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以力破萬法(1/4)
作者:奶味小布丁      更新:2022-05-10 09:00      字數:2571
  葉子書將文件發下去之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喝了一會兒茶,等到其他人都看得差不多了。

  他放下茶杯,笑著說道:“各位應該都看完了,我剛才對於3G通信技術的言論,是有實實在在的把握。

  要知道我們的微蜂窩通信技術,從立項到拿出成熟的產品,隻不過是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

  這中間我們還完成了全套網絡通信技術的研發和成熟產品的研發,所有技術專利都是我們自己研發出來的。

  所以各位不要懷疑我旗下企業的研發實力,我剛才說的2年時間內,甚至是保守的說法,如果人員足夠,甚至可以在這裏承諾,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拿出成熟的解決方案出來。”

  他這番話裏,那股自信簡直是噴薄而出,讓在場的人聽了紛紛側目,這是多麽狂妄的話,但是他們又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是有這股自信。

  別看微蜂窩通信技術不如歐洲的GSM通信技術,但是微蜂窩通信技術的研發並不是那麽容易,技術含量也是非常高的。

  實際上靈通科技公司提供的微蜂窩通信技術,除了在高速狀態信號稍微不穩定之外,其他方麵和GSM沒有什麽區別。

  這就為將微蜂窩通信技術部署到野外提供了可能,隻是葉子書認為沒有必要這麽做,反正3G技術不久後就會麵世,何必投入如此多的資金到過渡技術上麵呢。

  這也是他一開始就將微蜂窩通信技術定位在城市內使用,因為隻是在城市內部署,投入成本低,回收投資快,將來更換3G網絡的時候,也能好調頭。

  “這資料上給出的信息,雖然說了你們關於3G通信技術研發的規劃,但規劃是規劃,能不能實現還是另外一回事。

  畢竟國外也才剛剛研發出來GSM通信技術,而且是集中歐盟那麽多的國家和通信巨頭才完成的。

  你又如何保證靈通科技公司能夠憑借自己一己之力,在兩年時間內能夠拿出更先進的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一位與會者問道。

  這話說得,簡直讓葉子書不知道如何反駁,因為未發生的事情,無論如何證明,人家都有反駁的理由。

  葉子書想了想,說道:“我很想在這裏和你們簽署對賭協議,隻是我知道這不可能,所以目前還無法證明給你們看。

  但是我從我旗下企業具備的實力著手,說明為什麽我們有這個自信和能力來完成這個壯舉。

  我旗下的鳳凰軟件公司大家應該不陌生,這家公司的鳳凰操作係統和辦公軟件,各位應該也用過,是不是很好用。

  而這個操作係統和辦公軟件,從我進入清華大學開始謀劃,當時隻是我一個人從底層基礎語言慢慢編寫。

  畢竟當時沒有錢請員工,這也是我要當歌手,並且成立盛世唱片公司的初衷,希望從唱片行業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就算從我進入清華大學算起,鳳凰操作係統問世,中間也不過才兩年時間,我們就實現了從底層技術到操作係統的研發,擁有全部的知識產權。

  如果這個例子不夠鮮明,那麽我再舉一個例子,那就是正在深圳南山區如火如荼建設的電子製造業基地。

  這是屬於我旗下玄武科技公司的產業,之所以要成立這家公司,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靈通科技公司通信產品對電子製造業有較高要求的問題。

  當時國內電子製造業差強人意,稍微先進點的也是對岸和香港的企業投資建立的,但是屬於我們自己的電子製造產業卻是難當大任。

  所以我們在滿足靈通科技公司要求的前提下,想要構建完全屬於我們自己的全產業鏈電子製造技術和設備。

  現在玄武科技公司的電子製造產業基本已經完成了技術部分的研發,正在部署試生產,今年9月底10月初,就能夠完成試生產測試,進入到正式生產環節。

  而在構建電子製造全產業鏈的過程中,玄武科技公司一共研發出來了5萬多件專利技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電子製造技術最先進的企業。

  我說這些的目的,是要說明,我們既然能夠從無到有構建一條全產業鏈,就有能力完成我們任何想要完成的技術研發。

  更何況靈通科技公司還不是從一窮二白開始,他們已經積累了相當雄厚的通信技術研發實力和技術實力。

  在他們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麵,申請的通信技術相關專利數量,也超過了2萬件,今後還會以更快的速度積累專利數量。

  如果這些都不能證明我們的實力,那我將無話可說,隻能一兩年後才看我們是否有能力來完成3G通信技術的研發了。”

  說完,葉子書攤了攤手,然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言不發,留下足夠的時間給與會的人思考這個問題。

  現場的人聽到葉子書說的話,內心的震撼非常大,他所說的這些公司,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一般人是不會關注這些公司的專利申請數量。

  當葉子書將這些公司的專利數量說出來之後,帶來的效果非常爆炸,一般的公司能夠有個幾百件專利就已經是非常具備技術實力的企業了。

  如果有個上千的專利數量,已經可以說是高科技企業,可是他旗下的這些企業,都是以萬為單位來申請專利,這就有點誇張得過分了。

  之所以擁有如此多的專利,主要是因為他們都是從基礎開始構建產業鏈的,因為他是後世來的,非常清楚當國家之間競爭最激烈的時候,他旗下的高科技企業首先就會遭殃。

  他不想自己被別人的專利技術卡脖子,所以除非是無法繞開的技術,一般他們都是從基礎技術慢慢架構起來的整個大廈,絕對不給別人留下任何製裁自己的能力。

  而無法繞開的技術一般都是像互聯網的TCPIP協議,不能弄一套完全不一樣的,那就和其他國家的互聯網不兼容了。

  可就算如此,他還弄了一套更先進的擴展協議,將TCPIP協議變成子協議,繞開可能的限製。

  這不是他沒能力設計一套全新的通信協議,而是不能這麽幹,而且這樣的基礎協議,就算有些國家再瘋狂,也不會拿出來作為製裁的手段。

  因為一旦這麽做了,將會招來全球各個國家的壓力,因為這種基礎技術和標準,如果都拿來製裁別人,那麽地球村的願望將會瞬間瓦解。

  大家都各自研發自己的技術標準,然後在自己的國家建立一套,那麽現代貿易體係和技術標準體係將會沒法玩下去,大家都各玩各的了。

  如此強大的研發實力擺在台麵上,如果他們再質疑葉子書旗下企業的實力,就變成胡攪蠻纏了,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不可能做這種事情。

  現場頓時陷入到安靜當中,領導看到這種情況,說道:“雖然這麽多技術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研發出來,有點難以置信。

  但是我們都是唯物主義者,事實擺在眼前,所以我們應該對葉總旗下公司的實力要有信心。”

  話雖不多,但是基本上已經定調了,對這個問題也就沒有必要在討論下去了,畢竟也就一兩年的時間,他們完全有能力跟蹤靈通科技公司的研發進度。

  而引進GSM技術,光是在國內測試,也需要花費一兩年時間,這點時間,大家還是能夠等一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