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好像也不壞
作者:奶味小布丁      更新:2022-05-10 09:03      字數:2950
  不管如何,他旗下的這些產業將很多技術快速推進了10年以上,帶來的跨時代優勢非常明顯,很多事情連葉子書都有點看不明白。

  例如他以為青龍科技公司的個人電腦問世,一定會攪和全世界雞飛狗跳,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各個有關利益方小動作不斷。

  但是他預想的市場禁入等手段,卻是沒有發生,甚至連臨時提高關稅都沒有做,這就有點讓他感覺意外了。

  不過從玄武科技公司獲得的一些訂單,倒是有些理解了,玄武科技公司這段時間賣出芯片製造生產線不少。

  在芯片製造設備和芯片代工上,玄武科技公司倒是沒有設置限製,隻要願意給他們訂單,他們就可以幫助對方代工生產。

  有些芯片設計廠商已經將芯片代工的業務交給他們,隻有那些實力很強的芯片廠商,才會選擇購買他們的芯片製造生產線設備。

  如果單獨購買設備的話,價格就很高了,如果購買一整套設備,價格就相對要低廉,算是打了一個九五折。

  本來他們還想要推出芯片製造廠建設業務,結果被葉子書叫停了,能允許他們賣設備已經很開明了,幫他們建設芯片製造廠算什麽事情?

  要知道設備買回去之後,想要生產130納米甚至更低納米的芯片,可不是那麽容易,並不是簡單的組裝就可以生產出來的。

  有些環節有一定的工藝要求,這就不在設備能力範圍之內了,如果玄武科技公司幫助他們建設芯片製造廠,那麽就要暴露這些生產工藝了。

  葉子書也知道自己阻止也隻是一時之策,至少在20納米之前,想要完全鎖住其他芯片廠家的能力,是很難辦到的。

  但是能夠拖一時就是一時,這樣可以盡快讓青龍科技公司的產品占領市場,也能讓玄武科技公司自己的產品,有更多發展的空間。

  到目前為止,玄武科技公司已經賣出去了10條芯片生產線設備,而一條芯片生產線設備的總價格也不便宜,開價是200億元。

  這個價格比前世要高得多,但是技術也提前了8年,提前這麽多年,價格貴點也就理所當然。

  至於他們拿到生產線設備能不能生產出來130納米的芯片,就不歸玄武科技公司管了,如果擔心自己研發不出來130納米生產工藝,可以找玄武科技公司代工。

  玄武科技公司內部建設130納米芯片製造工廠隻需要花費50億元左右,賣出這麽高的價錢,利潤率非常高。

  不過看到他們這些銷售數據,葉子書讓玄武科技公司開始著手建設90納米芯片製造工廠,讓自己繼續保持在芯片製造領域的優勢地位。

  不過90納米芯片生產製造廠建設完成之後,不一定就立馬生產90納米的芯片,還得看看全球芯片製造領域的情況再說。

  按照正常計劃,90納米生產線就算不在1994年推出來,也會在1995年推出,中間不會相隔太長時間,在他看來完全沒有必要這麽做。

  從這些芯片企業的情況來看,大家還是主要將心思放在如何提高產品競爭力上,還沒有到拚命動歪心思的時候。

  這也可能和玄武科技公司給他們開了一扇窗有關,讓大家都覺得花錢購買設備建設生產線,也是有可能在製程上趕上青龍科技公司的芯片性能。

  隻是青龍科技公司的芯片先進性不僅體現在芯片製程上,還體現在芯片架構和指令集上,這些方麵的先進性,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追趕得上的。

  根據數據顯示青龍科技公司的個人計算機產品,在這段時間內的市場銷售占比高達95%,並且還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

  剩下的5%左右,估計還活在曾經的世界裏麵,沒有發現個人電腦領域已經變天了,或者是以往品牌的狂熱支持者。

  不過等到他們的130納米芯片投產之後,可能會短期內挽回一部分頹勢,但是長期來看,依然是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

  購買這些芯片生產線的不僅僅隻是CPU和GPU芯片製造企業,還有很多內存芯片等製造企業,他們也不得不花巨資購買。

  因為玄武科技公司的內存和閃存產品,和現有產品的優勢一下子拉得太開了,如果不引進最新的芯片生產線,他們將會徹底失去內存和閃存市場。

  這是很多企業無法接受的,很多企業將研發投入基本上就壓在這兩個領域,特別是日韓兩國的企業,如果承認失敗,就等於之前的投資徹底打了水漂。

  與其如此,還不如繼續投入資金購買玄武科技公司的芯片生產線,他們也知道一套芯片生產設備的價格虛高,但是沒有辦法,現在全球隻有他們有設備可以賣。

  而且時間不等人,如果拖得越久,玄武科技公司的內存和閃存產品,生產占有率就越高,到時候可能完全沒有他們的市場了。

  實際上這段時間由於“產能不足”的原因,玄武科技公司的內存隻供應給青龍科技公司,讓一些內存廠商有一些生存的空間。

  但是這個空間並不大,因為之前內存主要使用的領域就是個人電腦,其次就是服務器、超級計算機等產品上。

  玄武科技公司其實已經開始對外宣布在考慮擴大內存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這對於很多內存廠商來說,是一個強大的壓力。

  如果在玄武科技公司新產能形成前沒有推出自己差不多的產品,就意味著徹底被市場淘汰掉,想要再奪回市場,就難上加難了。

  所以不管一套芯片生產線多少錢,他們都要認,而且積極性還不能慢了,一旦慢了就要排隊,那麽黃花菜都要涼了。

  有些廠商為了能夠立即拿到生產線設備,甚至願意加價50億元,就是為了不需要排隊,顯然玄武科技公司會滿足他們的要求。

  於是玄武科技公司表示願意將自己打算擴產的成套設備賣給他們,這個決定讓很多內存廠商非常高興。

  雖然多花了點錢,但是既能夠拖延玄武科技公司的擴產腳步,同時有能夠加快自己內存生產工廠的建設,一舉兩得。

  實際上並不是這麽回事,玄武科技公司下屬子公司裏麵,已經積累了很多現成的設備,並不需要排隊購買。

  之所以要排隊購買,是他們自己製定的經營策略,目的就是給外界造成設備的稀缺感,讓很多原本覺得可以等一等的廠商,不得不繳納訂金,加入到排隊行列。

  這麽一操作,可謂是三方都獲益,玄武科技公司平白無故多獲得不少的收益,其他芯片廠商也提前拿到了設備。

  玄武科技公司其實並沒有打算短期內擴產,主要是為了配合青龍科技公司的經營策略,真要擴產,也得等到明年下半年。

  不僅是個人電腦,智能家居對於內存、閃存和邏輯芯片也同樣有較高的要求,如果他們的芯片產品進入第三方市場,可能會引起其他變故。

  所以需要等到青龍科技公司的這些產業穩定一段時間之後,才會開放給第三方市場購買,以繼續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而且拿到芯片生產設備,想要生產出來同樣性能的內存和閃存,並不是那麽容易,還有生產工藝和專利的限製。

  這些設備就算他們購買回去,想要建成生產線也不容易,很可能玄武科技公司這邊擴產完畢了,他們那邊還沒有將內存或閃存生產線搭建完成。

  不管如何,玄武科技公司的這些做法,給了很多處於焦慮狀態廠商很大希望,至於是真希望,還是會失望,就要憑各自實力了。

  實力強大的廠商,也許拿到設備後,就能短期內研究出差不多的產品,那麽自然就有一線生機,至於技術實力弱的廠商,可能就要被淘汰了。

  技術領域的競爭就是這麽殘酷,稍微落後半步,麵對的可能就是萬劫不複的深淵,高科技領域一向屬於贏家通吃的領域。

  隻是這樣的做法,也給玄武科技公司帶來了一定的壓力,讓他們不得不盡快將科研力量轉入下一代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工藝的改進上。

  好在這些技術升級路線,葉子書已經在技術資料裏麵指出來了,他們不需要從零摸索,研究進度會很快,這也是他們這麽做的底氣所在。

  總體來說,葉子書還是挺滿意的,至少減少了很多麻煩事情,不然青龍科技公司的日子絕對沒有現在這麽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