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想要攬瓷器活,就得有金剛鑽(3/4)
作者:奶味小布丁      更新:2022-05-10 09:01      字數:2712
  目前談紡織成品和服裝成品還太早了,今年能夠將工業化紡織基礎產業研發並構建起來就已經算不錯了。

  所以今年還是以研發工作為主,建立產業基地為輔,等到研發工作完成,就能立馬投入到工業化生產階段。

  他期望的是明年年中前,就可以實現量產,這樣就標誌著紡織工業化全產業鏈打通了,為我國紡織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後隻需要沿著這個思路繼續進行研發,同時根據市場供應情況擴大產能就可以,紡織產業發展將會迎來一片坦途。

  但是在服裝製造領域,或者說是服裝設計和營銷領域,葉子書覺得自己能發揮的餘地不大,因為這類產業主觀大於客觀。

  葉子書的長項是技術領域,雖然對於這種文化品牌運營也有自己的見解,但是他卻不能將主要精力放在這上麵,在他看來得不償失。

  所以這方麵的工作,還需要依賴於旗下員工的創造力,為此他進行了兩方麵的準備,第一個方麵就是軟件係統的準備工作。

  這方麵他能夠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將原本比較複雜的服裝設計,變得簡單高效,特別是大眾服裝設計,可以實現批量化高效設計,對於服裝快消品領域具有重大的作用。

  隨著人類越來越追求個性,以前一個設計用很長時間的做法已經不適用了,而且大家都不想和別人撞衫,避免尷尬。

  雖然在葉子書看來想要追求個性並不是從外在著手,而是提升自己的修養學識,從內在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

  但奈何人類大部分都是膚淺的,從內在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是很難做到的,也需要強大的毅力來不斷地學習和增長見識。

  顯然從外在著手就要簡單多了,隻要有錢就可以賣到獨一無二的商品,來包裝自己,他總不能告訴大家,這是膚淺的個性。

  他沒有那個心情來當人類導師,隻能順應時代需求,為這些想要追求表麵個性獨立的人,提供他們想要的產品。

  相比起那些奢侈品,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快消品的價格且消費得起,而快消領域的秘訣之一,就是要快速迭代。

  具體到服裝領域,傳統的服裝設計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周期是很長的,根本就跟不上消費者對於快消品的需求。

  這個時候更加智能化的服裝設計軟件係統,就可以派上用場,不說將服裝設計效率提升上百上千倍,就算是提升10倍,也是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為了適應快消趨勢,葉子書在構建服裝製造產業的時候,特別關注隨時定製的生產模式,能夠實現快速的小批量生產的技術和設備。

  像之前一款服裝設計,可以生產幾萬甚至是幾十萬件服裝出來,然後拿到市場上麵去賣,已經不適用了。

  雖然這樣的做法在國內還有很大的市場,畢竟國內目前需要的是解決基本生活需求,還沒有達到追求個性化的程度。

  但是國外消費者是有這個強烈需求的,就算是沒有,他也要讓旗下的企業宣傳這方麵,將沒有變成有。

  隻有將別人拉到自己的一個賽道裏麵,才能夠利用自己的優勢打敗對手,反而是各自賽道不同,拿對方沒有太大的辦法。

  按照他的意思,今後從他旗下生產出來的服裝設計最多隻能生產1萬件,這樣將服裝銷往全球,撞衫的概率就非常低。

  除此之外,還要實現隨時定製的能力,為具備購買實力的賣家,定製獨一無二的服裝產品,提高服裝產品的附加值。

  而這一切都依賴於先進的服裝製造設備和產線,同時也依賴於強大的智能化服裝設計軟件係統,兩者缺一不可。

  第二個方麵就是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目前我國在這方麵的人才培養是非常落後的,大部分設計其實是抄襲國外的服裝設計。

  或者是幹一些來料加工的工作,甲方提供服裝麵料和服裝設計,代工廠組織人手生產即可,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葉子書肯定不希望自己旗下的服裝產業是這樣的,因為這樣的模式,想要提高員工的薪酬,並且公司還能獲得不錯的利潤,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需要自己培養一大批專業的服裝設計人才,而這項工作就是交給新東方教育集團來培訓。

  實際上這項委托培訓工作已經在進行,因為想要獲得合格的服裝設計人才,不是一兩年就可以完成,而是和高校一樣,需要3到4年時間。

  因為一位合格的服裝設計師,不僅僅隻是畫圖紙,還需要了解服裝麵料、客戶心理、服裝美學等等知識。

  所以招募進來培訓的學生都是高中畢業生,如果他們拿到新東方的培訓畢業證,實力就相當於高校畢業學生了。

  而葉子書對新東方的要求就是5年內需要培養10萬名專業的服裝設計人才,這就意味著每年至少要培養2萬人才。

  由於培養時間很長,初期服裝人才供應不足,除了招募社會人才之外,也會招募全球各國的人才,至少需要滿足前期的需求。

  除了這種方式彌補前期人才短缺之外,智能服裝設計係統,也能自主生成大量服裝設計方案,雖然這樣顯得有點呆板,但是滿足中低端服裝需求還是足夠的。

  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服裝設計有很高的要求,其實大部分人隻需要穿著合身,且舒服就可以了,並沒有特別強烈的個性化追求。

  所以前期他要求就是能夠維持住龐大的紡織服裝產業穩定發展,不求從中獲得巨大的利潤,至少在服裝領域是如此。

  因為他旗下的紡織業本身就因為技術先進,且成本低廉,供應穩定,能夠獲得巨大的利潤,隻要前端服裝製造需求旺盛,就不缺利潤。

  至於奶製品,他認為最好是在各個省都建立一個生產工廠基地,這樣可以就近供應,特別是鮮奶,保質期都不會很長。

  但是目前沒有這個條件,一是他不知道國內的奶製品的需求到底有多大,每個省建立一個可能是巨大的浪費,特別是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

  二是目前交通狀況不是很好,終端市場鋪貨速度不可能很快,像巴氏消毒方法的鮮奶,保質期隻有7到15天時間,根本就來不及。

  當然,由於是工業化生產,生產過程全部是在無菌環境中進行的,本身就不會有什麽細菌,可以大幅延長保質期,營養能夠得到更好的保留。

  但是也不可能無限延長保質期,時間過長就算是沒有細菌,奶製品本身就會發生變質,不是細菌作用的結果。

  所以初期他隻是準備在武漢建立一個奶製品生產基地,以生產更具存儲時長的奶製品為主,鮮奶生產為輔。

  如果國內需求旺盛,會根據市場銷售情況,在銷售旺盛的省份再建立新的生產基地也不遲,這是一個穩妥的做法。

  而且為了解決我國大部分人群對乳糖不耐受,導致的腹瀉、腹脹、腹痛等情況,還需要對奶製品進行改良,特別是鮮奶,這一點尤為重要。

  他拿出來的奶製品配方,不是完全按照牛奶來的,是根據我國人群的身體特征和口味特征,特別定製的,營養價值比牛奶更高,且更加適合國內消費者的身體情況。

  為此他準備了10多種奶製品配方,除了常見的牛奶、羊奶等奶製品,剩下的都是人工調製的奶製品,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實際上他並不認為需要照著自然奶製品的營養成分生產,隻是奈何消費者的觀念很難改變過來,一般都認為自然的才是最好的。

  其實經過科學的調配和分析,人工調製奶製品的營養價值要高於自然奶製品的價值,隻是改變這種傳統觀念,需要慢慢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