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紅顏粉黛易去(二十)
作者:墨筱笑      更新:2022-05-10 17:08      字數:2685
  天色烏青,暗色的雲層集結在洛陽上空,仿佛隨時都能有另一場大雪落下。

  先時下過的雪此刻早已被大軍給踩得化掉了,直弄得地上泥濕一片。倒是護城河上結滿了厚厚的冰層,給叛軍攻城添加了不少便利。

  廝殺的聲音,號角的爭鳴,還有戰鼓如雷,千軍萬馬齊奔殺,一切一切,在這一刻卻都仿佛模糊遠去了。

  最後,還是黑衣人先動。

  他手掌抬起,在半空中徐徐劃了一個圓。他的動作看似極慢,每一動靜都叫人看得清清楚楚,偏偏卻又帶著驚人魔力,使人心神俱都為之所引,等到他一掌揮出,到了韓素麵前時,韓素甚至都還沒有動作。

  先天之妙,已不僅僅在於力,更在於勢。

  那是力量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形成的一種特殊氣場,包含了先天高手的精神意誌在內,以真氣為身,意氣為骨,蕩人心魄,神妙非常。

  韓素的目光落在黑衣人的手掌上。

  黑衣人的掌法名叫千絲百纏萬毒掌,從習練之日起便用百種奇毒浸泡手掌,小成時雙掌黎黑,其味腥臭,往往一掌揮出尚未觸及敵身,便能在呼吸間令敵人毒入肺腑,取敵先機。千絲百纏萬毒掌傷敵傷己,尋常便是再好資質的人便是練到小成也是難得,而如黑衣人這般煉毒入骨,返璞歸真的,自此法流傳以來,除卻當初創始此法之人,也隻有黑衣人這一個。

  大成的千絲百纏萬毒掌需得煉化萬毒,甚至將習練者本身煉成毒人方能算作成功。到此時,毒人呼吸體液皆是毒,一雙手掌色白無味,更是傷敵於無形。

  倘若韓素不能認出他那一雙毒掌的來曆,事先不能有所防備,那莫說她還隻是先天中期,便是到了先天後期,甚至是大圓滿,最後也隻能落得一個在不知不覺中便被毒殺的下場。

  韓素終於出劍了。

  風聲襲來,那一雙毒掌眼看就要觸及到韓素胸前的鐵甲,她忽然便順著風起之勢將身一旋。

  踏波行!

  憑水踏波,禦風而行。

  身起處宛若遊龍,渺然處翩似神仙。

  《踏波行》原是三國時曹植所創,其身法頗具歌賦之古韻,又經後人一代代修改,韓素最後從蒼先生處習來。這門輕功看似不沾人間煙火,其實習練時最需平心靜氣,卻是很需有幾分聽驚雷於無聲處的鎮靜功夫。

  韓素的踏波行已趨大成,她修行至此,曆經艱險更是不知凡幾,此刻毒掌臨身,她卻反而心靜如水。

  流水劍法靜水篇之,心如止水,死水微瀾。

  她禦風而行,身如煙水,一劍點出,便仿佛一道驚鴻劃破了滿池靜謐,激起一片使人驚心動魄的波瀾。那波瀾隻不過輕顫,卻已在方寸之間劃分陰陽。

  兩人錯身而過,遠遠地,如圖突、盧遠等人站在城牆上,就隻看到韓素仿佛不曾出劍一般,似是一點微光閃過,韓素這邊已經歸劍入鞘。

  那黑衣人便維持著出掌的姿勢僵在原地,數息之後,他身形忽然晃了晃,便是轟然倒地。

  至此,他心口處才滲出一點暗紅,紅中帶黑,泛著劇毒腥氣的血液緩緩流出。

  黑衣人的身體抽搐了片刻,終是再無聲息。

  原是已經去了!

  一招,兩大先天對戰,隻是一招,便生死立判。

  城牆之上,緊張得仿佛不能呼吸的李憕這才終於緩過來,他立時便深吸一口氣,驚顫道:“這、這人果真死了麽?”不知為何,這萬軍陣中,那對戰的兩人原該是極為渺小的,可李憕即便是站在城頭,卻依舊能感覺到那兩人身上那種令人無法移目的驚人氣勢。

  從黑衣人出現在韓素麵前,再到兩人判定生死,李憕都是看得目不轉睛,緊張得無法自拔。

  他們的對戰雖然看起來簡單到甚至枯燥,可偏偏就有那麽一股無形的力量,使人仿佛能夠感覺到其中的波濤暗湧,驚心動魄。

  盧遠目光緊隨戰場,倏忽間又抽出一支箭,對準了衝到城牆邊的一個敵軍,一箭射出,便穿透護心鏡,將人紮了一個透心涼!他亦是長舒一口氣,歎道:“真正的高手對戰,生死之間原就隻需一招罷。”

  李憕點頭,再看戰場,卻見韓素不知在何時又混入了萬軍之中,再仔細尋去,李憕卻是尋不到她蹤跡了。

  “看不見了。”李憕有些失望,問圖突道,“法師,那位俠客你可識得?搬山與神鋒兩營中也不曾有如此高手罷。似這般高手,是否便是傳說中的先天?”遊走萬軍之中,似入無人之境,即便是李憕再如何不通武藝,也能清楚認識到韓素功力之不凡。

  且因韓素早換了敵軍衣甲,她又是穿慣了男裝的,李憕這般盯她許久,卻是半點也沒發現她竟是女兒身。

  李憕欣羨韓素的好功夫,不免就起了拉攏之心,便又道:“若是能見他一見,請他到軍中效力,真是再好也不過了。”

  圖突卻與韓素早有約定,自然不會輕易將她供出,隻是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道:“民間自有高手,見不慣亂臣賊子為禍天下,臨陣出手也是有的。不過先天高手大多心高氣傲,隻怕不會願意受到朝廷管束。”

  李憕便歎息起來,然後問:“法師,如今可以發動陣法了罷?正好那位俠客誅殺了不少叛軍將領,此刻發動陣法,正可使叛軍遭到最大損失。”

  傳訊兵又來回報另外五道城門的情況。

  與之前並無太大不同,另外五道城門情況仍是要比定鼎門這邊好上許多,敵人隻是三不五時來幾波騷擾式攻擊,顯然其意圖不是要攻城,而是要分散守軍這邊的兵力。

  安祿山大軍開來時,除去被史思明分兵帶走的幾萬人馬,他這邊仍有十二萬之眾。如此浩蕩一支大軍逶迤而來,根本是掩也掩不住的。洛陽這邊早派出斥候,發現安祿山臨到洛陽前又將兵馬分了六路,除去中軍這一路留有七萬兵眾,其餘五路各是一萬人馬,卻直奔洛陽周邊諸縣,看那路線,卻顯然是要取道攻城了。

  洛陽有八大城門,安祿山卻兵分六路,其用意不言而喻。

  圍而不合,非是要網開一麵,卻是在攻心為上。

  洛陽城內通共隻有五萬兵馬,其中還有三萬是新丁,又如何能與安祿山手下那一群多半由胡人組成,慣來驍勇善戰的悍卒相比?城中諸將,包括李憕在內,便是明知叛軍一方隻有奔向定鼎門這一路而來的是主力,也不敢忽視其它五路。如此兵力再一分散,守城之難,可想而知。

  也難怪安祿山大搖大擺,直將洛陽視作自己囊中物。

  若非是有圖突,安祿山的算盤其實是打得不差的。

  在人數超萬的戰場上,圖突陣法所能起的作用,比之韓素這般刺客一流的先天高手,又不可同日而語。

  等韓素終於靠近了叛軍主將儀仗所在,通過子母箭傳出訊號時,圖突揮動令旗,也終於發動了陣法。

  此刻敵軍雲梯已經衝到了城牆邊上,數十架雲梯鋪開在城牆處,叛軍們悍不畏死,奮力上爬,甚至果如圖突所料,還有遊俠高手倚仗輕功,借著雲梯的助力輕鬆翻越城牆,當先翻上牆頭。

  得虧有搬山、神鋒二營的人早早埋伏其間,見有江湖好手上來,立時便各自迎上。

  陣法終於被發動了。

  幾乎是呼吸間,就在兩軍戰到酣處,敵軍甚至大占上風時,忽然一陣轟隆之聲從定鼎門外的大地上連綿傳出。

  霎那間天崩地裂!

  一道道驚人的火光從地底凶猛衝出,伴隨著閃閃雷光,片刻間,定鼎門外便死人無數。

  韓素伏在叛軍主將儀仗不遠處,眼看著安祿山驚得從戰車上跌了出來,便立即將身一閃,向他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