不想去的可以用錢相抵,每天一百錢,三天就是三百錢,交夠三百錢就可以免戍。這些錢會給那些自願延長服役之人,目前的慣例就是一人替百人服役,也就是服役三百天,報酬是一萬錢,另外兩萬被朝廷收走。所以,邊塞地區大多是兵役期三百天的士兵。

  “嗷……”

  就在這時一聲狼嚎打斷了二人的交談。

  “什麽聲音?”隊頭一個激靈,趕緊爬了起來。

  士兵也起身向遠處眺望,在山下的草原上,出現了兩個白點,正快速移動。

  “隊頭,好像是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