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始終繞不開的話題
作者:奶味小布丁      更新:2022-05-10 09:04      字數:3379
  以上隻是葉子書隨口說出來的一些投資產業方向,實際上他旗下產業涉足的領域要遠遠超過這些。

  例如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先進服務業,目前這一塊主要集中在軟件服務業上,將來還會延伸到各種硬件設備服務領域。

  還有先進製造業,目前玄武科技公司很多業務就屬於先進製造業,麒麟工業集團在今年也會迎來收獲期,將來這一塊也將是他們的主要業務之一。

  凡是別人做不了的產業, 他都不介意投入資金,凡是覺得能夠比別人做得好的產業,他也不會視而不見。

  前麵說了那麽多低端產業可能麵臨的困境,實際上將來這些低端產業的噩夢,可能就來自他旗下的產業競爭。

  現在他旗下產業還主要專注於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由於精力有限,暫時還無暇顧及其他產業, 讓國內很多低端產業有發展的空間。

  等到他旗下產業發展一段時間後, 鞏固了現有科技領域的優勢地位, 基於資本自我擴張的本能,很有可能不再局限於高科技領域。

  這個趨勢不會以他的意誌而轉移,是基於資本本身屬性決定的,最多他隻能向良性方向引導,而不能一味地阻止。

  葉子書很明白,資本天然帶有擴張的衝動,之所以不擴張,要麽資本不夠,要麽就是精力不夠,絕對不是資本固守本分。

  實際上他目前已經有意識地限製旗下資本的擴張衝動,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抽取利潤,讓企業本身擁有的資本不算特別充足。

  像鳳凰科技公司,他們去年創造的利潤那麽多, 光是軟件產業的擴張並不能消化他們的收益,如果不抽取利潤,遲早會進行行業外的投資。

  如果限製很死的話, 造成的結果就是大量的資金躺在銀行賬戶上, 這種情況下,他認為還不如允許他們自由擴張。

  其他企業也會有類似的情況,現在他將幾乎一半的利潤抽取出來用於新產業的發展,這就是他引導擴張的方法。

  隻是目前產業結構還不算特別複雜,他還有一定引導擴張的能力,等到產業更加龐大,龐大到他也無法完全把握的時候,情況又和現在不同。

  至於會不會因此出現產業崩潰,如果是正常情況下,超出掌控能力的產業規模,最終不可避免會坍塌崩潰。

  但是他旗下的產業情況又有些不同,目前還是以人管理為主,人工智能管理為輔,管理模式要比正常企業要先進得多。

  等到將來這種模式都無法掌控整個產業的時候,可能就要變成以人工智能管理為主,人力參與管理為輔。

  “您所說的這些,確實是其他企業難以參與的行業。”記者笑著說道。

  “其實我倒是希望更多資本投入到高科技產業當中來,這樣可以加快國內工業產業升級的步伐,讓國內經濟不僅是量提上來了, 質也跟著提上來。

  奈何實際情況不會這麽發展, 一是高科技產業投入風險性很高,大部分人隻看到了狼吃肉,卻看不到狼挨打的場麵。

  可能幾十億元的投資,因為方向錯誤,或者僅僅慢了一步,就有可能讓這筆投入打了水漂,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其實遠比低端產業要凶險得多。

  二是高科技產業發展需要很高的基礎,雖然我國一直重視教育,文盲率有了顯著降低,但是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光是認字遠遠不夠。

  目前我國高校出來的學生非常有限,博士學位的學生,數量更是鳳毛麟角,這還隻是量上的差距,質上的差距同樣非常巨大。”

  聽到他這麽說,記者覺得這確實是個問題,於是趕緊問道:“那您覺得應該如何做,才能解決這些短板?”

  葉子書想了想,說道:“高科技投入的事情我暫且不說了,隻要資本足夠,且還有那麽一點理想的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們就談談人才培養這一塊,首先人才培養有兩個場景,第一個就是學校培養,第二個就是社會培養。

  可是我們在這兩方麵做得都不算特別到位,學校培養目前還有很多孩子得不到完善的基礎教育,看到這種情況,我是很揪心。

  雖然我也讓旗下產業投入了一定的資金做教育方麵的慈善,但終究是杯水車薪,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還得由國家來做好這一塊。

  基礎教育的問題很明顯,但是高等教育同樣不容樂觀,雖然有客觀原因,但是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容回避。

  雖然我們在這方麵也投入了很多,甚至特意成立了新東方教育集團,期望能夠作為現有教育體係的補充,但是情況依然不算樂觀。

  我們能想到的辦法,一方麵是繼續努力發展經濟,讓更多家庭有餘力讓孩子上學讀書,但是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另一方麵我們也努力研發新技術,利用新技術降低學生的受教育成本,同時希望提升受教育的質量。

  目前新東方教育集團已經研發出來了智能教師係統,效果非常不錯,隻是目前麵臨推廣的問題,因為需要教育終端的支持。

  雖然盡量壓縮教育終端的成本,但是對很多家庭而言,依然存在負擔過大的困境,目前他們也在積極尋找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除了智能在線教育的問題外,還有一個就是建設大量的職業學校,期望能夠讓更多的孩子有接受更專業的教育培訓,更容易在社會上生存。”

  葉子書說的這些,其實外界都不是很清楚,就算盛世傳媒屬於他旗下的產業,對這些事情的了解也非常有限。

  所以記者很驚訝,沒想到他竟然在不知不覺為教育做了這麽多事情,可見他對教育確實是足夠重視。

  要知道之前他手上的財富並不算很多,真正賺大錢的時候也隻是去年開始,之前為了產業發展,都是左右騰挪,很多精力都放在了解決資金難題上。

  “沒想到葉總竟然為教育做了這麽多事情!”記者感慨地說道。

  葉子書笑了笑,說道:“事情確實是做了不少,但是想要看到效果,光是憑借我們自己努力還是不夠。

  我們希望能夠得到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願意參與進來,同時也需要改變教育觀念問題。

  實際上我們在社會培養上也花費了巨大的精力,不同於其他企業,我們更注重員工的成長,希望員工的成長能夠跟得上企業的成長。

  過去幾年,我們在員工培養上投入的資金規模超過了50億元,未來這個數字還會繼續增加。”

  “那是什麽促使您旗下的企業投入這麽多資金培養員工?”記者問道。

  “主要有兩個方麵的原因,一是我旗下產業發展速度太快,光靠社會人才根本就無法滿足要求,隻能自己培養人才。

  二是我們對待員工的態度和其他企業不同,很多企業認為員工無法適應企業的發展,直接淘汰就是了,反正有大把的人等著他們使用。

  而我們希望和員工建立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希望企業和員工能夠共同成長,彼此信任,每一個員工都是這個家庭重要的一員,而不是用完就隨時被淘汰的工具。

  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成長發展的潛力,隻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個體差異較大,如果進行合理的培養,每個員工的能力都有提升的潛力。”葉子書說道。

  “那您認為是什麽原因導致您的企業和其他企業有這麽大的觀念差異?”記者問道。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葉子書想了想,說道:“可能因為我們對待企業這個經濟主體有很大的觀念差距吧。

  很多人隻是將企業作為賺錢的工具,很少有人關注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甚至有些企業連納稅義務都不願意履行。

  在我們看來,企業固然是以經濟利益驅動結合在一起的利益集合體,但是也是社會這個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在有能力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情況下,願意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對促進社會良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雖然這些話可能對外界了解葉子書是一個很好的窗口,但是這些話也不免會得罪一些人,就算他沒有指名道姓,但是依然讓很多人感覺不舒服。

  記者也識趣,這些話題聊到這個程度,不能再繼續聊下去,於是就問道:“回過頭來,我還想要了解葉總接下來的個人打算。”

  前麵聊的都是企業和產業的事情,外麵還有很多人想要對葉子書個人情況有所了解,問這個問題,也有很多讀者喜歡看。

  “其實我個人的事情很簡單,大部分時間都在做研究,實際上在企業經營上花費的時間很少。

  這也是為什麽我對富豪這個身份並不感冒的原因,我更希望大家將我作為一位科學家對待,哪怕不是科學家,當成一位科技工作者也是可以的。

  接下來的打算也很簡單,那就是繼續在科研領域努力,我目前手頭很多工作都是和醫學相關的研究課題。

  接下來幾年,醫療、醫藥技術將會是我旗下產業發展的重要部分,期望能夠改善我國的醫療環境,讓百姓享受到更先進的醫療技術服務。

  除此之外,就是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和精力編撰醫學類教材,為天問醫學院的成立做好基礎性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誕生很多醫學科研成果,如果有從事這方麵研究的學者,倒是可以關注這些,也許對提升醫學水平有重要的幫助。”葉子書說道。

  關於醫學院的教材和誕生的醫學研究成果,根本就沒法保密,他這番話希望國內重視他編寫的研究成果,有利於國內醫學發展,而不是眼睛隻盯著國外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