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疆異動
作者:華飛白      更新:2022-05-09 21:35      字數:3847
  就在朱宸濠繼承寧王之位的聖旨正快馬加鞭送往江西的時候, 從北邊忽然傳來八百裏加急的緊急軍情, 說是有韃靼部族趁著年關時節南下劫掠, 竟是直奔居庸關而來。

  居庸關乃是扼守京城之北最緊要的關隘,其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說。平日裏此處常年陳兵數萬,防備的便是韃靼突襲。盡管多年以來, 韃靼幾乎從未突破宣府、薊州等邊鎮打造的防線。但如今他們突然南下,再如何提防都不過分。畢竟事有萬一, 如果因為疏忽或者輕敵令居庸關失守, 京城就將麵對兵臨城下的險境。

  朱祐樘接到奏報後,神色微沉:“朕先前並未接到草原異動的奏報, 為何韃靼竟能瞞過咱們布置在邊境的探子南下?他們又為何非得冒險南下?今歲草原應當沒有發生過饑荒,咱們也開了幾處互市之所交易茶馬, 形勢本不應該如此嚴峻。”

  “陛下, 韃靼人乃豺狼之性,不可用尋常之理揣度。”禮部尚書出列道。在他看來, 與那些野蠻人講道理, 本來便是沒有意義的。野蠻人不知禮節,哪裏能講得通道理?與其推測他們因何而南下劫掠,倒不如盡快做出應對。

  “人的一舉一動, 內中必有緣由驅使,謂之‘動機’。”朱祐樘道, “不僅朕與諸位愛卿行事有動機, 草原上的韃靼以及林地裏的女真人亦不例外。如今韃靼人衣食無憂, 卻甘願冒死犯邊, 你們不覺得奇怪麽?”

  內閣幾位閣老互相對視,因徐溥告老還鄉而升為首輔的劉健道:“陛下,聽說犯邊的部落不是別人,正是朵顏部。”

  提到“朵顏部”,在場眾臣的神色都不由得微微一變。因為朵顏部從前曾經是大名鼎鼎的朵顏三衛之一,而這朵顏三衛曾屬於寧獻王朱權統轄。那還是高祖時期的事,迫於數次大敗,這幾個部落隨著首領投降,被高祖封為朵顏衛、泰寧衛以及福餘衛。他們駐守的地區,就是寧獻王朱權所在的大寧府。

  可沒過多久,這三衛便反叛投了韃靼新汗,隨後多次隨著韃靼部落攻打國朝。直至太宗皇帝登基初期想以安撫他們為上策,他們卻仍是不肯領情。太宗皇帝一怒之下三次遠征草原,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饒是如此,這三衛亦是很快便卷土重來,趁著仁宣時期兩位皇帝忽略北境防備,漸漸蠶食了大寧地區。到得如今,他們竟然已經來到了長城腳下放牧。

  不過,因著離國朝近些,朵顏部日子過得豐足,倒也並不是年年都會鬧事。有時韃靼其他部落南下,他們也跟著過來,絕大多數時候都頗為安分守己,並不會輕易將人命填補在冒死犯邊一事上。開啟茶馬互市後,朵顏三衛都得了不少好處,按說生活已經不錯了,今年怎會突然南下劫掠呢?

  朝堂上不少老狐狸都敏銳地意識到了甚麽,頗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

  回坤寧宮後,朱祐樘向張清皎和孩子們也提起了此事。朱厚照的臉色很是凝重,原本因著反應很快總是第一個說話的他,這次卻遲遲沒有言語。反倒是朱秀榮憂心忡忡地問:“哥哥說過,八百裏加急就是最緊急的軍情。爹爹,這次那朵顏部南下劫掠,是不是戰況很不利?沒有人攔得住?”

  “別多想,居庸關乃是天險,一直陳著重兵,絕對不會教他們輕易通過。”張清皎揉了揉女兒的雙丫髻,“咱們要相信邊疆的將士。就算有些風險,你爹爹也會集合朝堂重臣的聰明與智慧,共同度過這一關。”

  朱祐樘見狀,為了寬慰女兒,神色也不由得略微鬆了鬆:“你娘說得很是。如今還遠遠不到連你這樣的小姑娘都須得為此憂心的時候。”若隻有朵顏一部犯邊,此事定然有蹊蹺;即使是朵顏三衛犯邊,國朝的將士亦是無所畏懼,但即便如此,想想也覺得仍然有內情。

  他其實不願多想,可又由不得他不多想幾分。譬如朵顏部是不是想借機提出甚麽要求,又譬如是不是有其他人在其中插了一手等等。數名錦衣衛已經遠赴居庸關、宣府、薊州等邊鎮打探消息,但一時半會這些消息很難及時傳到京城來。不過,這一回打探不到消息亦是無妨,將數條線先緊緊密密地鋪下去,遲早都會有收獲。

  “大哥兒,你在想甚麽?”張清皎早已注意到大兒子沉凝的神色。這孩子自幼外向,喜怒哀樂多半都不加掩飾。就算如今心底已經能藏得住不少事了,但在其他人看來,他仍然是個爽朗的小少年。正因如此,他難得流露出心事重重的模樣,令她格外在意。

  “……”朱厚照攥緊了衣袖底下的雙拳,悶聲道,“我隻是在想,不知到甚麽時候,我們才能像高祖與太宗時那樣,將那些韃靼部落打得不敢再南下。甚至像漢唐時那樣,封狼居胥,像趕牛羊一樣把他們趕走。”

  幼時他便憧憬霍去病與衛青立下的赫赫戰功,還曾發出豪言壯語,想效仿他們將遼闊的北方草原都納入國朝輿圖之內,讓那裏成為國朝的牧場。可是隨著年歲漸長,他心裏越發清楚,想做到這樣的壯舉何其不容易。衛霍何其有幸,遇見了漢武帝;而漢武帝又何其有幸,得到了衛霍這樣的不世良將?

  想要成就漢唐那樣的功業,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作為未來的皇帝,他需要考慮的必然比一位將軍更深更遠。如果他想要兼顧兩種角色,他需要學習需要權衡的則會更多。他忽然便覺得,曾經的自己太幼稚,想得太過簡單。

  “爹,娘,我練出的那些宦兵如果僅僅隻是留在宮裏,沒有殺敵見血的機會,或許永遠都隻能是我的玩伴。我想讓他們北上,去隆慶州護衛小王先生。隆慶州就在居庸關與宣府中間,這兩地陳有重兵,朵顏部也許更有可能選擇入侵兵力薄弱的隆慶州。”

  張清皎微微一怔,與朱祐樘對視一眼。朱祐樘點了點頭:“他們都是你身邊的內侍,你大可隨意調動他們。隻不必以護衛為名,隨意找個名頭送去隆慶州就是。說來,王守仁這幾年在隆慶州做得甚是不錯,等這一陣過去,也該升他為隆慶州知州了。”之前王守仁隻是隆慶州同知並權知州,兢兢業業幹了三年,終於正式過了明路。

  朱厚照當然為自家小王先生高興,帶著弟弟妹妹向爹娘行禮告退,便要回去給小王先生寫信。三個孩子剛出坤寧宮,朱厚煒忽然道:“哥哥,我有事想與你說說。”

  朱厚照望了望天空,打趣道:“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平日裏我想與你說個甚麽事你都不感興趣,怎麽今兒突然有事想和我說了?”朱秀榮聽了,也不由得抿唇笑了起來。

  “眼下是晚上,咱們麵朝的是其他星辰,見不著太陽。太陽也不可能打西邊出來,咱們腳底下的地球轉動是有規律的……”朱厚煒很認真地辯駁道。見兄姐都頗有些無奈地笑了起來,他一板一眼道:“我知道你是打趣,隻是想與你說清楚罷了。”

  “行了行了,走罷。”被弟弟這樣認真地反駁,朱厚照忽然覺得心裏敞亮了許多,不似方才那般沉甸甸的了。他領著朱厚煒,將朱秀榮送到永寧宮門口,又進去看了看兩個睡著的小堂妹,這才帶著弟弟回到了清寧宮。

  “坐下,喝茶。說罷,你有甚麽事?”兩兄弟來到書房裏,擺開了長談的架勢。

  “哥哥,我聽李廣說,西班牙有一種極好用的火銃,勢大力沉,對騎士有奇效。意大利等地還有一種能連射速射的火炮。”朱厚煒目光炯炯,“若能取得這種火銃與火炮,效仿製造,而且不斷地改進工藝,咱們根本不必與韃靼人肉搏廝殺,不必與他們對陣衝鋒,就能將他們殲滅。”

  朱厚照愣住了,眼睛猛然亮了起來。他自然知道武器的重要性,當年高祖太宗時期也常使用火銃,太宗還建立了威名赫赫的神機營。但配備火銃的兵士到底仍是少數,後來軍備又廢弛,根本發揮不出該有的威力來。單隻是弓箭對射,缺少騎兵與良馬的國朝自然淪為劣勢。如果能夠引入新武器,將一兩成優秀的將士裝備起來,韃靼又有何懼?!

  “你是甚麽時候從李廣那兒打聽到這種事的?”

  “討論航海的時候偶然提起來,必須準備威力強大的武器,警戒海盜與流竄的倭寇,還有西方那些國家的船隊。他說他曾經親眼見過那些船長都拿著火銃,船上偶爾還會裝備火炮,瞧著都比咱們的火銃火炮好用些。但那些國家也捂得很緊,他便沒有替咱們弄回來。”當時的朱厚煒隻是純粹對寶船與西方船的結構是否有異同感興趣,根本沒想到武器這方麵來。若不是今晚見爹娘和兄姐都替北疆憂心,他也不會靈機一動想起此事來。

  朱厚照道:“武器一事,絕對比找新糧種更重要。畢竟新糧種已經有了玉米、紅薯和土豆,推廣起來應該夠用了。倒是咱們若不趕緊引入新武器,研究製作武器的工藝,萬一那些海盜似的國家拿著這些武器來對付咱們呢?不成,得讓李廣不計代價,趕緊些將火銃和火炮帶回來。若能尋得工匠一並帶回來自然更好。”

  兄弟倆湊在一起嘀嘀咕咕,一直討論到了夜半三更依然是意猶未盡。

  另一邊,帝後二人也剛睡下。朱祐樘沒有半分睡意,卻不忍心自家卿卿陪著熬夜,便與她一起躺下了。他睜著眼睛,望著頂上的床帳,各種思緒都在腦海裏不斷轉悠,不知不覺間便覺得心裏又存了不少鬱氣。

  忽然,旁邊傳來輕聲的詢問:“萬歲爺可是覺得,朵顏部忽有異動,或與寧藩有關?”

  “……”朱祐樘伸出手,輕輕地握住了旁邊的柔夷,“其實寧獻王統領朵顏三衛的時間並不長,但朵顏部的異動實在是有些奇怪。若非從中有人挑撥作梗,我實在尋不出他們放棄茶馬互市的理由。或許,這回他們是在試探我的反應,今後還會有更令人意外的舉動。”

  “也許此事確實與寧藩有關,但那又如何?寧藩叛亂,便平叛國除就是了;朵顏部南下,便尋找機會將他們打得不得不西遷。我們改善民生,不是為了被人覬覦,更不是為了用錢帛換取和平,而是為了更好地反擊。”

  “卿卿說得是。”

  “早些睡罷,明日不知還有多少事須得你拿主意呢。你的身體可是定海神針,輕忽不得。”

  ※※※※※※※※※※※※※※※※※※※※

  煒煒的興趣點非常之廣泛_(:з」∠)_

  科技有關的他都感興趣

  這個時候西方的火槍和火炮都比咱們先進了,但直到嘉靖時期才引入他們的火槍火炮

  我覺得是有點遲了,提前幾十年就引入多好啊╮(╯▽╰)╭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燈火闌珊處 10瓶;之瑤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