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提酒彈劍高唱(十六)
作者:墨筱笑      更新:2022-05-10 17:08      字數:3282
  天寶十四年,十月初十,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水從被黑霧籠罩了的江都港中悍然衝出。

  幾乎是片刻間,這場大水就淹住了江都城近乎半數的街道。

  水流如虹,一瀉千裏,毫無準備的人們幾乎被這場突來的大水給當場擊垮。因為當時從那地獄衝刷到人間的不僅僅是大水,還有大水中幾乎數也數不清的、無數的形狀怪異的屍體!

  對江都人民來說,這又何止是噩夢?這是再可怖不過的災難,是惡鬼給予人間最最惡毒的詛咒,是上蒼對這極致繁華的懲罰。

  有些老人跪倒在地,不肯離開故土,他們倉皇落淚,口中隻說:“報應!報應!”

  卻究竟是天道報應了誰?

  韓素站在江都城外的一片矮山上,歎道:“苦的終歸都是百姓。”

  不少高門富戶收拾了行囊,裝好了馬車,早忙不迭拖家帶口逃難去了。

  葛老大亦是歎道:“真像是從一個地獄來到了另一個地獄。”

  韓素搖頭道:“不,從來都隻有人間,沒有地獄。”

  葛老大苦笑,對韓素說道:“韓郎君不若與我同去吧,我兄弟三人在郊外山上也有莊子,這大水衝出來,我三弟定會帶著二弟回莊子去。”

  “卻是不必了。”韓素道,“我真氣潰散,一時難以重新聚攏,令弟的傷勢我如今已是無能為力。不過好在葛先生已入先天,便是沒有我出手,你多費些力氣為常先生做梳理,他的傷勢也自會痊愈。”

  葛老大一時訥訥,頓不知該說什麽才好。

  他當然知道韓素真氣潰散,這其實是傷了根基的,如果不能調理好,她即便是能夠恢複功力,今後也再難有寸進。可難得韓素心態極寬,對此竟似是毫不在意的模樣。韓素不在意,葛老大卻無法不在意,他有心相邀,其實也並不是讓韓素去出手救治常永,而是想要幫她訪一訪名醫。

  葛老大得韓素之助才入了先天,這對江湖中人來說,就是一個比天還大的人情。葛老大又自認在江都港內也不曾幫到韓素什麽,反而還給她惹了大麻煩,因此心中十分不安。他有心報答,卻偏偏口舌笨拙,又攤上韓素這麽個麵冷心冷的,沒說幾句話,兩人竟是冷場了!

  頓了一頓後,韓素又道:“葛先生不必為我擔憂,我自己的身體自己卻是知曉的。葛先生如是實在想要做些什麽,不妨備些預防和治療瘟疫的草藥,災難如是發生,能幫一幫受難民眾也是好的。”

  葛老大立時道:“韓郎君可真是菩薩心腸。”

  韓素心頭頓覺好笑,她臉上卻是笑不出來,隻搖頭道:“我不過是空口白話一句而已,也不用費什麽事,如何說得上菩薩心腸?況且,這菩薩心腸嘛……”她心頭一嗤,轉而說道,“葛先生不必叫我韓郎君了,我是女兒身,葛先生想必早能看出,你稱呼隨意便可。”

  葛老大一時訕訕,就笑道:“我是個粗人,韓娘子也莫再叫我葛先生了,叫葛大便好。”

  韓素從善如流,拱手道:“今日一別,他朝江湖再會,我卻是要隨意走走去,葛大你也回罷。”

  葛老大便也拱了拱手,韓素依舊是那一襲圓領窄袖袍,散著她的烏發,運起丹田中好容易才聚攏來的一丁點真氣,輕身功法一展,便已是飄然遠去。

  她本來是計劃要走水路西去長安的,隻是大運河上發生了如此變故,這水路一時卻是走不得了,韓素就索性換了陸路。也不騎馬,更懶得再尋人搭車,這一邊步行上京,一邊遊曆,一邊溫養丹田恢複真氣卻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這般隨意走著,不多時便離江都城遠了,倒是官道上仍能時常聽到時人對江都之事的議論。

  有說:“摸約是龍王爺發了怒,都說江都港不事祭祀的。”

  還有說:“哪裏?怕是……咳咳,失德吧!”

  有此議論的人多半是不敢直說聖人失德的,但是民間對於這個說法卻頗為讚同。

  當今聖上早些年尚且勵精圖治,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然則摸約是歌舞升平的盛世日子太好過了,天寶以後聖人便漸漸偏好奢侈,怠懶政事起來。這情況尤以太真娘子出現後為重,雖則如今太真娘子已貴為貴妃,然而誰人不知,這太真娘子原本卻是聖人的兒媳婦呢?

  聖人用盡心機,連兒媳都收入了後宮,天下人敢怒不敢言,還將此當成風流雅事頗為傳頌。今朝吏治也漸漸從聖人慢慢放鬆對自身的約束後開始敗壞,人間疾苦漸多,藩鎮割據亦漸成常態。因而此次災難出現得如此詭異,民間將此推到聖人失德頭上實在是再平常不過。

  韓素一邊緩步行走,手卻攏在袖中輕輕摩挲著一塊拇指指腹大小的橢圓形小珠子。

  旁人皆不知,當時仙緣台被四十九飛仙陣的劍氣割裂,看似隻是掉落了兩根定星柱,實則這顆墨色的小珠子卻也是從仙緣台上掉落下來的。

  當時這石珠掉落,韓素看得分明,石珠幾無聲息地一滾就從仙緣台底座下滾了出來。隻是當時情況太過忙亂,石珠掉落後便徑直滾到了韓素身邊,以至於除了韓素,竟無旁人知曉這顆石珠的存在。

  韓素便順手將這石珠撿了起來,既不打算告訴百蝶,更不可能將此事說與聶書寒和蘇奚雲知曉。且由得蘇奚雲和百蝶去爭,左右不管她們誰勝誰負,最後都無法得到完整的仙緣台,那卻是個十分有趣的事情。

  把玩得一陣後,韓素便將這石珠裝進隨身小荷包裏貼身收好。她有將近三日未曾進食,此刻漸漸緩過神來,實是餓得慌。

  江都城外高山沒有,矮山倒是不少。那江都港的水終歸是有限,被限在江都港內的時候顯得大水十分之深,一旦衝出之後,氣勢雖則恐怖,然而最恐怖的卻還是隨著大水一同衝出的那些屍體,拋開這些,隻要官府反應及時,速速將大堤堵上,這水要想淹沒整個江都卻是不能。

  因韓素腳程快,所以此刻所見,這江都城外倒還是一片正常,韓素就從官道入山,尋著痕跡打了兩隻兔子。

  這一帶的小矮山上池塘溪流極多,韓素打了兔子洗剝好,又尋了個上遊處的小溪將自己清洗幹淨,便舒舒服服地生起了火,烤兔子吃。

  她烤野味的手藝卻是早就鍛煉出來了,雖則缺乏調料,可她火候掌握極好,隻過得一刻鍾,兩隻兔子的香味便已漸漸飄起。

  韓素用隨身帶著的小刀將兔子肉劃開,一麵細細翻轉兔肉,享受此刻難得的寧靜。

  她挑的這處地方風景並不極好,卻勝在有一種尋常可見的野趣。

  此時已是深秋,草木漸漸枯黃,溪流卻十分清澈,偶有一些常青樹點綴在山野間,便在蕭瑟中撐起了無盡頑強的旺盛生機,令人觀之心闊。

  候鳥正是南飛時候,卻還有些停留在山間,間或嘰嘰喳喳,襯著那秋高氣爽,讓人無端覺得,天高了,心便也淡了。

  韓素坐在草地上,一邊烤著肉,才終於有種自己果然是在人間的感覺。

  她出身世家,幼時其實是生活在深宅大院中的,過著看似平靜,實則卻波瀾暗湧的生活。如果不是後來祖父將她拉出來,親自帶在身邊當成男兒教養,她也絕不會有敢於走出那深深庭院的一天。如果不走出來,她這一生都不會看到外麵如此遼闊而多彩的風景。

  相比起江湖的喧囂和廝殺,韓素其實更喜歡四處行走,尋一個安靜處,便略作停留,觀賞風月,亦是非常美事。

  隻是故老江湖人便有一句話說得十分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有什麽際遇卻不是人自身可以控製的,因此除了樂於享受平靜,也需敢於麵對風浪。

  韓素便漫散著思緒,如此又過了兩刻鍾後,兔肉熟了。

  香氣再也抵擋不住,韓素輕嗅了嗅,便取過一隻整兔,準備撕下一隻兔腿來吃。

  兔腿還未到嘴邊,卻有一陣歌聲遠遠傳來:“天上白玉京,五樓十二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九十六聖君,浮雲掛空名……”

  歌聲豪放疏狂,那歌者人還未至,便有一股蕭疏爽朗之氣隨著這歌聲飄蕩而來。

  韓素便開口接道:“天地賭一擲,未能忘戰爭。試涉霸王略,將期軒冕榮。時命乃大謬,棄之海上行。學劍翻自哂,為文竟何成……”她唱到此處,不由一笑道,“卻是不成,我如何能與李太白比,便是唱一唱他的詩,也覺得汙了他的仙氣。還是不唱了,不唱了。”

  歌者大笑道:“李白有什麽好,文不成,武不就,一生落魄,浪蕩江湖,也就幾句酸詩還能拿得出手。有人肯唱,卻是給他麵子,他不樂一樂也便罷了,又怎還敢覺得旁人汙了他的仙氣?他有什麽仙氣?哈哈!”

  他大笑著踏步而來,漸漸越過了樹叢掩映的小道,順著溪流出現在韓素麵前。

  卻是一身輕袍緩帶,三十許模樣的高大男子。

  他白衣佩劍,意態瀟灑,這般漫步山野間,便像是行走在仙台宮闕之上,說不出何等恣意。

  韓素卻注意到,這人手上提著一個酒葫蘆,每走一步皆有酒香溢出,他竟是一邊喝著酒,一邊走過來的。

  這人見到韓素卻似見到老友一般,提了酒便將手上的酒葫蘆一擲,拋向了韓素,笑道:“這兔肉烤得酥香油潤,若是少酒來佐,豈不大失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