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紅顏粉黛易去(九)
作者:墨筱笑      更新:2022-05-10 17:08      字數:2684
  韓素不知道這個通道有多長,也不知道除了碧紗是不是還會有其他人知道這條密道的存在,她甚至無暇去思考碧紗為什麽居然在關鍵時刻反水,冒著那樣大的風險將她放走。她隻在心中默默計算著時間,然後大腦一刻不停地開動:“三個時辰,我能去多遠?碧紗的主人已經練就元神,練就元神的修者究竟有多強大?”

  她對修者的世界雖說不是一無所知,但煉氣化神以後的境界的確是她難以想象的。在那未知的強大麵前,她如今所能倚仗的一切都顯得如此渺小無力。

  也正是因為世間有太多無力,所以才會有如許多人前仆後繼、對“力量”二字執著追求,為此,亦衍生出了無數的人間悲歡,情仇愛恨。

  不論這“力量”是自身的強大戰力,還是人間的權勢富貴,亦或那無形的聲勢名望,總歸如此誘人。

  等到韓素終於從這條長長的密道中出來,已經是半個時辰後了。

  此刻滿城靜寂,黎黑的天空中烏雲重重,仿佛隨時都會有一場大雨傾盆而下。

  韓素仔細觀察四周,發現這是一座荒廢的宅院,而密道的出口就在一口被蓋了石板的枯井底。枯井被瘋長的雜草掩蓋,雖然是冬日,這滿院子淩亂的草木卻沒有全部枯死,反而頑強地生長在院中,長出滿地蕭條。

  冬日寒風嗚嗚地吹著,一些抽長的樹木枝條啪啪打在殘破的院牆上,在這夜色掩蓋下顯出一片古怪暗影。若非韓素膽氣夠足,此刻才出枯井,又遇荒院,隻怕也要心驚片刻。

  韓素不敢耽誤,伸腳輕輕一踢,使了個巧勁將井蓋踢回原處蓋好,便攀上旁邊院牆,悄沒聲息地翻身踏了上去。

  占了高處之後要再觀察地形就比原來方便多了,此刻夜色雖濃,倒也不是一絲光線都無,韓素舉目四顧,隻見這荒院不過是座二進的小院子,旁邊也多是矮牆小戶人家,由此可見,此處離韓府至少是有段距離的。洛陽的建築格局十分規範,與長安一般幾乎是一坊一區,方方正正,職能再明確不過,貴族居住區與平民居住區從來相隔甚遠,兩方輕易沒有交集。

  不過洛陽城中寸土寸金,便是偏僻地段的房屋也多是人趨之若鶩,韓府一條地道居然能通至城中另一座荒宅,也著實是不易。

  韓素此刻已有所覺,雖不知碧紗助她逃走的理由是什麽,但在此事上頭碧紗卻明顯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成算的。

  從最初那外緊內鬆,看似嚴厲的看守,到長時間對她的不聞不問,再到最後那關鍵時刻地一推,樁樁件件都明確表達了碧紗的意圖。就連韓循能夠那樣輕易地給她送符送劍,隻怕也是因為碧紗的有意放任。否則韓循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雖然不乏城府,卻既無武功也無根基勢力,又如何能在先天高手的眼皮子底下做出這種種動作?

  不過碧紗雖然有心相助,她那位主人卻顯然更不是好相與的,韓素要想真正逃過這一劫,還需靠自己。

  她腳踏在院牆上,雖然站得高,但因為夜色的緣故還是無法看太遠。她索性選定了一個方向,身形微展便悄無聲息地潛行而去。洛陽城格局方正,她隻要找到最近的坊門一認,就能轉到大路上,以最快的速度尋到城門,逃離洛陽。

  半刻鍾後,夜色中若隱若現地顯出了高高坊門的輪廓。韓素正要翻身從一麵屋牆上下來,就見得遠處一點火光明明滅滅地蜿蜒了過來。眯眼看去,卻是有人提著個燈籠,歪歪扭扭地在走路。雖然因為隔得遠,那火光又微弱,因而看不甚清,可光隻是憑借氣息,韓素也能清楚分辨出,這提燈人身旁分明還伏著一個人。

  又多看得幾眼,韓素終於看明白。原來這提燈之人乃是夜間巡街的武侯,他旁邊伏著的那人卻是個醉鬼,因被那醉鬼拖累,這武侯走路才歪歪扭扭的走不穩當。而那醉酒之人同樣穿著武侯的服飾,顯然也是一個武侯。

  武侯巡街本是朝廷維護城市安定而推出的一項善舉,雖然地方上的武侯中不乏市井無賴,可值此叛軍逼進的危難之際,洛陽城中的武侯居然在巡街時深夜醉酒,城中風氣之糜爛,可見一斑。

  韓素伏下身形,小心將氣息掩藏。

  那提燈的武侯扶著醉酒的武侯,最開始兩人都沒有說話,可過不多久,那醉酒武侯口中就零零散散地開始吐起了醉語:“圖突那……田舍漢!太可笑!太可笑!什麽三千兒郎心頭血!他以為……他是誰!頂著個怪模怪樣的名字就可以裝法師?別……別笑死人了!某……某才不給他血!讓他找狗要去吧!”

  這醉酒武侯一邊說著,一邊手腳亂舞,旁邊提燈的武侯好不容易扶住他,口中隻是苦笑:“孫二你這又是何苦?城守且信他,你我皆是世代生長在洛陽之人,當此危難之際,大好兒郎,不過是灑幾滴血……上了戰場,難道就不流血?”

  “去……你娘的!”醉酒武侯大怒,一邊打著酒嗝一邊硬是將這提燈武侯揮開,“心口上開一刀,說是取血,其實是要命!要的還不是你的命!你當然隻管說風涼話!什麽老子陽氣足,生辰八字好,他個田舍漢!禿頭兒!老子的命不是給他玩兒的!滾邊去吧!”

  提燈的武侯頓時訥訥地不再說話,隻是小心跟在那醉酒武侯身旁,也不再去扶他,就隨著他一道走三步退兩步的,在這夜色中艱難前行。

  韓素聽他們對話,雖覺語焉不詳,可也能猜個七八。

  原來城守李憕竟請來法師,莫非他以為有法師做法便可成功拒敵守城?

  且不知李憕請來的這位圖突法師究竟是真法師,還是假法師,倘若果真是有大法力之人,這洛陽之威或當真可解,倘若隻是個招搖撞騙的神棍,那受罪的便不止是那醉酒武侯口中所說的三千兒郎了。

  韓素微蹙了蹙眉,她雖然流落江湖多年,並無太多憂國憂民的心思,可當年跟隨在韓重希身旁,耳濡目染盡是家國百姓,天下大任,要說她對安祿山的叛變全無想法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不曾遇到也還罷了,既有遇合,卻要她在叛軍即將兵臨城下之際為一己安危而逃離洛陽,實在與她自小所見所思太過相悖。

  再看那天色,分明是烏雲壓城,今夜必有一場大雨!

  兩個武侯已在踉蹌中漸去漸遠,韓素輕盈幾個起落來到坊門之前,運足目力仔細分辨了一番,才勉強看清,這原來是“宜人坊”。

  洛陽有八大城門,宜人坊與定鼎門之間恰恰隻隔了一坊之地,韓素若要出城,隻需一刻鍾的時間便可去到城牆之下。即便此刻城門看守嚴密,但以韓素的輕功要想尋個空處無聲無息地翻牆出城也不是不能。

  她心中諸般念頭閃過,身形卻悄然展開,在這夜色中隻如一縷捉摸不到的煙雲,隨風一蕩,便輕飄飄往定鼎門的方向而去。

  一路穿街過坊,過不多時,城門處那透亮的燈火便遠遠地顯現在韓素麵前。

  便有兵士來回巡邏的腳步聲、將士們行走時盔甲碰撞的哐當聲、等等聲音模模糊糊從城門處傳來,一股緊張的氣氛由此彌散。

  “誰!”忽然間城門處傳來一聲暴喝。

  一個銀甲小將越眾而出,手中長槍一劃,便向著韓素所來的方向指出。

  韓素靜立在夜色中尚不曾行動,就聽得一聲長笑:“不意凡人中竟也有高手,這陣法設得巧妙,竟能察覺老夫蹤跡!小郎君不必驚慌,老夫並無惡意,隻是要在此處等候一人而已。”

  那聲音,分明是此前韓素曾經聽過的,碧紗主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