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魑魅魍魎山魈(九)
作者:墨筱笑      更新:2022-05-10 17:08      字數:4472
  出去的道路並不好走,那一條布滿水流的地洞更是險極,所幸韓素水法精深,倒也並不為難。

  連著大半月的暴風雨過後,海上這一日難得沒有風暴。耀目的金陽從雲端灑下,落於海麵之上,掀起萬道金波。韓素披水而出,腳下清風一卷,便化成一柄長劍。她立於劍上,飛身而起,不過片刻便飛離了海麵,迎著獵獵海風飛上高空。極目一看,卻見四麵八方都有光影掠過,果然是眾多修士齊飛蓬萊,根本無需憂心尋不到方向。

  倒正應了李白的詩句:“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一時卻生出了幾分悵惘:“也不知太白兄此刻卻在何處?我如今終是尋到了自己的道,太白兄如此驚才絕豔之人不知可曾看破?”

  雖是懷念友人,韓素的動作也並不慢。

  她禦劍飛行,腳下飛劍原本是劍意所化,劍意所指當真是倏忽百丈。她卻仍舊是有意放緩了速度,既順路觀賞海上風光,且也不至超越眾人太多。

  飛得一程,眼見四周來人越發多了起來,那天邊卻忽然傳來一陣悠揚的絲竹之聲。

  樂聲越來越近,韓素轉頭一看,就看到不遠處一列車隊浩浩蕩蕩轉瞬飛近。

  車隊共有八輛馬車,拉車的馬卻不是普通的馬,而是飛馬。八車三十六馬,為首一輛車前更有八匹駿馬拉車,這些駿馬無一例外通體雪白,全身上下無一根毛發生有雜色。其雙翅張開更是足有兩三丈長,一扇之下便能過百丈。又有十六名身罩輕紗,手挽披帛的妙齡少女或足踏花籃、或腳踩碧葉,飛行於車隊兩側。她們或輕揚玉臂,灑下花瓣無數,或抱琴吹簫,奏起陣陣動人樂曲。

  遠望去,這一列車隊真如神人出行,氣勢排場無一不是十足,令觀者為之咋舌。

  這列車隊行經之處旁邊眾修士亦都是紛紛停下雲路,駐足兩側,等其先行。

  韓素也便順勢停下,直到那車隊飛得遠了,這才又跟隨著大隊的修士重新飛行起來。就聽旁邊有人議論:“東陵王的排場真是越來越大了,也不知如今可曾當真突破到煉神期?”

  那人身旁一人卻忙擺手:“慎言!慎言!東陵王豈是你我能胡亂言說的?”

  他話音剛落,那前方天際處卻忽然疾射而來一道流光。

  這道流光倏忽從韓素身旁掠過,下一瞬,韓素便聽得身後傳來一聲利器入肉之聲,然後才有人慘叫聲起:“啊——!”

  這邊“啊”聲剛落,前方便有一道端肅的女聲冷冷響起:“胡言亂語,口舌之禍,割爾舌根,以作警示!”

  待得這邊話音落下,才有一枚銀光閃閃的蝴蝶小刃旋飛而出,然後不緊不慢地飛向前方,沒入那正在遠去的車隊當中。很顯然,適才那道流光便是這枚蝴蝶小刃所化。而這小刃來勢極快,去勢卻極慢,很顯然這便是車隊中人在向眾修士示威。

  全場一時間鴉雀無聲,原本已經重新起飛的修士們又一個個連忙停住飛行之勢,氣氛一時凝固,便連海上漸起的風浪都仿佛無法打破這一刻的僵硬。

  一直到那一列車隊飛得連個黑點都難以瞧見了,這邊的修士才終又漸漸尋回聲息。

  韓素因為離得近,就又聽到了身後之人的哀叫聲。

  這人雖是哀叫,卻不敢太過放出聲音來,隻是含含糊糊將痛呼含在喉間。他的同伴頗為不忍,直道:“忍一忍罷,待得三山仙會過後,回去了再尋生肌膏將這半截舌頭接上。”

  “呃呃呃……”另一人舌頭連動,卻是混混沌沌的全然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他的同伴又道:“今次飛雲使尚算仁慈,隻是外傷,這舌頭總歸是能接上的,你莫要再生事端了。”他勸了又勸,那斷舌之人才終於是漸漸被安撫了下來。

  韓素怠懶再聽,索性微微加速,不過片刻便已是趕超數人,便算是離得那兩人遠了。

  她負手立在飛劍之上,有時也遊目四顧,隻見得這一路趕往蓬萊島的修士中卻也有那並不依靠飛行趕路的。

  那是一對少年男女修士,少年和少女年紀都是極輕,看起來不過十八九歲的模樣。少年騎著一條大白鯊,那鯊魚有些不同尋常,頭上卻是生著一隻足有三尺長的獨角的。少女則腳踩著一隻巨大的水母,這水母通身剔透,晶瑩無暇,大半個身形是沒在海水之下,隻餘一個圓圓的大罩傘一般的腦袋露在海麵上。因這水母太過透明,以至於打眼看去卻像是那少女在踏波而行一般,再加上這少女身量窈窕,顏如朝霞,海風起時她衣袂飄飄,恍惚便有了幾分淩波仙子的風範,也很是悅人眼目。

  天上飛行的修士們也是各施手段,其中大部分是像韓素一般禦劍而行,也有人騎乘著各類飛行靈獸、妖獸,又有人腳踏各種奇形法器。

  那些奇形法器很是叫韓素開了回眼界,比如有人踏著扇子,有人坐在一條飛天蜈蚣般的鐵灰色法器之上,有人腳踩一麵長幡,有人踏著一雙剪刀,有人踩著一麵鏡子,有人坐著玉如意,等等等等,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俱是韓素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

  不過她在修行方麵本來就見得少,雖有一個出身仙界的方尋時常與她說說話,但兩人討論的往往是更為精深的那些道理,似這些瑣碎的常識倒是少有論及。

  卻也不是方尋不說,而是這些東西本身就太過駁雜,韓素若不親身體會一番又如何能夠知曉全麵?方尋便是想說也說不盡的。

  這般一路飛行一路見識,又過了小半日的路程,前方煙氣漸漸生起,卻是要進入蓬萊島的範圍了。

  韓素便放慢了速度,再緩緩飛得一陣,就見那煙霧中朦朦朧朧漸漸現出山影輪廓來。

  又有海浪拍案之聲漸起,遠遠似聞仙鶴清唳,鯨魚高歌,那山影上芝蘭仙樹、亭台樓閣一程一程終是顯影。

  就聞轟一聲響,前方一個大浪翻滾,濺出無數碎玉瓊花,碎玉瓊花之間隱隱卻顯出一座無比高大的玉石牌坊,韓素按下飛劍落至地上,終見眼前煙雲散去,抬頭一看,眼前高達十丈的玉石牌坊之上正分分明明篆刻著兩個朱紅大字:蓬萊!

  “蓬萊”兩字寶光隱隱,使人一見隻下便覺有仙氣繚繞,凡俗頓消,卻顯然是高人手筆。

  此時兩旁笑語漸起,人聲增多,韓素再往前看去,就見前方的玉石牌坊前正排著兩隊長龍,長龍前端是兩隊個穿著一色寶甲守衛模樣的人,又分了兩張桌案,桌案之後分坐兩人,顯然是在給排隊之人登記諸事。

  韓素如今是瞧什麽都新奇,左右全是她見所未見。她更沒有要不守規矩的意思,便也選了一條隊伍排到後端,等待登記。

  隊伍前進的速度並不算慢,平均摸約是小半盞茶時間便能過一個人。總計等了大約近半個時辰便輪到韓素了,那做登記的中年修士張口便道:“姓名?係別?”

  “韓素,劍修。”韓素學著前麵諸人的做法,報了姓名與劍修。

  中年修士便抬頭看了韓素一眼,隨口說了句:“女修士當中做劍修的倒是極少。”

  他也並不是要韓素回答什麽,就又說:“有身份牌三種,玉牌一百塊下品靈石,石牌五十塊下品靈石,木牌十塊下品靈石,你要哪一種?”

  韓素從袖中取出一顆鴿蛋大小的瑩白珍珠,遞給中年修士,說道:“便看此物價值幾何?”

  她正是按照扇娘所說,取了那一匣子珍珠當中最差的一顆出來。

  中年修士將珍珠接過,看了看便收進旁邊的儲物盒中,道:“二品蘊靈珍珠,價值五十下品靈石,可得石牌。”他取出一塊石牌,運指如刀便刷刷在上麵刻下韓素的名字,然後將石牌遞給韓素道:“留下你的真元氣息。”

  韓素引動真元注入其中,這石牌頂端的雲紋霎時便亮了一亮。

  中年修士道:“不錯,在三山仙會的七日之內這塊石牌便是你的身份憑證,憑此憑證你可任意在山中選取一間空置石屋居住,一經選定不可更換。另有兩次呼喚守衛為你解決糾紛的權利,此外注意不可主動鬧事,否則一經查實責任在你,便立即逐出仙會。一出仙會,生死自負,切記切記!”

  韓素將石牌收入袖中,點頭道:“多謝指點。”

  後頭有人還要登記,她便不多做停留,尋了路便即往裏行去。

  最先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排石階,因為沒有旁的道路可走,韓素自然便踏上了石階。石階約有百級之多,斜斜向上延伸著,韓素不緊不慢地沿了石階上去,到了石階盡頭,道路便又是一轉,前方就多了幾條岔路。有更往山上去的,也有斜坡向下的,還有平平往前去的。韓素本欲選擇向上之路,然而抬頭一看,卻見上方盡是一座座玉石壘砌的小樓被掩映在雲霧之間。她又向下看去,就見下方一片凹陷,原是一個山穀形狀,山穀邊緣淩亂錯落著的卻是多得幾乎數不清的小木屋。

  如此這般,韓素便知曉這幾條岔路的意思了。

  她領的是石牌,因而要走中間這條道。

  韓素甚覺有趣,隻這一個住處,幾條道路,便被人為分了三六九等,可見修行界等級界限之分明,卻是要比凡俗更甚了。

  她便沿著中間的小石徑緩緩走去,小石徑幾乎是環著半山腰修建的,韓素這一邊行走一邊就能將山下景象看得分明。

  下方是一個巨大的山穀,山穀兩側的木屋雖是淩亂錯落,然而木屋之間往往花樹掩映,木屋的擺置雖是錯落卻又並非毫無規律,因而這般居高臨下看去時居然頗見野趣。

  山穀的正中間卻是高高聳立著一座七層寶閣,寶閣之上靈氣氤氳,寶光四射,正中間一塊牌匾上則書寫著三個大字:七寶閣!

  七寶閣以外又以九宮八卦之形層層往外鋪開了一圈又一圈的建築,這些建築多半是同一規製,同一形狀,便似無數護衛層層拱衛在七寶閣外,遠遠瞧來很有氣勢。

  韓素又注意到,這些外層的建築中有些建築的門臉之上掛了牌匾,有些則不曾掛放牌匾,掛了牌匾的俱已開門,內中原是各種商鋪,而未曾掛放牌匾的那門框上則貼放著“待租售”的字樣。

  倒是一目了然,叫人一眼看去便能明白其中意思。

  行了小半圈,韓素再來看這山腰處的各種石屋,就發現有些石屋外頭綻放著護罩的微光,有些石屋外麵卻是一片寂然。很顯然,放出護罩的石屋都是有主的,而沒放護罩的石屋便是無主的。

  韓素並不挑剔,她隨意選了一棟無主的小石屋,推門走進。

  石門有些沉重,不過她手上隻是真元微吐這石門便自行滑開到了旁側,也不用她費什麽力氣。

  石屋裏麵又分出了一明兩暗三間屋子,韓素從明間走進,進了右側的小內室,一眼就看到內室靠窗處擺放著一個石台,石台上頭陷著一處長條形的凹槽,正是她手中石牌形狀。她便將石牌放入凹槽當中,但聽得一聲輕微的哢嚓聲響起,韓素便分明感覺到,石屋外有元氣迅速匯聚,霎時間,元氣形成護罩,這石屋便算是有主了。她又取出石牌,但見護罩仍舊運行,倒也很有幾分靈便。

  韓素環視四周一圈,又步出石屋站在外頭看了看,細細體悟了一番這護罩的運行軌跡。

  就聽得一聲輕笑:“道友左看右看,是這石屋漂亮?還是這護罩漂亮?可有在這石頭上麵看出一朵花兒來?”

  韓素聞聲看去,便見一個年輕修士腳步帶風,正自不遠處快速行來。

  這人從外貌上看來摸約是二十七八歲年紀,穿著一身玄黑衣袍,頭上戴著金冠,打扮頗見古風。他腰間懸著一支玉笛,神色間恣意悠然,劍眉星目挺鼻薄唇,端的是一派好風範。

  韓素微微頷首致意,道:“看看這護罩,計算一番運行七個日夜需要幾許靈石。”

  來人便是一怔,旋即笑道:“這山上的護罩全是依循山間靈脈而建,又有陣法加持運轉,說是費靈石,實則卻是個無本買賣,然而要說不費靈石,此物價值卻不便宜呢。”

  韓素便道:“多謝告知。”

  來人又是一怔,就道:“道友太客氣了。”他便攀談起來,“某名衡熙,不知道友姓名?”

  韓素道:“我名韓素。”

  兩人互通了姓名,衡熙便一指旁邊一棟石屋,道:“我的居處便是這一間,與韓道友原是友鄰,道友若是閑暇時出去行走,要人作陪的話不妨便來叫我。”

  韓素這才知道這人為何上來攀談,因而點頭:“正該如此,不過我慣好獨行,尋常時候便不相擾了。”

  兩人又說了幾句話,衡熙告辭離開,韓素便也回到石屋,然後布下劍意,靜坐調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