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王獻回京
作者:華飛白      更新:2022-05-09 21:35      字數:3353
  帝皇的雷霆之怒, 自然並非須臾間便可消解的。對於尋常官員來說, 大約對此沒有甚麽真切的感受。但平日裏想甚麽時候覲見就甚麽時候覲見的五位閣老卻受了連累, 一連吃了好幾回閉門羹。攔在乾清宮前的何鼎麵無表情地傳陛下的口諭:若無要事,任何人都不見。

  這幾天倒是真沒有甚麽要事,但樁樁件件日常須得慢慢理順的事兒也不少, 隻是不那麽著急罷了。譬如玉米推廣的情況,又譬如各地悄悄括隱的進展等等, 這些原本都是皇帝陛下極為關心的事兒, 隔三差五便會將眾臣喚過來商議一番。但如今他們連皇帝陛下的麵都見不著,隻能從奏折上的朱批來體會陛下的意思。

  另外, 那些依舊不信邪堅持彈劾益王和衡王的奏折,卻教通政使司給攔住了, 當場扔回去拒不收受。有言官勃然大怒, 說是要彈劾通政使司瀆職。通政使司上下言辭一致,這便是皇帝陛下的口諭:類似的折子他不想再瞧見, 更不想為此浪費任何時間與精力。

  言官們一而再地堅持彈劾, 再而三地被通政使司阻攔在外,皇帝陛下又接連數日不上朝,彈劾之事自然而然便偃旗息鼓了。他們之中不是沒有固執的人, 也不是沒有想過堅持彈劾直到皇帝陛下接受他們的想法。但他們能堅持,內閣卻無法堅持, 如何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四處蹦躂, 影響原本無比勤奮的皇帝陛下的心情?

  於是乎, 不過五六日過去, 內閣便對諸位言官施加壓力,給他們拋出一些更適合彈劾的事例。不拘是吏部得到的消息,還是戶部、刑部得到的消息,偌大的朝廷與國朝,總能尋出許多比益王與衡王不就藩之事更重要的問題。

  聽聞此事後,坤寧宮內,皇後娘娘笑道:“適當罷工果然有好處。”後世以罷工為手段來進行談判的事兒很常見。若是罷工者足夠多,他們的工作足夠重要,政府自然會讓步。而皇帝罷工,造成的影響自然更不必說。如果是沒有實權的皇帝也就罷了,罷工不罷工內閣都能運轉。可眼下內閣輔佐皇帝陛下正是彼此相得益彰的時候,怎麽可能拋開陛下獨自運轉?怎可能順利運轉得下去?

  “罷工?”皇帝陛下想了想,“倒是很生動形象。但我也並不是完全罷工,每日都照常批奏折,隻是懶怠見他們老調重彈罷了。”他隻是想給眾人留下一次深刻的印象,好教他們知道,就藩之事日後莫要再隨意提起而已。

  “萬歲爺這回鋪墊的時機選得很恰當,下一步打算如何行事?”

  “我已經初步有了些打算……”

  帝後相對而坐,含笑低聲絮語著。看似在話家常,其實卻是商議國家大事。太子朱厚照正帶著弟弟妹妹頑耍,有些不理解為何弟弟突然盯著撲騰撲騰冒泡的茶壺瞧,怎麽問他都不答話。覺得有些無趣,他便回頭看向爹娘。

  此刻爹娘相視而笑的模樣落在他眼中,他忽然朦朦朧朧地想道:我要是以後娶了妻,也希望能這樣相知相親。甚麽舉案齊眉、相敬如賓,聽起來很美好,但其實仍然存著距離。真正的夫妻,真正的家人,應該就是爹娘這般模樣的。

  ************

  且不說年方八歲的太子殿下怎麽忽然想到了未來娶妻成家之事,卻說雍王奉著母親邵太妃乘船南下,不過幾日便已經順流行了數百裏。雖然興王說定了與他們相伴南下,但也僅僅隻是“相伴”而行罷了。雍王帶上京中準備的物事以及各色賞賜,足足裝了四條船。而興王一家卻是輕車簡從,攏共不過一條船而已。

  邵太妃初離京時,總以為自己仍在夢中,恍恍惚惚難以相信。待到離京越來越遠,運河兩岸的景致似乎與數十年前她入京時依稀有些相像,她方是驟然清醒過來。這時候她才猛然發覺,自己是獨乘一條船,身邊相伴的女官宮女皆是平時伺候的老人兒,卻不見兩位兒媳侍奉在身邊。

  “怎麽?不是該女眷乘一條船?”邵太妃問身邊人。

  女官答道:“回太妃娘娘,這船裏裝著娘娘的私用之物,安置著咱們宮裏的人以及醫女等等,已經沒有足夠的船艙安置兩位王妃了。況且,興王殿下說,若是眼下合並作一船,日後再分船怕是有些麻煩,倒不如各自安置妥當些。”

  邵太妃皺緊眉:“今夜停泊的時候,將他們兄弟倆都喚過來,我得好好與他們分說。同行三四個月,哪裏能一直這麽分居?豈不是有些生分了?到分別的時候分船又有何不可?不過是稍稍耗費一兩日而已。更不必說,我與劉氏這段時間一直都沒甚麽機會見麵,熙哥兒也隻見了幾回,都是一家子人,一起住著正好能熟稔些。”

  朱祐杬本想讓船工繼續連夜前行,卻不想接到了邵太妃命人傳的話。他仔細想想,覺得這一路也不適合緊趕慢趕,適當休息一夜亦未嚐不可,便點頭答應了。至於讓劉氏帶著熙哥兒移居邵太妃船上便算了罷——先前好不容易隔開她們倆,可不能功虧一簣。

  正當他苦思冥想該如何婉拒的時候,服侍劉氏的宮人忽然喜滋滋地來報,說是王妃診出了喜脈。朱祐杬不由得大喜,笑嗬嗬地領著兒子去見王妃。劉氏懷著朱厚熙時,隨著他一路奔波勞累,生下孩子後便有些虧損。幸而皇嫂送的醫女醫術高明,給她調養好了身子。不過縱是如此,在封地這幾年她也沒有再度開懷。如今想來,京城果然是他們的福地,不過是來一趟,他們便又有了孩子。

  “爹,我要有妹妹了?”朱厚熙眨著眼問。

  朱祐杬低頭笑了:“怎麽?你想要妹妹?不想要弟弟?”

  “我……我想要哥哥姐姐。”朱厚熙咕噥道,“像太子哥哥和桐桐姐姐那樣的哥哥姐姐。可是太子哥哥說不可能……四叔家的妹妹很可愛,那就要個妹妹吧。”當他的美好願望被太子哥哥無情戳破的時候,他的心都碎了,好不容易才接受了現實。

  朱祐杬啞然失笑,揉揉他的小腦袋:“你不是已經有太子哥哥和桐桐姐姐了麽?還想要甚麽哥哥姐姐?他們雖不能每時每刻都陪著你,但回回進京都能見著他們,你們與兄弟姊妹也沒有甚麽差別。倒是你想要妹妹……或許你娘這回懷的真是小妹妹。爹平日忙,你便替爹守在娘和妹妹身邊,好好保護他們,怎麽樣?”

  “嗯!”朱厚熙用力地點了點小腦袋,挺起了小胸膛:“太子哥哥也是這麽說的。男子漢大丈夫,就該好好地保護娘和妹妹。爹,我想像太子哥哥一樣,每天上午好好進學,下午練習騎射!以後我就能給太子哥哥幫忙啦!”

  朱祐杬目光柔和下來,笑道:“既然是你自個兒提出來的,以後可別叫苦叫累。回頭我就給你請先生,讓侍衛教你習武。”雖然宗室習武容易教朝廷防備,但孩子畢竟還小,隻是習來強身健體而已,應當不至於招來禦史彈劾。至於日後這孩子究竟能不能幫得上忙,就看他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了。無論他們堂兄弟之間的情誼如何,該幫忙的時候須得義不容辭,該避鋒芒的時候也須得懂得收斂。

  這五條大船夜間停泊的時候,正好遇見幾條官船逆流而上。互相通報一番後,朱祐杬和朱祐枟得知那幾條官船是自南京而來,裏頭為首的正是已經在南直隸待了兩年的禦馬監掌印太監王獻。王獻禮數周到地拜見了興王殿下、雍王殿下與邵太妃、興王妃、雍王妃等,給他們呈上些南直隸所產的極品綾羅綢緞,便告辭繼續北上。

  朱祐杬並未問這幾條官船上都載著甚麽,朱祐枟也始終保持沉默。縱然邵太妃覺得好奇,沒有人幫她打聽,亦隻能悻悻然地目送那些官船離開。倒是朱厚熙悄悄地對劉氏道:“娘,我看見妹妹了,好多妹妹呢!”

  劉氏怔愣片刻,想起皇嫂曾經提過,南京的濟慈堂裏收養了許多女嬰女童,眼見著已經快要住不開了。王獻這回該不會帶了許多女童上京罷?可將這些孩子帶進京後,又該怎麽安置呢?皇嫂若有章程,她這兩年在封地裏收養的那些孤兒,是不是也能按照同樣的法子安置?看來,她得趕緊寫信問一問了。

  四月初,王獻順利入京。

  他帶來的不僅僅是南直隸皇莊擴張的好消息,還有兩三百女童。這些女童大的不過四五歲,小的隻有三歲左右。雖曆經千裏迢迢,從南京濟慈堂來到了京城,但因著有兩位醫女隨船照料,每一個孩子都依舊健康活潑。

  孩子們在濟慈堂長大,都很守規矩。按照女醫的安排,順順當當地下了船。所有孩子都穿著顏色與製式一致的襦裙,睜著烏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通州碼頭繁忙的景象,看上去格外引人矚目。

  她們很快就引來許多人圍觀,更有人打聽這麽多女童是從何處來的。見到數十輛清油馬車在碼頭上等候,旁邊還有錦衣衛當值,百姓們的好奇心更濃厚了。難不成是宮中采選小宮女?可這年紀未免也太小了些,而且也沒聽說張貼采選宮女的皇榜啊?

  在各種議論聲中,小姑娘們坐上不顯山不露水的馬車,在錦衣衛的守護下,徑直駛向了皇城。

  ※※※※※※※※※※※※※※※※※※※※

  我看有親問還有多少章

  如果收尾順利的話,沒有多少啦,大概二十章左右

  但是我想寫的番外有一些。

  親們想看什麽樣的番外,可以在留言裏麵說,能滿足的我盡量滿足