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
作者:婻書      更新:2022-05-10 17:26      字數:6487
  邊關在大宴以北, 梁境在大宴以南, 分化兩極, 卻同時不斷的在開疆拓土侵占領地,在詹將軍一塊塊攻下城池的時候, 姬遊也在收囊那些分散的小國,隨著一封封國書帝王印信送上,宴皇宮殿內的大宴輿圖也在不斷的更新擴大,隻不過隨著姬遊長寧軍送來的新攻國土, 還有源源不斷的金銀珠寶,他幾乎將每一個攻打下來的小國都搜刮空了。

  而攻梁一戰卻不斷的在消耗國庫,一邊如流水送入,一邊如流水送出。到了後期,要不是姬遊的戰爭財, 真如寒寧當年說的, 這一場戰鬥怕是要掏空國庫。

  而這位從前毫無存在感的三皇子,幾乎以戰神的姿態進入了大眾的視線,在太子與德王在朝廷上明爭暗鬥的時候,這位三皇子不斷的在為大宴刷新版圖,雖然為君之道並不能以武概論, 但宴國本就尚武, 那些素未蒙麵的武將早就被三皇子無形中虜獲去了大半,若是今後三皇子回朝, 是個空有蠻力的武夫倒也罷了, 要是還具備為君之能, 那這黨派之爭恐怕要一分為三了。但看三皇子幾乎從未有過敗仗的戰績來看,他恐怕也並非那種無腦武夫,於是乎,太子與德王的內鬥,就莫名有種如同兒戲的尷尬。

  每個月都有幾日,後宮允許已在宮外建府封王的皇子進宮與自己的母妃請安,德王剛從自己母妃的宮中出來,就看到一群整齊有序的士兵抬著一個個箱子走過,不用想也知道,這些都是送給至今還住在宮中的寧王的。姬宓宣不由得想到曾經那個任人欺淩一聲不吭的老三,如今身不在朝,卻在朝上有著十足的存在感,甚至有人言,以那位三皇子的能耐,以及寧王的幫扶,若是廢了太子,他將是最大的勁敵。

  太子是肯定會廢的,隻不過父皇明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但廢了太子之後呢,後麵幾個小的也都成長了起來,老四倒是不足為慮,他天生腿部有疾,生來注定無緣大統,老五老六雖然母妃位份低微,但若是連老三都有希望的可能,那老五老六怕是也會動一動心思了。

  正想著,腳下不由自主的跟著搬箱子的隊伍走到了長寧殿,守在宮殿門口的侍衛見到德王立即行禮通報,寒寧卻有幾分意外,弘二也忍不住嘀咕:“這位德王可從來沒有來過長寧殿,平日跟主子也沒什麽交集,現在過來也不知道為何。”

  來者是客,管他有什麽目的,先見了再說。

  姬宓宣已經有挺長一段時間沒有見過寒寧了,在他印象裏寒寧還是當年那個三頭身的總角孩童,如今見到一個身材欣長,眉目如畫的少年,還有幾分愣神。

  寒寧給對麵的空杯斟上了一杯茶,抬眸看了眼德王:“德王來找我,就是看著我出神?”

  姬宓宣勾唇一笑,坐到了寒寧的對麵,淺飲一口,毫不意外道:“上個月才進貢來的雪茶,我問父皇討要了數次都沒能討要來,也隻能在你這裏才能喝上了。”

  寒寧哦了一聲:“我也不多,沒辦法給你。”

  姬宓宣見他表情認真的樣子頓了頓,忍不住道:“我不是來問你討茶的。”

  寒寧麵無表情:“我知道。”

  姬宓宣看了他一眼,心道你要是知道,那你把茶罐子放到茶桌下是幾個意思,怕他直接動手搶嗎。

  姬宓宣頓時覺得茶之無味了,看了眼旁人,便道:“你們都下去吧,這裏無須人伺候。”

  長寧殿的人自然都是寒寧的人,德王發話他們並未動彈,而是看向寒寧,寒寧微微點頭,眾人這才退去。

  沒了旁人,姬宓宣直接了當道:“姬遊令我有些意外。”

  寒寧笑了笑:“你覺得姬遊將會成為你的勁敵?”

  姬宓宣挑眉一挑,朝他反看回去,難道不是的反問意味相當明顯。

  寒寧笑而不語,姬宓宣也並沒有要一個回答,過了好一會兒道:“若是姬遊回朝,你還會保持中立嗎?”

  寒寧滿臉不解:“我何時中立過?”

  姬宓宣輕嘲的睨了他一眼:“這些年你隔山觀虎鬥的姿態怕是有些過於悠閑。”

  寒寧嗬嗬一聲:“那你以為,我與太子鬧僵之後,幫著你對付他,就不算中立?”

  姬宓宣勾唇一笑:“你可以這麽做,我很樂意當你的棋子。”

  寒寧一臉我傻麽的表情白了他一眼:“你今天來找我,就是說這些無聊的話嗎?”

  姬宓宣聳肩:“我看到老三又給你送了那麽多奇珍異寶回來,好奇的過來看看而已,說起來這些年,我好像也並沒有送過你什麽東西,好歹曾經也被你叫過幾聲哥哥,倒是有些失職了。”

  寒寧道:“怎麽沒有,每年生辰,每年年禮,德王的禮從來都不會少,而且每次送的,必然都是我喜歡的。”

  寒寧說著抬頭盯著姬宓宣看去:“說起來這些年我也有所疑惑,我記得小時候我還挺喜歡你的,也曾纏著你玩過,但你卻對我愛答不理的,後來太子和皇後與我示好,我才慢慢跟太子玩在了一起,你若是討厭我,那禮物定然隨大流不會用心的貼合我的喜好,你若是不討厭我,那為什麽要疏遠我?”

  姬宓宣漫不經心道:“我的幕僚聰明啊,禮物都是他們幫我準備的,竟然如此貼合你的喜好,看來本王回去要好好給個獎賞了。”

  寒寧定定的看了他一會兒,突然開口道:“宓宣哥哥。”

  姬宓宣險些手滑拿不住茶杯,瞬間慌亂之後,眼帶嫌棄的朝寒寧看了過去:“寧王慎言。”

  寒寧無辜而視,姬宓宣滿臉冷漠的放下茶杯:“時候不早了,本王也該出宮了,今日叨擾了。”

  寒寧嘴角含笑的朝他揮手:“歡迎宓宣哥哥以後常來啊。”

  姬宓宣忍不住瞪了他一眼,頭也不回的走了。

  德王走了之後,候在外麵的人這才進來,弘二是個多嘴的,忍不住就吐槽:“德王為何腳步如此匆忙,似有鬼追,難道剛剛與主子談的不歡而散?”

  寒寧笑了笑:“那倒是沒有,我們相談甚歡。”

  朝堂之上,隻要有眼睛的都能看出太子如今正被宴皇所厭棄,所以姬宓宣才會說,太子必定會被廢黜,關於這一點,太子自己心裏都很清楚,形勢一天天不如人,手中的勢力一再的被瓦解,這讓他的性情越來越陰沉扭曲。

  反觀德王姬宓宣,雖然如今朝中有了一支突起的異軍,支持甚至都未在朝堂露過麵的三皇子,但德王的勢力依舊在不斷擴|張。

  在一次早朝上,因太子所轄的工部經費超支,上報戶部,戶部不批,說要走流程上報,太子覺得這是看他勢弱,連朝臣都欺到頭上來了,便拿身份壓之,戶部無法,隻好提前預支,然後將這一情況上奏,表示真的不是他不按流程辦事,是太子惹不得。

  折子到了宴皇手中,第二天早朝,狠狠將太子痛批了一頓。

  太子反抗,表示工部在於利器,在於開發,甚至關乎於如今的攻梁之戰,若是能創造出新的武器來,一定會對此戰,對整個國家都大有裨益。

  一般來說,六部當中工部是最不顯眼的,工部裏麵大多數都是技術型人才,這種人大部分的天性就是專注,想要開創一個新的東西來,那自然是需要專攻,因此他們根本沒將多少心思放在別的事物上。再加上任何創作都需要經濟的支撐,所以六部當中,隻有工部是最窮,花錢最多得利最少最沒有油水的部門,當初宴皇將工部交於太子打理,太子就在他的宮中狠狠砸了一通,如今又因為工部挨了一通批,心氣越發不順。

  宴皇還在朝堂之上當麵指責他做事不分先後輕重,如今整個國家的經濟重頭都撥到了軍需上,大軍在外,將士們拿生命在捍衛國權,也許就是少這一兩一銀,就有可能餓死一些士兵,他不但不體恤,還用身份壓人,要如果不是左右丞相及時出聲,感覺宴皇罵著罵著都要直接廢太子了。

  早些年,太子是事事順心,哪怕有個不讓他順心的二皇子,卻也是被眾人追捧恭維,曾幾何時,落到如今這般田地,還不足二十的年齡,太子麵對這種難堪的批罵,真是險些掉下男兒淚來。

  就連一旁的德王都看的不忍心落井下石了,真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啊,說收回,就不帶丁點感情的收回了。

  太子在太子宮裏大發雷霆的時候,寒寧這邊正在準備著出行事宜,過幾天就要三年一次的祈福了,到時候宴皇會帶著親王大臣們到宴朝祖地進行祭祖祈福,而祈福過後,會直接在祖地為他行冠禮。

  行過冠禮,寒寧就能出宮建府了。上一世宴皇硬是按照規矩到了他二十歲才給他行冠禮,這一世他各種耍賴,才征得宴皇的同意在十六歲就行了冠禮,而他在宮外的王府就是以前的寒王府,雖然這麽多年他沒有在裏麵居住,但每天都有撲人上下清掃,不過到底老舊了一些,兩年前宴皇就開始命人重整,等他行過了冠禮之後,差不多就能搬進去了。

  所以除了出行的東西需要清理之外,這宮中一些他用慣了的也要開始一點點往外搬走。

  祭祖祈福乃是大事,加上路程有些遠,馬車出行也要十來天左右,整個隊伍的陣仗相當大,浩浩蕩蕩,一前一後都望不到頭。一般重要人物肯定都走在中間,皇上的馬車後麵通常都是跟太子,然後是他,但這一次卻並未看到太子車駕。

  宴皇道:“朝中不可無人,總要留人主持大局。”

  寒寧道:“那還不如留德王呢,太子行事越來越沒有章法了。”

  這話也隻有寒寧敢說,也隻有他說才不會讓宴皇生氣,宴皇幹脆順著他的話道:“寧兒也覺得太子德行欠佳?”

  寒寧幹脆點頭,這倒真不是因為上一世的事情,也不是因為這一世的算計,而是站在一個非常公正的角度看,太子性格睚眥必報,任人唯親,處事不公。也許是這一世後來這些年的種種待遇,讓他越來越聽不進忠言,隻要有忤逆他意思的,他就覺得對方看不起他,這絕對不是一國之君該有的氣度。

  而且從自身出發的話,一旦太子上位,那自己怕是也慘了,不管於公於私,他都不看好太子,即便不是姬遊,哪怕是德王都是可以的,雖然德王這人顯得有些放蕩不羈,行事乖張甚至過於心機深沉,但他至少該有的氣度還是有的,心中也有謀略,就是性子有些喜怒不定罷了。

  宴皇猶如兒時那般輕拍了幾下寒寧的腦袋,笑而不語。

  路上的行程很是乏味,加上馬車晃蕩,等好不容易到了祖地,寒寧隻覺得渾身都要散架了,還好祈福的吉日還有數天,算是有時間修整修整。

  諾大的宮殿中,太子目光沉沉的盯著下方的鍾濤:“他們到哪裏了?”

  鍾濤道:“到祁門了。”

  太子沉默了一會兒:“禁軍人手清點好了?”

  鍾濤點頭:“陛下出行,禁軍隨行,一共三萬人,留五千鎮守宮中,其餘皆隨君而行。”

  太子飲下一口清酒:“距離祁門附近的郡守重兵也都查探好了?”

  鍾濤道:“是的,最快能調度到祁門的,一去一回也要十天。”

  “十天啊,夠了。”

  聽到這話,鍾濤抬頭看向太子,語氣猶疑:“殿下...”

  太子涼涼地看了他一眼:“鍾家上下千餘口,若本宮被廢黜,老二可能容你們?”

  鍾濤自然清楚的很,一朝天子一朝臣,他鍾家從來都是太子一黨,現在連皇帝都快要容不下鍾家了,更何況下一任的天子。被收走虎符的那一刻,就注定了鍾家未來的下場,能夠苟延殘喘至今,不過是還未到時候罷了。

  可是種種可能都設想到了,也做了萬全的準備安排,但謀反這種大事,光是想一想,就心口狂跳慌亂不已。

  在他遲疑的時候,太子輕笑了一聲:“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送去胡王手中的密信,可是鍾家傳遞的,這件事若不爆出也就罷了,一旦事跡敗露,這可是賣國之罪。”

  胡王,邊關匪人當中最大的部族,當初鍾家鎮守邊關,防的就是關外胡國,如今為了牽製住婁家軍,鍾家曾派人密信一封,泄露了不少軍機,就在宴皇出行前數日,關匪作亂,婁家軍迎戰,短時間內怕是脫不開身。而攻梁一戰也因為談和的條件不滿而僵持著,哪怕得了消息日夜不停返程,沒有半月也回不來,可以說,太子已經將宴皇所有能走的路都堵死了。

  心知如此,但鍾濤還是有些不□□寧:“三皇子...”

  太子頓時冷笑了一聲:“不過是罪婦之子罷了,他雖手中有並,但這些年一直遊蕩關外,即便得了消息,也趕不回來,怕甚!”

  鍾濤良久後,緩緩閉上了眼睛,這條路,隻能走到底了。

  見鍾濤如此,太子麵露滿意,他如今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鍾家,雖然父皇收走了鍾家的虎符,也將鍾家軍打散重編,但若是一口氣全部收走,如此做派隻會寒了朝中一幹武將的心,所以當初隻將部分鍾家軍打散收編,餘下部分依舊留在了鍾將軍的手中。

  而太子謀反之心早有,鍾將軍年事已高,被太子一遊說,又想要為鍾家兒郎拚一個錦繡前程,這才走了險招,而鍾濤算是太子的親舅,也是鍾家如今一代,唯一可看之人,扶持了外甥這麽多年,若是最後一無所有,鍾家的下場也不會比謀反敗露慘到哪裏去,還不如放手一搏,因此種種合計之下,才有了今日的局麵。

  原本太子還想著,用什麽理由在祭祖之時留在禁宮之內,沒想到理由都無須他想,父皇就將他留下主持大局,這豈不是天助我也。

  走了祭祖的流程,三日後便又是一個吉日,正因為兩個吉日如此貼近,所以宴皇才想將寒寧的冠禮在祖地舉行,這份特殊,縱是宮中那些皇子都得不來的榮耀。

  寒寧正在房中挑著後日的冠禮時需要用上的束發冠儀,聽到前麵突然吵鬧開來,便讓弘二出去查看情況。沒一會兒,弘二驚慌的跑回來:“主子,禁宮那邊傳來消息,說陛下被奸佞挾持,於是帶著十萬精兵來清君側!”

  寒寧聽到這話並沒有多大反應,反而有些疑惑:“他哪來的這麽多人?”

  弘二搖頭,一旁從來話很少的弘一開口:“鍾家軍。”

  寒寧這才想起,鍾家目前手上有兵的,隻不過平日這些兵都在封地,像普通百姓一樣作息,並未大肆|操|演,他都忘了鍾家手裏還有兵了。

  弘二急的不行:“主子怎麽辦啊!太子這明顯就是謀反啊!祁門這裏又不是多易守難攻之地,後麵是水陸,若是往兩邊逃竄,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埋伏!”

  寒寧道:“埋伏定然有,太子既然有了此舉,那就隻能成功不能失敗,他恐怕早就讓人埋伏在了祁門,還斷了皇叔所有能走的退路,現在我們猶如甕中之鱉,任人捉拿了。”

  看寒寧這般氣定神閑的模樣,弘二急的團團轉:“主子!現在都什麽時候了,聽說禁宮已經失守了,不知道多久就打過來了,陛下也沒帶多少禁軍,您怎麽一點都不著急呢!”

  寒寧笑了笑:“以你二人的身手,撇去多餘累贅,可能護著我離開?”

  弘二連忙道:“那定然是能的!”縱使千軍萬馬,但隻要喬裝打扮,不惹來群攻,殺出一條路來,應該不算太難,而且祁門這裏還有莫家的勢力,現在調動過來,不說別的,為了救主子,莫家定然會重金懸賞江湖人士來救人,想要逃離,勝算頓時又大了幾成,這麽一想,似乎也不是完全沒有退路。

  寒寧道:“既然如此,那急什麽,你急,那些反兵也不會退去,走吧,去找皇叔,皇叔現在一定也很需要我的安撫。”

  然而出乎寒寧意料的是,皇叔比他還鎮定,更是反過來安撫他:“乖寧兒別怕,你好好在房內休息,隻可惜如此吉時,你的冠禮要推後了。”

  如果說這話的時候沒有表現出那一絲的高興,寒寧還能相信皇叔是在遺憾,見皇叔如此氣定神閑的,寒寧道:“皇叔是不是早就料到了,所以準備了後手?”

  宴皇笑道:“你皇叔我又不是神仙,哪能未卜先知。”

  寒寧哦了一聲:“那好吧,大不了我跟皇叔一起喬裝打扮一下,然後混在人群中溜走,以後咱叔侄兩浪跡天涯。”

  話雖然是這樣說,但宴皇怎麽可能跟他逃走,哪怕戰死,身為一國之君,怎能如此窩囊。

  宴皇帶領的兩萬多禁軍很快就對上了太子的人,兩方實力懸殊之下,根本沒有一戰之力,跟隨皇帝來的朝臣們一個個慌亂的不行,甚至有不少倒戈,倒是不少的武將擋在皇帝跟前,寧死不退。

  外麵的局勢已定,太子走入行宮的殿中,看著眾朝臣,看著上座眉眼冷漠的父皇,以及那永遠都跟在父皇身邊受盡寵愛的驕矜少年,眼中恨意濃烈:“父皇,可還安好?”

  宴皇冷冷一笑:“你要弑父?”

  太子緩緩搖頭:“怎麽會呢,隻不過父皇被小人蒙蔽,兒臣,在清君側而已,而蒙蔽父皇的小人慌亂之下挾持了父皇以謀生路,混亂之際父皇身受重傷,致使身有殘缺,遂禪位於兒臣,兒臣一定會好好侍奉您的,太上皇。”

  姬宓宣冷冷道:“畜生!”

  太子已經大權在握,這些人不過是苟延殘喘,被這般辱罵,他隻覺得心中無比的快|慰,也不惱,反而笑道:“很快,你連畜生都不如了,除了你,還有寧王,父皇放心,您最疼愛的寧王,兒臣一定好好待之,如此好的顏色,聽聞周國君主尤為喜好這一口。”

  太子話還沒說完,就被宴皇隨手拿一青銅酒樽砸下。

  太子臉上慢慢收斂了笑意:“真不知道誰是你的親兒子,你能視我如豬狗一般的辱罵,卻聽不得半點他的不好,父皇,你告訴我,誰才是你的親兒子!”

  宴皇冷冷道:“若是你這般,朕寧願生豬生狗。”

  太子輕笑了兩聲:“時辰不早了,父皇也該回宮了,至於其他的人,咱們有的是時間慢慢來。”

  太子話音一落,那些守在宴皇身邊的武將一個個亮出大刀長劍,寸步不讓。

  就在這時,厚重的宮門再次被人打開,逆光之中,一個身穿鎧甲,豐神俊朗氣勢迫人的男人走了進來,當看到宴皇身邊的少年安然無恙時,冷峻的眉眼才逐漸緩和。

  寒寧並未見過上一世姬遊兵臨城下的模樣,卻莫名覺得,兩世漸漸重疊,手不自覺的撫上心口,這裏的跳動,好像有些亂了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