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想涉足的業務越多了
作者:奶味小布丁      更新:2022-05-10 09:03      字數:3170
  隻是這麽多許可下來了,如何開展業務,讓葉子書有點麻爪,之前隻是想要做好太陽能發電這一塊,其他的暫且不考慮。

  但是現在他不得不進行更多的考慮,不然就浪費了難得的機會,這是他不願意接受的,而且機會也是不常有。

  現在國內很多事情都是處於摸索階段,機會反而要更多一些,等到很多事情正規之後,反而機會越來越少。

  他怕浪費了機會,等到真正要發展的時候,情況又會發生變化,那就真的要捶胸頓足了,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將業務開展起來,把市場給占住了。

  到時候就算是情況發生了變化,但是事實已經存在,很多事情可能就沒有那麽糟糕,這一點很重要。

  例如燃氣業務,如果沒有拿到這個經營許可,他可能就隻是單純的用來做電能儲備上的工作,畢竟電池的成本太高了,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存儲,成本反而更低。

  現在他想的就是將燃氣管道網絡普遍全國各大城市,讓各個城市擺脫傳統煤氣和燃煤的依賴,一步到位,實現更清潔的熱能供應。

  按照他的技術,一立方米的燃氣需要消耗10度電,如果按照0.2元每度發電成本,一立方米天然氣的成本是2.2元左右。

  這個價格其實非常高了,普通居民肯定是用不起的,但是這是按照明麵上的發電成本來計算的。

  如果按照真實成本計算,每度電的成本隻有0.02元,一立方米天然氣的成本隻有0.4元,這個成本就非常具有競爭力。

  實際上隻要每立方米到戶價格維持在3元以內,不僅在國內具有一定競爭力,就是在國際上同樣有不低的競爭力。

  雖然從供氣端來看處於不算賺錢的狀態,但是從整個能源產業的角度看,麒麟工業集團依然處於盈利狀態。

  而且整體利潤率還不低,基本上可以保持在4倍的盈利狀態,有了這個盈利能力,就有大規模發展太陽能和其他能源的基礎。

  甚至為了能夠盡快推廣天然氣到戶,讓當前的百姓能夠用得起天然氣,他甚至願意將到戶價格設置在1元每立方米的價位上。

  說實話,雖說2元每立方米都具有不錯的競爭力,但是以我國民眾的收入水平,除了幾座大城市的居民外,其他地方的居民還是用不起。

  其實建設天然氣網絡賺的錢並不多,至少在他看來,這點利潤他不太看得上,之所以還要參與進來,主要還是因為怕被卡脖子。

  如果隻是專注於天然氣的生產,而沒有任何天然氣的銷售渠道,到時候就沒有多少議價權,這對於他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如果隻是一個小型能源生產商,大不了不做就是了,但是如果這個已經是很大的一塊產業,被人卡脖子就非常難受了。

  所以這塊業務,就算是表麵虧損也要做,而且還要大做特做,在國內還沒有重視天然氣零售的情況下,快速進行布局。

  除了天然氣業務之外,還有燃油業務,目前國內汽油每升的價格是2.3元左右,而使用電能生產一升汽油,需要消耗9度電。

  如果按照太陽能發電表麵成本計算,一升汽油的生產成本最低也要2元,加上其他環節成本,根本就不劃算,屬於賠到姥姥家了。

  但是按照實際發電成本計算,一升汽油的成本最低需要0.38元,還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能夠用工業化的方式生產這些能源,並且在真實成本上做到更加低廉,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要知道別人的石油隻是從地裏麵挖出來的,屬於老天賞飯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根本就沒法和他們競爭。

  但是工業化生產能源帶來的好處也很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供應穩定,隻要產業建立起來,就會源源不斷生產能源,根本就不用擔心儲量不足的問題。

  也不用看國際能源市場價格的漲跌,至少在國內市場,完全不用擔心國際能源變化,他也不會做那種國際能源漲價就漲價的事情,非常敗人品。

  想要在國內長期做下去,就必須要守規矩,特別是他這種民營企業,合理利潤該拿就得拿,但是切不可唯利是圖,敗了名聲得不償失。

  目前國內的汽油價格這麽低,主要是因為我國還不是石油進口大國,國際油價對我國的影響還不算很大。

  不管是汽油、煤油、柴油還是天然氣都是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碳元素可以從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獲得,氫元素隻能從水分子獲得。

  如果電能轉化為化學能規模不大的話,在太陽能發電所在地建設轉化工廠,是最劃算的買賣,因為不用給電網繳納高昂的過路費。

  但是如果轉化規模太大了,就近轉化對於自然資源的消耗就太大了,就拿青海來說,雖然水資源不少,但是分布卻不均衡。

  而且青海的水資源是很多下遊河流的重要來源,如果在上遊消耗水資源過大,可能會導致下遊水量減少,影響下遊生態和經濟發展。

  這還和工業用水不太一樣,工業用水使用之後還是會以水的形式排出去,經過土壤淨化,還是能夠滋養大地。

  而化石能源燃燒後,雖然也會產生水汽,但是這種水汽想要形成水分子降落下來,所占的比例是多少,誰也不知道。

  最重要的是,現在建設看上去不會有多大的問題,一旦國家對環保和水源很重視的話,情況可能就變得很糟糕,原本建立的產業,可能不得不遷走,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加上我國人均水資源本身就不足,而且水資源季節性變化很大,可能無法為轉化工廠提供穩定且大量的水資源消耗。

  所以能源轉化工廠,最好建設在海邊,然後使用淡化海水作為轉化工廠的原料,這樣各方麵都可以交代的過去。

  要知道水資源也屬於礦產,按理說也是屬於國家的,如果使用水資源也要繳稅,在法理上是完全說得通的。

  但是海水算不算國家資源,這就不好界定了,因為海洋是全世界聯通的,使用淡化後的海水,應該不算占用國家水資源了。

  加上我國城市化進程是不可避免會加快,水資源將會變得越來越稀缺,就當是提前布局海水淡化業務,為我國居民提供更多的水資源。

  說到這裏,又要讓麒麟工業集團涉足海水淡化業務,如果再進一步,又涉及到城市供水業務,就看這麽做是否劃算。

  他不清楚其他自來水工廠每噸水的成本是多少,但是他通過自己的技術來計算,每噸海水淡化的成本卻是非常低廉。

  利用生物薄膜分級處理海水,主要的成本就是生物膜的成本,其次就是提水消耗的電能,其他成本屬於固定成本,平攤下來每噸固定成本並不高。

  而生物膜的成本是多少,完全看他怎麽定價了,可以將價格定得很高,也可以將價格定得很低,因為成熟的生產技術下,生物膜的成本其實也非常低廉。

  他估摸了一下,如果將所有的成本加起來,每噸淡化的海水出廠成本隻需要0.05元,當然這些都是最低成本計算的。

  真正貴的不是出廠價,而是水資源運輸價格,從海邊將水資源送入內陸城市,需要建設不少管網,運輸也要消耗不小的電能。

  目前國內居民自來水每噸價格大約在0.3元,如果是供應海拔比較低的城市,還是有一定的利潤可圖,如果是高海拔,運輸能耗就很大了,基本是無利可圖。

  按理說這件事情暫時不能做,但是如果現在不做,將來就沒有機會做了,當大家都覺得有利可圖,事情就沒那麽簡單了。

  他覺得前期最重要的不是追求利潤,而是要進行行業布局,先將腳跟站穩,甚至能夠承受略微虧損經營的狀況。

  隻要每噸自來水的價格達到1元以上,對他來說就有利可圖了,理論上一度電可以將一噸水抬升360米。

  而我國大部分城市海拔都比較低,除了西部地區,中東部地區的海拔很少有超過360米的,就算水泵的效率較低,還是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其實自來水業務的利潤率在他看來不會很高,但是汙水處理的利潤率,他覺得比自來水的利潤要高得多。

  在別人看來汙水處理很麻煩,但是在他看來,汙水處理比固體垃圾處理要容易得多,使用的技術還是生物薄膜多次過濾技術。

  通過不同的生物膜技術,層層對汙水進行過濾,最終讓過濾後的汙水達到飲用水的級別,隻要心裏這關能過去,都可以重新進入自來水供應體係內了。

  這想法也隻能想想,這就像是裝過shi的碗,不管洗得再幹淨,也很難讓人重新拿起來裝食物吃。

  但是處理過的汙水進入工業用水體係,還是沒有任何問題,二次銷售價格可能比家庭自來水還要高些。

  這麽一圈想下來,他覺得突然麒麟工業集團有這麽多業務可以做,而且這麽做意義還很重大,能夠解決我國很多資源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