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魑魅魍魎山魈(二)
作者:墨筱笑      更新:2022-05-10 17:08      字數:3221
  秋雨一場一場地接連著下,海上氣候更是多變,自打入秋以來的第一場雨過後,韓素在這小島上也是接連半月不曾見到陽光了。

  氣候的惡劣更增添了她攀登那孤峰的難度,有時候天上雷霆震起,孤峰上的劍意竟也會隨之散發出雷霆之勢,使她往往隻覺是身在萬千雷霆之間,驚雷怒起,簡直叫人無處存身。

  韓素身周的劍意已經越發凝實,劍意擴散之時甚至可達尺許之厚,且收發自如,既能隨意將其隱入體內,也能將劍意化成長劍,脫手飛出百丈之遠,取那百丈之外的敵人首級。方尋說道:“我聽聞有劍修高手於千萬裏外取敵首級都不過是一動念的事情。”

  他又提及劍意的諸多等級境界:“初時不過是劍意萌發,為簡單意念,並不能凝成實質。這時候的劍意依附劍法之上,往往使得劍法威力更強,能在無形之間感染對手,使其神魂動搖,許多劍修一旦修出劍意,越級挑戰將不再是難事。到了第二個境界,劍意凝實,可任意發散而出,此時一劍擊出,當真是堅硬剛強,萬法莫當。到了第三個境界,劍意化形,可以任意化成百般兵器,千種事物,厲害處比之法器、靈器、寶器、仙器都不遑多讓。”

  他還說:“我曾見過一個劍修,他劍意成煞,已凝練入周身每一分每一寸,他隻是站在那裏,便能叫身旁之人心魂動搖,心膽為之所破。當時我離得遠,都覺得對方氣勢十分可怖,簡直不能再靠近半點。卻有一人不知死活出言挑釁於他,他初時不理,後來煩了便一眼瞪出,立時就使那人神魂破裂,當場七竅流血而亡!”

  韓素讚歎道:“當真厲害!”

  不過她心底下還是認為那一日在神魂境中見到的那位劍修更為厲害,隻是不知為何,她幾次想提及那位劍修來問一問方尋對方究竟是個什麽境界,然則每次話到嘴邊卻都不能吐出。如此幾次之後,她心中猜測,這摸約是大能的神異手段,使她不能泄露對方的存在。既然如此,她此後便息了就此事再向方尋提問的念頭。

  因此方尋隻知道她此刻流落在一座孤島上,孤島上有一座山峰,其間蘊含強烈劍意,旁的有關於韓素那一日的奇異體會他卻是不知曉的。

  關於這座山峰,方尋也有猜測:“或許曾有大能在那峰頂修劍,大能修劍時強烈的劍意迸射出來,日複一日,使得整座山峰都為其所染。而即便是許多年過去,那位劍修早已離去,可他遺下的劍意卻久久不能消散,依舊盤踞山峰上下,排斥其它一切生靈進入其中。這也可以解釋,何以越往上去,劍意便越是強大。因為越往上去,便越是接近那位大能的修劍之所,自然沾染的氣息也就更強了。”

  韓素聽得很是神往:“也不知究竟是要何等高手,才能在離去不知多久之後依舊留下劍意,使其盤踞原地,經久不散。而後來者接觸到這些遺留的劍意,竟還能從中體悟萬千。”

  雖然她仍有疑問,覺得或許並不是如此,但方尋的解釋也頗有道理,她還是信服幾分的。

  方尋道:“我聽聞劍意成煞之後還有劍意成域,便是劍域。不過劍域我從未見過,也無法想象其究竟有多強大。”

  韓素道:“顧名思義,便是劍意形成領域罷。既為領域,那劍域之內域主便當是主宰,此等境界簡直與創造世界有異曲同工之妙,果然非是你我此刻所能想象。”

  “不錯,劍域應當便是劍者的領域。”方尋道,“其實不隻是劍修有領域,尋常修者到了煉虛合道,飛升天仙之際也當能形成領域,這便是修者自身的小世界。每一個修者的小世界都是由此修者自身之道組合而成,在此小世界中,創造者自然便是主宰。”

  韓素道:“不知在這劍道一節中,再往上又當有怎樣的境界?”

  “這卻不知了。”方尋歎道,“隻聽說劍域是劍意的最高境界,再往上,摸約還有罷。”

  韓素道:“定然是還有的。”

  方尋笑道:“劍意的境界其實與劍修者本身的修為並沒有必然關聯,有些劍修,也許都飛升成天仙了尚且隻是初步領悟劍意,甚至連初步的劍意都領悟不到,而有些劍修,或許元神未成,便已劍意初成,便如素娘你。因此說,倘若在劍域之上還有更高的劍意境界,卻叫其餘諸道之修者情何以堪?”

  相處得久了,方尋漸漸露出少年本性,竟偶爾也會開一開玩笑。

  “其實劍意境界與修為並不是全無關聯。”韓素卻道,“我有預感,元神未成之前,我便是再如何打磨也最多隻能使劍意化形,要想劍意成煞卻是不成的,須得先修元神。”

  方尋“噯”了一聲:“那短時間內,你隻怕是無法登上那座峰頂了。”

  言語中很有幾分遺憾。

  韓素不禁莞爾:“不打緊,待我回中土一趟,修成元神再來繼續攀登。”

  方尋道:“那素娘預計何時動身?”

  “如今日日暴雨,海上方向難辨,我還需再等一等。”韓素道,“待我劍意化形之日,便是回還之時!”

  方尋道:“既然如此,那等素娘動身回中土,我便也要動身離開司方城了。一旦出了城,我若再要聯係素娘卻不能有如今的方便。”

  韓素道:“我等你曆練歸來,再來論一論凝結元神的心得。”

  無數世界之外,手捧隨珠的少年眉眼略略柔和下來,他緩緩說話,一字一句皆是凝重:“承素娘吉言,方尋必不負所望!”

  又過了半月,這一日暴雨初歇,海天之際竟隱隱現出一座輝煌城池的輪廓。

  午後的陽光襯著洗練一淨的天光自雲層中滑行而出,無數道金色光輝播撒下來,直將那城池渡得金光閃閃,但見其內屋宇重重,樓高亭低,恍若仙城一般。

  韓素站在山半腰上,居高臨下往那城池看去,恍惚竟是看到了城中行人來去,又似聽到其中歡聲無數,當真是好不繁華。

  她看得入神了片刻,隻覺得那一片恢弘直入心扉,造物之奇作真是令人無法不驚歎。

  韓素抬手一握,劍意凝出,手中便現出一柄與真正實物簡直一般無二的雙刃長劍。這劍從劍首到劍莖到劍格,再到劍脊、劍刃、劍梢、劍尖,每一處皆是精致凝實,使人不論如何看去竟都無法將此劍看做劍意凝成,恍惚還以為這原本便是一柄真劍。韓素手腕輕輕一抖,手掌一推,便將此劍脫手擲出。劍破長空,霎時飛出數十丈遠,飛至半空那劍身卻是一晃,轉頭卻化成一條足有丈長的水龍,這水龍腹生四爪,駝首、蛇身、鹿角、蝦須,每一篇鱗甲皆是栩栩如生,一轉一折虛空騰挪,隱隱竟果然有幾分神龍之勢。

  韓素騰身而起,微風一送,她便落至水龍頭頸之間,輕鬆站立其上。

  水龍輕一擺尾,即向那海上城池疾飛而去。

  飛了一段距離,就見那城池仍是半點不遠也半點不近佇立在前方,韓素心念又是一動,腳下水龍漸漸發生變化,那身軀微團,兩側雙翅拉開,不過片刻,這水龍就變成了一隻兩翼展開足有丈許長的巨大海鷗。海鷗通體潔白,隻在翅尖處生有兩道黑羽,這黑羽鋒利如劍,寒光閃閃,使人一觀便覺心驚。海鷗微揚起頭,張開鳥喙便清唳一聲,其音清亮鏗鏘,綿長悠遠,竟如劍鳴!

  韓素負手立於其上,海風吹得她衣擺裙裾獵獵作響,一時間但見天地廣闊,無際無垠。

  她臉上神情微淡,然眼中終是透露出三分笑意:“海市蜃樓,當真奇妙,古人誠不我欺!”

  她劍意凝實,原本已至極限,此刻得觀海市蜃樓,竟悟通了劍意化形之道。虛虛實實,皆存一心,真真假假,全在一念。便如這海市蜃樓,知其假者為假,或有人以其為真,為之癡狂,又豈在少數?

  《史記·天官書》有載曰:“海旁蜃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闕然。”

  此刻所見,正如記載所言,先賢筆力當真非凡!

  韓素足踏海鷗飛行於海上,倏忽便化成流光,已是長段距離過去。雖是初次禦使劍意化形之物,進退之間卻已然頗為流暢。飛得半刻,但見海風激蕩,天高水闊,一股氣流忽自丹田湧出,韓素輕輕張口,一聲清嘯便已從胸肺間吐出。

  嘯聲激昂,扶搖而直上九天。

  隨著這一聲吐出,韓素丹田中真水滾滾流動,天地間一股浩蕩元氣更自她天庭祖竅處直貫而下,不過片刻,便如摧枯拉朽般打通了她身周數大要穴,貫通了天地之橋、任督二脈,更有奇經八脈諸脈俱暢。韓素丹田中真水湧出,與那龐大的天地元氣相和,數個呼吸間就已是帶著這股天地元氣在她經脈當中遊走一圈,行了一個大周天!

  此時韓素真水雄渾,盡皆化成銀白之色,卻是已經全數轉化為真元,隻需再有一個契機,便能突破到煉氣中期了。

  而她丹田之中,那烈陽與明月互相映照,散發出強烈的光輝,霎那間便將她全身經脈照了一遍,這便將她經脈中因天地元氣強行衝關而留下的撕裂之處細細撫平——無回本我道種,在此終於初顯神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