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姍姍來遲的家電產業
作者:奶味小布丁      更新:2022-05-10 09:03      字數:2571
  實際上很多家電在9月份就已經大規模生產了,由於智能家居控製係統遲遲沒有出來,讓他們不好出貨。

  有智能家居概念和沒有智能家居概念,產品的定位和銷售會截然不同,作為行業新人,沒有點與眾不同,想要突出重圍可不容易。

  想要從行業新人盡快成為行業巨頭,葉子書認為有兩個方麵必須要做到,不然中間會麵臨很多曲折。

  第一個方麵就是質量,這是想成為行業巨頭的基礎,如果連產品本身質量都無法保證,其他方麵做得再好也沒有意義。

  而且這個質量不僅僅是指耐用,還包括讓用戶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功能和節能方麵也要優於同行,最好各方麵都要有一定的碾壓優勢。

  在他提供的技術裏麵,就充分的體現了這一點,零部件質量高低主要是看材料和加工技術水平如何,這方麵恰恰是玄武科技公司的強項。

  他們有自己先進的數控加工中心,有先進的二次材料生產技術等等,都能夠很好地解決零部件質量問題。

  其次就是功耗上,他提供的空調、冰箱等產品,在節能上要遠優於其他國際巨頭的產品,這也是一大賣點。

  最後就是使用效果和功能了,這是消費者非常在意的地方,使用過程舒適,能夠解決消費者的痛點,就已經算是成功的產品了。

  第二個方麵就是噱頭,或者是新概念,或者是新技術,能夠讓自己的技術優勢和競爭對手形成代差,從而具有脫穎而出的資本。

  質量高低隻是脫穎而出的基礎,想要短時間內脫穎而出,光靠質量優勢可不行,畢竟人家經營品牌這麽多年,早就有固定的消費群體。

  想要將這些消費群體的目光拉過來,得有吸引他們的東西,而且還是其他商家不具備的吸引點,這點很重要。

  青龍科技公司就是在等他的智能家居控製終端程序,因為這是智能家居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其他商家模仿不來的技術。

  有了智能家居控製終端程序,就等於是有了一位善解人意的智能管家,除了沒有手腳之外,生活方麵都能給用戶安排好。

  它除了能夠控製家裏的所有智能家居產品之外,還能配用戶聊天解悶,特別是在越來越獨居的現代社會,這個功能吸引力不少。

  承載智能家居控製終端程序的產品,葉子書也沒有另辟蹊徑,而是選擇了前世普遍使用的智能音響作為語音控製終端。

  但是智能音響的產品形式也是各不相同,有獨立的智能音響,這對於普通人家來說是比較合適的產品,價格也不算很貴。

  也有分布式音響,可以安裝在整棟房屋的各個地方,這樣在屋裏任何地方都可以吩咐智能家居做事情,不需要隨時攜帶一個音響。

  這種產品價格就很貴了,音質和靈敏度都比獨立智能音響要好得多,特別是高檔產品,價格就更貴,適合有錢人采用。

  除了智能音響之外,還可以將便攜式設備作為智能控製終端,隻是目前沒有這樣的便捷式產品,所以暫時擱置。

  比較適合做智能控製終端的便攜式產品,一般為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智能平板、智能眼鏡等等,但是這些產品目前還沒有推出。

  相比起前世的智能家居控製程序,他給的產品無疑要智能很多,不僅對話更加人性化和感情化,和用戶溝通更加順暢外。

  而且控製智能家居更加方便快捷,隻要是統一接口的產品,都能自動納入到整個智能家居體係當中,智能控製終端能夠輕鬆自如掌控。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減少智能家居設備的編程任務,隻要嵌入標準化的接口產品,將產品所有功能和接口對應起來就可以。

  也正是因為如此簡單,他這邊剛給青龍科技公司智能控製終端程序,他們馬上對外宣布月底召開發布會,發布會召開後,馬上要全球銷售了。

  如果不簡單的話,短短15天的時間,涉及到那麽多的產品,想要將程序一下子改過來,讓產品適應智能家居控製終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到青龍科技公司的公告後,葉子書笑了笑就放在一邊,他雖然對家電產業比較看好,但是還不至於讓他時刻關注。

  目前家電產業還沒有走下坡路,甚至因為電子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反而呈現蓬勃發展的事態。

  最典型的就是智能電視,以前是顯像管電視,現在開始逐漸有液晶屏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現在又被青龍科技公司弄出來一個智能電視。

  這次青龍科技公司囤貨最多的就是智能電視了,因為他們覺得短期內在智能電視上會有不錯的銷量,市場占有率會有較大的提升。

  至於冰箱、空調等產品,雖說技術上並不差,但是消費者很難區分出來,就算講給他們聽,他們也不一定就信任。

  智能電視就不同,好不好用,差距在哪裏,一看就能夠看得出來,加上本身就很先進的液晶屏幕技術,對消費者具有良好的感官體驗和使用體驗。

  按照以往的習慣,青龍科技公司不會直接使用青龍作為產品的品牌,而是直接將電腦產品的三個品牌拿來用。

  這段時間他們的電腦銷量非常不錯,甚至可以說是橫掃千軍,讓他旗下的三個電腦品牌具有強大的知名度。

  這比單獨取不一樣的品牌,在品牌宣傳上要節約不少的成本,同時還可以將這些家電產品和同品牌電腦產品合在一起銷售。

  不同於其他家電產品的單品牌經營,主要還是差異化的需要,他既希望能夠照顧到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又想要賺老外的錢。

  如果同一個品牌定價懸殊的話,很容易引起消費者的不滿,所以幹脆就定三個不同檔次的品牌,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

  國內基本上使用的是蛟龍品牌,追求的就是性價比,像17吋液晶彩電,在國內售價隻需要800元,21吋彩電售價是1000元。

  這樣的價格在國內銷售,大部分工薪家庭還是可以承受得起,目的也是為了能夠在國內普及智能電視。

  蛟龍品牌隻會在國內和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銷售,不會在發達國家市場上看到蛟龍品牌,因為這個品牌的利潤率非常低。

  應龍品牌的智能電視起步尺寸就是21吋,最大尺寸可以達到45吋,價格是從2000元到5000元不等。

  至於金龍品牌,不可能有這麽小尺寸的產品,起步就是55吋,最大是100吋,直接就拉到天花板的水平。

  除了尺寸上的差距之外,還有像素和細膩度上的差距,越是高端品牌,在這些細節上做的就越好,但是價格也是非常的昂貴。

  像55吋的金龍品牌,價格起步就是1萬元,100吋的金龍智能電視,價格更是高達5萬元,一般人還真買不起這麽高端的產品。

  總之他該出力的地方已經出力了,能不能做好這一塊,就要看青龍科技公司自己的經營能力了。

  實際上這些家電技術,很多是青龍科技公司和玄武科技公司共有的,這是葉子書特意安排的,避免將來玄武科技公司處於弱勢地位。

  青龍科技公司負責品牌經營,玄武科技公司負責產品製造,如果玄武科技公司弱勢,議價能力就弱,工人想要有好的待遇就很難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