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詩書琴棋難畫(六)
作者:墨筱笑      更新:2022-05-10 17:08      字數:2089
  洛陽城中遍地繁華,比之江都又是另一番風味。

  人說洛陽牡丹甲天下,這座曆經了數朝喧囂的古都亦如牡丹,富麗堂皇,大氣端凝。風雨欲來的局勢仿佛完全不曾影響到這座古城的固有步調,韓素入城後,入目所見是一片雍容。市井之像繁忙而有序,行人步調往往從容,令人行走之間亦不由得閑適了心情。

  饒是韓素多日來頗覺沉重,見到如此景象也不免輕輕舒了口氣。

  李白指點道:“十一年前,我曾來過洛陽。”

  韓素道:“十一年前,我也曾來過洛陽。”

  “我當年竟不曾見到你。”李白笑道,“可見當年雖然擦肩,然經年之後,異地仍舊相遇,緣分之事果然十分有趣。”

  兩人隨意閑聊,也並不急著去尋找住處,隻是信步走來閑看街景,也覺愜意。

  多走了些時候,兩人亦漸漸發現,洛陽實則並不似最初的表象那般不曾受到如今局勢影響分毫。想來且是,洛陽自古便是重鎮,身為東都,拱衛京畿,又豈有置身事外之理?

  隻不過洛陽處在北地,卻是不比江南。雖然同樣繁華,卻是精細不足,而大氣更勝。

  韓素與李白路過酒肆,往往見人憑欄飲酒,高談闊論。或有三五胡姬起舞助興,胡姬們多半著裝大膽,露出纖細的柳腰和凝脂般的玉臂,玉臂上釧環叮當,舞動時春色四溢,香豔無比。飲酒的兒郎們或豪飲,或擊節,還有人興致起時奪過了胡琴來彈,頓時咿咿呀呀,一地風流。

  雖然早就過了牡丹盛開的季節,洛陽城也依舊流香不減。

  遠遠地,卻聽得一陣古琴淙淙之聲宛如流水般蜿蜒而來,琴聲初聞清脆,再聽婉轉,可更聽之時竟有一股闊渺之氣盤旋四周,令人恍惚聞覺山間草木芬芳而香,石上流水叮咚空靈,頓時忘俗忘憂,仿佛登仙。

  行人俱醉,一時間胡姬們的歌舞聲都不由得低了下去。

  琴聲止時,四下寂靜良久。

  爾後,忽爆發出一陣轟天的叫好聲。

  “好!好!”有人鼓掌高喊道,“韓郎琴技,遊魚皆醉,真正是仙門準入,再恰當不過了!”

  韓素和李白行至南市,第一眼見到的便是宛如山海般起伏湧動的人群。直到一人輕喝道:“何以如此擁堵?”

  人群頓時驚慌了片刻,緊接著便有人道:“是賀七郎!”

  擁堵的人群仿佛有了默契,眾人紛紛擠向兩旁,不過片刻便在中間讓出一條通道。

  韓素和李白遠遠站著,也不需近前,便可清晰看到那盤坐在人群中心處的撫琴之人。這人摸約十七八歲年紀,穿著一身湖水藍的圓領寬袖袍,頭上並未戴冠,烏黑的頭發整齊束著,一根青碧的玉簪橫臥其間,直襯得他麵色清潤,眸光清正,整個人便仿佛是一團沉浸在碧藍湖水中的溫玉一般,自有一股風雅氣度,令人心折。

  以至於他身旁隨從護衛雖則嚴陣而待,一個個且又凶神惡煞氣勢逼人,可旁人一眼看到了他,卻自然就會忽略其他,竟使得周圍人潮皆成了背景一般。

  在被讓開的通道前,卻走出一個少年。

  這少年微微昂著下巴,一襲玄衣,麵色冰冷,雖是有一張棱角分明的俊朗臉龐,可他身上冷意太過駭人,卻平白便叫人退卻,不敢多看他的容貌。

  他看也不看周圍人群一眼,隻是抬腳輕踏,順著通道不緊不慢走向人群中的撫琴少年。

  很顯然,撫琴之人正是眾人口中的韓郎,而後來從人群讓出的通道中走過的則是賀七郎。

  李白拉住旁邊一路人問道:“阿郎可否說說,這位韓郎君撫琴,為何竟仿佛引來了萬人空巷一般?”

  便有熱心人解釋了起來。原來再過幾日便是天壇宗和太嶽宗來到人間收徒之日,這幾日也不隻是這位韓大郎一人在此處展示自己的六藝才學。隻是韓大郎琴藝精湛非同一般,每每樂起之時總有人聞聲而來,漸漸地旁聽之人越來越多,幾日下去竟形成了如此規模。

  李白奇道:“仙人們挑選門人,往往隻看仙根資質,且與六藝何幹?”

  那熱心人結舌半晌,終是答不出合適的話來,末了隻得訥訥道:“似韓郎君這般仙氣繞身之人,想來總是會有仙根的。”

  李白微微一笑,也不與他分辨。韓素就見那熱心人輕輕鬆了口氣,須臾間人潮湧起,那隨意答話的熱心人不見了蹤影,李白便隻微微一歎。

  韓素道:“太白兄,三言兩語將人說跑很有意思麽?”

  李白哈哈一笑道:“的確有意思得很。”他目光移轉,忽而輕咦一聲:“素娘,這位韓郎不但與你同姓,竟連樣貌都仿佛有幾分相似。”

  韓素便多看了那人幾眼,這一看之下果然覺得兩人的眉眼間真真切切是有幾分相似的。她微驚道:“莫非是我二叔的長子?他們搬到洛陽了?他……也沒有仙根麽?”

  李白道:“素娘這結論來得離奇。”

  韓素道:“太白兄有所不知,我那位繼祖母乃是先帝親封漁陽郡主,大郎是她嫡長孫,倘若有仙根,早便送往十三名山了,又哪裏需要日日在此獻藝?”

  “然則他便是琴技通神,隻需沒有仙根,那些仙人們也未必便多看他一眼。”李白玩味道,“素娘可覺解氣?”

  韓素淡淡道:“幸災樂禍殊無必要,我與他原是一般。”她又皺眉,“太嶽宗和天壇宗為何在此時下山?莫非……竟也是為了江都港之事?”

  李白卻道:“仙緣台之事已經天下皆知,與其說是為了江都港,莫不如說是仙緣台罷。”他輕嗤一聲,待要到腰間去取酒葫蘆,伸手一摸卻摸了一個空。

  那裏沒有酒葫蘆倒還罷了,可更重要的卻是,他腰間的香囊也隨之不見了!

  李白頓驚,他是先天境後期的高手,什麽人竟能神不知鬼不覺從他身上取走他的隨身香囊?

  而那香囊裏裝的且不是什麽香料,卻是當年那位仙人贈他的雙靈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